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6篇文章
< 1 2 7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湖流域城镇化小区产汇流模型研究
1
作者 胡尊乐 华晨 +3 位作者 王聪聪 胡斯玮 夏玉林 穆海宁 《江苏水利》 2019年第5期37-42,共6页
城镇化带来的结果是流域产汇流过程发生较大变化。基于常州市双桥浜小区持续3年的降水排涝监测资料,推算了该区域2015~2017年期间17场典型的降水产汇流过程,构建了太湖流域城镇化小区的产汇流模型,可为开展城镇化背景下的江苏省太湖流... 城镇化带来的结果是流域产汇流过程发生较大变化。基于常州市双桥浜小区持续3年的降水排涝监测资料,推算了该区域2015~2017年期间17场典型的降水产汇流过程,构建了太湖流域城镇化小区的产汇流模型,可为开展城镇化背景下的江苏省太湖流域产汇流新机制及洪涝风险防控的研究及《江苏省水文手册》的修编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小区 水文计算 产汇流模型
下载PDF
高度城镇化地区土地综合整治创新机制研究——以南海区地券、房券和绿券为例
2
作者 刘娜 胡珍珍 +1 位作者 吴家龙 李霞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24年第2期83-89,共7页
文章以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为例,研究分析高度城镇化地区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的成效与问题。南海区针对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面临耕地保护压力大、低效建设用地腾退阻力大、发展权保障不足、生态保护效益低,以及政策机制运行不顺畅等现实困境,... 文章以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为例,研究分析高度城镇化地区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的成效与问题。南海区针对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面临耕地保护压力大、低效建设用地腾退阻力大、发展权保障不足、生态保护效益低,以及政策机制运行不顺畅等现实困境,通过借鉴国内先进地区低效建设用地腾退、美国“湿地缓解银行”、德国“生态账户”制度的经验做法,创新构建基于低效建设用地腾退的地券及绿券机制、基于房屋发展权转移的房券机制、基于生态用地占补平衡的生态券机制,完善城乡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和空间腾挪集聚配套政策,破解土地利用碎片化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城镇化地区 土地综合整治 地券 房券 绿券 南海区
下载PDF
半城市化地区柔性集聚下的创新空间系统功能结构体系构建--以汕头市澄海区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晶晶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1-86,共6页
伴随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与城镇空间同步出现的是半城市化地区,这些地区在空间资源利用方面体现出极强的自下而上的自组织性和柔性集聚特征,空间结构的破碎问题和系统性矛盾突出。本文结合近年来汕头市澄海区的规划实践,探索以构建创... 伴随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与城镇空间同步出现的是半城市化地区,这些地区在空间资源利用方面体现出极强的自下而上的自组织性和柔性集聚特征,空间结构的破碎问题和系统性矛盾突出。本文结合近年来汕头市澄海区的规划实践,探索以构建创新空间系统功能结构体系为核心的空间优化路径,力求在新常态下为我国广大半城市化地区空间利用效率的提升提供有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城市化地区 自组织 柔性 系统 汕头市澄海区
下载PDF
半城市化地区全域空间治理的有限改良--以广东汕头潮南区的“全域有限韧性系统”构建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晶晶 张燕 赵荣乐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0-57,共8页
文章通过对近十年我国半城市化地区的研究,指出半城市化地区空间治理的问题,解释半城市化地区空间治理失效失控的内在成因逻辑,探索半城市化地区通过“韧性思维”逐步破解发展问题的思路,提出半城市化地区城市应努力构建以“全域有限韧... 文章通过对近十年我国半城市化地区的研究,指出半城市化地区空间治理的问题,解释半城市化地区空间治理失效失控的内在成因逻辑,探索半城市化地区通过“韧性思维”逐步破解发展问题的思路,提出半城市化地区城市应努力构建以“全域有限韧性系统”为主线的治理体系,并以广东汕头潮南区为例,探讨了构建半城市化地区“全域有限韧性系统”的实践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城市化地区 全域空间治理 韧性系统 汕头潮南区
