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还原菌株P4的碳源利用特征及其系统发育学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关舒元 朱超 +3 位作者 王保莉 曲东 王伟民 孙丽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7-123,共7页
【目的】从水稻土中分离铁还原微生物,研究不同碳源对其铁还原特征的影响,对分离的铁还原微生物进行系统发育学分析。【方法】对采自四川的水稻土进行厌氧恢复培养,通过PTYG选择性夹层培养基分离纯化及LB液体培养基扩繁后,接种到Fe(OH... 【目的】从水稻土中分离铁还原微生物,研究不同碳源对其铁还原特征的影响,对分离的铁还原微生物进行系统发育学分析。【方法】对采自四川的水稻土进行厌氧恢复培养,通过PTYG选择性夹层培养基分离纯化及LB液体培养基扩繁后,接种到Fe(OH)3培养基中进行铁还原能力鉴定,筛选出具有铁还原功能的铁还原菌株。通过对6种碳源利用的纯培养比较,确定分离菌株利用不同碳源时的铁还原特征。采用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对PCR产物进行16S rDNA序列分析,建立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分离得到1株具有铁还原功能的革兰氏阳性杆状厌氧菌株P4,其在培养的10-30 h达到对数生长期。菌株P4利用不同碳源时,铁还原的最大反应速率(Vmax)大小顺序为:葡萄糖〉丙酮酸盐〉乳酸盐〉琥珀酸盐〉丙酸盐〉乙酸盐。菌株P4利用葡萄糖和丙酮酸盐的Fe(Ⅲ)还原率分别为63.79%和22.19%,而其他几种碳源的铁还原率均在10%以下。采用PCR技术获得了1 325 bp的铁还原菌株P4的部分16S rDNA序列。菌株P4与多种不可培养的厌氧菌株及丁酸梭状芽孢杆菌具有98%的同源性。【结论】从四川水稻土中分离得到了G^+、杆状、圆末端的铁还原菌P4,其在培养10-30 h能够达到对数生长期。葡萄糖和丙酮酸盐可作为菌株P4的优势碳源。菌株P4可归属为厌氧丁酸梭状芽胞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土 铁还原菌 Fe(Ⅲ)还原 碳源利用 系统发育分析
下载PDF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中的金属腐蚀问题研究:进展与挑战 被引量:6
2
作者 向勇 原玉 +7 位作者 周佩 刘广胜 吕伟 李明星 张春霞 周庆军 赵雪会 闫伟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97-208,共12页
深入研究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中的金属腐蚀问题产生的机理和影响,对有效应对和解决捕集、运输、利用与封存系统中存在的材料腐蚀失效问题至关重要,为此,本文对CCUS技术存在的金属腐蚀问题研究进展及挑战进行了综述。本文基于C... 深入研究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中的金属腐蚀问题产生的机理和影响,对有效应对和解决捕集、运输、利用与封存系统中存在的材料腐蚀失效问题至关重要,为此,本文对CCUS技术存在的金属腐蚀问题研究进展及挑战进行了综述。本文基于CCUS技术各系统腐蚀环境新颖、腐蚀行为特殊、认知程度有限、防护手段相对匮乏等情况,结合CCUS各系统中的腐蚀环境特点,分析了可能存在的金属腐蚀类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并对其带来的挑战进行了梳理,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对于有机胺捕集系统,吸收剂降解机理及降解产物对腐蚀过程的影响较为复杂,部分降解产物对金属腐蚀有抑制作用;密相CO_(2)输送管道的内腐蚀问题不容忽视,控制水分含量是控制该腐蚀问题的关键;CO_(2)驱油利用与封存系统井筒管材在超高CO_(2)分压、碳源杂质、高矿化度地层水、微生物和应力等多因素的长周期耦合作用下,出现腐蚀失效导致CO_(2)泄露的风险很高。最后,本文对未来需迫切开展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包括不同碳源杂质对各子系统的腐蚀影响研究、长期封存条件下井筒区域材料降解规律研究以及CCUS系统腐蚀防护技术研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 碳源杂质 腐蚀环境特点 腐蚀影响因素 超临界CO_(2)
下载PDF
多糖利用位点研究进展及其在中药药理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辜沅 舒青龙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193-200,共8页
多糖利用位点(PULs)是与多糖分解代谢相关且位于特定区域的一组基因簇,包括淀粉利用系统(SusC),SusD,及编码外膜糖蛋白结合蛋白、编码碳水化合物活性酶等基因。多糖利用位点广泛存在于肠道拟杆菌中,这种能突出利用多糖的能力是拟杆菌适... 多糖利用位点(PULs)是与多糖分解代谢相关且位于特定区域的一组基因簇,包括淀粉利用系统(SusC),SusD,及编码外膜糖蛋白结合蛋白、编码碳水化合物活性酶等基因。多糖利用位点广泛存在于肠道拟杆菌中,这种能突出利用多糖的能力是拟杆菌适应肠道的生存策略之一。一方面,肠道拟杆菌的丰度高、种类繁多,是中药调节肠道菌群的最主要靶点菌群;另一方面,诸多中药化学成分中,中药多糖是重要有效成分且含量高,也可以作为肠道细菌的竞争性碳源;中药多糖如何基于碳源调节肠道拟杆菌是中药药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最新的文献介绍了多糖利用位点的基因及蛋白构成、综述了多糖利用位点研究的最新进展,分析了多形拟杆菌和脆弱拟杆菌基因组中多糖利用位点多样性及其组成;同时,结合自己的中药多糖体外影响拟杆菌的碳源实验,对基于多糖利用位点研究中药微生态药理机制提出了展望,该方向的研究,不仅是细菌多糖利用位点研究的新内容,也是"人-药物-菌群"整体观及中医健脾研究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利用位点 中药多糖 拟杆菌 碳源 肠道菌群
原文传递
咸水滴灌林地风沙土中微生物群落代谢特征 被引量:7
4
作者 靳正忠 雷加强 +1 位作者 李生宇 徐新文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63-370,共8页
