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杭州市区社会养老设施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周新宏 《西北人口》 2007年第2期88-92,共5页
人口老龄化使社会福利设施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整合社会养老资源、适度发展老年社会福利设施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对杭州市区的社会养老设施(集中养老的机构设施)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的... 人口老龄化使社会福利设施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整合社会养老资源、适度发展老年社会福利设施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对杭州市区的社会养老设施(集中养老的机构设施)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并根据杭州的现实情况提出了杭州市区社会养老设施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市 养老设施 发展对策
下载PDF
近代杭州城市地图记录的西湖景观及变化
2
作者 项文惠 许海辉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439-445,共7页
清末民初,受改朝换代后杭州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转型的影响,西湖的景观特征发生了较大变化。根据7种近代杭州城市地图传递的西湖景观的信息,结合传统文字资料,探讨这一时期的西湖景观及变化。研究表明:西湖景观的变化分为三个阶段,以... 清末民初,受改朝换代后杭州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转型的影响,西湖的景观特征发生了较大变化。根据7种近代杭州城市地图传递的西湖景观的信息,结合传统文字资料,探讨这一时期的西湖景观及变化。研究表明:西湖景观的变化分为三个阶段,以第二阶段民国初年的变化最大;不同执政者把自己的意志落实到西湖景观的塑造上,是西湖景观变化的决定性力量;近代杭州城市地图是探讨西湖景观变化,以及背后蕴含的杭州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转型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湖景观 杭州城市 近代城市地图
下载PDF
环杭州湾城市群土地利用的空间冲突与复杂性 被引量:80
3
作者 周德 徐建春 王莉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30-1642,共13页
土地利用的空间冲突与复杂性研究可为土地利用空间管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撑。以环杭州湾城市群1990年、2000年、2008年和2013年四期遥感影像为例,分析土地利用系统复杂性、脆弱性及动态性,计算空间冲突综合指数。结果表明: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的空间冲突与复杂性研究可为土地利用空间管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撑。以环杭州湾城市群1990年、2000年、2008年和2013年四期遥感影像为例,分析土地利用系统复杂性、脆弱性及动态性,计算空间冲突综合指数。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空间冲突等级表现为一般冲突>中度冲突>轻度冲突>重度冲突;空间冲突的空间格局呈现团状、块状及带状聚集模式分布,具有明显的梯度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冲突的空间自相关性减弱,并具有明显的边缘效应。研究区土地利用空间冲突表现为均衡→打破原有均衡→出现空间自相关→出现空间趋势→形成空间自组织的演变规律。土地利用空间冲突从多核心向单核心模式发展,区域发展水平较高且发展趋于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空间冲突 复杂性 时空分异 尺度识别 环杭州湾城市群
原文传递
杭州城区“最具出游力”人群休闲旅游障碍性因素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1
4
作者 陈世斌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82-991,共10页
休闲旅游作为一种旅游方式和休闲活动内容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对杭州市“最具出游力”人群调查,运用旅游地理学分析方法发现,影响他们进行休闲旅游的因素最重要的是时间因素、交通因素和学习因素,传统观点中的经济因素地位明显下降... 休闲旅游作为一种旅游方式和休闲活动内容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对杭州市“最具出游力”人群调查,运用旅游地理学分析方法发现,影响他们进行休闲旅游的因素最重要的是时间因素、交通因素和学习因素,传统观点中的经济因素地位明显下降;同时分析了不同职业、性别和年龄人员中各因素作用的差异。这种实证性的调查分析方法和结论对于休闲旅游理论和杭州市休闲产业的发展都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城区 “最具出游力” 休闲旅游 障碍性因素 实证研究
