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779
篇文章
<
1
2
…
8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城市群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与未来发展方向
被引量:
421
1
作者
方创琳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30-1144,共15页
中国的城市群是近30年来伴随国家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到较高阶段的必然产物,自21世纪初期城市群成为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与国际分工的全新地域单元之后,中国连续10年把城市群提升为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的空间主体,首次召开的中央城...
中国的城市群是近30年来伴随国家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到较高阶段的必然产物,自21世纪初期城市群成为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与国际分工的全新地域单元之后,中国连续10年把城市群提升为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的空间主体,首次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和《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进一步明确了城市群作为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地位。然而,城市群在中国的研究目前尚处在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系统总结从1934-2013年的80年间发表在地理学报的城市群主题论文,只有不到19篇,仅占总篇数的0.55%,不仅发表篇数少,而且发表时间短,首次发表城市群研究成果不到10年,研究单位和作者群体集中,研究内容瞄准国家需求但比较发散。即便如此,仅有的城市群研究成果还是对国家城市群总体格局的形成起到了引领作用,做出了重要贡献。具体体现在,提出的城市群空间格局推动国家形成了中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基本框架,引导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把城市群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提出的城市群空间范围识别标准与技术流程对界定国家城市群范围起到了重要作用,提出的城市群系列研究领域带动城市群的研究向着纵深与实用方向拓展,提出的中国城市群形成发育中存在的问题对未来城市群的选择与发展起到了警示作用。以这些研究进展和成果为基础,未来中国城市群选择与培育的重点方向为:以问题为导向,深刻反思检讨中国城市群选择与发育中暴露出的新问题;以城市群为主体,重点推动形成"5+9+6"的中国城市群空间结构新格局;以城市群为依托,重点推动形成"以轴串群、以群托轴"的国家城镇化新格局;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继续深化对城市群形成发育中重大科学问题的新认知,包括深入研究城市群高密度集聚的资源环境效应,科学求解城市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研究进展
存在问题
空间格局
发展方向
中国
原文传递
上海城市绿地景观格局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
136
2
作者
高峻
杨名静
陶康华
《中国园林》
2000年第1期53-56,共4页
本文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支持下,建立上海绿化景观地理信息系统,将不 同大小面积的绿色缀块划分出四种景观类型,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上海市区的绿化景观格局。上海市区的绿化景观以面积在...
本文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支持下,建立上海绿化景观地理信息系统,将不 同大小面积的绿色缀块划分出四种景观类型,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上海市区的绿化景观格局。上海市区的绿化景观以面积在 500m2以下的小型缀块为主,它们不仅数量多,而且分布广,与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关系十分密切。从市中心到城市边 缘,随着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的下降,绿化的数量逐渐增加。在区域分布上,以市区的西南部和东北部分布较为集中,尤 其是前者的规模较大,通过优势度、多样性、破碎度和分离度等四项景观格局指数的分析,上海市区绿化景观格局较佳的 有长宁、徐汇和杨浦等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化
景观格局
上海
绿化景观
GIS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创新型城市:概念模型与发展模式
被引量:
163
3
作者
杨冬梅
赵黎明
闫凌州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7-101,共5页
创新型城市是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理念和模式,是城市发展知识化的产物。在界定城市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创新是城市发展高级化的主要驱动力。研究提出了创新型城市的内涵、构成要素、概念模型以及建设发展模式。
关键词
创新
创新型城市
城市发展
概念模型
发展模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城市设计暴雨雨型研究
被引量:
155
4
作者
岑国平
沈晋
范荣生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1-46,共6页
采用模糊模式识别方法对我国四个雨量站的雨型进行分类和统计,获得了短历时暴雨雨型的分布特性;经过模拟分析和比较,找出了一种较好地满足城市排水设计要求的设计雨型。
关键词
设计暴雨
雨型
模式识别
城市排水设计
设计雨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城市相互作用关系的一种新模式——近域城市整合研究
被引量:
104
5
作者
王士君
王丹
高群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58-563,共6页
市场机制下的生产要素流动以及经济发展全球化、区域集团化的走向,改变了近域城市间要么行政协调、要么纯粹竞争的传统相互关系,代之以“整合并共同繁荣”这一新的发展模式。以前期实证研究为基础,从理论上论述了城市整合的背景、理论...
市场机制下的生产要素流动以及经济发展全球化、区域集团化的走向,改变了近域城市间要么行政协调、要么纯粹竞争的传统相互关系,代之以“整合并共同繁荣”这一新的发展模式。以前期实证研究为基础,从理论上论述了城市整合的背景、理论内涵和城市不整合的状态特征;指出制度创新、生产要素互补、企业集团化、统一市场体系建设、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共享共建是近域城市整合的动力机制和“结节点”;同时还提出了“成长三角”、“雁行式”、“多极式”、“双核式”等近域城市整合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整合
相互作用
市场机制
企业集团化
发展模式
制度创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城市河流的景观生态学研究:概念框架
被引量:
103
6
作者
岳隽
王仰麟
彭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422-1429,共8页
城市河流作为城市景观中一种重要的生态廊道,其功能的正常实现与否关系到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当前城市河流的研究概况,发现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对城市河流展开多尺度、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是实现“自然-人类-水体”可持续发展的...
城市河流作为城市景观中一种重要的生态廊道,其功能的正常实现与否关系到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当前城市河流的研究概况,发现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对城市河流展开多尺度、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是实现“自然-人类-水体”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出发,结合城市河流的特点,提出了更为综合的、景观水平上的城市河流研究的概念框架。特别针对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对城市河流的研究尺度、格局分析、干扰程度等重要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以期在景观水平上构建城市河流的可持续发展预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河流
景观生态学
尺度
格局
过程
功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城市形态与城市微气候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
121
7
作者
丁沃沃
胡友培
窦平平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6-21,共6页
对城市形态与城市外部空间微气候之间进行关联性研究,提炼了城市肌理形态、城市肌理体量单元等概念,及热舒适度、风舒适度和呼吸性能3个舒适性指标,同时为城市肌理优化提出了街区整合度、建筑群离散度、建筑朝向指标和体型系数3组指标,...
