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33篇文章
< 1 2 17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研究框架与展望 被引量:507
1
作者 陆林 任以胜 +4 位作者 朱道才 程久苗 杨兴柱 杨钊 姚国荣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2-118,共17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等问题日益突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发展乡村旅游能够有力地契合和服务新时代国家发展战略,促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等问题日益突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发展乡村旅游能够有力地契合和服务新时代国家发展战略,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农村繁荣稳定,加快统筹城乡融合发展步伐,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系统梳理国内外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相关研究成果,针对内容深度相对薄弱、功能拓展比较泛化、时代特征不够显著等问题,把握新时代乡村旅游发展的新特点、新使命、新要求,充分考虑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经济大国、人口大国、农业大国的基本国情,构建了融合地理学、旅游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的新时代中国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研究框架,归纳了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五个重点研究内容,即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学理和逻辑机理研究、乡村旅游引导乡村经济振兴的路径研究、乡村旅游引导乡村生态宜居的路径研究、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治理体系重构的路径研究、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政策体系研究。五个重点研究内容包括理论层面、实践层面和保障层面,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中共同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科学、持续、健康发展。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方法论,汲取科学方法论的智慧和营养,构建多方法综合集成的方法体系,确保数据采集的真实性和数据处理的科学性,是新时代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研究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乡村振兴 “三农”问题 城乡融合 新时代
原文传递
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理论探讨、机理阐释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410
2
作者 何仁伟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127-2140,共14页
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均衡发展,实现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等值,是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目标。通过基础理论的分析,探讨了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科学内涵,剖析了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的相互关系,构建了城乡空间均衡模型和定义城乡等值线... 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均衡发展,实现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等值,是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目标。通过基础理论的分析,探讨了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科学内涵,剖析了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的相互关系,构建了城乡空间均衡模型和定义城乡等值线,提出了中国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实现途径及需要深入研究的方向。结果表明:①城乡融合发展是基于空间布局优化和制度供给创新的经济、社会、环境全面融合发展,"乡村振兴五边形"和"人—地—钱—业"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内涵;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战略相互支撑,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的过程是城乡空间动态均衡的过程。②城乡发展的空间均衡模型可以较好地阐释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的关键问题,通过城乡要素的重新优化配置和人口的流动,城乡人均综合发展效益逐渐趋于相等;城乡等值线可以进一步解释城乡发展空间均衡的动态过程与传导机理。③从政策制度构建、"点轴"渐进扩散、分区分类推进、典型发展模式提炼等方面探讨乡村振兴的科学路径,可以为中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 乡村振兴 城乡等值化 空间均衡 实施路径
原文传递
中国城乡关系演变70年:从分割到融合 被引量:231
3
作者 张海鹏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18,共17页
建国初期,服务于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中国逐渐建立起城乡分割的体制。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城乡分割的体制不断被打破,城乡关系不断走向融合。总结和回顾中国城乡关系70年演变历程,可以提炼出一系列宝贵的... 建国初期,服务于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中国逐渐建立起城乡分割的体制。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城乡分割的体制不断被打破,城乡关系不断走向融合。总结和回顾中国城乡关系70年演变历程,可以提炼出一系列宝贵的经验:不断向农民赋权,坚持改革的渐进性,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坚持尊重基层创新和转换思想观念相结合,以及给改革和改革者留出足够的空间。虽然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已见雏形,但是,城乡关系当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包括户籍制度改革亟待深化,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相当尖锐,城乡要素合理流动的机制尚未建立,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依然较大,以及乡村衰退日益加剧等。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提高城镇化率,夯实城乡融合发展基础;优先推进城乡发展中需要一样化的内容,实现城乡融合发展重点突破;加快城乡要素市场一体化进程,攻克城乡融合发展的薄弱环节;推动乡村三产融合发展,建立城乡融合发展的产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关系 二元结构 城乡融合