选择Biolog技术方法,利用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研究了不同矿化度水滴灌下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地土壤微生物的代谢活性。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时间的推移,微生物利用单一碳源的颜色平均变化率(AWCD)呈现升高趋势。培养48 h内小于0.5... 选择Biolog技术方法,利用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研究了不同矿化度水滴灌下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地土壤微生物的代谢活性。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时间的推移,微生物利用单一碳源的颜色平均变化率(AWCD)呈现升高趋势。培养48 h内小于0.5,处于缓慢增长期;48 h后进入对数增长期;216 h后进入稳定期;衰亡期不明显。随着滴灌水矿化度增大,AWCD值明显降低,这种差异主要由土壤微生物对胺类、酚类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利用的差异所致。土壤微生物群落利用碳源活性的垂直差异明显,70-100 cm土层是AWCD值最高的区域,表层0-5 cm最小。AWCD值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钾、速效磷的含量、pH值、阳离子交换量、容重的正相关系数均大于0.85。因此,土壤微生物利用碳源的代谢活性差异主要由土壤化学性质所致,土壤全量养分和酸碱度是主要驱动因子。胺类、酚类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区分不同矿化度水滴灌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生态功能的敏感碳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log风沙土 碳源利用 土壤性质
原文传递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s of Microbial Carbon Utilization in Water Bodies from the Dajiuhu Peatland, Central China 被引量:4
5
作者 Rui-Cheng Wang Hong-Mei Wang +3 位作者 Xing Xiang Yu Gao Qing-Wei Song Lin-Feng Gong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4期969-976,共8页
To investigate the microbial utilization of organic carbon in peatland ecosystem, wate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Dajiuhu Peatland and nearby lakes, central China across the year of 2014. The acridine orange (A... To investigate the microbial utilization of organic carbon in peatland ecosystem, wate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Dajiuhu Peatland and nearby lakes, central China across the year of 2014. The acridine orange (AO) staining and Biolog Eco microplates were used to numerate microbial counts and determine the carbon utilization of microbial communities. Meanwhile,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were measured for subsequent analysis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microbial carbon utilization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otal microbial counts were between 106107 cells/L. Microbial diversities and carbon utilization rates showed a similar pattern, highest in September and lowest in November. Microbial communities in the peat pore waters preferred to utilize N-bearing carbon sources such as amines and amino acids compared with microbial communities in lakes. The network analysis of microbial utilization of 31 carbon substrates clearly distinguished microbial communities from peat pore waters and those from lakes. Redundancy analysis (RDA) showed the total organic nitrogen content (P=-0.03, F=2.5) and daily average temperature (P=0.034, F=2.4) significantly controlled microbial carbon utilization throughout the sampling period. Our report is the first one to address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s of carbon uti- lization of microbial communities which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ecomposition of organic matter in the Dajiuhu Peatland in context of climate warm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 source microbial carbon utilization average temperature Dajiuhu Peatland.