对城市形态与城市外部空间微气候之间进行关联性研究,提炼了城市肌理形态、城市肌理体量单元等概念,及热舒适度、风舒适度和呼吸性能3个舒适性指标,同时为城市肌理优化提出了街区整合度、建筑群离散度、建筑朝向指标和体型系数3组指标,为城市街道空间优化提出了街道贴线率和街阔整合度2组表述指标,并提出亟待解决的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形态
城市微气候
舒适度
城市设计
原文传递
基于铁路网络的中国城市等级体系与分布格局
被引量:
116
8
作者
钟业喜
陆玉麒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85-794,共10页
铁路运输已成为客货流动的重要交通工具和影响城镇体系的重要因素,由铁路站点和铁路运输线构成的铁路网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城市体系等级结构和空间格局特征。通过筛选出具有始发列车的186个地级以上城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城市始发列...
铁路运输已成为客货流动的重要交通工具和影响城镇体系的重要因素,由铁路站点和铁路运输线构成的铁路网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城市体系等级结构和空间格局特征。通过筛选出具有始发列车的186个地级以上城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城市始发列车数据分析城市体系等级结构与分布格局。在证明铁路始发列车数量与城市体系的规模等级呈正相关关系的基础上,运用图表判别和聚类分析法,将中国186个具有始发列车的城市划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全国性中心城市3个,区域性中心城市8个,省域性中心城市30个,地区性中心城市145个。结果表明,中国城市等级结构呈现金字塔型结构,并受行政级别、地形因子、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显著。城市体系的分布存在明显的东西差异,高等级中心城市在中国东部均衡分布,构成了中国铁路运输网络的基本骨架,并与国家国土开发中的"T"型战略格局非常吻合。高等级中心城市由于铁路网络的紧密联系,形成了6对双核结构城市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网络
始发列车
城市体系
等级结构
分布格局
原文传递
苏州地区城镇扩展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化分析
被引量:
111
9
作者
马晓冬
朱传耿
+1 位作者
马荣华
蒲英霞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5-416,共12页
基于苏州地区1984-2005年的6个时相卫星遥感数据,从城镇实体地域扩展的视角,运用关联分维数、全局和局域空间关联指数、空间变差函数等方法构建了空间关联测度模型,分析了苏州地区城镇扩展的周期性、城镇建设用地的分维特征、城镇扩展的...
基于苏州地区1984-2005年的6个时相卫星遥感数据,从城镇实体地域扩展的视角,运用关联分维数、全局和局域空间关联指数、空间变差函数等方法构建了空间关联测度模型,分析了苏州地区城镇扩展的周期性、城镇建设用地的分维特征、城镇扩展的"热点区"空间分布及演化,城市化空间梯度的形态演化。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苏州地区的城镇扩展经历了稳步增长、缓速下降、急速增长和快速下降四个阶段,显示出"大起大落"的特征;在空间格局上,城镇扩展强度的高值簇区(热点区)呈现出较明显空间演化和跃迁的特征,经历了苏州市区、苏州—吴江轴线、苏州—昆山轴线(沿沪宁线)、太仓—常熟—张家港轴线(沿长江)的不断轮换,并成为不同阶段驱动苏州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区。期间,城镇扩展的空间连续性和自组织性越来越强,城市化发展的空间形态由相对分散向相对集中演化,由空间自相关引起的结构化分异的机理越来越显著,并且表现出较明显的带状关联特征,城市区域化发展的趋势明显。然而,在苏州地区不同的发展阶段,城镇发展的主导驱动机制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扩展
城市化
空间格局
空间关联
苏州地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研究评述
被引量:
110
10
作者
周春山
叶昌东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30-1038,共9页
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空间结构面临关键转型,相关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研究数量不断增多,深度不断加强。因此,有必要对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总结,从中找出存在的问题,以及与国际相关研究的差距。基于对20世纪80...
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空间结构面临关键转型,相关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研究数量不断增多,深度不断加强。因此,有必要对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总结,从中找出存在的问题,以及与国际相关研究的差距。基于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相关研究成果的数量统计,将其划分为3个主要的研究时期:①20世纪80-90年代中期,为西方城市空间结构理论引入期及国内实证研究的起步期;②20世纪90年代中期-21世纪初,为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积累期;③21世纪初至今,为中国城市空间结构模式的总结及新城市空间现象研究的多元化时期。在对各个时期主要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对比当前国际研究的最新成果,提出未来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重点研究领域应当集中于:转型期城市空间结构理论模式的探讨,新城市空间现象的深入探讨,节约型城市空间增长的研究,城市空间结构深层机制的分析,中、微观尺度研究领域的开拓,新研究方法的应用等6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结构
研究进展
城市形态
空间模式
原文传递
建国以来南京城市扩展研究
被引量:
95
11
作者
李飞雪
李满春
+2 位作者
刘永学
梁健
陈振杰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24-535,共12页
论文以南京市为研究区,以1949、1976年航空影像,1988—2003年陆地卫星(MSS、TM、ETM+等传感器)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遥感信息提取技术,获取南京市城市扩展信息。结合南京市经济社会数据,从扩展强度、人口-城市扩展指数、分形维数、扩...
论文以南京市为研究区,以1949、1976年航空影像,1988—2003年陆地卫星(MSS、TM、ETM+等传感器)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遥感信息提取技术,获取南京市城市扩展信息。结合南京市经济社会数据,从扩展强度、人口-城市扩展指数、分形维数、扩展方向等方面分析了南京市城市扩展的时空变化特征,并从自然、经济、社会等方面探讨南京城市扩展的驱动力。研究结果表明:①1949—2003年南京城市规模扩展了10.15倍,城市扩展表现为3个阶段:1949—1976年为第一阶段,城市扩展表现为低强度的准圈层式外延;1976—1988年为第二阶段,城市扩展强度有所提高,圈层外延与跳跃式发展并存;第3阶段为1988—2003年,扩展强度达到18.79%,跳跃式发展和连接式发展表现突出;②城市扩展呈现沿轴线扩展的特征,扩展轴沿长江向东北—西南方向延伸,城市重心向北部振荡后向东南方向转移;③南京城市扩展在城区和郊区分别表现为紧密扩展和稀疏扩展,1949年以来,南京城市空间形态日趋复杂,但自进入21世纪后,城市空间形态趋于稳定,表明南京城市扩展存在由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趋势;④城市扩展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不同的扩展阶段,不同的因素组合占主导。总体上看,经济发展是城市规模扩展的主导因素,城市空间格局、空间形态的变化更多地受政策因素的影响。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拉大了城市框架,行政区划调整为城市扩展提供了空间,城市总体规划为城市扩展提供了空间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扩展
扩展模式
遥感
南京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合肥市区城市森林景观格局分析
被引量:
62
12
作者
吴泽民
吴文友
+1 位作者
高健
张少杰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2117-2122,共6页
运用 3S技术在分析合肥景观特点的基础上 ,研究了合肥市区 17.6km2 范围内的城市森林景观特点及与其它景观单元间关系 .结果表明 ,主要景观要素分为建筑与硬质铺装表面、城市森林斑块、一般绿地、道路、水面五大类 .景观背景为建筑及铺...