下载PDF
大都市半城镇化地区村庄发展的差异及趋势——以佛山市高明区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林楚阳 张立 《小城镇建设》 2019年第2期15-23,共9页
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促进了广佛大都市区的空间拓展,但也使得其外围村庄的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位于广佛都市区外围的高明区,下辖3镇48个行政村,村庄发展类型多样,具有典型性。课题组通过村干部座谈和村民访谈并结合村民问卷的形式,对... 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促进了广佛大都市区的空间拓展,但也使得其外围村庄的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位于广佛都市区外围的高明区,下辖3镇48个行政村,村庄发展类型多样,具有典型性。课题组通过村干部座谈和村民访谈并结合村民问卷的形式,对高明区的村庄经济、社会、人口、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做了较为深入的调查研究。将村庄划分为平原地区的近郊村、远郊村、城边村和山区的近郊村、远郊村五大类,分析其发展差异的同时,从空间区位、地形特征、工业发展及资源条件的角度解释了佛山市村庄发展差异的形成原因。研究认为,佛山市的村庄发展总体滞后,缺乏特色,各种影响因素作用于土地生产方式,继而引发各村庄的发展差异,但依托于征地和土地出租所获得的经济收入,其可持续性较差;继而分析了村民的未来城镇化意愿,指出镇区建设的滞后影响广佛都市区外围村庄的整体发展。最后,在分析高明区不同类型村庄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策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化 半城镇化地区 村庄 发展差异 广佛大都市区 高明区
下载PDF
台州市路桥区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实践与探索
6
作者 赵明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28-33,共6页
路桥是由一个建制镇跃升为台州市的主体城区,通过10年的建设,已初步完成了从小城镇向中等城市主体城区的转型,具备了充足的发展条件。路桥区委提出要打造"都市路桥"的发展战略,就是把路桥建设成为浙江沿海中部区域高度发达的... 路桥是由一个建制镇跃升为台州市的主体城区,通过10年的建设,已初步完成了从小城镇向中等城市主体城区的转型,具备了充足的发展条件。路桥区委提出要打造"都市路桥"的发展战略,就是把路桥建设成为浙江沿海中部区域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城市的一部分。当前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历史时期,如何面对现实,找准定位,抓住机遇,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城市化发展之路,促进都市路桥目标的实现,这需要我们深入地思考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路桥” 城市化 实践 探索
原文传递
都市化地区市民农园发展与实践——以天津市西青区第六埠村为例
7
作者 陈丽娜 陈琼 +1 位作者 李瑾 郭华 《农业展望》 2017年第11期119-124,共6页
市民农园是都市化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业态,在满足城镇居民健康农产品和农事参与体验需求、支撑休闲农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发展市民农园,对于都市化地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统筹城乡发展、满足城乡居民日益... 市民农园是都市化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业态,在满足城镇居民健康农产品和农事参与体验需求、支撑休闲农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发展市民农园,对于都市化地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统筹城乡发展、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休闲消费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天津市民农园起源于西青区第六埠村的市民小菜园建设,基于相关调研,对西青区第六埠村市民菜园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展望了天津市民农园的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了促进都市化地区市民农园发展的相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化地区 市民农园 天津 西青区第六埠村 展望