原文传递
反硝化除磷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工程实践 被引量:1
6
作者 高松 何伟 +2 位作者 徐微 王松凯 秦玮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14-119,共6页
农村生活污水C/N低,限制了传统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处理效果,实际运行时往往需投加大量碳源,导致处理成本增加。反硝化除磷技术在处理低C/N生活污水方面具有突出的技术优势,但现有反硝化除磷工艺流程较为复杂,难以在农村地区应用。针对... 农村生活污水C/N低,限制了传统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处理效果,实际运行时往往需投加大量碳源,导致处理成本增加。反硝化除磷技术在处理低C/N生活污水方面具有突出的技术优势,但现有反硝化除磷工艺流程较为复杂,难以在农村地区应用。针对这一问题,联合SBR与生物接触氧化(BCO)工艺,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可调控性强的反硝化除磷工艺,并在常州某地开展了该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工程实践。设置SBR厌氧段、缺氧段、好氧段反应时间分别为3、3、1 h,BCO的水力停留时间为4.6 h。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COD、NH_(4)^(+)-N、T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3.0%、92.5%、60.5%、85.1%,出水水质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活污水 脱氮除磷 SBR 双污泥反硝化除磷 生物接触氧化 碳源利用
原文传递
不同营养组成麦汁对啤酒酵母生长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婷 贺立东 刘月琴 《中外酒业》 2018年第19期27-32,共6页
本文研究了啤酒酵母W-1在4种不同营养组成的麦汁中生长时的α-氨基氮利用率、碳源利用率和酵母性能等指标。结果表明,该菌种最适麦汁营养组分为:浓度为13.1°P,α-氨基氮含量为248mg/L,蔗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和麦芽三糖的含量... 本文研究了啤酒酵母W-1在4种不同营养组成的麦汁中生长时的α-氨基氮利用率、碳源利用率和酵母性能等指标。结果表明,该菌种最适麦汁营养组分为:浓度为13.1°P,α-氨基氮含量为248mg/L,蔗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和麦芽三糖的含量分别为3.7g/100g、9.7g/100g、1.7g/100g、40.9g/100g和7.3g/100g,Ca^2+、Na^+、K^+和Mg^2+含量分别为28mg/L、95mg/L、683mg/L和124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酵母 麦汁营养组分 酵母性能 α-氨基氮利用率 碳源利用率
原文传递
Differences in carbon source usage by dental plaque in children with and without early childhood caries 被引量:1
8
作者 yan zhao wen-jie zhong +4 位作者 zhe xun qian zhang ye-qing song yun-song liu feng che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4期232-237,共6页
Early childhood caries (ECC) is a considerable pediatric and public health problem worldwide. Preceding studies have focused primarily on bacterial diversity at the taxonomic level. Although these studies have provi... Early childhood caries (ECC) is a considerable pediatric and public health problem worldwide. Preceding studies have focused primarily on bacterial diversity at the taxonomic level. Although these studies have provided significant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dental caries and oral micmbiomes, further comprehension of this microbial community's ecological relevance is limited. This study identified the carbon source metabolic differences in dental plaque between children with and without ECC. We compared the microbial community functional diversity in 18 caries-free subjects with 18 severe ECC patients based on sole carbon source usage using a Biolog assay. The anaerobic microbial community in the ECC patients displayed greater metabolic activity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Specific carbon source metabolism differed significantl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ubjects from the two groups were well distinguished by