下载PDF
杭州市区土生苔藓植物分布与生态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28
5
作者 刘艳 曹同 +1 位作者 王剑 曹阳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75-781,共7页
在杭州市区设立的21个样点中,记录到土生苔藓植物22科31属47种.基于样点中苔藓植物种类的生态重要值和样点生态因子数据进行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人为干扰和土壤pH是影响杭州市区土生苔藓植物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在市区平原地势的公... 在杭州市区设立的21个样点中,记录到土生苔藓植物22科31属47种.基于样点中苔藓植物种类的生态重要值和样点生态因子数据进行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人为干扰和土壤pH是影响杭州市区土生苔藓植物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在市区平原地势的公园和绿地,人为干扰较大,土壤呈碱性,苔藓植物种类以小羽藓属、真藓属和丛藓科为主;而在海拔较高的丘陵地区,人为干扰较小,土壤呈酸性,苔藓植物种类相对丰富,侧蒴藓类和苔类较多.对47种土生苔藓植物进行生态位宽度计测,多数苔藓植物的生态位宽度较窄.其中,东亚拟鳞叶藓的生态位宽度最大(0.3510),广泛分布在西湖西南的丘陵地区;平叶毛口藓和细叶小羽藓的生态位宽度次之,分别为0.2239和0.2185,是市区平原地势的公园和绿地中的常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苔藓植物 生态因子 典范对应分析 生态位宽度 杭州市区
下载PDF
环杭州湾城市群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耦合协调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1
6
作者 孔凡斌 杨文才 徐彩瑶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287-2297,共11页
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是可持续发展关注的一个重点和热点。以环杭州湾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构建环杭州湾城市群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耦合协调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借助ArcGIS软件,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 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是可持续发展关注的一个重点和热点。以环杭州湾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构建环杭州湾城市群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耦合协调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借助ArcGIS软件,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环杭州湾城市群在2000—2019年间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指数与耦合协调度的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0—2019年间环杭州湾城市群的社会经济指数呈稳定上升趋势,生态环境指数呈先上下波动后逐年上升的变化趋势;(2)2000—2014年间环杭州湾城市群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大于生态环境的发展速度,2015—2019年间生态环境的发展速度大于社会经济发展速度;(3)2000—2019年,环杭州湾城市群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之间的耦合协调度从良好协调过度到了完美协调,其中,2000年上海和杭州的耦合协调度小于其它城市,2019年苏州是杭州湾城市群中唯一没有达到完美协调的城市;(4)人口密度、空气质量、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固体废弃物是环杭州湾城市群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耦合协调度提高的主要阻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协调 社会经济 生态环境 环杭州湾城市群
下载PDF
城市绿地对居民身心福祉的影响 被引量:19
7
作者 俞佳俐 严力蛟 +1 位作者 邓金阳 李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338-3350,共13页