原文传递
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 被引量:217
4
作者 张强 张怀超 刘占芳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18年第1期6-11,共6页
乡村振兴是相对于农村衰落而言。农村衰落主要表现为农村居住人口过度减少而导致的空心化、老龄化等现象。实现乡村振兴,需要将快速工业化、城镇化阶段以解决"促进农业劳动力就业转移问题"为主的指导思想转变为新时期以解决&q... 乡村振兴是相对于农村衰落而言。农村衰落主要表现为农村居住人口过度减少而导致的空心化、老龄化等现象。实现乡村振兴,需要将快速工业化、城镇化阶段以解决"促进农业劳动力就业转移问题"为主的指导思想转变为新时期以解决"转移后问题"为主的指导思想;需要对国民经济分配格局做出重大调整,更快地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各项短板;需要改变各种发展要素主要由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的局面,创造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相互融通的新格局,在激发农村内部动力和积极性的同时,更加开放地吸引、吸纳农村外部的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城乡融合 人口流动 农村病
下载PDF
城乡一体化研究的进展与动态 被引量:143
5
作者 景普秋 张复明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0-35,共6页
从城乡一体化思想渊源、概念争论与界定入手 ,先简要叙述了国外城乡一体化研究的进展 ,接着对我国城乡一体化研究进行了回顾 ,指出我国城乡一体化研究的重点集中于 3个方面 :(1 )系统研究———把城乡一体化作为一个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 从城乡一体化思想渊源、概念争论与界定入手 ,先简要叙述了国外城乡一体化研究的进展 ,接着对我国城乡一体化研究进行了回顾 ,指出我国城乡一体化研究的重点集中于 3个方面 :(1 )系统研究———把城乡一体化作为一个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 ;(2 )领域研究———城乡一体化研究涉及城乡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 :主要有经济、人口、生态、空间、基础设施等 ;(3)区域研究———城乡一体化的区域性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规划 城市建设
下载PDF
论乡村空间治理与城乡融合发展 被引量:172
6
作者 戈大专 龙花楼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72-1286,共15页
构建现代乡村治理体系成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破解乡村空间利用过程中出现的发展空间受限、权属关系不明和组织体系不畅等系统性问题,成为乡村空间治理的首要任务。本文从乡村空间"物质-权属-组织"综合... 构建现代乡村治理体系成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破解乡村空间利用过程中出现的发展空间受限、权属关系不明和组织体系不畅等系统性问题,成为乡村空间治理的首要任务。本文从乡村空间"物质-权属-组织"综合治理的视角出发,尝试解析乡村空间治理在推动乡村空间重构、权属关系重塑和组织体系重建中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探讨乡村空间治理优化城乡格局、改善城乡互动关系、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可行路径。结论如下:物质空间治理可作为乡村空间结构和功能优化的重要手段,空间权属治理有助于保障乡村空间不同参与主体的发展权利,空间组织治理可提升乡村空间的组织效率;乡村空间治理导向的"人口-土地-产业"转型过程为"深化空间治理-活化乡村空间-优化人地关系-改善城乡格局"的分析思路创造条件;乡村空间治理推动城乡发展格局不断演化,城乡互动关系改善成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和破解乡村发展困境的重要依据。最后,本文构建了乡村空间治理与城乡融合发展互动分析框架,并探讨了乡村空间治理与国土空间规划的内在关系及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城乡融合 空间治理 乡村空间重构 乡村振兴 城乡关系 空间规划
原文传递
多维视域下中国城乡融合水平测度、时空演变与影响机制 被引量:166
7
作者 周佳宁 秦富仓 +2 位作者 刘佳 朱高立 邹伟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66-176,共11页
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城乡融合应是“人口-空间-经济-社会-环境”的多维融合,据此构建中国城乡融合水平测度指标体系,重新审视并分析了1999—2016年中国各省份城乡融合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并通过设定面板数据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城乡融合... 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城乡融合应是“人口-空间-经济-社会-环境”的多维融合,据此构建中国城乡融合水平测度指标体系,重新审视并分析了1999—2016年中国各省份城乡融合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并通过设定面板数据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城乡融合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①中国城乡融合水平整体较低,但正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过程,其整体趋势向好。②城乡融合空间集聚效应明显,俱乐部趋同和内部分异同时存在。以“胡焕庸线”为界,城乡融合水平相对高值区主要集中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中西部以低值为主;HH区空间分布重心由东部向中部迁移,LH区和HL区空间分布重心由中部向东西部渗透,LL区始终位于西部。③新常态下,积极推动构建“善治型”政府,合理调节政府“扶持之手”与“掠夺之手”之间的博弈力量;优化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本配置效率,打好财政支出“组合拳”;并通过金融“开源”和“增效”以及发挥产业结构高度化对劳动就业的“吸纳效应”,警惕产业结构偏离造成的“就业破坏”效应等,都是推进中国城乡融合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视域 城乡融合 时空演变 影响机制
下载PDF
新时代乡村振兴地理学研究 被引量:157
8
作者 刘彦随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61-466,共6页
城乡融合与乡村可持续发展,既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主题,也是地理学乡村系统研究的主要前沿课题。面对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分隔、人地分离和日趋严峻的乡村病问题,加快推进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上升为国家战略。本文简要分析了新... 城乡融合与乡村可持续发展,既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主题,也是地理学乡村系统研究的主要前沿课题。面对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分隔、人地分离和日趋严峻的乡村病问题,加快推进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上升为国家战略。本文简要分析了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经济社会背景及其重要意义,指出深度探究人地系统耦合、城乡发展融合、村镇功能契合重大理论与科学途径,成为现代地理学面向国家战略、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责任。重点介绍了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一周年来国内相关研究进展及本专辑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特点。最后,着眼于发挥地理学优势和特色,阐释了新时代乡村振兴科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及科技需求,提出了进一步深化中国乡村科学与乡村振兴地理学研究的初步思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地域系统 乡村振兴 城乡融合 乡村科学 乡村振兴地理学 国家战略
