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cent progress in Chinese polar upper-atmospheric physics research: review of research advances supported by the Chinese Arctic and Antarctic expeditions 被引量:6
1
作者 HE Fang HU Hongqiao +5 位作者 YANG Huigen ZHANG Beichen HUANG Dehong LIU Yonghua HU Zejun LIU Jianjun 《Advances in Polar Science》 2016年第4期219-232,共14页
It has been more than 30 years since the first Chinese Antarctic Expedition took place. Polar upper atmospheric observations started at this time. First began at Great Wall Station and then at Zhongshan Station in Ant... It has been more than 30 years since the first Chinese Antarctic Expedition took place. Polar upper atmospheric observations started at this time. First began at Great Wall Station and then at Zhongshan Station in Antarctica, and later in the Arctic at Yellow River Station, Kjell Henriksen Observatory on Svalbard, and at the China-Iceland Joint Aurora Observatory in Iceland. In this paper, we reviewed the advances in polar upper atmosphere physics (UAP) based on the Chinese national Arctic and Antarctic research over the last five years. These included newly deployed observatories and research instruments in the Arctic and Antarctic; and new research findings, from grotmd-based observations, about polar ionosphere dynamics, aurora and particle precipitation, polar plasma convection, geomagnetic pulsations and space plasma waves, space weather in the polar regions, simulations of the polar ionosphere-magnetosphere. In conclusion, suggestions were made for future polar upper atmosphere physics research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per-atmospheric physics research advances polar ionosphere AURORA particle precipitation plasmaconvection plasma waves space weather
下载PDF
大气风场探测多普勒差分干涉仪相位稳定性影响因素分离测试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傅頔 畅晨光 +4 位作者 孙剑 李娟 武魁军 冯玉涛 刘学斌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18-25,共8页
多普勒差分干涉仪基于一种新型中高层大气风场探测系统,通过计算干涉图相位变化量反演观测目标源光谱的多普勒频移,实现大气风场测量。基准相位作为确定风场多普勒频移量的必要参数,其稳定性是保证风速测量精度的核心指标之一。针对非... 多普勒差分干涉仪基于一种新型中高层大气风场探测系统,通过计算干涉图相位变化量反演观测目标源光谱的多普勒频移,实现大气风场测量。基准相位作为确定风场多普勒频移量的必要参数,其稳定性是保证风速测量精度的核心指标之一。针对非对称量相位漂移、相位斜率漂移和干涉图相位漂移这三项影响干涉仪基准相位的因素开展研究,基于多普勒差分干涉原理对其相位热漂移开展了理论分析,提出了各项因素相位漂移量的分离测试方法,并基于近红外多普勒差分干涉仪开展了实验测试。环境温度波动为0.27℃时,相位斜率变化量为670 mrad/m,干涉图相位漂移波动范围为8.9 mrad;修正干涉图相位漂移后,非对称量相位漂移约为4.7 mrad,均方根为0.98 mrad,等效风速测量误差为0.81 m/s。通过温度拉偏实验,得到非对称量相位漂移随温度的变化率为-493 mrad/℃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光学 中高层大气风场探测 多普勒差分干涉仪 相位稳定性 测试与分析
原文传递
高层大气风场四强度测量法误差分析与计算 被引量:22
3
作者 叶剑勇 张淳民 +1 位作者 赵葆常 李英才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7-73,共7页