下载PDF
利用POI数据的武汉城市功能区划分与识别 被引量:81
8
作者 康雨豪 王玥瑶 +3 位作者 夏竹君 池娇 焦利民 魏智威 《测绘地理信息》 2018年第1期81-85,共5页
随着网络空间的发展,大量城市空间POI(point of interest)数据点的分布模式、分布密度在基础设施规划、城市空间分析中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为研究城市功能区识别和划分提供了新的视角。采用电子地图POI数据,以武汉市核心城区(三环以内... 随着网络空间的发展,大量城市空间POI(point of interest)数据点的分布模式、分布密度在基础设施规划、城市空间分析中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为研究城市功能区识别和划分提供了新的视角。采用电子地图POI数据,以武汉市核心城区(三环以内)为研究对象,将POI点数据根据城市功能区分类体系进行定量化处理,获取POI点密度分数,在此基础上对城市道路网划分得到的分区基本单元进行POI数据点密度分数计算,通过对各街区POI数据点密度之间进行量化分析,实现了武汉市核心城区功能区的划分和识别。将实验结果与武汉市现有城市用地地图进行对比,证明该方法现实可行。本方法基于POI点数据和定量分析,能够较快速地进行城市空间结构分析,对城市地理空间规划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I数据 城市功能分区 空间识别
原文传递
武钢工业区绿地景观格局分析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51
9
作者 肖荣波 周志翔 +3 位作者 王鹏程 叶贞清 郭尔祥 冀广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924-1930,共7页
城市绿地作为工业区生态系统中主要的自然成分和初级生产者 ,在改善环境质量、调节生态平衡、维持生态安全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 ,城市绿地景观生态研究虽然得到普遍关注 ,但现有的研究多倾向于一般空间格局分析 ,针对不同功能... 城市绿地作为工业区生态系统中主要的自然成分和初级生产者 ,在改善环境质量、调节生态平衡、维持生态安全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 ,城市绿地景观生态研究虽然得到普遍关注 ,但现有的研究多倾向于一般空间格局分析 ,针对不同功能区的绿地景观生态综合比较评价研究却少见报道。以武钢工业区为例 ,选用 IKONOS为主要信息源 ,结合外业调查 ,建立工业区绿地地理信息系统 ,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 ,从物种丰富度、群落结构、绿地类型斑块特征、景观异质性等方面进行了武钢工业区绿地景观生态学分析 ,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 ,对不同功能区绿地景观生态学作了综合评价 ,为区域景观生态综合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研究结果表明 :工业区中普遍运用的是抗性较强的树种 ,种类较丰富 ,其中物种数量为 7~ 8的斑块出现频率及面积均最高。武钢绿化覆盖率为 30 .5 8% ,绿地破碎 ,主要由中小型绿地斑块组成 ,附属绿地是工业区绿化主体。公园绿地物种搭配最为丰富 ,绿化质量较高 ,其它绿地空间呈团聚状态分布 ,防护绿地形态格局比较简单 ,生产绿地分离度最大 (0 .718)。不同区域绿地景观格局表现差异显着 ,生活区绿地斑块规模普遍较大 ,绿化覆盖率高 (4 3.2 7% ) ,景观多样性高 (3.39) ;主厂区绿地破碎度为1.32 4 6 ,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景观生态学 城市绿地 工业区 综合评价
下载PDF
都市新区住宅地价空间异质性驱动因素研究——基于空间扩展模型和GWR模型的对比 被引量:50
10
作者 隋雪艳 吴巍 +2 位作者 周生路 汪婧 李志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83-689,共7页
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基于2004~2011年住宅用地出让数据,利用空间扩展模型和GWR模型对都市新区住宅地价空间异质性及其驱动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空间扩展模型与GWR模型分别可解释采样区63%、61%的住宅地价变化,较全局回归模型(47%)... 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基于2004~2011年住宅用地出让数据,利用空间扩展模型和GWR模型对都市新区住宅地价空间异质性及其驱动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空间扩展模型与GWR模型分别可解释采样区63%、61%的住宅地价变化,较全局回归模型(47%)有显著提升,更有利于研究土地市场的空间异质性。2空间扩展模型可有效表征各解释变量及其交互项对住宅地价作用的空间结构总体趋势,其拟合效果相对较优。GWR模型则在局部参数估计方面存在优势,借助GIS可将各变量的地价作用模式可视化,从而比空间扩展模型更能有效刻画住宅地价影响因素的空间非平稳性特征,各因素对地价的平均边际贡献排序为水域>地铁>大学园区>CBD>商业网点>医院,且商业网点、医院系数值具有方向差异性。3距地铁站点、水域、大学园区以及CBD的距离是研究区住宅地价的关键驱动因素,各自存在特有的地价空间作用模式,可为研究区住宅土地市场细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异质性 空间扩展模型 GWR模型 住宅地价 都市新区