原文传递
城乡融合发展的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基于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思考 被引量:150
9
作者 许彩玲 李建建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6-103,共8页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揭示了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是城乡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新时代,党中央用"城乡融合"来界定和推动城乡关系的发展,是我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必然选择,...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揭示了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是城乡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新时代,党中央用"城乡融合"来界定和推动城乡关系的发展,是我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必然选择,既符合历史的逻辑,也符合理论的逻辑。城乡融合发展的具体内涵是把城乡当作一个有机整体,放在开放的、公平的、公正的发展环境中,让城乡资源要素对流畅通、产业联系紧密、功能互补互促,推动城乡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生态环境向一体化方向和谐发展,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城乡融合发展不是城市的单极发展,而是城乡两极的协同交融发展。因而,城乡融合发展不能只依靠城市的单向带动,而是需要城乡双向共同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城乡二元对立 城乡融合发展
原文传递
从城乡一体化到城乡融合:新型城乡关系的思考 被引量:144
10
作者 刘春芳 张志英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624-1633,共10页
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推动城乡关系进入了一个融合发展的新阶段。采用Citespace1.0软件分析及文献归纳方法,识别了城乡关系研究热点,梳理了城乡关系研究在理论探索、影响因素、测度与评价、空间组织及推进策略等方面的... 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推动城乡关系进入了一个融合发展的新阶段。采用Citespace1.0软件分析及文献归纳方法,识别了城乡关系研究热点,梳理了城乡关系研究在理论探索、影响因素、测度与评价、空间组织及推进策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重点对面向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研究进行了总结,从理论基础与总体思路、多源数据与方法集成等方面提出了基于要素流动的城乡融合分析框架,指出了城乡融合研究的重点是基于多源数据的城乡关系测度与评价,城乡要素流动的特征、格局与效应,城乡要素融合发展的流动机制,城乡融合发展调控策略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Citespace1.0 城乡融合 要素流动 新型城乡关系
下载PDF
乡村振兴的共建共治共享路径研究 被引量:138
11
作者 姚树荣 周诗雨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29,共16页
厘清乡村振兴的主体及实现路径问题,可以避免乡村振兴出现重大导向性偏差。本文在评述政府主导、资本主导和农民自主三种路径面临困境基础上,提出应以习近平“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理论引领乡村振兴。在阐释习近平“共建共治共享”社... 厘清乡村振兴的主体及实现路径问题,可以避免乡村振兴出现重大导向性偏差。本文在评述政府主导、资本主导和农民自主三种路径面临困境基础上,提出应以习近平“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理论引领乡村振兴。在阐释习近平“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理论后,构建了一个乡村振兴与共建共治共享内在关联的理论分析框架,回答了乡村振兴的本质属性“是什么”、乡村振兴“为什么”需要共建共治共享、乡村振兴“怎么”进行共建共治共享的问题。然后以明月村为例,阐明了普通乡村在特定的经济与制度条件下通过共建共治共享走上振兴之路的现实可行性。本文认为,乡村振兴应以增进农民福祉为导向,但从实现路径上不应只依靠农民,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至关重要。现阶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是抓住城市化带动消费升级的历史机遇,健全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构建一套可操作的共建共治共享机制,让城市化辐射到的乡村以市场方式率先振兴起来,同时把节约的财力转移给城市化辐射不到的乡村进行保底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共建共治共享 城市化 城乡融合 土地制度
原文传递
中国人口与土地城镇化时空耦合特征及驱动机制 被引量:133
12
作者 吴一凡 刘彦随 李裕瑞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865-1879,共15页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城镇人口与土地利用的合理匹配成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前提。本文以中国636个建制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耦合发展关系指数,据此划分其耦合类型。借助Kernel Density工具,分析了中国城镇化...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城镇人口与土地利用的合理匹配成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前提。本文以中国636个建制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耦合发展关系指数,据此划分其耦合类型。借助Kernel Density工具,分析了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宏观格局、人口与土地城镇化耦合变化态势,诠释了这些耦合特征形成的原因及其内在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 2006-2014年中国城市建设用地年均增长率是城镇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率的1.65倍,土地城镇化远快于人口城镇化;(2)市域人口与土地城镇化发展的空间依赖性较强,人口向城市集聚的密度重心呈现逐渐西移的趋势;(3)城市建成区快速扩展,城市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普遍超标,其中42%的城市现状人均用地是标准值的5倍以上;(4)人口与土地城镇化耦合失调类型的城市空间分布相对集中,且"同增失调"现象较为普遍,主要城市群外围地区的失调问题较中心地区更为严重;(5)人口与土地城镇化耦合发展程度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城市性质、人口规模、政府决策行为、地理区位条件和地区内部差距等要素的综合影响,不同要素的作用机理和效应存在明显差异。新时期城镇人口与土地利用管理应当注重新常态、新趋势的系统诊断和动能转化的综合分析,为新型城镇化、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城乡融合 土地利用 人地耦合 乡村振兴 中国
