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乡界面动态模型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乔家君 马玉玲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283-2297,共15页
城乡界面在地域上处于城市和乡村交界处,在功能上起到城乡要素交流的空间载体作用,其发展对城乡协调意义重大。基于系统动力学,从要素流的角度构建城乡界面的理论框架,通过构建数量模型来刻画城乡界面动态演化机制。模型求解结果显示:1... 城乡界面在地域上处于城市和乡村交界处,在功能上起到城乡要素交流的空间载体作用,其发展对城乡协调意义重大。基于系统动力学,从要素流的角度构建城乡界面的理论框架,通过构建数量模型来刻画城乡界面动态演化机制。模型求解结果显示:1在不同发展阶段,城乡界面受到内生动力和外生动力不同程度的影响。2随着城乡界面的发展,其效应由负效应向正效应过渡,效应大小取决于其循环积累能力大小。3平衡态受城乡要素交换率、自身内生动力和循环积累能力的共同影响;城乡界面的平衡态是恒定的,但具有空间尺度效应。4开关模型刻画了界门对城市系统和乡村系统的作用机制。据此,分别从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对中国城乡系统的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界面 界门 动态模型 开关模型
原文传递
城乡景观复杂度视角下的城乡交错带界限确定——以武汉市为例 被引量:10
2
作者 黄琦 王宏志 +1 位作者 顾江 曾菊新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1-77,共7页
以城乡景观复杂度为视角,构建包含土地利用现状、权属、产业、土地规划在内的城乡属性要素体系,运用景观复杂度指数,基于G-统计量确定城乡地域范围内城乡景观复杂度高值集聚区为城乡交错带空间界限,对武汉市城乡交错带界限予以空间呈现... 以城乡景观复杂度为视角,构建包含土地利用现状、权属、产业、土地规划在内的城乡属性要素体系,运用景观复杂度指数,基于G-统计量确定城乡地域范围内城乡景观复杂度高值集聚区为城乡交错带空间界限,对武汉市城乡交错带界限予以空间呈现。研究发现:①城乡景观复杂度在城乡地域之间呈现"M"型分布,城乡交错带景观复杂度最高;②G-统计量确定城乡景观复杂度高值集聚区为城乡交错带空间界限可信度较高;③城乡交错带是包含自然和人文要素在内的城乡属性要素集合体;④应发挥城乡交错带空间功能促进城乡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交错带 景观复杂度 空间界限 乡村振兴 城乡融合
原文传递
土地利用空间关联下城乡结合部边界界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周浩 雷国平 +1 位作者 张红梅 苗智博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1-88,共8页
研究目的:在沈阳市2005和2015年两期TM/OLI数据支持下,提出并验证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变化空间关联理论假设和界定城乡结合部边界的新方法。研究方法:理论假设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研究结果:(1)由城市核心区到外围乡村,土地利用变化先低—... 研究目的:在沈阳市2005和2015年两期TM/OLI数据支持下,提出并验证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变化空间关联理论假设和界定城乡结合部边界的新方法。研究方法:理论假设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研究结果:(1)由城市核心区到外围乡村,土地利用变化先低—低聚集,后不显著,但局部表现低—高、高—低或者高—高态势,至城乡结合部外缘逐渐表现低—低聚集;(2)实证分析认为,沈阳市城乡结合部内边界大致在二环和三环之间,外边界的北部、西部和南部主要分布在四环线之外,东部分布在三环和四环之间,总面积1234 km^2。研究结论: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空间关联理论假设成立,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空间关联性来界定城乡结合部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城乡结合部 土地利用动态度 局部空间自相关 边界界定 沈阳市
下载PDF
城乡交错带空间边界界定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许新国 陈佑启 +2 位作者 姚艳敏 何英彬 余强毅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265-269,共5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城乡交错带的空间变化剧烈。分析了前人对城乡交错带空间边界界定的相关研究,从划分指标角度提出城乡交错空间界定的三个主要方面:城市发展、人口角度、综合分析;归纳了城乡交错带空间界定研究具有:研究区域突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城乡交错带的空间变化剧烈。分析了前人对城乡交错带空间边界界定的相关研究,从划分指标角度提出城乡交错空间界定的三个主要方面:城市发展、人口角度、综合分析;归纳了城乡交错带空间界定研究具有:研究区域突出、研究方法较少、数据差异较大、深入研究不足等特征;探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并首次提出在传统的"3S":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RS(Remote Sensing,遥感)、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的广泛应用中合理的与二小"2S":Statistic(统计)、Survey(调查)相结合,形成一个数据来源丰富,完善,处理技术先进的"5S"体系的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交错带 空间边界 界定