利用干涉成像光谱技术和电磁波的多普勒效应,通过测量高层大气(80—300km)中的气辉(极光)辐射线的四个干涉强度值而获知高层大气的速度和温度信息.采用四强度干涉测量法,分别对基于Michelson干涉仪的动镜扫描和基于无动镜四分区镀膜的... 利用干涉成像光谱技术和电磁波的多普勒效应,通过测量高层大气(80—300km)中的气辉(极光)辐射线的四个干涉强度值而获知高层大气的速度和温度信息.采用四强度干涉测量法,分别对基于Michelson干涉仪的动镜扫描和基于无动镜四分区镀膜的干涉图获取模式所引起的测量误差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与研究.给出了由于此测量误差所导致的相位误差所引起的高层大气风场速度、温度的误差数值;采用计算机模拟得出了在不同相位误差条件下,两种模式计算得到的风场速度和温度的误差分布图;给出了风速误差、温度误差与相位步进误差的关系曲线.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基于Michelson干涉仪动镜扫描探测模式的速度误差是基于无动镜四分区镀膜模式的两倍,而动镜模式的温度精度略高一些.该研究对提高高层大气风场的探测精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对高层大气风场探测模式的研究以及仪器装置的研制均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大气风场测量 四强度测量法 模拟计算
原文传递
中高层大气探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4
作者 张晓芳 严卫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57-463,共7页
探测技术的发展和探测仪器的研制是中高层大气研究的重要方面,利用单一的探测技术无法完成这个相当宽的高度范围大气状态参量的测量,需要采用多种探测手段综合得出这一区域的大气结构。本文结合国际上中高层大气探测技术的发展,主要从... 探测技术的发展和探测仪器的研制是中高层大气研究的重要方面,利用单一的探测技术无法完成这个相当宽的高度范围大气状态参量的测量,需要采用多种探测手段综合得出这一区域的大气结构。本文结合国际上中高层大气探测技术的发展,主要从雷达的地基遥感,高层大气探测卫星的探测及无线电掩星技术,大气参数的气球、火箭、飞船探测方面回顾了我国近几年间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层大气探测 地基遥感 空基遥感 掩星探测 神舟飞船探测
下载PDF
用Fabry-Perot干涉仪测量上层大气风场的速度和温度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淳民 相里斌 赵葆常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97-99,共3页
提出了一种用Fabry Perot干涉仪 (FPI)的多光束干涉原理和多普勒效应测量上层大气风场的方法 .以上层大气 (80~ 30 0km)中自然形成的气辉 (极光 )为被探测源 ,其两条主要谱线来源于亚稳态原子氧O(1S)和O(1D)跃迁时所形成的两条单线 (... 提出了一种用Fabry Perot干涉仪 (FPI)的多光束干涉原理和多普勒效应测量上层大气风场的方法 .以上层大气 (80~ 30 0km)中自然形成的气辉 (极光 )为被探测源 ,其两条主要谱线来源于亚稳态原子氧O(1S)和O(1D)跃迁时所形成的两条单线 (波长分别为 557 7nm和 6 30 0nm) .对被探测源谱线为高斯轮廓时风场的速度、温度的测量原理作了论述 ,并与广角迈克耳逊多普勒成像干涉仪 (WAMDII)测量大气风场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FPI无运动部件 ,从而显示出高稳定度和高分辨率的优点 ,更加适合航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场 速度 温度 Fabry-Perot干涉仪 上层大气
下载PDF
基于镀膜四面角锥棱镜技术的上层大气风场探测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唐远河 张淳民 +2 位作者 刘汉臣 陈光德 贺健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4065-4071,共7页
阐述了“镀膜四面角锥棱镜(coatingpyramidprism,CPP)”技术探测上层大气风场的原理,提出可以在四面角锥棱镜的4个面上分别按λ4(λ波长)的步进光程差递增镀增透膜,同时获得一个干涉条纹中的4个强度值,实现上层大气风场的探测模式.对该... 阐述了“镀膜四面角锥棱镜(coatingpyramidprism,CPP)”技术探测上层大气风场的原理,提出可以在四面角锥棱镜的4个面上分别按λ4(λ波长)的步进光程差递增镀增透膜,同时获得一个干涉条纹中的4个强度值,实现上层大气风场的探测模式.对该模式下的相关参数进行了理论计算并得出结论四面角锥棱镜的顶角必须大于24°、宽度为8mm的对称光束入射到CPP顶点能满足LF7玻璃上镀MgF2增透膜以实现大气风场探测的要求.按9°×9°干涉仪视场和CCD4.5°×4.5°视场设计了干涉仪前后的光路,用CCD照相机并调节定标光源Kr灯557.0nm到所需光束宽度进行了模拟实验,分别得到顶角为60°和90°的两面镀膜棱镜在CCD上的两个干涉光斑,这两个光斑再复制即可获得CPP的4个干涉光斑,从而证实了CPP技术探测上层大气风场的可行性.该模式发展了被动探测上层大气风场的光学遥感探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面角锥棱镜 镀膜 上层大气风场 探测 角锥棱镜 探测技术 CCD照相机 大气风场 干涉条纹 光束宽度
原文传递
洛伦兹光谱线型的高层大气风场被动探测原理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贺健 张淳民 +1 位作者 唐远河 赵葆常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77-580,共4页
通过探测高层大气中气辉(极光)辐射线的多普勒频移,可以反演出高层大气中的速度、温度和压强等物理量。以高层大气中的极光(原子氧跃迁所辐射的两条主要谱线)为被探测源,对于洛伦兹光谱线型高层大气风场的探测原理和方法进行了研究;给... 通过探测高层大气中气辉(极光)辐射线的多普勒频移,可以反演出高层大气中的速度、温度和压强等物理量。以高层大气中的极光(原子氧跃迁所辐射的两条主要谱线)为被探测源,对于洛伦兹光谱线型高层大气风场的探测原理和方法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基于洛伦兹光谱线型高层大气的速度场、温度场和压力场的分布规律和理论计算公式;采用计算机模拟,描绘了洛伦兹光谱线型风场的误差曲线,表明了洛伦兹光谱线型在高层大气风场探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光学 高层大气风场探测 洛伦兹光谱线型 干涉成像光谱技术
