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化过程中的城市聚集机制 被引量:29
1
作者 冯云廷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14-816,共3页
城市化过程是资源和要素在产业间和城乡地域间重新配置和组合的过程,是要素聚集和时空秩序的整合过程,而这个过程是通过城市聚集机制来完成的。文章以聚集经济理论为基础,从经济学的视角探讨了导致城市聚集的经济机制。提出了“比较利... 城市化过程是资源和要素在产业间和城乡地域间重新配置和组合的过程,是要素聚集和时空秩序的整合过程,而这个过程是通过城市聚集机制来完成的。文章以聚集经济理论为基础,从经济学的视角探讨了导致城市聚集的经济机制。提出了“比较利益—互补利益—选择利益”共同构成的利益关系链,是引致城市聚集的基本动力的观点,同时,还以城市聚集过程中的两次效应为出发点,考察了城市聚集的实现过程及其调节机制。这种研究对于更好地透视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思考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进一步推进思路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聚集 动力机制 实现机制 调节机制
下载PDF
近30年中国典型城市群建设用地扩张的时空特征及其对比——以京津冀城市群和粤港澳大湾区为例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颖诗 冯艳芬 +2 位作者 郭冠华 王芳 蔡世荣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9-90,共12页
为了进一步把握当前城市群发展的特点与方向,掌握城市群建设用地的扩张机制,选择中国南北两地最具代表性的京津冀城市群与粤港澳大湾区为研究对象,利用1988—2017年的建设用地数据,借助城市扩张速率、城市扩张强度、城市扩张差异指数和... 为了进一步把握当前城市群发展的特点与方向,掌握城市群建设用地的扩张机制,选择中国南北两地最具代表性的京津冀城市群与粤港澳大湾区为研究对象,利用1988—2017年的建设用地数据,借助城市扩张速率、城市扩张强度、城市扩张差异指数和景观扩张指数等指标,对比分析两大城市群近30年间建设用地扩张的时空特征及其差异,并结合灰色关联模型分析两大城市群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京津冀城市群进入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期,而粤港澳大湾区则进入城市扩张的成熟期,且大湾区内部的发展速度要优于京津冀城市群:(1)京津冀城市群建设用地的增加面积是粤港澳大湾区的3倍多,但其建设用地的扩张速率和扩张强度均小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即扩张进程总体上慢于粤港澳大湾区。(2)两大城市群建设用地扩张存在显著的时空差异性: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用地的扩张速率和扩张强度在1988—2007年间均明显高于京津冀城市群的,但从2008年开始均低于京津冀城市群的,且差距不断扩大;京津冀城市群的建设用地呈多中心环状放射性扩张,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用地则由点状扩张转为面状发展。(3)两大城市群建设用地的扩张过程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京津冀城市群的建设用地扩张速度由高至低依次为南部、东北部、中部,粤港澳大湾区东岸的建设用地扩张速度快于西岸的。(4)两大城市群的新增建设用地斑块均以边缘式扩张和填充式扩张为主,飞地式扩张的数量占比逐渐降低,扩张格局不断从扩散走向集聚,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用地扩张的集聚水平更高。(5)京津冀城市群的建设用地扩张主要受常住人口和地区生产总值的影响,而地区生产总值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则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扩张 建设用地 时空特征 京津冀城市群 粤港澳大湾区
下载PDF
京津冀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建设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段维利 余新晓 +2 位作者 陈丽华 贾国栋 曹永翔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04-411,共8页
[目的]评估城镇化和生态恢复双过程共同作用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的变化量,揭示京津冀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建设对ESV的影响,进而为区域协调发展及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京津冀城市群为研究区,基于1995—2020年的土地利... [目的]评估城镇化和生态恢复双过程共同作用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的变化量,揭示京津冀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建设对ESV的影响,进而为区域协调发展及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京津冀城市群为研究区,基于1995—2020年的土地利用/覆盖、社会经济统计等数据,识别区域城镇扩张与生态建设信息,并结合生态系统服务单位面积价值当量因子法、空间自相关以及冷热点分析等方法,展开了城镇化与生态建设双过程对区域ESV在时空尺度上的影响研究。[结果](1)京津冀城市群ESV在1995—2020年总体下降,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2015—2020年生态环境明显好转。(2)城镇扩张所导致的城镇建设用地占用其他地类是使ESV下降的主要因素,使区域ESV降低了368.2亿元;生态建设使区域ESV上升了225.67亿元。[结论]生态建设带来的ESV增量不足以抵消城镇化带来的下降。城镇化与生态建设对ESV影响较强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城市群的西部和东北部,对ESV影响较弱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城市群的东南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城市群 城镇化 生态建设
下载PDF
长江中游城市群差异化协同发展的演化与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雪松 齐晓旭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75-83,共9页