原文传递
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助力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123
13
作者 谢璐 韩文龙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6-105,共10页
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新动能和新活力。数字经济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就是要正确处理好五大关系范畴,即技术与经济社会的关系,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关系,城市与农村的关系,农民和市民的关系,农... 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新动能和新活力。数字经济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就是要正确处理好五大关系范畴,即技术与经济社会的关系,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关系,城市与农村的关系,农民和市民的关系,农村治理和城市治理的关系。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助力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逻辑就是通过社会再生产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四个环节的数字化赋能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新动能和新活力;通过数字化治理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治理新途径。面对城乡融合发展中城乡二元体制制约和数字技术变革带来新挑战的双重困境,需要准确把握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助力城乡融合发展的五大实践路径,即加快建设“互联互通”的数字基础设施、共同和有计划地利用数字生产力、以数字化驱动制度改革、以数字化变革推动“赋权赋能”和以数字化治理推动数字乡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城乡融合 社会再生产 治理数字化
原文传递
新时代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的理论依据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116
14
作者 卓玛草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4-112,共9页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如"鸟之双冀、车之双轮",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恩格斯城乡理论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新定位、战略新思想、发展新思路。城乡关系重塑以"城乡统...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如"鸟之双冀、车之双轮",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恩格斯城乡理论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新定位、战略新思想、发展新思路。城乡关系重塑以"城乡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城乡融合"的逻辑主线进入新时代。只有牢牢把握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及"三农"思想精髓,才能深刻理解"‘三农’问题是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结构问题、‘三农’问题是农民、农民工‘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是城乡‘共生互动’的融合发展问题"的理论依据;只有深刻理解中国城镇化道路独特机制和"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协调推进道路的模式选择,才能构建新时代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实现"统筹融合式、共生可持续、包容一体化、高效高质量"的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乡村振兴 新型城镇化 城乡融合发展
原文传递
中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与同步发展的现实选择和作用机理 被引量:116
15
作者 冯献 崔凯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69-273,共5页
本文从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四化"同步提出的背景出发,阐述了"四化"的内涵与历史关联,并分析了四化同步在中国的现实选择和作用机理。认为"四化"同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 本文从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四化"同步提出的背景出发,阐述了"四化"的内涵与历史关联,并分析了四化同步在中国的现实选择和作用机理。认为"四化"同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化,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在新时期的应用,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融合,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而"四化"相互协调,整体推进现代化建设。提出今后必须协调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破解城乡要素不公平交换因素,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化 信息化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 四化同步 现代化建设 城乡一体化
原文传递
中国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测度研究 被引量:110
16
作者 赵德起 陈娜 《经济问题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8,共28页
