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组织与机制的“地王”现象政治经济解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吴启焰 曾文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847-1860,共14页
"地王"现象作为一种城市政治经济现象,是中国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城市政治经济理论进行了回顾,然后运用其中的城市政体论与增长机器论对"地王"现象的上层建筑进行了解构,通过分析该现象... "地王"现象作为一种城市政治经济现象,是中国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城市政治经济理论进行了回顾,然后运用其中的城市政体论与增长机器论对"地王"现象的上层建筑进行了解构,通过分析该现象背后各利益集团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认为"地王"这一土地投机泡沫现象,是城市尺度内土地开发领域的各方政治经济群体博弈的城市政治经济后果,并且"地王"现象中的增长机器与城市政体内权力组织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地方政府在增长联盟中处于支配地位,是增长联盟的核心;(2)中央政府对增长联盟有着绝对的、最终的调控能力;(3)增长联盟与反增长联盟构成"合作—冲突"连续统。(4)增长机器与政体类型会随着地方政府财政收支平衡能力和社会国民意识的发育而发生变化,在地理或历史维度上呈现从发展政治策略到社会福利策略的时空上连续过渡。此外,与西方案例有异,中国城市政体/增长机器突破了城市内部的局限,将增长联盟的博弈从地方、场所推到了国家的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王”现象 城市政体 增长机器 “合作—冲突”连续统
原文传递
西方城市政体理论的源起、挑战及其演变 被引量:14
2
作者 于洋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2-139,共8页
城市政体理论是西方城市政治学的主流理论。系统梳理城市政体理论的渊源、挑战及其演变轨迹,对未来研究前景进行展望,并分析其对于中国城市研究的启示。市场化改革已经孕育出政商结盟的地方发展型政体。城市政体理论为理解城市政治运行... 城市政体理论是西方城市政治学的主流理论。系统梳理城市政体理论的渊源、挑战及其演变轨迹,对未来研究前景进行展望,并分析其对于中国城市研究的启示。市场化改革已经孕育出政商结盟的地方发展型政体。城市政体理论为理解城市政治运行逻辑提供了具有解释力的分析框架。随着大都市进入后工业社会,政体外部环境已发生变化,传统城市治理结构面临着转型压力,中国城市政治学应更多关注政体变迁。政体变迁的机制、方向与进程,以及社会力量如何参与大都市协同治理将成为未来中国城市研究的重点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政体理论 源起 挑战 演变
原文传递
基于城市政体理论的工业园区文化导向的更新研究——以上海红坊为例 被引量:9
3
作者 李晨曦 何深静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20年第3期98-105,共8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市场化转型的背景下,上海城市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由于土地资源紧缺,中心城区的存量工业用地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是未来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和地产开发的重要资源。本文以上海市中心城区经历两次改造的红坊为例...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市场化转型的背景下,上海城市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由于土地资源紧缺,中心城区的存量工业用地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是未来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和地产开发的重要资源。本文以上海市中心城区经历两次改造的红坊为例,从微观视角来分析参与主体在土地更新过程中的不同角色,并结合城市政体理论,深入探讨推动地块改造背后权力和资本的互动机制,旨在对国内文化导向的城市更新研究以及城市政体理论在中国语境下的应用研究进行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园区转型 文化导向的城市更新 城市政体理论
下载PDF
大、中城市家长对治理择校的态度差异及其政策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曾晓东 苏德钰洁 李达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33,共8页