本文以探究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区域差异化协同的演化路径为目标,选择差异化发展水平和区域一体化水平两个变量,以哈肯模型为基础,模拟长江中游城市群差异化协同发展的动态演化过程,并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差异化协同发展现状进行评估。结果表... 本文以探究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区域差异化协同的演化路径为目标,选择差异化发展水平和区域一体化水平两个变量,以哈肯模型为基础,模拟长江中游城市群差异化协同发展的动态演化过程,并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差异化协同发展现状进行评估。结果表明:2000~2017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差异化协同发展水平在不断提高,差异化发展水平是推动其协同有序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各个城市的差异化协同发展水平差别较大,其中武汉市发展水平最高,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增长极。由此,本文在地区产业政策、区域一体化机制建设、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异化协同发展 哈肯模型 长江中游城市群 产业政策 区域一体化 基础设施建设
下载PDF
“新区域主义”对城市群空间构建的启示 被引量:6
5
作者 王珺 周均清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 CAS 2007年第2期67-69,共3页
基于对“新区域主义”概念内涵及其特征的分析,将“新区域主义”带来的新型合作理念,引入到“城市群”这种一体化发展区域的空间研究视野中,并探讨了“新区域主义”对“城市群”空间构建的启示。认为“开放的空间范围”、“自下而上的... 基于对“新区域主义”概念内涵及其特征的分析,将“新区域主义”带来的新型合作理念,引入到“城市群”这种一体化发展区域的空间研究视野中,并探讨了“新区域主义”对“城市群”空间构建的启示。认为“开放的空间范围”、“自下而上的空间发展动力”、“网络型的空间结构”及“多元化的空间成员”是“新区域主义”下城市群的空间特征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区域主义 城市群 空间构建
下载PDF
长株潭城市群生态屏障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夏本安 王福生 侯方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6231-6241,共11页
构筑城市(群)生态屏障是我国生态建设的重点之一。高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范围、征用土地、人口数量、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生态安全形势日益严峻,生态环境保护压力不断加大。长株潭城市群是国家"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生态屏障建... 构筑城市(群)生态屏障是我国生态建设的重点之一。高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范围、征用土地、人口数量、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生态安全形势日益严峻,生态环境保护压力不断加大。长株潭城市群是国家"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生态屏障建设备受关注。在广泛开展社会调研、专项调查、专题研究、学术讨论的基础上,根据景观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的相关原理,通过对区域生态压力、需求、承载力的分析,借助RS、GIS、GPS等现代高新技术,科学区划长株潭城市群生态屏障的空间层级、结构、布局、功能区,明确了各功能区的建设方向、目标,提出了分区管理和分级保护等具体空间管治措施,规划2020年前保护建设工程项目。研究结果表明,城市群必须根据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按生态隔离组团方式科学布局城市空间,预留足够的生态基地,优先构筑稳固的生态屏障;按照主体功能区划和目标定位,严格管治和合理布局生态用地,加强部门规划统筹协调,依法严格保护森林和湿地;加强公共财政转移支付和社会融资力度,抓紧实施生态屏障工程建设,努力改善环境质量,维护区域生态平衡,努力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提高城市品位和综合竞争能力的社会发展目标。研究结果可为城市生态屏障建设提供科学方法和依据,同时也可为全国其它城市(群)生态屏障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株潭城市群 “两型”社会 生态屏障 森林 湿地 生态基地 环境 空间 保护 建设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历程、挑战和实践路向 被引量:7
7
作者 向姣姣 《决策与信息》 2021年第10期71-77,共7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长江经济带发展。长江经济带是我国首个横跨东中西三大板块的区域性发展战略空间,历经了早期构想、中期探索到全面推动三个阶段。当前,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面临着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长江经济带发展。长江经济带是我国首个横跨东中西三大板块的区域性发展战略空间,历经了早期构想、中期探索到全面推动三个阶段。当前,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面临着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空间布局协调欠缺、航运能力有待提升、生态环境矛盾依然突出等挑战。基于此,协同推进长江经济带的流域经济建设,实现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突破:一是发挥极化效应,打造经济高地;二是承接产业转移,加强区域协作;三是畅通黄金水道,加强联程联运;四是保护一江清水,建设绿色廊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区域经济合作 绿色发展 城市群建设
下载PDF
中国城镇化及城市群协调发展的战略与对策 被引量:6
8
作者 陈宁 《改革与战略》 2014年第4期109-112,共4页