原文传递
高稳定度大视场大气风场测量新方法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淳民 赵葆常 相里斌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697-700,共4页
提出了一种利用广角迈克耳孙干涉仪在动镜固定的情况下 ,依靠视场角的变化以调制光程差来测量大气风场的新方法以及探测模式和装置设想 ;采用干涉成像光谱技术对被探测源谱线为高斯轮廓时风场的速度、温度的测量进行了分析和计算。这种... 提出了一种利用广角迈克耳孙干涉仪在动镜固定的情况下 ,依靠视场角的变化以调制光程差来测量大气风场的新方法以及探测模式和装置设想 ;采用干涉成像光谱技术对被探测源谱线为高斯轮廓时风场的速度、温度的测量进行了分析和计算。这种方法具有稳定度高、实时性好、精确度高、大视场和高通量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风场测量 高稳定度 大视场
原文传递
中国极区高空大气物理学观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9
作者 刘瑞源 杨惠根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41-258,共18页
中国南极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北极黄河站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非常适合于开展极区高空大气物理学的观测研究。回顾中国极地考察研究近30年历程,综述极区高空大气物理学研究方面取得的主要进展,他们是:在南极中山站和北极黄河站建立... 中国南极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北极黄河站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非常适合于开展极区高空大气物理学的观测研究。回顾中国极地考察研究近30年历程,综述极区高空大气物理学研究方面取得的主要进展,他们是:在南极中山站和北极黄河站建立了国际先进的极区高空大气物理共轭观测系统,实现了极区空间环境的连续监测;在极区电离层、极光和粒子沉降、极区电流体系、极区等离子体对流、地磁脉动和空间等离子体波、极区空间环境的南北极对比、极区空间天气、非相干散射雷达功率谱、电离层加热试验和极区中层夏季回波研究、极区电离层-磁层数值模拟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原创性的研究成果。最后展望中国极区高空大气物理学研究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大气物理 空间物理 日地物理 极区 电离层 极光
下载PDF
高层大气风场探测改型大光程差Sagnac干涉仪全视场角光程差与横向剪切量的精确计算 被引量:10
10
作者 阮锴 张淳民 赵葆常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435-5441,共7页
提出了一种用于高层大气风场探测的改型大光程差Sagnac干涉仪,论述了其基本原理和分光机理;分析了空间光线在改型大光程差Sagnac干涉仪中的传播路径;利用空间几何方法,通过分析空间直线与其投影之间的关系,给出了入射光线绕入射界面法... 提出了一种用于高层大气风场探测的改型大光程差Sagnac干涉仪,论述了其基本原理和分光机理;分析了空间光线在改型大光程差Sagnac干涉仪中的传播路径;利用空间几何方法,通过分析空间直线与其投影之间的关系,给出了入射光线绕入射界面法线旋转360°范围内,从任意方向以任意角度入射时,改型大光程差Sagnac干涉仪的光程差及横向剪切量的精确表达式,较目前文献所报道的只给出入射面与纸平面平行时光程差与横向剪切量的计算具有更加普遍的指导意义.为改型大光程差Sagnac干涉仪的设计、研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为实现静态、无动镜高层大气风场探测奠定了理论与工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大气风场探测 改型大光程差Sagnac干涉仪 横向剪切量
原文传递
Varying Rossby Wave Trains from the Developing to Decaying Period of the Upper Atmospheric Heat Source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in Boreal Summer 被引量:6
11
作者 ChuANDong ZHU Rongcai REN Guoxiong WU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9期1114-1128,共15页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e two different Rossby wave train(RWT) patterns related to the developing/decaying upper atmospheric heat source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TPUHS) in boreal summ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e two different Rossby wave train(RWT) patterns related to the developing/decaying upper atmospheric heat source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TPUHS) in boreal summ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ummer TPUHS is dominated by quasi-biweekly variability, particularly from late July to mid-August when the subtropical jet steadily stays to the north of the TP. During the developing