下载PDF
解读乡村性:中国城乡边界的历史源流、概念迷思与规划政策解析
5
作者 张天尧 周子航 +1 位作者 焦雯雯 马异观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4-41,共8页
立足乡村振兴,分析城乡之间高度互嵌的面貌,提出中国城乡边界界定与乡村性溯源的思考,将其概括为“城乡边界在哪里”“我们想要什么样的乡村”两个具体问题。结合中国乡村发展历史演进中的过程变迁,认为户籍、税收、治理与土地等4个制... 立足乡村振兴,分析城乡之间高度互嵌的面貌,提出中国城乡边界界定与乡村性溯源的思考,将其概括为“城乡边界在哪里”“我们想要什么样的乡村”两个具体问题。结合中国乡村发展历史演进中的过程变迁,认为户籍、税收、治理与土地等4个制度要素是塑造城乡边界的关键。基于此,结合近现代乡村发展制度与政策的分析,引入西方研究中的“乡村性”概念并分析城乡边界在乡村性中的作用与效应;基于历史与理论的对话分析,围绕户籍、税收、治理与土地对中国城乡边界政策展开研究,分别阐释这4个维度在彰显乡村发展本体性、保存乡村风貌原真性中的作用。通过总结城乡边界在乡村规划建设中的效应,以期为中国乡村性的发展提供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边界 乡村性 乡村振兴 户籍—治理制度 土地—财税制度
下载PDF
基于引力模型的城乡交错带空间边界界定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利利 佘济云 +1 位作者 李锐 陈冬洋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9-104,共6页
以海口市为研究区域,利用海口市2012年landsat数据以及海口市2012年统计年鉴,应用引力模型,选择人口密度、农业用地比重、建设用地比重、景观多样性4个指标构建城乡交错带边界界定的指标体系,基于公里网格展开分析,界定城乡交错带的边... 以海口市为研究区域,利用海口市2012年landsat数据以及海口市2012年统计年鉴,应用引力模型,选择人口密度、农业用地比重、建设用地比重、景观多样性4个指标构建城乡交错带边界界定的指标体系,基于公里网格展开分析,界定城乡交错带的边界。研究结果表明:(1)由城市核心区到外围腹地,引力值逐渐减少,引力值二次变化率存在断点。(2)海口市城乡交错带的内边界出现在距离城市中心10 km左右处,外边界的形状呈长心形,离中心点最远处出现在距离城市中心35 km的地方;城乡交错带外边界最北与海口市行政界线一致,最东到达了三江镇,南部更是涵盖了旧州镇大部分区域,西部到达了石山镇。城乡交错带空间范围的确定对促进海口市的城乡协调发展、制定合理的城市发展规划、实现土地资源的科学、高效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力模型 城乡交错带 边界界定 海口市
下载PDF
美国城市地区划定方法及其演变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3
7
作者 衣霄翔 董慰 张欢 《国际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9-75,共7页
科学合理的城乡地域划分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城乡人口特征和城镇化水平,进而支持城乡和社会经济政策的科学制定。然而,我国的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区划定一直以行政地域为界线,难以适应城乡空间发展的复杂特征和真实地反映城乡人口情况,也会影... 科学合理的城乡地域划分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城乡人口特征和城镇化水平,进而支持城乡和社会经济政策的科学制定。然而,我国的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区划定一直以行政地域为界线,难以适应城乡空间发展的复杂特征和真实地反映城乡人口情况,也会影响到社会经济政策的客观性和合理性。美国的城市地区划定经过百余年的发展,不仅在演变过程中不断适应城市在不同发展阶段出现的新特征,而且如今已充分体现"实体地域"的概念,通过精细化的划定方法适应现代城市的复杂特征,对我国而言具有很多可借鉴之处。本文详细介绍了美国的城市地区划定标准、方法和演变历程,并从划定方法的动态演变、核心指标和精细化三方面探讨对我国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划分 实体地域 城区 城区边界 人口普查
原文传递
基于动态指标的城乡交错带范围界定方法研究——以北京市平原区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小玉 赵华甫 +1 位作者 钱铭杰 袁春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3年第3期240-243,F0004,共5页