城市绿地是人工与自然耦合的城市景观之一,是改善居民居住环境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提高居民身心健康的有效途径。以杭州主城区为研究对象,通过GIS技术对城市绿地遥感图像进行解译得到杭州主城区绿地空间布局图,同时,以人口密度为阻力要素... 城市绿地是人工与自然耦合的城市景观之一,是改善居民居住环境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提高居民身心健康的有效途径。以杭州主城区为研究对象,通过GIS技术对城市绿地遥感图像进行解译得到杭州主城区绿地空间布局图,同时,以人口密度为阻力要素,基于交通路网的500m网络距离可达范围内绿地数量和面积作为分类标准。通过对45个高、中、低不同档次的居民区进行问卷调查得到665份居民感知数据并进行统计整理。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以绿地数量及游玩时间为标准的组间分析,区别不同组别的差异及其原因,分析城市绿地数量、面积,居民认知、动机,绿地吸引力等与居民身心健康福祉及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城市绿地数量、居民游玩绿地次数时间等与居民福祉有显著的正向关系;居民对绿地作用的认知、去往绿地的动机进一步影响居民身心健康福祉;城市绿地的自身引力会激发居民去往绿地的积极性,从而增加去往绿地频次。另外,不同社会属性的个体对绿地需求不同,所产生的福祉效应及满意度也会有所差异。从增加居民区周围的街头绿地及邻里公园数量、提升绿地吸引力、提升居民对城市绿地作用的认知3个方面对城市绿地今后的发展规划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居民身体健康福祉 居民心理健康福祉 结构方程模型 杭州主城区
下载PDF
杭州市景点旅游流空间网络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林文辉 毛峰 +4 位作者 何虹 赵文彪 欧阳娟 刘婷 张登荣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58-464,491,共8页
以中国重要旅游城市——杭州为例,通过网络爬虫技术搜集互联网旅游出行数据,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手段,研究了杭州市旅游流的空间网络特征,并分析这些特征产生的原因.研究表明:杭州市各景点趋于聚集分布,主要集中在市中心... 以中国重要旅游城市——杭州为例,通过网络爬虫技术搜集互联网旅游出行数据,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手段,研究了杭州市旅游流的空间网络特征,并分析这些特征产生的原因.研究表明:杭州市各景点趋于聚集分布,主要集中在市中心附近区域;西湖等景点中心度较高,在整体网络中处于最重要的地位;旅游流网络中心势偏高,说明景点间中心度差异明显,客流量分布不均;杭州市区旅游流网络总体密度偏低,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市区 旅游流 景点 社会网络分析
下载PDF
基于Muller地质累积指数法的杭州城区河道底泥重金属污染评价 被引量:4
9
作者 孙映宏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第1期1-3,共3页
根据沉积学原理和环境化学行为特点,应用地质积累指数(Igeo)法对杭州城区六条代表性河道底泥中典型重金属的含量进行了评价研究,从而为区域水环境的改善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杭州城区河道底泥重金属地质积累指数分级在0~4级之间,Cd... 根据沉积学原理和环境化学行为特点,应用地质积累指数(Igeo)法对杭州城区六条代表性河道底泥中典型重金属的含量进行了评价研究,从而为区域水环境的改善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杭州城区河道底泥重金属地质积累指数分级在0~4级之间,Cd污染最严重,偏中度-偏重污染,其次是Zn,轻度-偏中度污染,Cu和Pb为轻度或无污染;不同区域重金属污染程度不一样,采荷断面受重金属污染的程度最大、义桥断面次之、蒋村港断面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城区 地质累积指数 底泥 重金属污染
下载PDF
杭州江北主城区排涝格局优化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蒋建灵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2-45,共4页
通过分析杭州江北主城区涝灾成因和区域防御总体能力,优化城区排涝格局,提出城市包围方案,为开展新一轮城市防洪排涝规划和治理工程提供决策参考。基于区域已有的杭嘉湖区域水利综合规划、杭州市城市防洪减灾规划、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 通过分析杭州江北主城区涝灾成因和区域防御总体能力,优化城区排涝格局,提出城市包围方案,为开展新一轮城市防洪排涝规划和治理工程提供决策参考。基于区域已有的杭嘉湖区域水利综合规划、杭州市城市防洪减灾规划、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水利专项规划等推荐的水利防洪排涝工程基础上,采用一维河网非恒定流数学模型,建立杭嘉湖东部平原防洪水利计算模型,计算城市包围方案实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北控线建闸建泵并进行优化调度,杭州江北主城区既能满足排涝标准,主动防御,又能最大程度减轻对下游地区的防洪压力,兼顾流域防洪。该研究成果对确定城市防洪排涝方案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涝格局 优化调度 城市包围 数学模型 排涝标准 杭州江北主城区