cluster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es based on discriminative carbon sources. Our results implied that the microbial functional diversity between the ECC patients and healthy subjects differed significantly. In addition, the Biolog assay furthered our understanding of oral microbiomes as a composite of functional abilities, thus enabling us to identify the ecologically relevant functional differences among oral microbial commun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log assay carbon source utilization early childhood caries microbial community
下载PDF
Persistence of Cry1Ac Protein from Transgenic Bt Cotton Cultivation and Residue Returning in Fields and Its Effect on Functional Diversity of Soil Microbial Communities 被引量:1
9
作者 ZHANG Meijun FENG Meichen +3 位作者 XIAO Lujie SONG Xiaoyan Guangwei DING YANG Wude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1期114-122,共9页
The persistence of Cry1 Ac protein in the soil and its effect on soil microbial communities are a core issue in assessing the ecological risk of transgenic Bacillus thuringiensis(Bt) cotton. In this study a field expe... The persistence of Cry1 Ac protein in the soil and its effect on soil microbial communities are a core issue in assessing the ecological risk of transgenic Bacillus thuringiensis(Bt) cotton. In this study a 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on the cultivation of transgenic Bt cotton(Jin 26 and BtJ i 668) with the immediate returning of residues to the fields, in order to quantify the Cry1 Ac protein content in the fields and investigate its effects on the functional diversity of soil microbial communities. Cry1 Ac protein in the residue-soil mixture was gradually degraded in the transgenic Bt cotton fields. After transgenic Bt cotton straw was returned to the fields for 30 d, 63.73%and 58.33% of the initial amounts of Cry1 Ac protein were degraded in the Jin 26 and BtJ i 668 fields, respectively. Before the crops were sown in the following year(180 d after returning the straw), no Cry1 Ac protein was detected in the fields. After returning the cotton straw to the fields for 30 d, the Shannon-Wiener and McIntosh indices of soil microbial communities in the transgenic Bt cotton field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non-transgenic cotton fields. Meanwhile, the utilization of carbon sources including amino acids, amines, and carbohydrates by the soil microbial communitie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oth the McIntosh index and the utilization of carbohydrates increased until 180 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revealed that amino acids, amides, and carbohydrates were the main carbon sources distinguishing the two principal component factors. These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Cry1 Ac protein did not accumulate in the fields after transgenic Bt cotton was planted for one year and the residues were immediately returned to the fields; however, the original functional diversity of soil microbial communities was affected continuous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LOG GN2 carbon source utilization diversity index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STRAW return
