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小流域的汾河上游生态服务价值演变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怡帆 师学义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62-269,278,共9页
为揭示汾河上游土地利用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确保汾河上游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顺利开展,以汾河上游区域为研究对象,以小流域为单元,基于该区域2006年、2011年、2016年3期遥感影像,参照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估算法对区域进行了生态系统... 为揭示汾河上游土地利用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确保汾河上游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顺利开展,以汾河上游区域为研究对象,以小流域为单元,基于该区域2006年、2011年、2016年3期遥感影像,参照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估算法对区域进行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并从总体格局和单项服务两个角度分析了其演变特征,为汾河上游“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程和土地利用调控提供科学参考。结果表明:(1)汾河上游地区2006年、2011年、2016年的生态服务价值总量逐年递减,减少幅度为13.74%。(2)整体ESV分布在空间上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现象,山川ESV较高,而各乡镇中心及周边区域形成大范围ESV低值区。单项服务中水文调节功能的贡献率一直居于首位。(3)区域ESV存在一定程度的空间自相关性,ESV数值在低值区域聚类较为明显。期间增值热点区和损失冷热点区域分布有显著变化,热点区的聚类主要得益于地方退耕还林还草、三北防护林等生态措施,而冷点区与当地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等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服务价值 小流域 汾河上游
下载PDF
汾河上游水文干旱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何雁峰 赵雪花 +2 位作者 张永波 郑秀清 祝雪萍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12,共4页
以汾河上游四个水文站月径流资料为基础,选取常用的六种概率分布拟合了月、季、年时间尺度下的径流量,并进行了拟合优度检验,判断出汾河上游水文站不同时间尺度下径流服从的最佳分布函数,根据最佳分布函数计算标准化径流指数,分析不同... 以汾河上游四个水文站月径流资料为基础,选取常用的六种概率分布拟合了月、季、年时间尺度下的径流量,并进行了拟合优度检验,判断出汾河上游水文站不同时间尺度下径流服从的最佳分布函数,根据最佳分布函数计算标准化径流指数,分析不同时间尺度下的水文干旱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汾河上游不同站点在不同时间尺度下服从的概率分布并不统一;不同时间尺度下四个水文站的标准化径流指数变化具有较好的一致性;1956~2000年标准化径流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水文干旱逐年加重;西北部干旱程度逐渐减轻,东南部干旱严重程度逐渐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干旱 时空特征 标准化径流指数 概率分布 汾河上游
下载PDF
基于Copula的汾河上游水文干旱频率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任璐 赵雪花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16,共6页
运用游程理论对汾河上游4个水文站的月径流资料进行干旱识别;选择4种分布函数拟合干旱特征变量,通过Kolmogorov-Smirnov检验法优选单变量边缘分布;利用Copula函数建立干旱特征变量的二维联合分布,计算重现期。结果表明,汾河上游干旱特... 运用游程理论对汾河上游4个水文站的月径流资料进行干旱识别;选择4种分布函数拟合干旱特征变量,通过Kolmogorov-Smirnov检验法优选单变量边缘分布;利用Copula函数建立干旱特征变量的二维联合分布,计算重现期。结果表明,汾河上游干旱特征变量的最佳边缘分布是对数正态分布;汾河上游大多数干旱重现期小于5年,且干旱历时与烈度的单变量重现期与二维重现期较为接近;干旱历时与烈度峰值、烈度与烈度峰值的单变量重现期与二维重现期差距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干旱 频率分析 COPULA函数 月径流 汾河上游
下载PDF
汾河上游近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贾宇平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3期85-89,共5页
根据汾河上游五县(市)1998-2005年土地利用数据资料,分析了该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研究表明:1)在7年尺度上,林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面积增加,其余五类用地面积减少.林地面积变化最大、增加最快,园地数量变化最小,水域变... 根据汾河上游五县(市)1998-2005年土地利用数据资料,分析了该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研究表明:1)在7年尺度上,林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面积增加,其余五类用地面积减少.林地面积变化最大、增加最快,园地数量变化最小,水域变化速度最慢.2)7年间,全区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略有上升,但土地利用程度较低,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存在区域差异.3)同类用地相比,牧草地、交通用地变化的区域差异在前4年间较明显,其余六类用地变化的区域差异则是在后3年间较明显.4)不同类用地相比较,前4年间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变化的区域差异性最大,未利用土地变化的区域差异性最小,后3年间区域差异最大的是水域,最小的是交通用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动态度 土地利用程度 汾河上游