下载PDF
城市边缘区耕地面积变化时空特征及其驱动机制--以北京市顺义区为例 被引量:41
11
作者 于伯华 吕昌河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48-353,共6页
城市边缘区的土地资源紧缺而利用方式多样,土地利用变化既与城市发展有关又和粮食安全密切联系,因此加强城市边缘区的土地利用研究既必要又迫切。利用1990年和2000年TM影像获取的土地利用数据、1991-2002年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借助GIS空... 城市边缘区的土地资源紧缺而利用方式多样,土地利用变化既与城市发展有关又和粮食安全密切联系,因此加强城市边缘区的土地利用研究既必要又迫切。利用1990年和2000年TM影像获取的土地利用数据、1991-2002年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借助GIS空间分析方法以及数理统计方法,系统探讨了北京市顺义区耕地流失的时空格局特征及其驱动机制。结果显示,1990-2000年顺义区流失耕地的57%转为建设用地,43%转为生态用地。农用地中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大幅减少,菜地和果园面积快速增加。工业发展是耕地流失的第一驱动力;人口城市化、房地产发展等加速耕地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流失 城市化 工业化 城市边缘区 顺义区
下载PDF
广州市恩宁路永庆坊微改造探索 被引量:34
12
作者 谭俊杰 常江 谢涤湘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2-67,共6页
随着中央城市修补发展方针的出台,以小修小补为核心的微改造更新模式逐渐受到各地重视。但微改造作为一种新兴的更新模式,鲜有学者对其成效和影响进行研究。文章以广州市恩宁路永庆坊微改造为例,总结了微改造模式在优化地方整体物质环... 随着中央城市修补发展方针的出台,以小修小补为核心的微改造更新模式逐渐受到各地重视。但微改造作为一种新兴的更新模式,鲜有学者对其成效和影响进行研究。文章以广州市恩宁路永庆坊微改造为例,总结了微改造模式在优化地方整体物质环境、转化文化资本和复兴街区经济等方面的贡献,同时指出了由微改造而引发的地方真实性降低、生活空间商业化及社会资本损失等问题。文章提出历史街区的微改造应注重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采用循序渐进的推进方式,并尽可能减少商业资本的介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城市修补 历史文化街区 微改造 恩宁路 永庆坊
下载PDF
南京市城区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源解析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杭维琦 黄世鸿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0年第4期18-21,共4页
应用受体模式的化学质量平衡法 (CMB) ,对南京市城区 7个环境监测点环境空气中的总悬浮颗粒物 (TSP)进行污染源的源解析 ,得出 4类主要污染源对TSP的平均贡献率 :建筑尘 39 8% ,煤烟尘 2 5 7% ,土壤尘 1 9 2 % ,冶炼尘1 8%。同时 ,对... 应用受体模式的化学质量平衡法 (CMB) ,对南京市城区 7个环境监测点环境空气中的总悬浮颗粒物 (TSP)进行污染源的源解析 ,得出 4类主要污染源对TSP的平均贡献率 :建筑尘 39 8% ,煤烟尘 2 5 7% ,土壤尘 1 9 2 % ,冶炼尘1 8%。同时 ,对该市城区的地面尘也进行了源解析 ,结果表明地面尘与环境空气中TSP的构成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悬浮颗粒物 化学质量平衡法 源解析 南京 采样
下载PDF
城镇土地利用潜力评价——以广州市天河区为例 被引量:27
14
作者 欧雄 冯长春 李方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0-104,共5页