原文传递
罗非鱼养殖系统潜在有机物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能力测定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晓娟 曹煜成 +4 位作者 文国樑 袁翠霖 杨莺莺 林小涛 李卓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33-1239,共7页
为筛选新的益生菌菌源,从罗非鱼养殖系统分离筛选6株有机物降解菌,研究其对罗非鱼饲料浸出液和饲料原液的降解能力以及菌株对碳源的利用能力。结果表明6株菌对饲料浸出液的有机物均有明显的降解作用,实验72 h后,菌株D51对饲料浸出液有... 为筛选新的益生菌菌源,从罗非鱼养殖系统分离筛选6株有机物降解菌,研究其对罗非鱼饲料浸出液和饲料原液的降解能力以及菌株对碳源的利用能力。结果表明6株菌对饲料浸出液的有机物均有明显的降解作用,实验72 h后,菌株D51对饲料浸出液有机物的降解率最高,达53.49%,其次为菌株D11,降解率为48.83%。各菌株对饲料原液的有机物均具有明显降解作用,菌株D51、D11和D45的降解效果最好,实验15 d饲料原液的COD分别降低了52.46%、46.03%和46.03%,饲料干重分别减少了58.25%、53.08%和52.08%。各菌株对碳源的利用能力有所差异,菌株D45对31种碳源表现出很强的代谢活性,菌株D51和D11次之,菌株D52和D53对碳源的利用能力相对较低。经分子生物学鉴定,菌株D11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菌株D45、D51、D52和D53属于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 sp.)。鉴于菌株D11、D45和D51对有机物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可将其作为降解养殖池塘有机物的备选菌株开展后续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物降解菌株 罗非鱼养殖系统 降解率 碳源利用
下载PDF
柑橘褐斑病菌AaSIP2基因生物学功能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唐飞艳 孔向雯 +1 位作者 吕韦玮 唐科志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358-2370,共13页
蔗糖非发酵(Sucrose non-fermenting 1,SNF1)蛋白激酶复合体是1个对真菌生长发育和致病力发挥重要作用且高度保守的异源三聚体蛋白,包含1个催化亚基α,两个调节亚基β、γ。前期研究表明,α亚基Snf1在柑橘褐斑病菌碳源利用和致病力方面... 蔗糖非发酵(Sucrose non-fermenting 1,SNF1)蛋白激酶复合体是1个对真菌生长发育和致病力发挥重要作用且高度保守的异源三聚体蛋白,包含1个催化亚基α,两个调节亚基β、γ。前期研究表明,α亚基Snf1在柑橘褐斑病菌碳源利用和致病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了解SNF1复合体其他亚基在柑橘褐斑病菌中的功能,对柑橘褐斑病菌AlternariaalternataZ7菌株的蛋白序列进行搜索,鉴定到1个β亚基Sip2。通过基因敲除及回补技术,分析AaSIP2在柑橘褐斑病菌中生物学功能。结果显示,与野生型和回补菌株相比,AaSIP2缺失突变体产孢量降低且孢子萌发迟缓,对糖和KCl、CaCl_2胁迫更敏感;在不同单一碳源的MM培养基上生长速度受到不同程度抑制;对寄主的致病能力显著降低。初步证明AaSIP2参与调控柑橘褐斑病菌的产孢、孢子萌发、胁迫应答、碳源利用及致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柑橘褐斑病菌 蔗糖非发酵蛋白激酶 AaSIP2基因 碳源利用 致病性
原文传递
激素在猴头菌丝体碳源利用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喜文 王金胜 +3 位作者 田明 王文生 卢耀环 董雍年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1994年第3期269-271,共3页
在猴头(HericiumerinaceusBull:Frpers)菌丝体发菌后,作者采用最适浓度和剂量的GA和2.4—D喷施于猴头菌丝体上,经对猴头生长发育情况观察和纤维素酶、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测定表明;GA和2.4-... 在猴头(HericiumerinaceusBull:Frpers)菌丝体发菌后,作者采用最适浓度和剂量的GA和2.4—D喷施于猴头菌丝体上,经对猴头生长发育情况观察和纤维素酶、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测定表明;GA和2.4-D处理与对照组相比,菌丝体生长速度加快,猴头生长周期缩短,生物效率提高,纤维素酶和多酚氧体酶的活性比对照组均有明显提高。证明了激素能通过提高菌丝体酶的活性而促进碳供应和糖的吸收利用。同时证明了,菌丝体在生长过程中,碳源是以先利用培养料中的纤维素为主。后利用木质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 猴头菌丝体 碳源利用
下载PDF
海带渣资源化利用及在小球藻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铭 彭敏琳 +3 位作者 许瑾 梁翠谊 向文洲 李涛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6-105,共10页