城乡交错带范围的界定是研究城乡交错带土地利用问题的基础。探讨了一种基于动态指标为主,辅以静态指标验证的城乡交错带范围的界定方法,提出了关于城乡交错带土地利用动态度变化趋势的规律性假设,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区不同时期TM影像... 城乡交错带范围的界定是研究城乡交错带土地利用问题的基础。探讨了一种基于动态指标为主,辅以静态指标验证的城乡交错带范围的界定方法,提出了关于城乡交错带土地利用动态度变化趋势的规律性假设,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区不同时期TM影像的解译结果,提取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度,借鉴断裂点法找出突变点,划出城乡交错带的内缘和外缘,确定城乡交错带范围,并借助景观多样性指数和斑块体的分维数等静态指标对结果进行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交错带 边界界定 动态指标 动态度
下载PDF
精准化城乡划分及人口统计方法探索——基于“社区网格单元”和“开发边界”的视角 被引量:1
9
作者 王青 朱延飞 姚隽 《城市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5-51,72,共8页
新形势下自然资源统一管理对城乡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引起了一系列城乡空间发展格局和统计治理方面的变革。基于人地对应关系特征分析,发现城镇开发边界、城乡划分边界、人口统计范围具有一定的耦合关系。结合城镇开发边界,以社区网格单... 新形势下自然资源统一管理对城乡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引起了一系列城乡空间发展格局和统计治理方面的变革。基于人地对应关系特征分析,发现城镇开发边界、城乡划分边界、人口统计范围具有一定的耦合关系。结合城镇开发边界,以社区网格单元为最小统计单元,通过分单元类型研究确定实体建设、人口密度、人口就业、基础设施等特征因子指标,建立起一套较为系统的判别标准,综合分析各最小单元城乡归属,实现精准划分与人口精准统计。实证研究表明,基于社区网格单元的城乡划分标准加大了城乡人口统计的颗粒度,能够科学客观地反映城镇化水平和人口分布特征,从而推动城乡治理政策制定,引导城乡要素流动,以实现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划分 人口统计方法 社区网格单元 城镇开发边界
原文传递
新型城镇化下城乡结合部的规划探索——以安溪德苑片区控规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旭东 《福建建筑》 2015年第8期16-19,共4页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乡结合部地区存在的问题愈发凸显,传统的城市规划思路和技术手段已经难以适应新时期下城乡结合部的发展要求。本文以安溪德苑片区控规为例,系统地梳理了片区存在的问题,从城乡规划角度探索其对策与建议,以期对城乡...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乡结合部地区存在的问题愈发凸显,传统的城市规划思路和技术手段已经难以适应新时期下城乡结合部的发展要求。本文以安溪德苑片区控规为例,系统地梳理了片区存在的问题,从城乡规划角度探索其对策与建议,以期对城乡结合部的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结合部 城镇化 规划 产业 村落 边界 存量
下载PDF
论城乡界限淡化条件下的聚落模式
11
作者 陈文哲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95-99,共5页
首先采用大量实例论述城乡界限淡化现象的普遍性,继而指出城市化研究的传统城乡二元分析框架的现实背景已经改变,迫切需要对城乡界限淡化条件下的聚落模式进行研究。文章重点分析了国际上三种主要的城乡界限淡化条件下的聚落模式,并利... 首先采用大量实例论述城乡界限淡化现象的普遍性,继而指出城市化研究的传统城乡二元分析框架的现实背景已经改变,迫切需要对城乡界限淡化条件下的聚落模式进行研究。文章重点分析了国际上三种主要的城乡界限淡化条件下的聚落模式,并利用对比研究的方法探讨了三种聚落模式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认为三种聚落模式可以看作人类聚落发展的三个不同阶段,低一级的聚落模式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向高一级的聚落模式发生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落 聚落模式 淡化 城乡界限
下载PDF
城乡界限淡化:区域发展新趋势
12
作者 夏金林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50-52,共3页
在总结文献与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探讨城乡界限问题。认为:经济全球化与城市发展日益成为一个密切相关的空间过程,这不仅促进了世界城市体系的形成,而且突破了传统的"二元结构",促进了城乡界限淡化;高人口密度乡村聚落的发展与转... 在总结文献与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探讨城乡界限问题。认为:经济全球化与城市发展日益成为一个密切相关的空间过程,这不仅促进了世界城市体系的形成,而且突破了传统的"二元结构",促进了城乡界限淡化;高人口密度乡村聚落的发展与转变,乡村非农产业发展导致的城乡产业差别和城乡景观差异变小,以及城乡交流日益频繁导致的文化趋同等是城乡界限淡化的主要表现。提出:建立超越"城乡二元结构"的区域模式进行区域发展规划是新趋势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二元结构 城乡界限
下载PDF