下载PDF
基于PPCC检验的径流指数对汾河上游水文干旱演变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赵茹欣 赵雪花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0-23,共4页
水文干旱处于气象与农业干旱之间,影响着社会经济干旱。根据概率点据相关系数法检验汾河上游年径流对P-Ⅲ、对数P-Ⅲ及二参数对数正态分布的拟合情况,采用最佳分布计算径流干旱指数,分析汾河上游水文干旱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汾河上游年... 水文干旱处于气象与农业干旱之间,影响着社会经济干旱。根据概率点据相关系数法检验汾河上游年径流对P-Ⅲ、对数P-Ⅲ及二参数对数正态分布的拟合情况,采用最佳分布计算径流干旱指数,分析汾河上游水文干旱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汾河上游年径流最佳拟合分布为二参数对数正态分布。随着时间的推移,汾河上游无旱持续时间变短,干旱持续时间延长,且发生干旱的趋势性显著。其中,不同程度干旱发生的可能性最大为轻旱,其次为中旱、重旱及特旱发生可能性较小且概率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点据相关系数法 概率分布函数 年径流 水文干旱 汾河上游
下载PDF
汾河上游流域生态安全的定量评价与动态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海晓 王尚义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3期14-18,共5页
利用生态足迹和生态压力指数的理论与方法,对汾河上游流域1987年-2003年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盈余亏损、生态压力指数进行了测算,并建立了生态压力指数测算模型以及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盈余及生态安全度变化预测模型... 利用生态足迹和生态压力指数的理论与方法,对汾河上游流域1987年-2003年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盈余亏损、生态压力指数进行了测算,并建立了生态压力指数测算模型以及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盈余及生态安全度变化预测模型.测算结果表明:1)本地区生态承载力呈减少趋势;2)生态足迹均呈现增加趋势;3)1987-2007年生态压力指数从0.77增长为1.64,增长幅度为0.87,增长幅度较大;4)汾河上游流域已经超载,处于不安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汾河上游流域 定量分析 生态安全
下载PDF
试论清代中晚期汾河上游人类活动与太原水患加剧之关系 被引量:2
7
作者 赵海晓 任伯平 王尚义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4期103-106,136,共5页
作者应用水患频率五年滑动平均数法,分析了清乾隆初年至公元1911年间太原阳曲两县水患频率的增长情况.指出:乾隆初年fd=0.085,fd<0.2水患较轻,但以后逐步加剧,至清末0.2<fd<0.5灾情已相当严重,同频率的特大洪峰增大了一倍以上... 作者应用水患频率五年滑动平均数法,分析了清乾隆初年至公元1911年间太原阳曲两县水患频率的增长情况.指出:乾隆初年fd=0.085,fd<0.2水患较轻,但以后逐步加剧,至清末0.2<fd<0.5灾情已相当严重,同频率的特大洪峰增大了一倍以上.分析认为这与汾河上游人口增加、耕地扩张有一定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活动 水患 汾河上游 清代中晚期
下载PDF
Wakeby分布对水文干旱指数建立的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畅 赵雪花 祝雪萍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0-23,共4页
为更准确地描述流域干旱,以汾河上游上静游站、汾河水库站的月、季、年径流量为例,计算了其对Wakeby分布、Kappa分布、广义Pareto分布、P-Ⅲ型分布拟合情况,选取最优分布,以此构建径流干旱指数SDI并进行正态标准化,对研究区的水文干旱... 为更准确地描述流域干旱,以汾河上游上静游站、汾河水库站的月、季、年径流量为例,计算了其对Wakeby分布、Kappa分布、广义Pareto分布、P-Ⅲ型分布拟合情况,选取最优分布,以此构建径流干旱指数SDI并进行正态标准化,对研究区的水文干旱事件进行等级划分,并依据历史记载干旱进行验证。结果表明,Wakeby分布计算得到的干旱情况与实际干旱事件基本吻合;1958~2016年间上静游、汾河水库站月尺度干旱发生频率为65%以上,以中、轻旱为主;旱情于春冬两季多发,月、季尺度干旱发生频率较稳定。Wakeby分布对于研究区径流数据有良好的适用性,其他相似地区构建干旱指数时也可将其作为参考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干旱 Wakeby分布 干旱频率 汾河上游
下载PDF
基于新型综合干旱指数的汾河上游干旱特征分析
9
作者 武乔 赵雪花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5-18,共4页
汾河流域旱灾具有灾情重、影响范围广的特点,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阻滞作用,因此准确评估流域内干旱状况具有重要意义。基于SPI、SPEI、SRI三种干旱指数,用泰森多边形进行数据分组,通过Caussian Copula函数构建新型综合干旱指数... 汾河流域旱灾具有灾情重、影响范围广的特点,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阻滞作用,因此准确评估流域内干旱状况具有重要意义。基于SPI、SPEI、SRI三种干旱指数,用泰森多边形进行数据分组,通过Caussian Copula函数构建新型综合干旱指数CI,用M-K趋势检验法对CI年序列进行趋势检验,并由游程理论提取干旱特征。研究发现,CI可以很好地对水文干旱和气象干旱同时做出响应。年尺度CI序列的M-K趋势序列数为-3.78,汾河上游有向干旱发展的趋势。1970年发生的干旱强度最小,为0.06;2013~2016年4年连旱,干旱强度最大为2.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干旱指数 Copulas函数 水文干旱 气象干旱 汾河上游