海带渣是海带加工中的固体废弃物,将其资源化利用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海带渣为原料,糖化液的总还原糖质量浓度、单糖组成和小球藻培养效果为主要评估指标,探究不同预处理方法对海带渣酶解的影响,以及海带渣资源化利用... 海带渣是海带加工中的固体废弃物,将其资源化利用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海带渣为原料,糖化液的总还原糖质量浓度、单糖组成和小球藻培养效果为主要评估指标,探究不同预处理方法对海带渣酶解的影响,以及海带渣资源化利用培养微藻工艺的可行性。结果显示:(1)粗纤维和灰分是海带渣主要组成成分;(2)常温常压稀硫酸预处理海带渣后进行纤维素酶解,糖化液的总还原糖质量浓度由初始(海带渣未进行预处理) 2.7 g/L提高到26.3 g/L,在较优糖化工艺条件下(纤维素酶用量50 IU/g,酶解时间36 h,料液比1︰5),糖化液的总还原糖质量浓度达到(53.4±0.3) g/L,总还原糖得率98.9%;(3)糖化液的单糖主要为葡萄糖,质量浓度为48.0 g/L;(4)利用2 g/L糖化液培养小球藻SCSIO-559,其生物量(0.93 g/L)显著高于自养组及2 g/L葡萄糖组,且有利于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积累。综上所述,海带渣糖化液对小球藻培养优势明显,具备作为微藻培养有机碳源的潜力。研究旨在为更好地对海带渣资源化利用提供数据支撑,为提高海带渣高值化应用以及在微藻工业应用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带渣 资源化利用 预处理 有机碳源
下载PDF
yhcZ基因在苏云金芽胞杆菌生长中的功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家琳达 高坦坦 +4 位作者 彭琦 吕静 张杰 陈敏 宋福平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15-424,共10页
在枯草芽胞杆菌和蜡样芽胞杆菌中,yhcZ基因和yhc Y基因组成双组分系统调控细菌生长,但yhcZ基因在苏云金芽胞杆菌中发挥的生物学功能尚未明确。本研究通过基因功能注释、上下游基因排列分析和氨基酸序列比对,证实苏云金芽胞杆菌库斯塔克... 在枯草芽胞杆菌和蜡样芽胞杆菌中,yhcZ基因和yhc Y基因组成双组分系统调控细菌生长,但yhcZ基因在苏云金芽胞杆菌中发挥的生物学功能尚未明确。本研究通过基因功能注释、上下游基因排列分析和氨基酸序列比对,证实苏云金芽胞杆菌库斯塔克亚种HD73中HD73_5824基因为yhcZ基因,推测其与HD73_5825基因(yhc Y基因)共同组成双组份系统调控细菌生长。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敲除HD73菌株中的yhcZ基因获得缺失突变体HD(ΔyhcZ),其在LB和SSM培养基中生长均慢于野生型HD73,而互补菌株HD(ΔyhcZ::yhcZ)菌株则能够部分恢复生长,表明yhcZ基因的缺失影响了该菌株细胞的生长。在以0.4%葡萄糖为唯一碳源的M9培养基中,HD(ΔyhcZ)生长速度快于HD73,表明yhcZ基因在该菌株吸收利用葡萄糖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Biolog实验显示HD(ΔyhcZ)的单孔颜色变化率低于HD73,且对D/L-丝氨酸、甲酸、D-葡糖酸、L-组胺,D-乳酸甲酯以及柠檬酸等的吸收利用能力低于HD73,表明yhcZ基因能显著影响HD73菌株对碳源的利用。同时,HD(ΔyhcZ)对8%Na Cl的耐受能力弱于HD73,表明该基因可能参与细菌细胞应力响应相关基因的表达与调控。以上结果表明yhcZ基因在HD73菌株生长过程中对葡萄糖及其他碳源的利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研究结果为解析yhcZ基因调控葡萄糖及碳源利用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且为进一步研究细菌生长及发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云金芽胞杆菌 双组份系统 yhcZ基因 葡萄糖利用 碳源利用
下载PDF
阴沟肠杆菌和大肠杆菌的生物化工发酵能力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汤宏赤 唐婷婷 +6 位作者 闭德武 尹金阳 郭媛 林丽华 严少敏 杜丽琴 庞浩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519-1525,共7页
本研究通过对Escherichia coli JM109菌株和E.cloacae gxas菌株的碳源利用能力、菌株的生长优势以及胞内发酵产物组成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碳源利用测试中E.coli JM109结果表现阳性(+)只有8种,阴性(-)有32种,而E.cloacae g... 本研究通过对Escherichia coli JM109菌株和E.cloacae gxas菌株的碳源利用能力、菌株的生长优势以及胞内发酵产物组成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碳源利用测试中E.coli JM109结果表现阳性(+)只有8种,阴性(-)有32种,而E.cloacae gxas阳性(+)有38种,阴性(-)只有18种,具有广泛的碳源谱。比较2株菌株的生长曲线发现E.cloacae gxas比E.coli JM109生长快,稳定期具有更高的生物量。GC-MS分析结果显示两个菌株的发酵产物的差异极大,在多尺度面上没有重合点。以大肠杆菌为对照菌株,阴沟肠杆菌的发酵产物中有14 776个化合物的产量比大肠杆菌高,只有7 725个化合物的产量比大肠杆菌低。因而,阴沟肠杆菌在生物化工发酵应用中比大肠杆菌更具潜力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沟肠杆菌 碳源利用 GC-MS 生物化工发酵
原文传递
生物有机肥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60
16
作者 胡可 李华兴 +2 位作者 卢维盛 刘远金 王利宾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03-306,共4页