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建设应该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紧密联系,同步发展。城镇化蕴含着巨大的内需潜力,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城镇化... 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建设应该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紧密联系,同步发展。城镇化蕴含着巨大的内需潜力,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城镇化要走集约、节能、生态的新路子,不能人为"造城",要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相融合,让农民工逐步融入城镇,真正分享社会经济发展"中国梦"的成果。城镇化是城市群的塑造过程,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奋斗历程,城市群则是城镇化推进演绎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城市群 户籍制 城市建设 可持续发展
原文传递
城市群国土空间利用综合效率及整治路径 被引量:6
9
作者 司润磊 胡业翠 +1 位作者 李军 宋荣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74-180,共7页
由于我国城市群区域发展差异显著,国土综合整治需分类有序推进。立足于地域系统理论采用熵值法、关联性分析等方法,从建设用地投入、利用强度、产出水平、利用品质等维度构建了度量城市群国土空间综合利用效率的指标体系和计量模型,划... 由于我国城市群区域发展差异显著,国土综合整治需分类有序推进。立足于地域系统理论采用熵值法、关联性分析等方法,从建设用地投入、利用强度、产出水平、利用品质等维度构建了度量城市群国土空间综合利用效率的指标体系和计量模型,划分了国土综合利用效率分区,从国土综合整治角度明确了整治路径。结果表明:我国城市群综合发展指数区域差异显著,呈现东部沿海高,中西部地区低的区域特征;全国城市群空间利用综合效率可以划分为3个综合指数区和12个整治提升区,不同类型区特点鲜明,城市群分区的差异是资源禀赋、地理区位、政策制度倾向、产业结构等众因素交叉作用的综合体现。通过对城市群国土空间利用效率的特征及分异机制的研究,不仅为国土空间综合整治途径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且能为国土空间规划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城市群 国土综合整治 低效建设用地
下载PDF
国家级城市群建筑业碳排放效率的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0
作者 俞雅乖 沈盼熠 李瑜婷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3年第1期98-107,共10页
基于2009至2019年中国四个国家级城市群62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对其建筑业的碳排放效率及空间差异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首先采用排放系数法测定碳排放量,在此基础上利用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进行碳排放效率分析,最后运用Tobit模型分析碳排... 基于2009至2019年中国四个国家级城市群62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对其建筑业的碳排放效率及空间差异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首先采用排放系数法测定碳排放量,在此基础上利用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进行碳排放效率分析,最后运用Tobit模型分析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因素,得到以下研究结论:(1)碳排放量在时序上呈现倒“V”字型;(2)建筑业碳排放效率整体水平不高,在时序上总体呈上升趋势,城市群间空间差异显著;(3)建筑业碳排放效率与建筑业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及节能技术呈正相关关系,与行业规模、资源禀赋及区位熵呈负相关关系。因此从政府角度提出了技术推广和资源利用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城市群 建筑业 碳排放效率 空间差异
下载PDF
我国城市群城际铁路建设时机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蒋中铭 《综合运输》 2018年第1期24-30,共7页
城际铁路对支撑和引领城市群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要避免过度超前建设导致资源浪费,合理把握城际铁路建设时机至关重要。本文基于人口、经济水平等指标对城际通道的运输需求进行模型构建,并对20个城市群中的124条城际主通道进行案例分析... 城际铁路对支撑和引领城市群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要避免过度超前建设导致资源浪费,合理把握城际铁路建设时机至关重要。本文基于人口、经济水平等指标对城际通道的运输需求进行模型构建,并对20个城市群中的124条城际主通道进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至2030年,我国大部分城际主通道可利用高速铁路或既有铁路承担城际客运功能,但部分发达地区确有城际铁路建设需求。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供相关部门参考:一是及时做好发达地区城市群城际铁路建设规划;二是慎重进行全国范围内的城际铁路大规模集中投资;三是重点抓好未规划有高速铁路的城际通道的城际铁路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城际铁路 运输需求 建设时机
原文传递
中国八大城市群节能减排效率的区域差异分解及收敛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余华银 于亚敏 杨烨军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36-47,共12页