大都市区城乡空间边界演化识别方法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被引量:10
13
作者 刘崇刚 孙伟 +2 位作者 曹玉红 李露露 陈晨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214-2221,共8页
城乡空间边界识别是区分城乡地域、划定城市增长边界的科学基础,城乡边界动态演化方法一直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南京市1985~2016年土地利用、二三产业增加值和人口密度数据为基础,选取景观紊乱度和建设用地占比为形态指标,... 城乡空间边界识别是区分城乡地域、划定城市增长边界的科学基础,城乡边界动态演化方法一直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南京市1985~2016年土地利用、二三产业增加值和人口密度数据为基础,选取景观紊乱度和建设用地占比为形态指标,二三产业增加值和人口密度为功能指标,从形态和功能两个维度构建城乡空间边界识别的指标体系,利用公里网格对各个指标进行切分后依据距离衰减理论和"断裂点"分析方法来识别南京市的不同阶段城乡边界及其演化过程。结果表明:(1) 1985~2000年南京城市扩张以内部填充为主,城乡边界变化较为缓慢; 2000~2016年城镇建设用地迅速扩张,城乡边界变化幅度较大;(2)南京市城乡空间边界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扩张特点,与不同发展阶段的发展模式密切相关,城市国有经济和乡村工业化阶段城乡边界变化较慢,快速城市化和开放型经济阶段城乡边界变化较快;(3)南京作为特大城市,城镇化及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较高,以南京为例检验城乡边界演化识别方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有利于为其他大都市区城乡空间边界识别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空间边界 断裂点 空间边界识别 南京市
原文传递
大城市城乡耦合地域空间演变及其景观格局——以无锡市为例 被引量:9
14
作者 杨山 陈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6482-6489,共8页
基于城乡耦合关系,选择无锡市城市化地域过程和空间范围动态变化显著的城乡耦合地域作为研究实体,综合RS、GIS及景观生态学分析方法,确定1984~2008年5个时段城乡耦合地域范围,并揭示其动态演变过程。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时期城乡耦合... 基于城乡耦合关系,选择无锡市城市化地域过程和空间范围动态变化显著的城乡耦合地域作为研究实体,综合RS、GIS及景观生态学分析方法,确定1984~2008年5个时段城乡耦合地域范围,并揭示其动态演变过程。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时期城乡耦合地域范围内景观生态格局及其响应变化。结果表明,快速城市化地区城市连续建成区的扩张导致耦合地域同幅扩展;耦合地域内建设用地比例随着耦合地域向外推移和扩展而持续增加,并且其内部的主要建设用地斑块结构稳定性呈现先降后升的特征;耦合地域空间演变引起各类型景观格局密度指数相应变化,建设用地景观增加导致生态景观整体趋于破碎化;而耕地景观相邻边界的主导地位在快速丧失的同时建设用地相邻边界主导地位不断增强,以边界镶嵌度EPD表征的景观交错分布程度不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耦合地域 空间演变 景观格局 结构熵值 景观边界
下载PDF
城乡交错带结构功能及管理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庆召 牛俊玲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08年第7期12-14,23,共4页
城乡交错带是城市建成区与广大乡村区相连接的部位,在这个地带上,城乡之间各种要素激烈转换,非农业活动与农业活动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形成了复杂的动态过程。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交错带因其所具有多样性、敏感性和脆弱性等特... 城乡交错带是城市建成区与广大乡村区相连接的部位,在这个地带上,城乡之间各种要素激烈转换,非农业活动与农业活动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形成了复杂的动态过程。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交错带因其所具有多样性、敏感性和脆弱性等特点而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展开阐述了城乡交错带的功能特征及城乡交错带存在生态问题,并介绍了城乡交错带研究体系中的城乡交错带的界定、城乡交错带景观格局、城乡交错带土地利用等关键问题。并从廊道建设、景观斑块建设入手探讨了适合解决中国城乡交错带生态问题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交错带 城乡交错带的界定 城乡交错带景观格局 城乡交错带土地利用
下载PDF
南京市城乡地籍数据整合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李军 刘寿福 +1 位作者 黄东海 邓雪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期295-297,共3页