在我国城镇土地利用从外延扩展走向内涵挖潜、从粗放扩张转向集约利用的时代背景下,开展城镇土地利用潜力评价是实现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前提。通过对现有研究的剖析,提出城镇土地利用潜力的概念,明晰城镇土地利用潜力的内涵。在此基础上... 在我国城镇土地利用从外延扩展走向内涵挖潜、从粗放扩张转向集约利用的时代背景下,开展城镇土地利用潜力评价是实现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前提。通过对现有研究的剖析,提出城镇土地利用潜力的概念,明晰城镇土地利用潜力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影响城镇土地利用潜力的因素,构建城镇土地利用潜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基于GIS建立一套城镇土地利用潜力评价的技术方法、流程和评价模型。以广州市天河区为例,对其土地利用潜力进行了系统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天河区345个评价单元中,适度利用、过度利用、低度利用和不均衡利用等4种潜力类型的土地单元个数分别占总评价单元的44.9%,15.9%,35.7%和3.5%,可供挖掘的潜力很大,并基于评价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通过对广州市天河区城镇土地利用潜力的评价,不仅为天河区的城市建设和土地利用提供依据,也为城镇土地利用潜力评价的推广和应用提供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土地 利用潜力评价 土地利用结构 土地利用强度 天河区 广州市
下载PDF
基于FLUS-In VEST的西北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碳储量的影响——以呼包鄂榆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26
15
作者 王超越 郭先华 +4 位作者 郭莉 白丽芳 夏利林 王春博 李廷真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667-1679,共13页
基于“双碳”战略背景下,探究城市群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生态系统碳储量时空变化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城市群区域碳平衡、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以呼包鄂榆城市群为例,选取多期土地利用数据并确定相关驱动因子... 基于“双碳”战略背景下,探究城市群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生态系统碳储量时空变化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城市群区域碳平衡、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以呼包鄂榆城市群为例,选取多期土地利用数据并确定相关驱动因子,基于FLUS-InVEST模型,在明确该城市群2000—2020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分别模拟预测2030年呼包鄂榆城市群在自然发展和生态保护两种情景下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并评估两种情景下碳储量及其时空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0—2020年呼包鄂榆城市群林地、水域和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地的面积持续减少,20年间城市群碳储量呈减少趋势,总体减少8.416×10^(6) t。与自然发展情景相比,生态保护情景下2030年草地、林地和水域面积得到了增长,耕地与未利用地持续减少,建设用地面积受到了限制,生态空间效应得到体现。2030年,自然发展情景与生态保护情景下的城市群碳储量较2020年分别减少77.065×10^(6) t和68.031×10^(6) t,生态保护情景下土地利用变化碳储量稳定性显著高于自然发展情景,因此,生态保护情景下的呼包鄂榆城市群土地利用能综合统筹各地类功能,减缓碳储量损失,对区域国土空间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储量 FLUS模型 In VEST模型 土地利用 城市群 西北地区
下载PDF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城市区域火蔓延概率模型探讨 被引量:25
16
作者 孟晓静 杨立中 李健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28-33,共6页
考虑建筑结构物震后可能发生的次生火灾的不确定性,给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构建了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城市地震次生火灾蔓延概率模型,指出元胞着火的概率与建筑物的特性和灾害条件有关,包括建筑材料、外墙是否有开口、与着火元胞的距离、... 考虑建筑结构物震后可能发生的次生火灾的不确定性,给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构建了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城市地震次生火灾蔓延概率模型,指出元胞着火的概率与建筑物的特性和灾害条件有关,包括建筑材料、外墙是否有开口、与着火元胞的距离、地震对建筑的破坏程度以及气象条件等因素。模型通过设置没有开口的外墙以及道路和空地来区分单体建筑和建筑之间的火蔓延。该模型量化了影响火蔓延概率的因素,能快速实现城市区域火蔓延过程的动态模拟,特别适宜用于城市宏观角度上的火蔓延模拟。模拟结果再现了火灾过程,这不仅提高了人们对城市区域火蔓延危害的认识,而且为城市规划设计和消防扑救措施提供了有益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胞自动机 火蔓延 城市区域 概率模型 地震次生火灾