运用 3S技术在分析合肥景观特点的基础上 ,研究了合肥市区 17.6km2 范围内的城市森林景观特点及与其它景观单元间关系 .结果表明 ,主要景观要素分为建筑与硬质铺装表面、城市森林斑块、一般绿地、道路、水面五大类 .景观背景为建筑及铺装表面 ,占总面积的 73.13% ;道路为典型的廊道景观 ,占 6 .89% ;研究区城市森林斑块共计 4 0 8块 ,计 16 1.16hm2 ,占总面积的 9.8% ,平均面积 0 .396hm2 、最大面积12hm2 ,斑块形状复杂、近圆度小 ,其中 4 8%的班块属于面积 <5 0 0m2 的小班块 ,>1hm2 的城市森林班块只占 8.6 % ;水面斑块 14 7块 ,计 14 9.93hm2 ,占总面积的 8.5 4 % ,平均面积 1.0 2hm2 ,最大面积 16hm2 ;一般绿地斑块 2 5 5块 ,计 39.74hm2 ,占 2 .2 6 % ,最大面积 3.86hm2 ,平均面积 0 .15 5 8hm2 .Shannon Weiner景观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均偏低 ,分别为 0 .92 84和 0 .5 76 8.另外 ,城市森林与一般绿地两类景观要素的总优势度达 0 .39.由于这两类景观斑块的尺度变化范围大 ,比较破碎 ,小尺度的斑块所占比例高 ,又主要集中在西区 ,分布不均匀 ,故对环境的影响作用受到限制 .文中引用自然森林的内部生境概念 ,确定合肥城市森林斑块出现内部环境的临界面积为 980 0m2 ,研究区拥有城市森林的内部生境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森林
景观要素
尺度
内部生境
景观格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城市绿地可达性和居民福祉关系研究综述
被引量:
90
13
作者
屠星月
黄甘霖
邬建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21-431,共11页
城市绿地为居民提供了丰富的生态系统服务,有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居民身心健康,因此对居民人类福祉和城市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对国内外围绕绿地可达性及其与居民福祉的关系开展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归纳,总结了绿地可达性的常...
城市绿地为居民提供了丰富的生态系统服务,有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居民身心健康,因此对居民人类福祉和城市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对国内外围绕绿地可达性及其与居民福祉的关系开展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归纳,总结了绿地可达性的常用计算方法,梳理了绿地可达性与居民使用绿地、居民健康以及居民社会经济水平的关系研究,归纳了绿地供给和居民需求评价研究。综述发现,绿地可达性估算的主要方法包括行政或统计单元计算法、最小邻近距离法、服务区法和引力模型法;绿地可达性对居民健康的正面影响已得到广泛证实;但是在多数城市中绿地在空间上(尤其是城区-郊区梯度上)的分布都存在较大差异;一些研究发现社会经济水平低的居民绿地可达性更低,但这种关系在其他地区不一定成立。对未来的绿地可达性相关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包括:更全面地量化绿地内部生物多样性、景观格局等特征,并分析其对居民福祉的影响;对公园以外其他类型的绿地与健康以外的人类福祉的关系进行更广泛的探讨,并在不同地区开展实证研究,以便对比不同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绿地与居民福祉关系的差异;进一步开展基于多时相绿地格局和人群队列的纵向研究,探讨绿地与居民福祉的动态关系,以及社会经济过程对其的影响,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城市规划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可达性
人类福祉
空间格局
居民健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城市旅游与城市发展的动态模式探讨
被引量:
75
14
作者
徐红罡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9,共4页
旅游发展与城市发展密不可分,城市发展与旅游发展是处于动态的发展之中,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因此在不同的地域和城市发展阶段,城市发展和城市旅游发展的行为表现出非线性特征和多种模式。本研究总结了和研究了旅游城市化、都市城市...
旅游发展与城市发展密不可分,城市发展与旅游发展是处于动态的发展之中,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因此在不同的地域和城市发展阶段,城市发展和城市旅游发展的行为表现出非线性特征和多种模式。本研究总结了和研究了旅游城市化、都市城市旅游、环城游憩带、旅游与城市转型、旅游城镇的衰落等城市旅游与城市发展的动态模式,并建立城市旅游与发展的一般反馈模型,找出导致城市发展和城市旅游发展非线性特征的内部结构。研究表明驱动城市旅游增长的正反馈结构力量不够大,而旅游和城市增长引发的负反馈机制在短期内就会蓄积力量,限制城市旅游的进一步增长。城市旅游政策只有预见并避免这些限制性结构,同时加强正反馈才能达到长期有效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旅游
城市发展
模式
反馈结构
政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城市景观及其格局的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
65
15
作者
宋治清
王仰麟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7-106,共10页
城市景观是深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景观类型,同时城市生态系统也深深地刻上了人类影响的烙印。随着人类社会日益城市化,未来的景观将越来越强烈地受到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改造。人类活动一方面可以直接作用于城市生态系统,另一方面,更广泛...