period of TPUHS events, the intensifying TPUHS corresponds to an anomalous upper-tropospheric high over the TP, which acts as the main source of a RWT that extends northeastward, via North China, the central Pacific and Alaska, to the northeastern Pacific region. This RWT breaks up while the anomalous high is temporarily replaced by an anomalous low due to the further deepened convective heating around the TPUHS peak. However, this anomalous low, though existing for only three to four days due to the counteracting dynamical effects of the persisting upper/lower divergence/convergence over the TP, acts as a new wave source to connect to an anomalous dynamical high over the Baikal region. Whilst the anomalous low is diminishing rapidly, this Baikal high becomes the main source of a new RWT, which develops eastward over the North Pacific region till around eight days after the TPUHS peak. Nevertheless, the anomaly centers along this decaying-TPUHS-related RWT mostly appear much weaker than those along the previous RWT.Therefore, their impacts on circulation and weather differ considerably from the developing to the decaying period of TPUHS ev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etan Plateau upper atmospheric heat source Rossby wave train circulation and weather
下载PDF
1961-2018年内蒙古夏季极端高温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异常的关系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诗梦 吴和俐 《内蒙古气象》 2021年第1期10-12,23,共4页
利用内蒙古71个气象观测站逐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及ECMWF再分析数据,研究了1961—2018年夏季内蒙古极端高温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极端高温时期高空大气环流异常特征。结果表明:从时间上看,近58年内蒙古夏季极端高温呈增长趋势,在1996年发... 利用内蒙古71个气象观测站逐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及ECMWF再分析数据,研究了1961—2018年夏季内蒙古极端高温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极端高温时期高空大气环流异常特征。结果表明:从时间上看,近58年内蒙古夏季极端高温呈增长趋势,在1996年发生了转暖突变,极端高温与其出现日数为显著正相关。从空间上看,内蒙古极端最高气温分布,地区差异大,呈西高东低分布;极端高温的发生频次分布与气温相反,全区总体是东多西少。内蒙古夏季极端最高气温与其上空200 hPa高度场为显著正相关,当高空位势高度为正异常时,地面极易发生极端高温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夏季极端高温 高空大气环流
下载PDF
地基气辉成像干涉仪探测高层大气风场的定标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唐远河 崔进 +4 位作者 郜海阳 屈欧阳 段晓东 李存霞 刘丽娜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65-74,共10页
我们研制的地基气辉成像干涉仪(ground based airglow imaging interferometer,GBAⅡ)样机成功地探测了地球上空90—100 km的大气风速和温度.为了提高GBAⅡ的探测精度,本文研究GBAⅡ所拍摄的成像干涉条纹的定标:对干涉条纹中心位置定标... 我们研制的地基气辉成像干涉仪(ground based airglow imaging interferometer,GBAⅡ)样机成功地探测了地球上空90—100 km的大气风速和温度.为了提高GBAⅡ的探测精度,本文研究GBAⅡ所拍摄的成像干涉条纹的定标:对干涉条纹中心位置定标、电荷耦合器(CCD)暗噪声和平场定标、整个光学系统衰减系数定标、步进步长定标、光程差随入射角变化量定标、仪器响应度定标和零风速相位定标等理论和实验进行了研究.利用最小二乘法对GBAⅡ拍摄的30幅成像干涉图的圆心坐标定标在CCD(123.3,121.1)像素位置;利用632.8 nm激光获得GBAⅡ所用CCD的平场定标系数矩阵,分别得到平场前后的干涉图并检测出CCD的噪声和坏点;利用GBAⅡ获得图像的边缘亮环相位与中心亮斑相位的差值对入射角10.24°时,光程差相对0°入射角时变化了0.356个条纹;拍摄200幅成像干涉图的实验离散点进行正弦拟合后的均方根标准偏差达90.34%,该完整干涉条纹的步进间隔为4.06 nm,对应步进相位为0.0094π;针对正演公式中GBAⅡ的系统衰减系数对所拍摄的原始干涉图利用IDL编程得到光学系统衰减系数的多项式,拟合的均方根标准偏差达99.98%;采用632.8 nm激光作光源,简化了GBAⅡ的响应度表达式,通过实验得其响应度为4.97×10^(-3)counts·(Rayleigh·s)^(-1);针对GBAⅡ室外观测,给出零风速定标的矩阵表达式后,对532.0 nm和632.8 nm激光的对应零风速相位分别为-9.2442°和-68.6353°.本文提供了多种定标方法,并逐一通过实验进行验证,为国内被动遥感探测高层大气风场提供了强有力的实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标 高层大气风场 相位
