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俗学视阈下未成年人葬俗的传播与变异——以海岱地区史前时期瓮棺葬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清刚 《民俗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6-30,157,共5页
葬俗作为人生礼俗的内容之一在民俗学中备受关注,以瓮棺葬形式埋葬未成年人是海岱地区大汶口文化中期偏早到晚期阶段曾一度流行的习俗。与中原和江汉地区相比,本区瓮棺葬以"陶片覆盖葬"为主,"完整陶器装入葬"较少,... 葬俗作为人生礼俗的内容之一在民俗学中备受关注,以瓮棺葬形式埋葬未成年人是海岱地区大汶口文化中期偏早到晚期阶段曾一度流行的习俗。与中原和江汉地区相比,本区瓮棺葬以"陶片覆盖葬"为主,"完整陶器装入葬"较少,在葬具的组合和墓主年龄及埋葬位置等方面亦存在自身特点。海岱地区先民在向西拓殖的过程中主动引入了豫中地区的瓮棺葬俗,并且加以改造来适应自身文化。民俗学理论中关于葬俗传播和变异的研究为阐释史前时期海岱地区瓮棺葬俗提供了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瓮棺葬 海岱地区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葬俗传播 葬俗变异
原文传递
峡江地区战国秦汉时期瓮棺葬初步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陈亚军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2-91,共10页
峡江地区瓮棺葬主要流行于战国秦汉时期,本文通过对该区瓮棺葬结构与形制、随葬品以及相关问题的综合分析,认为峡江地区瓮棺葬具有明显的区域和时代特征,是战国秦汉时期除黄河下游及辽东地区之外的重要瓮棺葬流行地区。峡江地区瓮棺葬... 峡江地区瓮棺葬主要流行于战国秦汉时期,本文通过对该区瓮棺葬结构与形制、随葬品以及相关问题的综合分析,认为峡江地区瓮棺葬具有明显的区域和时代特征,是战国秦汉时期除黄河下游及辽东地区之外的重要瓮棺葬流行地区。峡江地区瓮棺葬的大量发现为研究这种葬俗文化提供了新的材料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峡江地区 瓮棺葬 战国秦汉
原文传递
石家河文化玉器的区域功能与普遍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吴桂兵 《中原文物》 2002年第5期30-36,共7页
本文论述主体分三部分。首先 ,从作为石家河文化玉器存在环境的瓮棺葬着手 ,结合长江中游史前社会的信仰传统 ,探讨了石家河文化玉器的祛灾、祈求人丁兴旺的区域功能 ;其次 ,根据石家河文化玉器的具体表现形态 ,把石家河文化玉器分为信... 本文论述主体分三部分。首先 ,从作为石家河文化玉器存在环境的瓮棺葬着手 ,结合长江中游史前社会的信仰传统 ,探讨了石家河文化玉器的祛灾、祈求人丁兴旺的区域功能 ;其次 ,根据石家河文化玉器的具体表现形态 ,把石家河文化玉器分为信仰、装饰、工具三类 ,认为三类玉器在区域功能表现上存在差异 ;同时 ,结合区域功能的探讨 ,分析产生石家河文化玉器的影响因素 ,区分了新近以简报形式公布的澧县孙家岗玉器与石家河文化玉器的不同 ;最后 ,从地区交流、功能的区域内延续、中国古玉的功能发展等角度简论了石家河文化玉器的普遍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家河文化 玉器 简报 史前社会 信仰 延续 长江中游 存在 普遍 具体表现
原文传递
陕西西安十里铺陶棺葬汉墓发掘简报
4
作者 张全民 彭富仁(拍照) +7 位作者 许鑫涛(拍照) 刘善沂(绘图) 张颢馨(绘图) 赵娜(绘图) 李潇檬(绘图) 冯永恒 王焕 方辉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33,共14页
2018~2020年,为配合基础建设,山东大学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西安北郊十里铺汉墓群进行了发掘,共发掘墓葬500余座,其中9座为陶棺葬,包括竖穴墓道洞室墓和竖穴土圹砖椁墓两种,形制保存相对完整,其年代为西汉早期... 2018~2020年,为配合基础建设,山东大学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西安北郊十里铺汉墓群进行了发掘,共发掘墓葬500余座,其中9座为陶棺葬,包括竖穴墓道洞室墓和竖穴土圹砖椁墓两种,形制保存相对完整,其年代为西汉早期到东汉晚期。该批墓葬的发掘,对于了解陶棺葬在两京地区的传布、汉代婴幼儿丧葬习俗的演变和区域差异提供了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里铺汉墓群 陶棺葬 婴幼儿葬
下载PDF
辽海地区先秦时期瓮棺葬浅析
5
作者 刘金友 田野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85,共6页
辽海地区先秦时期目前见诸报道的瓮棺墓计有七处,多集中分布于沈阳一带,少数分布于辽东半岛地区。按时间顺序看,这类墓葬最早见于夏家店下层文化堆积,出现原因应与黄河中下游文化向北辐射影响有关。从葬具类型上看,辽海地区先秦时期的... 辽海地区先秦时期目前见诸报道的瓮棺墓计有七处,多集中分布于沈阳一带,少数分布于辽东半岛地区。按时间顺序看,这类墓葬最早见于夏家店下层文化堆积,出现原因应与黄河中下游文化向北辐射影响有关。从葬具类型上看,辽海地区先秦时期的瓮棺葬具多选“鼓腹类”器物。从这类墓葬周边其他遗迹的功能层面进行分析,辽海地区先秦时期瓮棺墓的内涵应与“设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时期 瓮棺葬 葬具
原文传递
厚葬的殇者,驱祟的仪式——南阳许阿瞿画像石墓个案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娟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22-24,共3页
汉魏时期,夭折儿童瓮棺葬的习俗依然广泛存在。其原因包括人伦亲情、礼仪规范以及人们对凶祟殇魂的排斥与恐惧。许阿瞿画像石墓是汉代殇葬的特例,其建造目的在于用画像石墓厚葬的规格与隔离生死两界的功能完成对"儿鬼"的驱祟... 汉魏时期,夭折儿童瓮棺葬的习俗依然广泛存在。其原因包括人伦亲情、礼仪规范以及人们对凶祟殇魂的排斥与恐惧。许阿瞿画像石墓是汉代殇葬的特例,其建造目的在于用画像石墓厚葬的规格与隔离生死两界的功能完成对"儿鬼"的驱祟仪式。为使仪式符合汉代丧葬的礼仪,建造者又赋予墓室画像新的内涵,即以一种象征的形式为成为"儿鬼"的许阿瞿举行"成年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丧葬 许阿瞿墓 瓮棺葬
下载PDF
河北滦州市韩新庄瓮棺葬发掘简报
7
作者 张春长 马小飞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7-30,共14页
1996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等对滦州市韩新庄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在韩新庄村东南发掘261座瓮棺葬,出土大量陶质葬具。葬具种类包括釜、瓮、盆、罐、钵、豆盘、甑等。根据出土遗物推测,瓮棺葬年代应属于战国中期至西汉中期。
关键词 河北滦州市 瓮棺葬 战国 西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