城市景观是深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景观类型,同时城市生态系统也深深地刻上了人类影响的烙印。随着人类社会日益城市化,未来的景观将越来越强烈地受到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改造。人类活动一方面可以直接作用于城市生态系统,另一方面,更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却是通过城市景观格局和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区域物质能量流,进而影响区域生态过程,这种城市景观通过空间格局对生态系统特征和过程造成的影响,可以称之为城市景观的生态效应。本文考察了中外学者近年来就城市景观的生态效应所作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包括景观要素与格局及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对城市动植物群落、气候、水文、土壤等造成的影响。作者通过评述近年来城市景观及其格局的生态效应研究进展,认为尽管目前对景观格局及其生态过程的结合尚未完善,但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注意到这个问题,并通过在不同尺度、不同切入点的实证研究,为建立城市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有机结合提供基础。这些研究的结论及其所揭示的规律将作为城市空间规划与管理的依据,推动城市和人类-自然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景观
生态效应
景观格局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协同发展的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格局研究
被引量:
81
16
作者
柴攀峰
黄中伟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5-79,共5页
利用协同发展的相关理论,从长三角22城市之间的经济能级、经济联系以及产业协同发展三个方面对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格局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建设性的评论。研究发现,长三角区域正在逐渐从单一中心向多中心化模式转变,基本形成以上海为核心...
利用协同发展的相关理论,从长三角22城市之间的经济能级、经济联系以及产业协同发展三个方面对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格局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建设性的评论。研究发现,长三角区域正在逐渐从单一中心向多中心化模式转变,基本形成以上海为核心的圈层和以苏州、杭州、宁波、无锡、南京为次核心的多核心圈层结构,总体上可划分为上海凝聚团、南京凝聚团和杭甬凝聚团三大凝聚子团。研究认为,通过组团式协同实现"多中心"的城市空间格局是未来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的必然趋势,助推整个城市群系统向更为有序的宏观自组织结构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协同发展
空间格局
长三角
原文传递
城市生态系统景观格局特征及形成机制
被引量:
67
17
作者
李伟峰
欧阳志云
+1 位作者
王如松
王效科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28-432,共5页
以城市生态系统的格局 过程 功能等相关概念的辨析为基础,重点分析了城市景观格局的基本特征,以及城市格局对生态系统过程和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度人工化、高度的时空异质特性、破碎性、不稳定性是城市景观格局最为显著的特征。城...
以城市生态系统的格局 过程 功能等相关概念的辨析为基础,重点分析了城市景观格局的基本特征,以及城市格局对生态系统过程和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度人工化、高度的时空异质特性、破碎性、不稳定性是城市景观格局最为显著的特征。城市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条件,历史文化传统,城市格局的基本骨架———交通系统和城市职能是影响城市格局形成和演变的重要驱动因素。城市景观结构决定了其生态过程。综合研究城市景观格局过程功能的关系,认识城市的发展演变过程,可为城市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格局
过程
重点分析
驱动因素
区域
特征
城市职能
城市景观
城市生态系统
高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成都市城市森林格局与热岛效应的关系
被引量:
64
18
作者
陈辉
古琳
+1 位作者
黎燕琼
慕长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865-4874,共10页
城市森林对城市热岛效应有显著的缓解作用,其景观格局对热岛的分布有巨大的影响。以成都市为研究对象,采用该地区2003年的spot、landsat-7卫星影像资料,在对成都市进行城市森林景观格局的定量分析和热量反演算的基础上,结合土地利用分...
城市森林对城市热岛效应有显著的缓解作用,其景观格局对热岛的分布有巨大的影响。以成都市为研究对象,采用该地区2003年的spot、landsat-7卫星影像资料,在对成都市进行城市森林景观格局的定量分析和热量反演算的基础上,结合土地利用分类图、气象观测资料、绿地统计资料,建立动态监测和空间分析模式,对城市热岛的热力分布特征和城市森林格局对热岛效应的缓解作用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成都市热量分布呈现东南多西北少的格局,这与成都市城市森林西北多东南少的格局成负相关;(2)城市绿化覆盖率越高,降温效应越明显;(3)在绿化覆盖率相当的情况下,大面积集中的绿地的降温效应明显高于面积小的绿地。基于研究结果,建议成都市在合理规划城市森林布局的同时,适当增加大面积城市森林公园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森林
景观格局
热岛效应
GIS综合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城市河流堤岸生态设计模式探析
被引量:
44
19
作者
温全平
《中国园林》
2004年第10期19-23,共5页
回顾国内外河流景观生态设计的历史,分析和比较堤岸惯用设计方法和生态设计方法的特点,侧重于河流堤岸生态设计的思想观念和实际操作方法,提出堤岸生态设计的3种模式,阐述各模式中可能出现的类型及适用范围,最后,对设计中的5个重要问题...
回顾国内外河流景观生态设计的历史,分析和比较堤岸惯用设计方法和生态设计方法的特点,侧重于河流堤岸生态设计的思想观念和实际操作方法,提出堤岸生态设计的3种模式,阐述各模式中可能出现的类型及适用范围,最后,对设计中的5个重要问题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河流
综述
堤岸
生态设计
模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当代中国城市社区组织管理体制:模式分析与改革探索
被引量:
38
20
作者
张立荣
李莉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4-19,共6页
如何构建适应城市经济、政治、文化发展需要的社区组织管理体制新模式 ,已经成为一项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客观评价和分析城市社区组织管理体制旧有模式及现行模式的基础上 ,探索性地提出了推进城市社区组织管理体制改革的模式构...
