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租房与农民工留城意愿——基于上海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胡金星 朱曦 公云龙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8-45,168,共8页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租房仍是我国农民工满足住房需求的主要途径。在上海就业的农民工主要通过市场租赁住房与保障性租赁住房解决其住房问题。两类住房在投资主体、租赁住房管理、住房服务群体、租金定价、区位布局和政府支持等方面存...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租房仍是我国农民工满足住房需求的主要途径。在上海就业的农民工主要通过市场租赁住房与保障性租赁住房解决其住房问题。两类住房在投资主体、租赁住房管理、住房服务群体、租金定价、区位布局和政府支持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统计分析发现,租房对农民工留城意愿有着显著的影响。具体而言,农民工受教育水平、在城镇就业时间、住房居住的稳定性、农民工对住房内部生活配套的满意度感知以及农民工对上班通行时间的满意度感知等都对其留城意愿产生显著的影响。这启示政府可以从支持与鼓励农民工不断提高受教育水平、给予居住时间长的农民工更多的政策支持、保障农民工租房租期的稳定性、加快租赁住房配套设施的建设及其服务标准的建立、提高租赁住房布局规划的科学性和加强保障性租赁住房管理等方面着手,不断提高农民工的留城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租赁住房 农民工 留城意愿 新型城镇化
下载PDF
社会网络何以提升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 被引量:6
2
作者 张连刚 史晓珂 彭志远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64-73,共10页
基于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从社会网络的新生关系网络和社会活动参与两个方面,考察社会网络对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的影响效应及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新生关系网络和社会活动参与均对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社会... 基于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从社会网络的新生关系网络和社会活动参与两个方面,考察社会网络对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的影响效应及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新生关系网络和社会活动参与均对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社会网络作为农民工联系迁入地居民的纽带,能够通过工资收入和身份认同两个方面间接提升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异质性检验发现,新生关系网络、社会活动参与对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的影响表现在流动年限差异、教育年限差异以及性别差异,即这些个体特征在社会网络之间产生交互效应。应建立良好的社区管理体系,规范用工单位雇员最低工资,促进不同类型公共服务供给,发挥不同群体之间的带动作用,以提升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网络 农民工 城市定居意愿 工资收入 身份认同
下载PDF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市融入与农民工城市居留意愿 被引量:5
3
作者 佟大建 张湖沿 应瑞瑶 《农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9-94,共16页
本文将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专题数据与区(县、市)数据进行匹配,以城市居民为参照系,从就业、健康医疗、社会保障和子女教育四个维度测度农民工个体层面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并探究其对农民工城市居留意愿的影响及作用... 本文将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专题数据与区(县、市)数据进行匹配,以城市居民为参照系,从就业、健康医疗、社会保障和子女教育四个维度测度农民工个体层面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并探究其对农民工城市居留意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民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水平为0.815,健康医疗和社会保障两个维度与城市居民还存在较大差距,子女受教育问题依然存在,就业维度均等化水平较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上升显著提高了农民工的城市居留意愿,其中健康医疗和社会保障维度均等化的提高作用显著,就业和子女受教育维度的提高作用不显著;影响机制检验表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提升农民工在当前城市的主观融入与行为融入提高农民工的城市居留意愿;个体异质性研究发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高收入、家中有土地资源、跨省流动的农民工城市居留意愿的提高作用更强;群体异质性研究发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有居住证、有劳动合同、已婚农民工群体城市居留意愿的提高作用更强。本研究认为,应切实提升农民工个体层面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吸引更多农民工在城市居留,从而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农民工 城市融入 城市居留意愿
原文传递
身份认同对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影响的内在机制——以城市归属感作为中介变量的实证考察 被引量:9
4
作者 赵佩 黄德林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5期36-43,共8页
基于武汉市、郑州市、北京市1286份农民工样本调查数据,以城市归属感为中介变量,探讨身份认同对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身份认同对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身份认同的五个指标中,农民工收入地位认同对城市... 基于武汉市、郑州市、北京市1286份农民工样本调查数据,以城市归属感为中介变量,探讨身份认同对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身份认同对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身份认同的五个指标中,农民工收入地位认同对城市定居意愿的影响最大,其次分别为生活方式认同、人际交往认同、自我角色认同、制度处境认同。身份认同不仅对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有直接提升作用,而且可通过正向作用于城市归属感间接提升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身份认同对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的影响具有代际差异。自我角色认同、收入地位认同、人际交往认同、生活方式认同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的影响大于第一代农民工,而制度处境认同对第一代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的影响大于新生代农民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身份认同 城市归属感 定居意愿 代际差异
下载PDF
土地财政对城市新移民定居意愿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家庭 姜铭烽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9-159,共11页
在中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城市新移民的定居意愿对于城市的经济发展、技术创新、生产运转以及提升和振奋消费需求或欲望均有着重要意义。土地财政是地方政府最为活跃的财政行为之一,考察其对新移民定居意愿的影响及其机理... 在中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城市新移民的定居意愿对于城市的经济发展、技术创新、生产运转以及提升和振奋消费需求或欲望均有着重要意义。土地财政是地方政府最为活跃的财政行为之一,考察其对新移民定居意愿的影响及其机理,可充分揭示土地财政的城市化效应,为发展过程中土地财政的政策调整与城市管理相关目标的实现提供路径参考。因此,该研究以城市新移民资本要素禀赋状况为视角,基于九大国家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武汉、成都、西安、郑州)2016年度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数据,采用含有工具变量的Probit模型(IV‑Probit)及中介效应模型,研究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行为对城市新移民群体定居意愿的影响机理,并进一步探究这种影响的人群异质性。研究表明:①以地引资模式对城市新移民定居意愿总体呈现提升作用;以地生财模式对城市新移民定居意愿总体呈现阻抑作用。②土地财政行为通过影响城市新移民的资本要素禀赋进而影响城市新移民的定居意愿。③以地生财模式对城市新移民定居意愿的影响表现出人群异质性,这种异质性可能与不同人群对资本要素禀赋的偏好差异有关。基于此,地方政府在以土地财政行为获取资金的同时,不应忽视土地财政对移民资本要素禀赋和定居意愿的影响。地方政府应当充分发挥以地引资模式的城市建设作用,通过土地出让促进城市开发和经济要素集聚;同时,发挥以地生财模式的资金补充作用,填补财政收支缺口,改善城市公共服务;此外,还应当不断完善土地财政的配套政策,应对土地财政对城市新移民定居意愿造成的消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土地财政 城市新移民 定居意愿 资本要素禀赋
下载PDF
农民工市民化能力对定居意愿的影响及群体差异——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苏群 李潇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5期55-61,共7页
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2014年数据,探析了农民工市民化能力对其定居意愿的影响及群体差异,结果表明:农民工市民化能力水平较低,仅为0.347,也只有13.27%的农民工愿意定居城镇;其中,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对农民工城镇定居意愿产生显著正向... 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2014年数据,探析了农民工市民化能力对其定居意愿的影响及群体差异,结果表明:农民工市民化能力水平较低,仅为0.347,也只有13.27%的农民工愿意定居城镇;其中,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对农民工城镇定居意愿产生显著正向影响,适应能力影响不显著;就群体差异而言,生存能力与发展能力对新一代农民工和异地农民工定居意愿影响更甚,对老一代农民工与本地农民工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市民化能力 定居意愿 群体差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