概述了南京市城乡地籍数据整合前的城乡地籍数据及管理利用状况,结合南京市城乡地籍数据整合工作实际,对城乡地籍数据整合的技术路线、城乡权属或权属界线调整方法、权属或权属界线调整后地类修改方法、需合并缝隙"小图斑"界... 概述了南京市城乡地籍数据整合前的城乡地籍数据及管理利用状况,结合南京市城乡地籍数据整合工作实际,对城乡地籍数据整合的技术路线、城乡权属或权属界线调整方法、权属或权属界线调整后地类修改方法、需合并缝隙"小图斑"界定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其他城市城乡地籍数据一体化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地籍数据整合 城乡权属界线衔接 城乡地类图斑衔接 地籍管理信息系统 “一张图”
下载PDF
浅析土地增减挂钩中土地复垦项目的测绘工作流程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鲜化 李丹超 《价值工程》 2013年第34期174-175,共2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城乡土地增减挂钩中土地复垦项目的测绘工作内容及实施的工作流程,并针对实际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 城乡土地增减挂钩 界址测量 界址放样
下载PDF
沿海城乡连绵地区县域村庄管控边界划定研究——以福清市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强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428-431,444,共5页
以县为单位,村庄在“县-乡镇-村”三个层次空间规划中的管控深度,亟需理论与实践的广泛探索。以福建沿海城乡高度连绵地区为视角,以福清案例为支撑,探索县级层面全域划定村庄管控边界的典型做法,结合“多规合一”信息管理平台和强有力... 以县为单位,村庄在“县-乡镇-村”三个层次空间规划中的管控深度,亟需理论与实践的广泛探索。以福建沿海城乡高度连绵地区为视角,以福清案例为支撑,探索县级层面全域划定村庄管控边界的典型做法,结合“多规合一”信息管理平台和强有力的配套政策,“自上而下”实现县级政府对村庄无序蔓延等建设乱象的整治,更深层次探索与经济发展相匹配的高水平城乡治理新模式,为同类地区村庄管控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连绵地区 村庄管控边界 县域 福清
下载PDF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可持续性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付晓光 汪早立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9年第4期251-255,共5页
文章从筹资、待遇设计和组织管理三方面提出了大病保险政策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并结合政策背景、制度设计和治理体系等层次分析了制约因素。结论认为:大病保险政策已形成了基本的制度框架,但是,其在多层次保障体系中的保障边界模糊、... 文章从筹资、待遇设计和组织管理三方面提出了大病保险政策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并结合政策背景、制度设计和治理体系等层次分析了制约因素。结论认为:大病保险政策已形成了基本的制度框架,但是,其在多层次保障体系中的保障边界模糊、在制度设计中存在先天缺陷与后天不足,且尚未形成有效运行的治理体系,因此,建议在未来政策制度化过程中,应逐步通过立法、科学测算以及进一步厘清政府和市场关系等措施来实现该项政策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病保险 多层次保障体系 保障边界
原文传递
2015年冬季苏州城市热岛特征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何松蔚 王成刚 +2 位作者 姜海梅 曹乐 王新伟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078-2089,共12页
基于Landsat土地利用类型分类资料、夜间灯光影像资料、自动气象站资料以及大气边界层探测资料,划分出城市、郊区以及湖区代表站,分析了苏州2015年1月城市热岛日变化、昼夜差异特征以及城、湖温度差日变化特征,并对苏州城市热岛分布特... 基于Landsat土地利用类型分类资料、夜间灯光影像资料、自动气象站资料以及大气边界层探测资料,划分出城市、郊区以及湖区代表站,分析了苏州2015年1月城市热岛日变化、昼夜差异特征以及城、湖温度差日变化特征,并对苏州城市热岛分布特征以及城、湖大气边界层结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白天热岛强度小,09~17时热岛强度均小于1℃,最小值仅为0. 2℃;夜间热岛强度大,19~05时热岛强度维持在1. 2℃以上,最大值为1. 7℃。(2)城、湖温差白天为正,夜间为负,市区变温速率比湖区快约0. 2℃/h。(3)苏州白天热中心形状不规则,范围大,城郊温差小,夜间形成单一封闭稳定热中心,热中心形状与市区有较好对应,城、郊温差维持在1. 5℃左右。冬季地面盛行西北风,太湖湖陆风现象显著,湖陆风和盛行风向共同影响城市热羽向西南方向发展。(4)城、湖虚位温廓线在白天差异小,均有不稳定边界层形成,夜间市区仍维持不稳定边界层,而湖区有稳定边界层发展,近地层内干岛效应显著。(5)城市热岛影响范围有明显日变化特征,白天城市热岛影响范围小于40 m,夜间大于20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城市热岛 夜间灯光指数 城、郊代表站点 边界层结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