使用基于全局的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度八大城市群2006—2018年节能减排效率,采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对八大城市群节能减排效率进行分解,利用核密度函数对这八大城市群节能减排效率分布动态进行分析,利用变异系数、... 使用基于全局的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度八大城市群2006—2018年节能减排效率,采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对八大城市群节能减排效率进行分解,利用核密度函数对这八大城市群节能减排效率分布动态进行分析,利用变异系数、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对节能减排效率的σ收敛性、β收敛性进行检验。研究发现:(1)八大城市群节能减排效率存在较大差距,其中城市群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缩小城市群间差异是协调区域间节能减排效率不平衡性的关键;(2)八大城市群总体及各城市群内部均存在绝对和条件β收敛,且社会经济因素对八大城市群节能减排效率的影响差异性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减排 城市群建设 区域差异 分布动态 空间收敛
下载PDF
资源环境约束对都市圈布局的影响——以厦(门)漳(州)泉(州)都市圈为例 被引量:5
13
作者 郭锐 樊杰 刘汉初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19,共10页
文章以厦(门)漳(州)泉(州)都市圈为案例,通过分析资源环境要素的空间分异和时序演变特征,认为厦漳泉都市圈东部沿海的资源环境压力显著高于西部山区,近25年资源环境经历了2000年前的起步耗损、2000—2010年的快速耗损、2010年后的趋缓... 文章以厦(门)漳(州)泉(州)都市圈为案例,通过分析资源环境要素的空间分异和时序演变特征,认为厦漳泉都市圈东部沿海的资源环境压力显著高于西部山区,近25年资源环境经历了2000年前的起步耗损、2000—2010年的快速耗损、2010年后的趋缓耗损的阶段。识别出资源环境各要素对都市圈的胁迫关系,认为环境污染因子的影响最大,水土资源因子的影响次之,生态质量因子的影响最小,它们的灰色关联系数分别为0.90、0.85、0.75。在资源环境不断施压的过程中,都市圈主要的响应与反应表现为与资源环境高度关联的产业部门产值和产品结构出现了波动调整、产业链条的中低端生产加工环节加快由资源环境趋紧地区向宽松地区转移、承载上述产业转移的建设用地在空间上打破行政区划束缚并加速向易于接受辐射的地区集聚。最后围绕资源环境禀赋多寡与约束力的强弱关系、资源环境各类要素约束的机制、缓解都市圈资源环境约束的创新方向等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圈 资源环境 厦漳泉 空间规划 城市群 建设用地 承载力
原文传递
长株潭城市群低碳绿地建设中C4植物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4
14
作者 朱江江 王晓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01-204,共4页
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中面临着三市大气叠加污染、林业用地却在被侵占、绿地系统压力过重的问题,如何在有限的绿地面积中增加碳汇,是实现长株潭低碳经济的有效手段。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长株潭特殊的气候、绿地结构与分布、... 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中面临着三市大气叠加污染、林业用地却在被侵占、绿地系统压力过重的问题,如何在有限的绿地面积中增加碳汇,是实现长株潭低碳经济的有效手段。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长株潭特殊的气候、绿地结构与分布、绿地类型,引入C4植物,并分析了C4植物在高速公路绿地、岩石园绿地、屋顶花园、草坪等四种典型环境绿地中的应用前景,从而实现C4植物在长株潭绿地建设中减少水耗、高效率光合作用等功效。C4植物的推广应用将对减少长株潭大气中的碳浓度,降低温室效益,创建低碳型长株潭城市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株潭城市群 低碳经济 碳汇 C4植物 绿地建设
下载PDF
“襄十随神”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中十堰市现代物流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
15
作者 瞿万军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35-39,共5页
本文以十堰现代物流体系构建为重点研究目标,在充分考虑十堰市物流现状和“襄十随神”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对十堰市地方经济的影响的基础上,从科学规划十堰市现代物流体系、探索适一体化发展的现代物流体系模式、现代物流体系的基础设施和... 本文以十堰现代物流体系构建为重点研究目标,在充分考虑十堰市物流现状和“襄十随神”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对十堰市地方经济的影响的基础上,从科学规划十堰市现代物流体系、探索适一体化发展的现代物流体系模式、现代物流体系的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现代物流体系的人才队伍建设、现代物流体系的激励保障制度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襄十随神”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战略下的构建十堰市的现代物流体系,同时也为我国相关城市的现代物流体系的构建研究和实践方面,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襄十随神”城市群 十堰市 现代物流体系 构建
下载PDF
长江流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测评与空间分异探究
16
作者 朱昱泽 伍子丹 +1 位作者 崔瑞芸 张卓亚 《开封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88-92,共5页
构建了长江流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从新发展理念的五个维度,对长江流域5个城市群及其所包含的城市进行了高质量发展测评与分析,找出了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长江流域 城市群 高质量发展 指标体系构建 空间分异
下载PDF
中部地区城市群建设用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红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5期8766-8768,共3页