如何构建适应城市经济、政治、文化发展需要的社区组织管理体制新模式 ,已经成为一项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客观评价和分析城市社区组织管理体制旧有模式及现行模式的基础上 ,探索性地提出了推进城市社区组织管理体制改革的模式构想及其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社区
社区组织
管理体制
改革
中国
社区组织结构
功能
党建工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城市群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与未来发展方向
被引量:
421
1
作者
方创琳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出处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30-1144,共15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3&ZD02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177)~~
文摘
中国的城市群是近30年来伴随国家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到较高阶段的必然产物,自21世纪初期城市群成为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与国际分工的全新地域单元之后,中国连续10年把城市群提升为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的空间主体,首次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和《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进一步明确了城市群作为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地位。然而,城市群在中国的研究目前尚处在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系统总结从1934-2013年的80年间发表在地理学报的城市群主题论文,只有不到19篇,仅占总篇数的0.55%,不仅发表篇数少,而且发表时间短,首次发表城市群研究成果不到10年,研究单位和作者群体集中,研究内容瞄准国家需求但比较发散。即便如此,仅有的城市群研究成果还是对国家城市群总体格局的形成起到了引领作用,做出了重要贡献。具体体现在,提出的城市群空间格局推动国家形成了中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基本框架,引导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把城市群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提出的城市群空间范围识别标准与技术流程对界定国家城市群范围起到了重要作用,提出的城市群系列研究领域带动城市群的研究向着纵深与实用方向拓展,提出的中国城市群形成发育中存在的问题对未来城市群的选择与发展起到了警示作用。以这些研究进展和成果为基础,未来中国城市群选择与培育的重点方向为:以问题为导向,深刻反思检讨中国城市群选择与发育中暴露出的新问题;以城市群为主体,重点推动形成"5+9+6"的中国城市群空间结构新格局;以城市群为依托,重点推动形成"以轴串群、以群托轴"的国家城镇化新格局;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继续深化对城市群形成发育中重大科学问题的新认知,包括深入研究城市群高密度集聚的资源环境效应,科学求解城市群�
关键词
城市群
研究进展
存在问题
空间格局
发展方向
中国
Keywords
urban
agglomeration
research
progress
problems
spatial
pattern
development
direction
China
分类号
F299.2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原文传递
题名
上海城市绿地景观格局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
136
2
作者
高峻
杨名静
陶康华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城市与旅游学院
出处
《中国园林》
2000年第1期53-56,共4页
基金
上海市建委"上海城市绿化信息提取和评价模式研究"!(1995-1998年)的子课题。
文摘
本文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支持下,建立上海绿化景观地理信息系统,将不 同大小面积的绿色缀块划分出四种景观类型,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上海市区的绿化景观格局。上海市区的绿化景观以面积在 500m2以下的小型缀块为主,它们不仅数量多,而且分布广,与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关系十分密切。从市中心到城市边 缘,随着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的下降,绿化的数量逐渐增加。在区域分布上,以市区的西南部和东北部分布较为集中,尤 其是前者的规模较大,通过优势度、多样性、破碎度和分离度等四项景观格局指数的分析,上海市区绿化景观格局较佳的 有长宁、徐汇和杨浦等区。
关键词
城市绿化
景观格局
上海
绿化景观
GIS
Keywords
urban
greening
patches
landscape
pattern
Shanghai
分类号
TU984.18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TU984.25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创新型城市:概念模型与发展模式
被引量:
163
3
作者
杨冬梅
赵黎明
闫凌州
机构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
天津市科学学研究所
出处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7-101,共5页
基金
天津市科委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天津市建设国际创新型城市路线图研究"(05ZLZLZT00500)
文摘
创新型城市是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理念和模式,是城市发展知识化的产物。在界定城市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创新是城市发展高级化的主要驱动力。研究提出了创新型城市的内涵、构成要素、概念模型以及建设发展模式。
关键词
创新
创新型城市
城市发展
概念模型
发展模式
Keywords
innovation
innovative
city
urban
development
conceptual
model
developmental
pattern
分类号
F290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市设计暴雨雨型研究
被引量:
155
4
作者
岑国平
沈晋
范荣生
机构
西安空军工程学院
西安理工大学
出处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1-46,共6页
文摘
采用模糊模式识别方法对我国四个雨量站的雨型进行分类和统计,获得了短历时暴雨雨型的分布特性;经过模拟分析和比较,找出了一种较好地满足城市排水设计要求的设计雨型。
关键词
设计暴雨
雨型
模式识别
城市排水设计
设计雨型
Keywords
urban
design
storm
rainfall
pattern
mode
recognition.
分类号
TV122.1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TU992.02 [建筑科学—市政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市相互作用关系的一种新模式——近域城市整合研究
被引量:
104
5
作者
王士君
王丹
高群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出处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58-563,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近域大城市整合发展机理研究"(项目批准号49871033)的部分研究成果。
文摘
市场机制下的生产要素流动以及经济发展全球化、区域集团化的走向,改变了近域城市间要么行政协调、要么纯粹竞争的传统相互关系,代之以“整合并共同繁荣”这一新的发展模式。以前期实证研究为基础,从理论上论述了城市整合的背景、理论内涵和城市不整合的状态特征;指出制度创新、生产要素互补、企业集团化、统一市场体系建设、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共享共建是近域城市整合的动力机制和“结节点”;同时还提出了“成长三角”、“雁行式”、“多极式”、“双核式”等近域城市整合发展模式。
关键词
城市整合
相互作用
市场机制
企业集团化
发展模式
制度创新
Keywords
city
urban
integration
urban
pattern
分类号
F299.21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市河流的景观生态学研究:概念框架
被引量:
103
6
作者
岳隽
王仰麟
彭建
机构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422-1429,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071041)~~
文摘
城市河流作为城市景观中一种重要的生态廊道,其功能的正常实现与否关系到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当前城市河流的研究概况,发现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对城市河流展开多尺度、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是实现“自然-人类-水体”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出发,结合城市河流的特点,提出了更为综合的、景观水平上的城市河流研究的概念框架。特别针对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对城市河流的研究尺度、格局分析、干扰程度等重要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以期在景观水平上构建城市河流的可持续发展预案。
关键词
城市河流
景观生态学
尺度
格局
过程
功能
Keywords
urban
rivers
landscape
ecology
scale
pattern
process
function
分类号
X17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市形态与城市微气候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
121
7
作者
丁沃沃
胡友培
窦平平
机构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剑桥大学建筑系
出处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6-21,共6页
文摘