大、中城市家庭对教育政策的偏好差异是教育理论研究少有触及的话题,但它却是社会行为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具有丰富的政策意义。本文通过对10个大、中城市家长的调查,发现不同层级城市的家长对择校的态度和招生政策偏好存在明显差异。... 大、中城市家庭对教育政策的偏好差异是教育理论研究少有触及的话题,但它却是社会行为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具有丰富的政策意义。本文通过对10个大、中城市家长的调查,发现不同层级城市的家长对择校的态度和招生政策偏好存在明显差异。运用城市政体理论对这种差异进行政策解读,发现两个对治理城市择校有针对性的结论,一是在城市的择校问题面前,政策目标的唯一性会降低社会合作博弈的空间,政策难以避免前后"摆动"的状态;二是供给体制多样化会分化利益对立性,应该给予地方政府在公立和市场之间进行复杂的制度安排的制度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政体理论 大中城市 政策摇摆性 招生政策偏好
下载PDF
治理视角下的新城建设空间发展模式与机制研究——以南京河西新城为例
5
作者 魏昱昊 于涛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4-101,共8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新城建设在增长主义导向下呈现粗放扩张的特点,伴随城市建设进入做优增量的转型期,政府亟待厘清新城空间的发展机制,从而转变新城建设的治理方式。基于城市政体理论对城市空间发展机制的分析,选取南京河西新城为研...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新城建设在增长主义导向下呈现粗放扩张的特点,伴随城市建设进入做优增量的转型期,政府亟待厘清新城空间的发展机制,从而转变新城建设的治理方式。基于城市政体理论对城市空间发展机制的分析,选取南京河西新城为研究对象,划分其3个建设阶段,研究各阶段的开发模式及产生的空间效应,分析各阶段的空间发展机制。指出政府、市场和社会间的关系变化影响着新城的空间建设,应该构建“强政府+强市场+强社会”的治理结构,建设高品质可持续发展的新城,以适应未来城市发展转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 新城建设 空间发展模式与机制 城市政体理论 南京河西新城
下载PDF
《造城者》:一首纽约左翼知识分子的哀歌
6
作者 侯丽 《国际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1-146,共6页
《造城者》是美国知名城市政治学学者苏珊·费恩斯坦的学术代表作。作为本书的中文版译者,作者介绍了本书的写作背景、内容、主要贡献、后续影响,回顾了费恩斯坦的学术生涯,比较了第一版(1994年)和第二版(2001年)的差异,分析了这种... 《造城者》是美国知名城市政治学学者苏珊·费恩斯坦的学术代表作。作为本书的中文版译者,作者介绍了本书的写作背景、内容、主要贡献、后续影响,回顾了费恩斯坦的学术生涯,比较了第一版(1994年)和第二版(2001年)的差异,分析了这种差异的原因所在,并对本书所存在的争议和对当代中国城市的启示提出了个人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地产开发 城市政治学 纽约 伦敦 政体理论
原文传递
城市政体理论视角下的社区更新治理研究——以西安明城区回坊为例
7
作者 杨琨 《城市建筑》 2021年第15期104-106,共3页
进入存量发展时代,我国城市中的内城社区更新治理问题,成为当下研究的重点。随着空间权力观念的转变和市民社会的崛起,过往只注重自上而下的社区更新的治理方式逐渐受到质疑。文章借助城市政体理论的分析框架,以西安明城区内的回坊为例... 进入存量发展时代,我国城市中的内城社区更新治理问题,成为当下研究的重点。随着空间权力观念的转变和市民社会的崛起,过往只注重自上而下的社区更新的治理方式逐渐受到质疑。文章借助城市政体理论的分析框架,以西安明城区内的回坊为例,揭示出内城社区更新治理的问题表征,并分别从参与更新治理的政府、市场、社会3类政体角度提出了优化策略。通过理清各类政体参与社区更新治理的机制,更好地指导日后的更新实践工作,实现社区善治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更新治理 城市政体理论 西安 回坊
下载PDF
城市发展战略与政府作用分析——以广州市为例 被引量:5
8
作者 缪磊磊 邹东 《现代城市研究》 2002年第3期36-40,共5页
介绍了西方城市政体理论,将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州城市发展变化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分析了各个阶段的政府、市场、社会三种作用力,着力于从城市发展政策、政府作用的角度对城市发展进行研究,以期为城市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城市发展战略 政府作用 广州市 城市政体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