下载PDF
城市居民休闲时间投入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杭州市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蒋艳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8-82,98,共6页
调查了杭州市居民休闲时间的投入意愿,结合杭州市的社会文化背景,分析影响居民休闲时间投入意愿的因素。研究发现,年龄、性别、职业和文化程度是影响居民休闲时间投入意愿的重要因素。总体上,年龄越小,文化程度越高,休闲时间投入意愿越... 调查了杭州市居民休闲时间的投入意愿,结合杭州市的社会文化背景,分析影响居民休闲时间投入意愿的因素。研究发现,年龄、性别、职业和文化程度是影响居民休闲时间投入意愿的重要因素。总体上,年龄越小,文化程度越高,休闲时间投入意愿越强烈;性别对休闲时间投入意愿的影响主要源自于不同性别在工作生活中的不同角色定位及其休闲偏好。婚姻状况对休闲时间投入意愿影响不大,收入对此没有影响。对于不同的休闲活动项目,影响居民休闲时间投入意愿的变量各不相同,由此得出诸多居民休闲意愿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城市居民 休闲意愿 时间投入
下载PDF
环杭州湾城市群公路客运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空间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莎雯 董洁霜 +1 位作者 方晨晨 张晨楠 《物流科技》 2020年第10期1-5,共5页
以长江三角洲核心区域——环杭州湾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从公路客运和旅游经济角度,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索公路客运与旅游经济发展协调性及其空间差异特征,并通过比较优势模型判断两者发展优势。结果表明:(1)自2011年以来,环杭州湾各市公... 以长江三角洲核心区域——环杭州湾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从公路客运和旅游经济角度,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索公路客运与旅游经济发展协调性及其空间差异特征,并通过比较优势模型判断两者发展优势。结果表明:(1)自2011年以来,环杭州湾各市公路客运与旅游经济总体呈向上发展趋势,两者具有较强互动关系。(2)公路客运与旅游经济发展的协调度在空间分布上存在差异,沪杭甬三市更高,且与其他城市差距较大。(3)多数城市公路客运比较优势值大于旅游经济,公路客运发展优势较明显。因此,可借助公路客运优势推动旅游业发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杭州湾城市群 公路客运 旅游经济 协调性 比较优势
下载PDF
杭州主城区暴雨水淹灾害模拟与影响因子分析
13
作者 翁媛媛 温日琨 杨玲 《风景园林》 2023年第6期105-113,共9页
【目的】近年中国多个大中城市突发极端暴雨灾害并导致严重内涝,探究城市暴雨水淹灾害的影响因子并对其进行模拟评估,以探讨城市对暴雨水淹灾害的承载能力。【方法】以杭州主城区为例,利用Arc GIS 10.2重分类中的手动分类法,结合地理探... 【目的】近年中国多个大中城市突发极端暴雨灾害并导致严重内涝,探究城市暴雨水淹灾害的影响因子并对其进行模拟评估,以探讨城市对暴雨水淹灾害的承载能力。【方法】以杭州主城区为例,利用Arc GIS 10.2重分类中的手动分类法,结合地理探测器模型研究杭州主城区暴雨水淹灾害与高程、坡度、植被覆盖度、非渗透表面丰度、天然水体保持率和距河流距离6个影响因子的相关关系。通过地理加权回归预测6个影响因子作用下杭州主城区水淹灾害的空间分布。【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杭州主城区水淹灾害与城市空间的高程、坡度、植被覆盖度、距河流距离呈负相关关系,与非渗透表面丰度呈正相关关系。杭州主城区暴雨水淹灾害的6个影响因子按影响程度排序为:植被覆盖度>坡度>高程>距河流距离>非渗透表面丰度>天然水体保持率。所有影响因子的交互作用均增强了单因子对水淹灾害的影响,并呈现出两两相互增强或非线性增强的关系。从空间分布上看,杭州主城区暴雨水淹灾害呈现多核心分布状态,整体上主城区中部主要为高风险和次高风险区域,其余区域主要为中风险、次低风险和低风险区域。【结论】结合模拟成果和实践应用发现,当城市空间的高程大于40 m,坡度大于10°,植被覆盖度大于60%,非渗透表面丰度小于40%,距河流距离大于500 m时,能够对高风险与次高风险区域严重的水淹灾害起到有效的缓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暴雨水淹 地理探测器(GD) 因子阈值 风险预测 杭州主城区
下载PDF
环杭州湾城市群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特征及时空演化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陆梅 王鑫 《城市学刊》 2021年第5期41-49,共9页