对城市形态与城市外部空间微气候之间进行关联性研究,提炼了城市肌理形态、城市肌理体量单元等概念,及热舒适度、风舒适度和呼吸性能3个舒适性指标,同时为城市肌理优化提出了街区整合度、建筑群离散度、建筑朝向指标和体型系数3组指标,为城市街道空间优化提出了街道贴线率和街阔整合度2组表述指标,并提出亟待解决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
城市形态
城市微气候
舒适度
城市设计
Keywords
urban
pattern
,
urban
microclimate,
comfort,
urban
design
分类号
TU981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TU119.4
原文传递
题名
基于铁路网络的中国城市等级体系与分布格局
被引量:
116
8
作者
钟业喜
陆玉麒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出处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85-794,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71075)
文摘
铁路运输已成为客货流动的重要交通工具和影响城镇体系的重要因素,由铁路站点和铁路运输线构成的铁路网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城市体系等级结构和空间格局特征。通过筛选出具有始发列车的186个地级以上城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城市始发列车数据分析城市体系等级结构与分布格局。在证明铁路始发列车数量与城市体系的规模等级呈正相关关系的基础上,运用图表判别和聚类分析法,将中国186个具有始发列车的城市划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全国性中心城市3个,区域性中心城市8个,省域性中心城市30个,地区性中心城市145个。结果表明,中国城市等级结构呈现金字塔型结构,并受行政级别、地形因子、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显著。城市体系的分布存在明显的东西差异,高等级中心城市在中国东部均衡分布,构成了中国铁路运输网络的基本骨架,并与国家国土开发中的"T"型战略格局非常吻合。高等级中心城市由于铁路网络的紧密联系,形成了6对双核结构城市模式。
关键词
铁路网络
始发列车
城市体系
等级结构
分布格局
Keywords
railway
network
starting
train
urban
system
hierarchical
structure
distribution
pattern
分类号
F299.2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F532
原文传递
题名
苏州地区城镇扩展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化分析
被引量:
111
9
作者
马晓冬
朱传耿
马荣华
蒲英霞
机构
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出处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5-416,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1053
40435013
40601074)~~
文摘
基于苏州地区1984-2005年的6个时相卫星遥感数据,从城镇实体地域扩展的视角,运用关联分维数、全局和局域空间关联指数、空间变差函数等方法构建了空间关联测度模型,分析了苏州地区城镇扩展的周期性、城镇建设用地的分维特征、城镇扩展的"热点区"空间分布及演化,城市化空间梯度的形态演化。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苏州地区的城镇扩展经历了稳步增长、缓速下降、急速增长和快速下降四个阶段,显示出"大起大落"的特征;在空间格局上,城镇扩展强度的高值簇区(热点区)呈现出较明显空间演化和跃迁的特征,经历了苏州市区、苏州—吴江轴线、苏州—昆山轴线(沿沪宁线)、太仓—常熟—张家港轴线(沿长江)的不断轮换,并成为不同阶段驱动苏州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区。期间,城镇扩展的空间连续性和自组织性越来越强,城市化发展的空间形态由相对分散向相对集中演化,由空间自相关引起的结构化分异的机理越来越显著,并且表现出较明显的带状关联特征,城市区域化发展的趋势明显。然而,在苏州地区不同的发展阶段,城镇发展的主导驱动机制有所不同。
关键词
城镇扩展
城市化
空间格局
空间关联
苏州地区
Keywords
urban
growth
urban
ization
spatial
pattern
spatial
association
Suzhou
分类号
TU984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研究评述
被引量:
110
10
作者
周春山
叶昌东
机构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东省城市化与地理环境空间模拟重点实验室
华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与城市规划系
出处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30-1038,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1097)
广东省软科学研究项目(2007B070900038)
文摘
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空间结构面临关键转型,相关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研究数量不断增多,深度不断加强。因此,有必要对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总结,从中找出存在的问题,以及与国际相关研究的差距。基于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相关研究成果的数量统计,将其划分为3个主要的研究时期:①20世纪80-90年代中期,为西方城市空间结构理论引入期及国内实证研究的起步期;②20世纪90年代中期-21世纪初,为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积累期;③21世纪初至今,为中国城市空间结构模式的总结及新城市空间现象研究的多元化时期。在对各个时期主要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对比当前国际研究的最新成果,提出未来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重点研究领域应当集中于:转型期城市空间结构理论模式的探讨,新城市空间现象的深入探讨,节约型城市空间增长的研究,城市空间结构深层机制的分析,中、微观尺度研究领域的开拓,新研究方法的应用等6个方面。
关键词
城市空间结构
研究进展
城市形态
空间模式
Keywords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research
progress
urban
morphology
spatial
pattern
分类号
TU984.113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原文传递
题名
建国以来南京城市扩展研究
被引量:
95
11
作者
李飞雪
李满春
刘永学
梁健
陈振杰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出处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24-535,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371091)。
文摘
论文以南京市为研究区,以1949、1976年航空影像,1988—2003年陆地卫星(MSS、TM、ETM+等传感器)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遥感信息提取技术,获取南京市城市扩展信息。结合南京市经济社会数据,从扩展强度、人口-城市扩展指数、分形维数、扩展方向等方面分析了南京市城市扩展的时空变化特征,并从自然、经济、社会等方面探讨南京城市扩展的驱动力。研究结果表明:①1949—2003年南京城市规模扩展了10.15倍,城市扩展表现为3个阶段:1949—1976年为第一阶段,城市扩展表现为低强度的准圈层式外延;1976—1988年为第二阶段,城市扩展强度有所提高,圈层外延与跳跃式发展并存;第3阶段为1988—2003年,扩展强度达到18.79%,跳跃式发展和连接式发展表现突出;②城市扩展呈现沿轴线扩展的特征,扩展轴沿长江向东北—西南方向延伸,城市重心向北部振荡后向东南方向转移;③南京城市扩展在城区和郊区分别表现为紧密扩展和稀疏扩展,1949年以来,南京城市空间形态日趋复杂,但自进入21世纪后,城市空间形态趋于稳定,表明南京城市扩展存在由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趋势;④城市扩展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不同的扩展阶段,不同的因素组合占主导。总体上看,经济发展是城市规模扩展的主导因素,城市空间格局、空间形态的变化更多地受政策因素的影响。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拉大了城市框架,行政区划调整为城市扩展提供了空间,城市总体规划为城市扩展提供了空间导向。
关键词
城市扩展
扩展模式
遥感
南京
Keywords
urban
growth
spatial
pattern
remote
sensing
Nanjing
city
分类号
F299.27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合肥市区城市森林景观格局分析
被引量:
62
12
作者
吴泽民
吴文友
高健
张少杰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森林利用学院
出处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2117-2122,共6页
基金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资助项目 (2 0 0 2BA5 16 0 8)
文摘
运用 3S技术在分析合肥景观特点的基础上 ,研究了合肥市区 17.6km2 范围内的城市森林景观特点及与其它景观单元间关系 .结果表明 ,主要景观要素分为建筑与硬质铺装表面、城市森林斑块、一般绿地、道路、水面五大类 .景观背景为建筑及铺装表面 ,占总面积的 73.13% ;道路为典型的廊道景观 ,占 6 .89% ;研究区城市森林斑块共计 4 0 8块 ,计 16 1.16hm2 ,占总面积的 9.8% ,平均面积 0 .396hm2 、最大面积12hm2 ,斑块形状复杂、近圆度小 ,其中 4 8%的班块属于面积 <5 0 0m2 的小班块 ,>1hm2 的城市森林班块只占 8.6 % ;水面斑块 14 7块 ,计 14 9.93hm2 ,占总面积的 8.5 4 % ,平均面积 1.0 2hm2 ,最大面积 16hm2 ;一般绿地斑块 2 5 5块 ,计 39.74hm2 ,占 2 .2 6 % ,最大面积 3.86hm2 ,平均面积 0 .15 5 8hm2 .Shannon Weiner景观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均偏低 ,分别为 0 .92 84和 0 .5 76 8.另外 ,城市森林与一般绿地两类景观要素的总优势度达 0 .39.由于这两类景观斑块的尺度变化范围大 ,比较破碎 ,小尺度的斑块所占比例高 ,又主要集中在西区 ,分布不均匀 ,故对环境的影响作用受到限制 .文中引用自然森林的内部生境概念 ,确定合肥城市森林斑块出现内部环境的临界面积为 980 0m2 ,研究区拥有城市森林的内部生境总?