下载PDF
Progress in polar upper atmospheric physics research in China 被引量:4
14
作者 LIU Ruiyuan YANG Huigen 《Advances in Polar Science》 2012年第2期55-71,共17页
The Chinese Antarctic Great Wall, Zhongshan, Kunlun and Arctic Yellow River stations have unique geographical locations, well suited to carry out polar upper atmospheric observation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tremendous... The Chinese Antarctic Great Wall, Zhongshan, Kunlun and Arctic Yellow River stations have unique geographical locations, well suited to carry out polar upper atmospheric observation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tremendous history of nearly 30 years of Chinese polar expeditions and major progress in polar upper atmospheric physics research. This includes the polar upper atmospheric physics conjugate observation system at Zhongshan Station in the Antarctic and Yellow River Station in the Arctic, and original research achievements in polar ionospheric fields, aurora and particle precipitation, the polar current system, polar plasma convection, geomagnetic pulsations and space plasma waves, inter-hemispheric comparisons of the space environment, space weather in polar regions, power spectrum of the incoherent scatter radar, ionospheric heating experiments and polar meso- spheric summer echoes, polar ionosphere-magnetosphere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others. Finally, prospects for Chinese polar upper atmospheric physics research are outl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per atmospheric physics space physics geospace polar region IONOSPHERE AURORA
下载PDF
非对称空间外差光谱仪风场模拟探测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姜通 施海亮 +2 位作者 沈静 代海山 熊伟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23-230,共8页
针对已搭建的非对称空间外差光谱仪开展地基风场模拟探测研究,验证该仪器进行中高层大气风场的探测精度水平.介绍了非对称空间外差光谱技术进行风场探测的基本原理以及研制的光谱仪基本性能参数,设计了风速模拟装置开展风场模拟探测实验... 针对已搭建的非对称空间外差光谱仪开展地基风场模拟探测研究,验证该仪器进行中高层大气风场的探测精度水平.介绍了非对称空间外差光谱技术进行风场探测的基本原理以及研制的光谱仪基本性能参数,设计了风速模拟装置开展风场模拟探测实验,并对风速模拟过程中电机转速、安装机械角度、转盘半径测量值、光线入射角度等不确定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计算,该装置模拟的理论风速误差不高于1.3%,能够满足风场模拟探测验证要求.利用该风速模拟装置并通过调节不同电机转速实验,获得了模拟风速在34.19~78.63m/s内的24组测量数据,模拟覆盖了中高层大气风速范围,对测量数据进行误差修正及风速反演处理,非对称空间外差光谱仪实测风速结果与理论模拟风速对比后得出了风速误差标准差3.28m/s的风速探测精度,有效验证了非对称空间外差光谱技术开展风场探测具有相位灵敏,精度高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傅里叶 模拟实验 中高层风场 空间外差 相位
下载PDF
中高层大气风场对地磁活动的响应特征
16
作者 刘晋芳 姜国英 +1 位作者 徐寄遥 朱亚军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66-474,共9页