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中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也不断增长,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建设用地利用效益问题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该研究建立了建设用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利用min-max标准化法和TOPSIS法,对... 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中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也不断增长,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建设用地利用效益问题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该研究建立了建设用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利用min-max标准化法和TOPSIS法,对中部地区6大城市群2011年建设用地利用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中部地区城市群城际之间建设用地效益存在明显差异,区域发展不平衡。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需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部地区城市群 建设用地 效益评价
下载PDF
关于建设广西北部湾生态城市群的思考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伟先 《改革与战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0-103,共4页
广西北部湾作为后发展地区,面临工业化、城市化与环境保护的两难选择,走城市群发展生态化道路是化解发展难题、实现新跨越的唯一正确选择。文章认为,北部湾生态城市群建设既要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发展观,立足生态资... 广西北部湾作为后发展地区,面临工业化、城市化与环境保护的两难选择,走城市群发展生态化道路是化解发展难题、实现新跨越的唯一正确选择。文章认为,北部湾生态城市群建设既要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发展观,立足生态资源优势与特色,实施建设生态广西战略,又要通过区域协调与发展,使北部湾区域形成一个空间结构合理、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和生态良好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 发展战略 城市群 生态建设
下载PDF
加码先进制造中心建设:面向2035武汉打造国家中心城市的路径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阳 《决策与信息》 2022年第2期74-81,共8页
随着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全球制造业加速转型升级,先进制造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从全球视野来看,武汉未来应是一个专业型全球城市;从国家战略来看,武汉未来应是一个立足长江中游地区的国家中心城市和经济中心;从自身禀赋来... 随着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全球制造业加速转型升级,先进制造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从全球视野来看,武汉未来应是一个专业型全球城市;从国家战略来看,武汉未来应是一个立足长江中游地区的国家中心城市和经济中心;从自身禀赋来看,大力发展工业制造业亦是武汉的优势和出路。当前武汉制造业发展面临着结构不良、“未富先老”、投资低迷、区位优势下降、龙头企业带动力弱等问题,但面向2035,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和全国经济中心的武汉“画像”仍应是加码先进制造中心建设。为此,一是政策上应长期坚持工业强市,持续打造世界先进制造业与产业创新中心,对外发出新工业倍增强烈信号,给全社会和企业家安心发展实体经济提供良好预期;二是加快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培育新的支柱产业;三是依托中心城区的都市工业园和“创谷”,打造创新创业的主战场和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企业的主要聚集地,提升产业创新的服务能级;四是利用好三大国家级开发区和四个新城区所属工业园,建立若干新工业倍增承载区,实现新工业倍增;五是参照上海、深圳、广州等地,划定工业区块线,打造高品质产业发展空间,为新一轮工业倍增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充足的土地要素和空间资源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十四五”规划 工业强市 中心城市建设 先进制造中心 城市群建设 城市经济 制造业发展
下载PDF
城市群县城建设用地时空扩张特征及其驱动力研究——以武汉城市圈的汉川市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肖潇 张祚 +1 位作者 刘和涛 朱丽霞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6期61-70,共10页
城市群内县城的发展是城市群协调发展与否的重要体现。本文以武汉城市圈内的汉川市为例,采取空间分析、最小偏二乘回归和地理探测器等研究方法,研究城市群范围内县城建设用地扩张的空间特征,发现影响其扩张规律和异质性的驱动力因素,以... 城市群内县城的发展是城市群协调发展与否的重要体现。本文以武汉城市圈内的汉川市为例,采取空间分析、最小偏二乘回归和地理探测器等研究方法,研究城市群范围内县城建设用地扩张的空间特征,发现影响其扩张规律和异质性的驱动力因素,以期为城市群范围内的县城城镇化发展提供决策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汉川市建设用地扩张整体较强且各乡镇建设用地扩张空间差异逐渐扩大,表现为沿交通线扩张及填充式扩张两种模式。(2)邻近大城市房地产业开发对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最大,第二产业发展对其影响最稳定,各乡镇建设用地开发与人口集聚的关联性大。(3)驱动力随时间发生变化,依次起作用的是工业化、城镇化和区域经济联系。鉴于城市群内的县城建设用地扩张受到邻近大城市的影响,建议发挥中心城区集聚经济效应,在集聚中走向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县城 建设用地扩张 驱动力 地理探测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