关键词
城市森林
景观要素
尺度
内部生境
景观格局
Keywords
urban
forest,Landscape
element,
Scale,
Interior
habitat,
Landscape
pattern
分类号
S718.5 [农业科学—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市绿地可达性和居民福祉关系研究综述
被引量:
90
13
作者
屠星月
黄甘霖
邬建国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人与环境系统可持续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自然资源学院土地资源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全球可持续性科学研究所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21-431,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4CB9543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670702)
国家青年基金项目(41301645)
文摘
城市绿地为居民提供了丰富的生态系统服务,有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居民身心健康,因此对居民人类福祉和城市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对国内外围绕绿地可达性及其与居民福祉的关系开展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归纳,总结了绿地可达性的常用计算方法,梳理了绿地可达性与居民使用绿地、居民健康以及居民社会经济水平的关系研究,归纳了绿地供给和居民需求评价研究。综述发现,绿地可达性估算的主要方法包括行政或统计单元计算法、最小邻近距离法、服务区法和引力模型法;绿地可达性对居民健康的正面影响已得到广泛证实;但是在多数城市中绿地在空间上(尤其是城区-郊区梯度上)的分布都存在较大差异;一些研究发现社会经济水平低的居民绿地可达性更低,但这种关系在其他地区不一定成立。对未来的绿地可达性相关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包括:更全面地量化绿地内部生物多样性、景观格局等特征,并分析其对居民福祉的影响;对公园以外其他类型的绿地与健康以外的人类福祉的关系进行更广泛的探讨,并在不同地区开展实证研究,以便对比不同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绿地与居民福祉关系的差异;进一步开展基于多时相绿地格局和人群队列的纵向研究,探讨绿地与居民福祉的动态关系,以及社会经济过程对其的影响,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城市规划和管理。
关键词
城市绿地
可达性
人类福祉
空间格局
居民健康
Keywords
urban
greenspace
accessibility
human
well-being
landscape
pattern
resident
health
分类号
TU985.12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市旅游与城市发展的动态模式探讨
被引量:
75
14
作者
徐红罡
机构
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
出处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9,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城市旅游理论体系
结构功能及游憩商业区研究"(2002-2004)(0171027)。
文摘
旅游发展与城市发展密不可分,城市发展与旅游发展是处于动态的发展之中,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因此在不同的地域和城市发展阶段,城市发展和城市旅游发展的行为表现出非线性特征和多种模式。本研究总结了和研究了旅游城市化、都市城市旅游、环城游憩带、旅游与城市转型、旅游城镇的衰落等城市旅游与城市发展的动态模式,并建立城市旅游与发展的一般反馈模型,找出导致城市发展和城市旅游发展非线性特征的内部结构。研究表明驱动城市旅游增长的正反馈结构力量不够大,而旅游和城市增长引发的负反馈机制在短期内就会蓄积力量,限制城市旅游的进一步增长。城市旅游政策只有预见并避免这些限制性结构,同时加强正反馈才能达到长期有效的目标。
关键词
城市旅游
城市发展
模式
反馈结构
政策
Keywords
urban
tourism
urban
development
pattern
feedback
model
feedback
分类号
F590.7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市景观及其格局的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
65
15
作者
宋治清
王仰麟
机构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出处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7-106,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071041)
文摘
城市景观是深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景观类型,同时城市生态系统也深深地刻上了人类影响的烙印。随着人类社会日益城市化,未来的景观将越来越强烈地受到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改造。人类活动一方面可以直接作用于城市生态系统,另一方面,更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却是通过城市景观格局和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区域物质能量流,进而影响区域生态过程,这种城市景观通过空间格局对生态系统特征和过程造成的影响,可以称之为城市景观的生态效应。本文考察了中外学者近年来就城市景观的生态效应所作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包括景观要素与格局及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对城市动植物群落、气候、水文、土壤等造成的影响。作者通过评述近年来城市景观及其格局的生态效应研究进展,认为尽管目前对景观格局及其生态过程的结合尚未完善,但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注意到这个问题,并通过在不同尺度、不同切入点的实证研究,为建立城市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有机结合提供基础。这些研究的结论及其所揭示的规律将作为城市空间规划与管理的依据,推动城市和人类-自然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城市景观
生态效应
景观格局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
Keywords
urban
landscape
ecological
impact
landscape
pattern
landuse/landcover
分类号
TU984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K901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协同发展的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格局研究
被引量:
81
16
作者
柴攀峰
黄中伟
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出处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5-79,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1002)
浙江自然科学基金项目(Y604177)
文摘
利用协同发展的相关理论,从长三角22城市之间的经济能级、经济联系以及产业协同发展三个方面对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格局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建设性的评论。研究发现,长三角区域正在逐渐从单一中心向多中心化模式转变,基本形成以上海为核心的圈层和以苏州、杭州、宁波、无锡、南京为次核心的多核心圈层结构,总体上可划分为上海凝聚团、南京凝聚团和杭甬凝聚团三大凝聚子团。研究认为,通过组团式协同实现"多中心"的城市空间格局是未来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的必然趋势,助推整个城市群系统向更为有序的宏观自组织结构演化。
关键词
城市群
协同发展
空间格局
长三角
Keywords
urban
agglomeration
synergy
development
spatial
pattern
Yangtze
River
Delta
分类号
F129.9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原文传递
题名
城市生态系统景观格局特征及形成机制
被引量:
67
17
作者
李伟峰
欧阳志云
王如松
王效科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出处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28-432,共5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方向性项目 (KZCX3 SW 42 4
INF10 5 SCE 0 2 0 6)
文摘
