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和田市城区PM2.5化学组成特征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苏吾比努尔·热克甫
玉散·吐拉甫
+4 位作者
迪丽努尔·塔力甫
王新明
阿布力克木·阿不力孜
亚力昆江·吐尔逊
丁翔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23-833,共11页
为了解中国极干旱区域和田市城区大气PM_(2.5)的组成特征及污染水平,于2014年1—12月采集和田市城区大气PM_(2.5)样品,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离子色谱仪(IC)、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及元素分析仪分析其中PAHs(多环...
为了解中国极干旱区域和田市城区大气PM_(2.5)的组成特征及污染水平,于2014年1—12月采集和田市城区大气PM_(2.5)样品,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离子色谱仪(IC)、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及元素分析仪分析其中PAHs(多环芳烃)、金属元素、水溶性无机离子、OC(有机碳)和EC(元素碳)等化学组分.结果表明,采样期间和田市城区大气PM_(2.5)质量浓度年均值为(770.11±568.01)μg/m^3,呈夏季最高、冬季最低趋势;金属元素、水溶性无机离子、OC、EC、∑_(16)PAHs(总多环芳烃)分别占PM_(2.5)质量浓度的15.292%、9.789%、4.246%、0.331%、0.015%.利用PMF(正交矩阵因子分解法)分别对PM_(2.5)中PAHs和金属元素、水溶性无机离子、OC、EC进行来源解析表明,PAHs主要来源为煤和汽油燃烧排放(13.91%)、生物质燃烧(33.98%)、天然气燃烧(52.11%);金属元素、水溶性无机离子、OC、EC的主要来源为土壤尘(56.49%)、油类燃烧(25.49%)、机动车排放(10.09%)、燃煤及生物质燃烧(7.93%).研究显示,采样期间沙尘对和田市城区大气PM_(2.5)组成影响较大,是该地区大气污染来源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田市城区
PM2.5
化学组成
正交矩阵因子分解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和田市大气颗粒物细菌群落结构及影响因素
2
作者
李科军
迪丽努尔·塔力甫
+4 位作者
王新明
艾力江·努尔拉
阿布力克木·阿布力孜
刘会斌
安菊琴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5-44,共10页
文章采集极干旱区域和田市城区2020年1月(非沙尘)和2020年7月(沙尘)2个不同时期的可吸入颗粒物(PM_(2.5)和PM_(10)),并采用离子色谱法和高通量测序法分别分析可吸入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和细菌群落组成。结果表明,和田市城区PM_(2.5)质量...
文章采集极干旱区域和田市城区2020年1月(非沙尘)和2020年7月(沙尘)2个不同时期的可吸入颗粒物(PM_(2.5)和PM_(10)),并采用离子色谱法和高通量测序法分别分析可吸入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和细菌群落组成。结果表明,和田市城区PM_(2.5)质量浓度越高,可吸入颗粒物中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越低,而PM_(10)质量浓度越高,可吸入颗粒物中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越高;变形菌门(PM_(2.5):沙尘43.5%和非沙尘32.6%,PM_(10):沙尘33.9%和非沙尘45.4%)和厚壁菌门(PM_(2.5):沙尘22.7%和非沙尘28.5%,PM_(10):沙尘23.8%和非沙尘17.3%)是大气颗粒物中最丰富的细菌,不动杆菌属(PM_(2.5):沙尘16.2%和非沙尘7.2%,PM_(10):沙尘9.2%和非沙尘13.9%)是大气颗粒物中优势细菌属。冗余分析结果显示,温度和Ca2+对细菌群落结构分布有较大影响。气团轨迹结果表明,非沙尘期500 m气团来源于城区较近的塔克拉玛干沙漠,1 000 m和1 500 m高度时,气团来源于中国周边国家;沙尘期气团都经过塔克拉玛干沙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PM_(10)
细菌群落结构
和田市城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和田市城区PM2.5化学组成特征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苏吾比努尔·热克甫
玉散·吐拉甫
迪丽努尔·塔力甫
王新明
阿布力克木·阿不力孜
亚力昆江·吐尔逊
丁翔
机构