选取环杭州湾城市群内的6个城市为研究单元,基于2004—2018年间20860家文化创意企业时空大数据,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环杭州湾城市群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程度、扩散趋势和影响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环杭州湾城市群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整... 选取环杭州湾城市群内的6个城市为研究单元,基于2004—2018年间20860家文化创意企业时空大数据,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环杭州湾城市群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程度、扩散趋势和影响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环杭州湾城市群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整体呈现由“双核心”(杭州市、宁波市)集聚向“单核心”(杭州市)集聚的演化,环杭州湾城市群文化创意产业集聚与扩散并存。在整个城市层级上,文化创意产业向杭州市高度集聚。在城市内部层级上,文化创意产业呈现由城市中心区域向四周区域扩散趋势。环杭州湾城市群各类型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和扩散的演变趋势不尽相同,集聚度显著变化。产业基础、人才和科技资源、社会基础设施、区域政策和产业规划构成影响环杭州湾城市群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集群 大数据 环杭州湾城市群
下载PDF
杭州市主城区餐饮业空间格局分异研究--以大众点评网络评价数据为例
15
作者 祁巍锋 范海燕 《建筑与文化》 2020年第7期93-95,共3页
文章通过python软件获取杭州市主城区餐饮商户在大众点评网中的点评数据,建立口碑评价指标体系,对餐饮业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核密度分析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杭州市主城区餐饮商户分为四个等级,呈"橄榄型"分布,中等口碑... 文章通过python软件获取杭州市主城区餐饮商户在大众点评网中的点评数据,建立口碑评价指标体系,对餐饮业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核密度分析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杭州市主城区餐饮商户分为四个等级,呈"橄榄型"分布,中等口碑商户较多,餐饮业发展综合水平较高;餐饮业分布格局以湖滨地区为中心,其他多个次级中心共同发展,呈现"一核多心"的态势;餐饮商户口碑分布呈现圈层递减和沿交通轴线扩散的发展规律,且受城市等级和商圈规模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碑度 空间格局 大众点评网 餐饮商户 杭州市主城区
下载PDF
规模结构视角的浙江省城市体系演化分析
16
作者 晏慧忠 马仁锋 +4 位作者 王益澄 杨阳 周宇 袁雯 Paul Waley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2017年第2期76-82,共7页
基于浙江省县域单元城市人口数据,运用位序—规模法则、分形理论、GIS等计量方法从时、空间角度分析浙江省城市规模体系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浙江省城市规模结构总体不断调整优化,问题在于特大城市、大城市数量稍显不足;(2)浙江省... 基于浙江省县域单元城市人口数据,运用位序—规模法则、分形理论、GIS等计量方法从时、空间角度分析浙江省城市规模体系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浙江省城市规模结构总体不断调整优化,问题在于特大城市、大城市数量稍显不足;(2)浙江省城市规模体系发育经历了小城镇快速发展和大城市加速发展两个阶段,杭州市的首位度也呈现出下降和上升两个阶段;(3)空间演变上,沿海和内陆城市区域差异显著;环杭州湾地区、温台沿海地区、金华—义乌地区日益显现出圈层集聚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体系 规模结构 分形演化 环杭州湾城镇群 温台沿海城镇带
下载PDF
基于分形理论的环杭州湾城市群等级研究
17
作者 王茜 陈雄 +1 位作者 卓静 安倬霖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32-36,共5页
运用分形理论对环杭州湾城市群的等级规模结构和空间结构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城市首位度2城市指数S2大于2,规模结构分维值大于1,城市群首位城市明显,城市规模分布比较分散;空间结构分维值小于1,城市群的空间分布比较集中。根据... 运用分形理论对环杭州湾城市群的等级规模结构和空间结构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城市首位度2城市指数S2大于2,规模结构分维值大于1,城市群首位城市明显,城市规模分布比较分散;空间结构分维值小于1,城市群的空间分布比较集中。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环杭州湾城市群的发展在继续发挥首位城市作用以外,还应该重点发展中小城市,完善城市等级规模结构,以及加快城市群一体化建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杭州湾城市群 分形理论 空间结构 等级规模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