通过两次连续温室玉米盆栽试验,研究了施用具有调节微生物功能的生物有机肥对土壤微生物数量与活性的影响,并利用传统平板计数法与BIOLOGECO方法相结合研究生物有机肥对土壤微生物生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化肥相比,施用生物有机肥可显... 通过两次连续温室玉米盆栽试验,研究了施用具有调节微生物功能的生物有机肥对土壤微生物数量与活性的影响,并利用传统平板计数法与BIOLOGECO方法相结合研究生物有机肥对土壤微生物生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化肥相比,施用生物有机肥可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中3大菌群的数量;AWCD值及微生物对不同碳底物利用水平的测定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可明显提高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率,尤其土壤中的羧酸、胺类和其他类碳源等。表明生物有机肥的施用能增加土壤微生物利用碳源能力,改善微生物营养条件,使微生物保持较高活性,提高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有机肥 土壤微生物生态 土壤碳源利用率 BIOLOG ECO微平板
下载PDF
长期施肥对红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微生物碳源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24
17
作者 孙凤霞 张伟华 +3 位作者 徐明岗 张文菊 李兆强 张敬业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792-2798,共7页
采集湖南省祁阳县红壤长期定位施肥19年的土壤样品,分析长期不同施肥红壤的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微生物碳源利用率,以揭示长期施肥对红壤微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19年后,有机肥单施或与化肥配合施用均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 采集湖南省祁阳县红壤长期定位施肥19年的土壤样品,分析长期不同施肥红壤的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微生物碳源利用率,以揭示长期施肥对红壤微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19年后,有机肥单施或与化肥配合施用均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微生物碳源利用率.单施有机肥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分别为231和81mg·kg-1,化肥有机肥配施分别为148和73mg·kg-1,均显著高于化肥配施秸秆、不施肥和单施化肥;施用有机肥和化肥配施秸秆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占全氮的比例平均为6.0%,显著高于单施化肥和不施肥.Biolog-ECO分析中,平均吸光值(AWCD)的大小为:化肥有机肥配施、单施有机肥>对照>单施化肥、化肥配施秸秆.单施有机肥或与化肥有机肥配施增加了红壤微生物对碳水化合物、羧酸、氨基酸、聚合物、酚类和胺类的碳源利用率;化肥配施有机肥的红壤微生物对聚合物类碳源利用率最高,化肥配施秸秆的红壤微生物对碳水化合物类碳源的利用率最高.表明施用有机肥能显著提高红壤的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微生物碳源利用率,提高红壤肥力,保持作物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微生物生物量碳 微生物生物量氮 微生物碳源利用率 红壤
原文传递
马铃薯间作栽培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8
18
作者 刘亚军 马琨 +5 位作者 李越 杜春凤 李倩 李贺 马玲 汪春明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86-1194,共9页
为揭示作物种间作用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机制,本研究通过田间定位试验,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等方法,研究马铃薯与蚕豆、马铃薯与荞麦间作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单作马铃薯相比,马铃薯/蚕豆、马铃薯/荞麦间... 为揭示作物种间作用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机制,本研究通过田间定位试验,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等方法,研究马铃薯与蚕豆、马铃薯与荞麦间作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单作马铃薯相比,马铃薯/蚕豆、马铃薯/荞麦间作后土壤细菌、放线菌生物量均有所提高,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比值升高。培养120 h时,马铃薯/荞麦间作较马铃薯/蚕豆间作土壤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高,土壤微生物对主要碳源化合物的利用能力增强;与马铃薯单作相比,马铃薯/蚕豆间作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均匀度指数分别降低了35.6%、47.0%,但优势度指数增加了2.07倍;马铃薯/荞麦间作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指数降低了13.7%,但均匀度和优势度指数分别增加了8.8%和3.4%。多元分析(RDA)结果表明,间作栽培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功能多样性与土壤全氮、速效磷、速效钾有相关关系。综上,马铃薯与不同作物间作栽培能够改变土壤微生态环境,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多样性。本研究为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合理间作作物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作 微生物群落结构 AWCD 碳源利用 多样性指数
下载PDF