下载PDF
区域建筑负荷与能耗预测研究综述 被引量:25
17
作者 潘毅群 郁丛 +1 位作者 龙惟定 陈蔚镇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3-40,共8页
从区域建筑负荷与能耗的影响因素和预测方法两方面阐述了区域建筑负荷与能耗预测的研究现状。影响区域建筑负荷与能耗的因素包括单体建筑能耗影响因素和区域特有的影响因素(城市形态与微气候)。基本预测方法有自上而下方法和自下而上方... 从区域建筑负荷与能耗的影响因素和预测方法两方面阐述了区域建筑负荷与能耗预测的研究现状。影响区域建筑负荷与能耗的因素包括单体建筑能耗影响因素和区域特有的影响因素(城市形态与微气候)。基本预测方法有自上而下方法和自下而上方法。自下而上方法较为常见,在应用时需引入同时使用系数,并结合情景分析方法。由于没有成熟的区域建筑负荷与能耗预测软件,目前主要有两种预测方法:基本模型方法,如基于实际调研获得的统计模型和利用GIS技术建模等;考虑微气候与城市形态的影响,通过能耗模拟软件与其他工具耦合进行模拟。考虑到我国建筑的特点,可采用自下而上方法与情景分析方法结合进行区域建筑负荷与能耗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能耗 负荷预测 情景分析 城市形态 微气候 区域建筑
下载PDF
城市区域雨水地面径流模拟方法探讨 被引量:19
18
作者 刘金星 邵卫云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4-188,共5页
本文将水力学方法与水文学方法相结合,在用圣维南方程描述城市雨水地面径流过程的基础上引入全面汇流和部分汇流的概念,用线性叠加原理将均匀净雨强度下的坡面流理论应用于非均匀净雨强度下城市小区域地面径流模拟,从而建立了平原城市... 本文将水力学方法与水文学方法相结合,在用圣维南方程描述城市雨水地面径流过程的基础上引入全面汇流和部分汇流的概念,用线性叠加原理将均匀净雨强度下的坡面流理论应用于非均匀净雨强度下城市小区域地面径流模拟,从而建立了平原城市区域雨水地面径流过程模拟模型,并在进行流量过程线性叠加时采用3种净雨分割方式检验模型的模拟成果。最后将模拟结果与雨水管理模型SWMM进行对比,证明本文模型是较为合理和可行的,且具有一定的模拟精度和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面流理论 线性分级叠加 降雨径流模型 模拟
下载PDF
基于效益分析的节约型城市规划方法探索——以常州天宁经济开发区规划为例 被引量:20
19
作者 谢晖 王兴平 +1 位作者 章建豪 严玲 《规划师》 2007年第6期15-20,共6页
当前,我国城市已有一定的发展基础,规划重点应由“扩展”转向“优化”,进一步提升产业结构和提高土地的经济效益,打造效益型、节约型、紧凑型城市。节约型城市建设的关键环节和难点在于城市中的各类开发区,优化产业、整合空间是节约型... 当前,我国城市已有一定的发展基础,规划重点应由“扩展”转向“优化”,进一步提升产业结构和提高土地的经济效益,打造效益型、节约型、紧凑型城市。节约型城市建设的关键环节和难点在于城市中的各类开发区,优化产业、整合空间是节约型开发区建设必须解决的问题,这也是以效益为核心的节约型城市规划的技术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约 城市规划 开发区 空间效益
下载PDF
城市规划和土地规划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金浩然 马萍萍 +1 位作者 戚伟 刘盛和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2-27,共6页
运用空间逻辑回归模型和评价指数,探究了2001-2010年间北京市昌平区城市规划和土地规划在建设用地扩张中的影响作用,继而讨论中国的规划体系。结果表明:城市规划对住宅、工业、商业用地的扩张均有显著性的影响,土地规划对住宅用地的开... 运用空间逻辑回归模型和评价指数,探究了2001-2010年间北京市昌平区城市规划和土地规划在建设用地扩张中的影响作用,继而讨论中国的规划体系。结果表明:城市规划对住宅、工业、商业用地的扩张均有显著性的影响,土地规划对住宅用地的开发有正影响,但对工业、商业、采矿用地扩张实施效果不佳。在住宅用地模型中,虽然土地规划和城市规划均对用地扩张有显著的正作用,但土地规划因子的系数远大于城市规划,说明在住宅用地扩张过程中土地规划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通过评价指数发现,城市规划划定的用地类型并没有很好的得到执行,除新增住宅用地符合规划的比例达到68%外,其他三类均低于20%。文中提出为提高规划的实施效果、达到"规划合一"的要求,各项规划在今后制定和执行的过程中应有相应的调整,突出不同规划在土地用途管制中的对应职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建设用地 影响因素 土地规划 城市规划 昌平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