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子宫颈癌术后盆腔淋巴囊肿及术后辅助治疗期间囊肿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以子宫颈癌术后辅助放化疗治疗的2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34例患者盆腔CT检查发现盆腔淋巴囊肿,治疗期间合并感染35例。对子宫颈癌术后盆腔淋巴囊肿...目的探讨子宫颈癌术后盆腔淋巴囊肿及术后辅助治疗期间囊肿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以子宫颈癌术后辅助放化疗治疗的2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34例患者盆腔CT检查发现盆腔淋巴囊肿,治疗期间合并感染35例。对子宫颈癌术后盆腔淋巴囊肿及术后辅助治疗期间囊肿并发感染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年龄>60岁、FIGO分期Ⅱ期、术中淋巴结清扫数>20个、术后24 h引流量≥100 m L的患者术后并发盆腔淋巴囊肿的发生率较高(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FIGO分期及术中淋巴结清扫个数是子宫颈癌术后出现盆腔淋巴囊肿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子宫颈癌术后辅助治疗期间合并糖尿病、囊肿直径>5 mm的患者并发盆腔淋巴囊肿的发生率较高(均P<0.05)。囊肿直径、合并糖尿病情况是子宫颈癌术后辅助治疗期间囊肿并发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年龄较长、术前临床分期晚、术中淋巴结清扫个数多是子宫颈癌术后出现盆腔淋巴囊肿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糖尿病、囊肿直径大是术后辅助治疗期间囊肿并发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传统子宫肌瘤剔除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GnRH-a)治疗弥漫性子宫平滑肌瘤病的效果。方法对6例弥漫性子宫平滑肌瘤病患者采用传统的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辅以GnRH-a治疗。对每例术中切除肌瘤个数等进行统计,并随访术后情况。结果术中平均切除肌瘤数68个(19~135个),平均出血量283 m L(100~600 m L),平均手术时间132 min(50~185 min)。所有患者术后月经恢复正常,贫血症状改善。2例成功妊娠,孕期及产后平稳,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传统子宫肌瘤剔除术+GnRH-a治疗对于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弥漫性子宫平滑肌瘤病患者可作为一种治疗选择。
文摘目的探讨子宫颈癌术后盆腔淋巴囊肿及术后辅助治疗期间囊肿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以子宫颈癌术后辅助放化疗治疗的2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34例患者盆腔CT检查发现盆腔淋巴囊肿,治疗期间合并感染35例。对子宫颈癌术后盆腔淋巴囊肿及术后辅助治疗期间囊肿并发感染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年龄>60岁、FIGO分期Ⅱ期、术中淋巴结清扫数>20个、术后24 h引流量≥100 m L的患者术后并发盆腔淋巴囊肿的发生率较高(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FIGO分期及术中淋巴结清扫个数是子宫颈癌术后出现盆腔淋巴囊肿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子宫颈癌术后辅助治疗期间合并糖尿病、囊肿直径>5 mm的患者并发盆腔淋巴囊肿的发生率较高(均P<0.05)。囊肿直径、合并糖尿病情况是子宫颈癌术后辅助治疗期间囊肿并发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年龄较长、术前临床分期晚、术中淋巴结清扫个数多是子宫颈癌术后出现盆腔淋巴囊肿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糖尿病、囊肿直径大是术后辅助治疗期间囊肿并发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