环丙沙星对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碳代谢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25
19
作者 马驿 彭金菊 +3 位作者 王芸 陈法霖 陈进军 孙永学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06-1512,共7页
采用氯仿熏蒸浸提法和Biolog法,分析环丙沙星作用下的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群落碳代谢多样性,以揭示环丙沙星在环境中残留对土壤微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环丙沙星(wCIP≥0.1μg/g)对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影响显著(P<0.05),土... 采用氯仿熏蒸浸提法和Biolog法,分析环丙沙星作用下的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群落碳代谢多样性,以揭示环丙沙星在环境中残留对土壤微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环丙沙星(wCIP≥0.1μg/g)对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影响显著(P<0.05),土壤中环丙沙星浓度愈高,微生物量碳含量愈低,100μg/g的环丙沙星处理使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下降58.69%。环丙沙星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碳代谢功能影响显著,环丙沙星降低了土壤微生物对碳水化合物、羧酸、氨基酸、聚合物、酚类和胺类的碳源利用率;环丙沙星(wCIP≥0.1μg/g)显著影响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强度和代谢多样性,但不同浓度的环丙沙星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碳代谢功能的影响不同,0.1、1、10μg/g的环丙沙星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碳代谢功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处理前期(用药第7天、21天),这种影响在处理后期(用药第35天)表现不明显,100μg/g的环丙沙星在用药的前期和后期均显著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碳代谢功能,土壤中环丙沙星积累到该浓度可能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碳代谢功能产生难以逆转的长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丙沙星 土壤微生物群落 微生物量碳 微生物碳源利用率
下载PDF
生物复混肥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和微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20
作者 邵丽 谷洁 +2 位作者 张社奇 高华 秦清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46-751,共6页
在温室盆栽条件下,采用Biolog微平板法和氯仿熏蒸浸提法,研究了玉米施用等养分量的无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和生物复混肥后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及土壤微生物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生物复混肥处理的土壤微生物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 在温室盆栽条件下,采用Biolog微平板法和氯仿熏蒸浸提法,研究了玉米施用等养分量的无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和生物复混肥后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及土壤微生物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生物复混肥处理的土壤微生物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微生物群落Shannon指数(H)和微生物群落丰富度指数(S)均最高;施用生物复混肥可明显提高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率,尤其是多酚化合物类和糖类;不同处理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特征有一定差异,生物复混肥在第1主成分上的得分值为正值,其他各处理在第1主成分上的得分值基本上为负值,起分异作用的主要碳源是糖类和羧酸类。在玉米生长期间各处理土壤微生物量大致呈先升高后逐渐平稳的趋势,且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的含量均以生物复混肥处理最高,最高值分别为333.21mg.kg 1、53.02 mg.kg 1和22.20 mg.kg 1。研究表明,生物复混肥的施用比等养分量的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能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率、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和功能多样性,显著增加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的含量,有利于维持良好的土壤微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复混肥 土壤碳源利用率 土壤微生物量 土壤微生物群落 功能多样性 BIOLOG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