城乡融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乡村振兴需要充分了解城乡融合的情况,并据此制定实施城乡融合的总体战略与政策。中国各地区城乡融合发展的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只有充分了解各地区城乡融合的差异,才能更好地制定实施城乡... 城乡融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乡村振兴需要充分了解城乡融合的情况,并据此制定实施城乡融合的总体战略与政策。中国各地区城乡融合发展的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只有充分了解各地区城乡融合的差异,才能更好地制定实施城乡融合的区域差异战略与政策。本文从城乡融合发展的前提、城乡融合发展的动力、城乡融合发展的结果 3个维度选取了28个指标构建了城乡融合发展综合水平指标体系,基于2007~2016年的数据,使用横纵向拉开档次法对中国全国总体以及30个省市的城乡融合发展综合水平进行了测度,得出了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综合水平的空间分布状况以及区域间的差异,并进一步给出提高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主要结论包括:一是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综合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整体上保持了一致,整体上不断提高;二是发达地区的城乡融合水平整体上高于欠发达地区;城乡在各个领域中差异发达地区高于欠发达地区;四是城乡融合动力的水平高于融合前提与融合结果的水平;在货物周转量、旅客周转量、农业技术流动、农业机械动力、互联网普及、医疗水平等方面城乡融合水平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 横纵向拉开档次法 水平测度
原文传递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其演变分析——以宝鸡市为例 被引量:78
17
作者 李同升 厍向阳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56-260,共5页
在社会、经济、生态、文化等层面上重新认识和界定了城乡一体化的理论概念和内涵 ,分析了城乡一体化动力机制 ,然后以宝鸡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得出如下结论 :1城乡一体化既是一个发展过程 ,又是城乡关系演变的最终目标 ;2中心城市的扩... 在社会、经济、生态、文化等层面上重新认识和界定了城乡一体化的理论概念和内涵 ,分析了城乡一体化动力机制 ,然后以宝鸡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得出如下结论 :1城乡一体化既是一个发展过程 ,又是城乡关系演变的最终目标 ;2中心城市的扩散效应、乡镇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化和小城镇建设是城乡一体化的主要推动力 ,在不同历史阶段其作用机制和形式不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动力机制 宝鸡市 演变分析
下载PDF
基于城乡统筹的农村人居环境发展 被引量:101
18
作者 彭震伟 陆嘉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6-68,共3页
提出农村人居环境体系的建设必须统筹城乡发展体系,并应纳入到区域城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整体的规划。论文阐述了农村人居环境体系的构成和影响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各种要素,建构了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层次及其主要内容,突出农村的村... 提出农村人居环境体系的建设必须统筹城乡发展体系,并应纳入到区域城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整体的规划。论文阐述了农村人居环境体系的构成和影响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各种要素,建构了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层次及其主要内容,突出农村的村庄布点规划在农村人居环境规划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基于城乡统筹的农村人居环境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统筹 农村人居环境 村庄布点 规划
下载PDF
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耦合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98
19
作者 龙花楼 戈大专 王介勇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547-2559,共13页
城乡转型发展进程中,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是乡村地域系统演变的重要特征,系统开展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的耦合过程及互动机理研究有利于揭示乡村演变的内在规律。土地利用转型研究为深化乡村地理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 城乡转型发展进程中,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是乡村地域系统演变的重要特征,系统开展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的耦合过程及互动机理研究有利于揭示乡村演变的内在规律。土地利用转型研究为深化乡村地理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深入开展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耦合研究可为因地制宜制定乡村发展战略,适时调控乡村土地利用政策提供参考。当前,针对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耦合研究的理论体系、技术方法、内在机理等尚缺乏系统的建构,基于耦合研究优化乡村转型重构的路径仍显不足。为此,本文在系统梳理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耦合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从耦合理论分析框架、"格局-过程"耦合和梯度分异导向的耦合三个层面提出针对性的研究展望,以期丰富乡村地理学研究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转型 乡村转型发展 乡村振兴 城乡融合 耦合机理 乡村地理学
原文传递
缩小差距、城乡融合与共同富裕 被引量:96
20
作者 孔祥智 谢东东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22,共11页
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起点,为主动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央不断强调推动共同富裕,旨在实现均衡而充分的高质量发展。关于共同富裕的探讨围绕以下两方面展开:其一,推动共同富裕必须有雄厚的物质基础,解决好以绝对收入标准... 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起点,为主动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央不断强调推动共同富裕,旨在实现均衡而充分的高质量发展。关于共同富裕的探讨围绕以下两方面展开:其一,推动共同富裕必须有雄厚的物质基础,解决好以绝对收入标准衡量的贫困问题就是实现“富裕”的最基本要求。今后农村的相对贫困是全国绝大多数省份都将面临的共性问题和挑战,农民增收问题必须置于城乡融合的框架中解决。其二,缩小收入差距是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之一,将收入差距缩小在一定水平上,实现发展与共享的统一、效率与公平的和谐,这也是“共同”的要义所在。当前我国城乡收入绝对差距仍然较大,与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有较大差距,也会影响经济增长,妨碍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因此,牢牢把握住城乡融合发展的主线,强化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破除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弊端,对于当前我国推动共同富裕而言应是重要的战略侧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城乡关系 城乡融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