以城市生态系统的格局 过程 功能等相关概念的辨析为基础,重点分析了城市景观格局的基本特征,以及城市格局对生态系统过程和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度人工化、高度的时空异质特性、破碎性、不稳定性是城市景观格局最为显著的特征。城市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条件,历史文化传统,城市格局的基本骨架———交通系统和城市职能是影响城市格局形成和演变的重要驱动因素。城市景观结构决定了其生态过程。综合研究城市景观格局过程功能的关系,认识城市的发展演变过程,可为城市规划。
关键词
城市格局
过程
重点分析
驱动因素
区域
特征
城市职能
城市景观
城市生态系统
高度
Keywords
urban
ecosystem,landscape
pattern
,ecological
process,ecological
function
分类号
X37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成都市城市森林格局与热岛效应的关系
被引量:
64
18
作者
陈辉
古琳
黎燕琼
慕长龙
机构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865-4874,共10页
基金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06BAD03A06)
文摘
城市森林对城市热岛效应有显著的缓解作用,其景观格局对热岛的分布有巨大的影响。以成都市为研究对象,采用该地区2003年的spot、landsat-7卫星影像资料,在对成都市进行城市森林景观格局的定量分析和热量反演算的基础上,结合土地利用分类图、气象观测资料、绿地统计资料,建立动态监测和空间分析模式,对城市热岛的热力分布特征和城市森林格局对热岛效应的缓解作用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成都市热量分布呈现东南多西北少的格局,这与成都市城市森林西北多东南少的格局成负相关;(2)城市绿化覆盖率越高,降温效应越明显;(3)在绿化覆盖率相当的情况下,大面积集中的绿地的降温效应明显高于面积小的绿地。基于研究结果,建议成都市在合理规划城市森林布局的同时,适当增加大面积城市森林公园的建设。
关键词
城市森林
景观格局
热岛效应
GIS综合分析
Keywords
urban
forest
pattern
heat
island
effect
comprehensive
analysis
with
GIS
分类号
S718.5 [农业科学—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市河流堤岸生态设计模式探析
被引量:
44
19
作者
温全平
机构
同济大学
出处
《中国园林》
2004年第10期19-23,共5页
文摘
回顾国内外河流景观生态设计的历史,分析和比较堤岸惯用设计方法和生态设计方法的特点,侧重于河流堤岸生态设计的思想观念和实际操作方法,提出堤岸生态设计的3种模式,阐述各模式中可能出现的类型及适用范围,最后,对设计中的5个重要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河流
综述
堤岸
生态设计
模式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urban
River
Summary
Bank
Ecological
design
pattern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当代中国城市社区组织管理体制:模式分析与改革探索
被引量:
38
20
作者
张立荣
李莉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师培中心
出处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4-19,共6页
基金
湖北省社会科学研究"九五"项目!(鄂社领 9776号 )
文摘
如何构建适应城市经济、政治、文化发展需要的社区组织管理体制新模式 ,已经成为一项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客观评价和分析城市社区组织管理体制旧有模式及现行模式的基础上 ,探索性地提出了推进城市社区组织管理体制改革的模式构想及其实施路径。
关键词
城市社区
社区组织
管理体制
改革
中国
社区组织结构
功能
党建工作
Keywords
urban
community
organization
of
community
the
reform
of
the
administrative
system
rebuilding
of
the
pattern
分类号
C912.8 [经济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城市群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与未来发展方向
方创琳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
421
原文传递
2
上海城市绿地景观格局的分析研究
高峻
杨名静
陶康华
《中国园林》
2000
13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创新型城市:概念模型与发展模式
杨冬梅
赵黎明
闫凌州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16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城市设计暴雨雨型研究
岑国平
沈晋
范荣生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
15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城市相互作用关系的一种新模式——近域城市整合研究
王士君
王丹
高群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
10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城市河流的景观生态学研究:概念框架
岳隽
王仰麟
彭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10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城市形态与城市微气候的关联性研究
丁沃沃
胡友培
窦平平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12
121
原文传递
8
基于铁路网络的中国城市等级体系与分布格局
钟业喜
陆玉麒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16
原文传递
9
苏州地区城镇扩展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化分析
马晓冬
朱传耿
马荣华
蒲英霞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研究评述
周春山
叶昌东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10
原文传递
11
建国以来南京城市扩展研究
李飞雪
李满春
刘永学
梁健
陈振杰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
9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合肥市区城市森林景观格局分析
吴泽民
吴文友
高健
张少杰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
6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城市绿地可达性和居民福祉关系研究综述
屠星月
黄甘霖
邬建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9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城市旅游与城市发展的动态模式探讨
徐红罡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7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城市景观及其格局的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宋治清
王仰麟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4
6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基于协同发展的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格局研究
柴攀峰
黄中伟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81
原文传递
17
城市生态系统景观格局特征及形成机制
李伟峰
欧阳志云
王如松
王效科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6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成都市城市森林格局与热岛效应的关系
陈辉
古琳
黎燕琼
慕长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6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城市河流堤岸生态设计模式探析
温全平
《中国园林》
2004
4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当代中国城市社区组织管理体制:模式分析与改革探索
张立荣
李莉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
3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89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