新疆大学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出处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23-833,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1465007)
中国沙漠气象科学研究基金项目(No.Sqj2013003)
文摘
为了解中国极干旱区域和田市城区大气PM_(2.5)的组成特征及污染水平,于2014年1—12月采集和田市城区大气PM_(2.5)样品,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离子色谱仪(IC)、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及元素分析仪分析其中PAHs(多环芳烃)、金属元素、水溶性无机离子、OC(有机碳)和EC(元素碳)等化学组分.结果表明,采样期间和田市城区大气PM_(2.5)质量浓度年均值为(770.11±568.01)μg/m^3,呈夏季最高、冬季最低趋势;金属元素、水溶性无机离子、OC、EC、∑_(16)PAHs(总多环芳烃)分别占PM_(2.5)质量浓度的15.292%、9.789%、4.246%、0.331%、0.015%.利用PMF(正交矩阵因子分解法)分别对PM_(2.5)中PAHs和金属元素、水溶性无机离子、OC、EC进行来源解析表明,PAHs主要来源为煤和汽油燃烧排放(13.91%)、生物质燃烧(33.98%)、天然气燃烧(52.11%);金属元素、水溶性无机离子、OC、EC的主要来源为土壤尘(56.49%)、油类燃烧(25.49%)、机动车排放(10.09%)、燃煤及生物质燃烧(7.93%).研究显示,采样期间沙尘对和田市城区大气PM_(2.5)组成影响较大,是该地区大气污染来源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和田市城区
PM2.5
化学组成
正交矩阵因子分解法
Keywords
urban area
of
hotan
PM2.5
chemical
composition
posi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
method
分类号
X5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和田市大气颗粒物细菌群落结构及影响因素
2
作者
李科军
迪丽努尔·塔力甫
王新明
艾力江·努尔拉
阿布力克木·阿布力孜
刘会斌
安菊琴
机构
新疆大学化工学院新疆煤炭清洁转化与化工过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新疆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
出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5-44,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67050)。
文摘
文章采集极干旱区域和田市城区2020年1月(非沙尘)和2020年7月(沙尘)2个不同时期的可吸入颗粒物(PM_(2.5)和PM_(10)),并采用离子色谱法和高通量测序法分别分析可吸入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和细菌群落组成。结果表明,和田市城区PM_(2.5)质量浓度越高,可吸入颗粒物中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越低,而PM_(10)质量浓度越高,可吸入颗粒物中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越高;变形菌门(PM_(2.5):沙尘43.5%和非沙尘32.6%,PM_(10):沙尘33.9%和非沙尘45.4%)和厚壁菌门(PM_(2.5):沙尘22.7%和非沙尘28.5%,PM_(10):沙尘23.8%和非沙尘17.3%)是大气颗粒物中最丰富的细菌,不动杆菌属(PM_(2.5):沙尘16.2%和非沙尘7.2%,PM_(10):沙尘9.2%和非沙尘13.9%)是大气颗粒物中优势细菌属。冗余分析结果显示,温度和Ca2+对细菌群落结构分布有较大影响。气团轨迹结果表明,非沙尘期500 m气团来源于城区较近的塔克拉玛干沙漠,1 000 m和1 500 m高度时,气团来源于中国周边国家;沙尘期气团都经过塔克拉玛干沙漠。
关键词
PM_(2.5)
PM_(10)
细菌群落结构
和田市城区
Keywords
PM_(2.5)
PM_(10)
bacterial
community
structure
urban area
of
hotan
City
分类号
X51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和田市城区PM2.5化学组成特征及来源分析
苏吾比努尔·热克甫
玉散·吐拉甫
迪丽努尔·塔力甫
王新明
阿布力克木·阿不力孜
亚力昆江·吐尔逊
丁翔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和田市大气颗粒物细菌群落结构及影响因素
李科军
迪丽努尔·塔力甫
王新明
艾力江·努尔拉
阿布力克木·阿布力孜
刘会斌
安菊琴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