统计研究漠河、北京、武汉流星雷达观测到的2012-2018年80~100 km高度的风场数据,比较在地磁平静期(Kp≤2)和地磁扰动期(Kp≥4)的日平均风场数据,得到在地磁活动期风场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地磁扰动时风场变化具有季节差异和纬... 统计研究漠河、北京、武汉流星雷达观测到的2012-2018年80~100 km高度的风场数据,比较在地磁平静期(Kp≤2)和地磁扰动期(Kp≥4)的日平均风场数据,得到在地磁活动期风场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地磁扰动时风场变化具有季节差异和纬度差异。地磁扰动期间,纬向风在较高纬度地区倾向于中间层西风增强,低热层东风增强,纬度较低地区倾向于东风增强。春季,地磁活动对纬向风的影响没有纬度差异,在夏冬季随着纬度的降低中间层东风增强明显。地磁活动对经向风的影响具有季节差异,对春冬季节的影响强于夏秋季节。研究表明,地磁活动对纬向风的影响可达9 m·s^(-1)左右,对经向风的影响可达5 m·s^(-1)左右。地磁活动对中性大气风场的影响可达80 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层大气风场 地磁活动 中纬度
下载PDF
南极的日地物理观测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瑞源 刘顺林 《南极研究》 CSCD 1994年第4期43-58,共16页
南极是进行日地物理观测研究的重要场所。本文介绍在南极进行的日地物理观测研究的过去和现状。
关键词 南极 日地物理 高空大气物理
下载PDF
大气风场探测萨尼亚克干涉仪光程差的计算及探测模式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叶剑勇 张淳民 +1 位作者 赵葆常 唐远河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145-1150,共6页
提出了基于时空混合调制的大气风场探测模式;应用光线追迹方法推导了一种改型萨尼亚克干涉仪在任意角入射时的光程差;从理论上对该干涉仪的参量作了分析计算;通过对同种、异种材料组合的理论分析,得出了异种材料组合的改型萨尼亚克干涉... 提出了基于时空混合调制的大气风场探测模式;应用光线追迹方法推导了一种改型萨尼亚克干涉仪在任意角入射时的光程差;从理论上对该干涉仪的参量作了分析计算;通过对同种、异种材料组合的理论分析,得出了异种材料组合的改型萨尼亚克干涉仪更加适合高层大气风场探测。该干涉仪具有稳态、大视场、大光程差、时空混合调制探测模式等显著特点。该研究发展了高层大气风场的被动探测理论,对风场探测技术研究、探测模式和工程化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光学 高层大气风场测量 改型萨尼亚克干涉仪 时空混合调制探测模式 光程差
原文传递
A novel polarization interferometer for measuring upper atmospheric winds 被引量:1
19
作者 穆廷魁 张淳民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6期200-206,共7页
A static polarization interferometer for measuring upper atmospheric winds is presented, based on two Savart plates with their optical axes perpendicular to each other. The principl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erfe... A static polarization interferometer for measuring upper atmospheric winds is presented, based on two Savart plates with their optical axes perpendicular to each other. The principl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erferometer are described. The interferometer with a wide field of view can offer a stable benchmark optical path difference over a specified spectral region of 0.55-0.63μm because there are no quarter wave plates. Since the instrument employs a straight line common-path configuration but without moving parts and slits, it is very compact, simple, inherently robust and has high throughput. The paper is limited to a theoretical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arization interferometer upper atmospheric winds optical path difference
下载PDF
电磁学多普勒效应在高层大气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淳民 《大学物理》 2019年第2期52-54,59,共4页
风是理解大气动力学行为、热力学性质和成分结构的一个关键参数,大气风场的探测已成为当今国际上的前沿科学和热门研究课题.高层大气(80~300 km)风场被动探测的基础理论是干涉成像技术和电磁波的多普勒效应.论文对气辉(极光)的形成、... 风是理解大气动力学行为、热力学性质和成分结构的一个关键参数,大气风场的探测已成为当今国际上的前沿科学和热门研究课题.高层大气(80~300 km)风场被动探测的基础理论是干涉成像技术和电磁波的多普勒效应.论文对气辉(极光)的形成、电磁波的多普勒效应和双光束干涉进行了解释;对通过探测目标气辉谱线的多普勒频移,获知大气风场的速度、温度和粒子辐射率的原理进行了论述;给出了由于频移量数值极小难以观测、进而将频移量的观测转换成对位相、干涉图观测的四强度探测理论.向读者展示了电磁学、光学的基本原理应用到当今高新科技中的巧妙与完美,启发对物理学基本知识应用和对科学家创新思维的联想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大气风场被动遥感探测 多普勒效应 干涉成像技术 四强度探测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