下载PDF
汾河上游水资源危机特点及水环境恢复对策
10
作者 刘小兵 王云飞 《绿色科技》 2017年第16期70-72,共3页
结合汾河上游水资源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应用数理统计法对汾河上游水资源危机的现状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汾河上游水资源存在水质型缺水和水量型缺水并存的特点。提出了水资源和水环境恢复对策:控制水资源使用量、转变开发... 结合汾河上游水资源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应用数理统计法对汾河上游水资源危机的现状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汾河上游水资源存在水质型缺水和水量型缺水并存的特点。提出了水资源和水环境恢复对策:控制水资源使用量、转变开发方式、加强污染控制和检测,调整产业结构是解决其水资源及水环境危机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危机 恢复策略 汾河上游
下载PDF
汾河上游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马义娟 侯志华 徐晓莉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803-1808,共6页
汾河上游流域是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独立的流域单元,是山西省太原市惟一的供水之源,也是重要水源涵养区,其土地利用方式直接影响着流域乃至山西省的生态安全。参照Costanza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方法及生态经济协调度模式,定量分析汾河上... 汾河上游流域是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独立的流域单元,是山西省太原市惟一的供水之源,也是重要水源涵养区,其土地利用方式直接影响着流域乃至山西省的生态安全。参照Costanza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方法及生态经济协调度模式,定量分析汾河上游1990—2008年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经济协调度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20a间,汾河上游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出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其中林地面积的增加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贡献较大,但水域面积的减少带来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减少,生态环境存在潜在危机;总体上,流域内生态经济协调度有所改善,但仍处于低协调度的边缘,尤其是流域范围内的宁武县、岚县和静乐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服务价值 生态经济协调度 汾河上游
原文传递
近60年汾河中上游水沙变化趋势及其驱动因素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凯 鲁克新 +3 位作者 李鹏 李占斌 时鹏 杨殊桐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4-59,共6页
为了揭示近60年汾河中上游水沙变化趋势及其驱动因素,使用Mann-Kendall检验法对汾河中上游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序列进行了趋势和突变分析,并采用双累积曲线法定量计算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汾河中上游水沙变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1963-2... 为了揭示近60年汾河中上游水沙变化趋势及其驱动因素,使用Mann-Kendall检验法对汾河中上游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序列进行了趋势和突变分析,并采用双累积曲线法定量计算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汾河中上游水沙变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1963-2016年期间汾河中上游的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均呈现明显的减少趋势(p<0.01),突变发生年份分别为1981年和1980年;气候变化对汾河中上游的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减少的影响微弱,而社会经济发展、水利工程建设和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实施等人类活动是导致汾河中上游的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汾河中上游径流量减少的贡献率分别为29%,71%,而二者对年输沙量减少的贡献率分别为22%,78%。研究成果可以为汾河中上游流域的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水环境有效管理保护与水土保持工作宏观科学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汾河中上游 水沙变化 归因分析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贡献率
下载PDF
汾河上游流域弃耕地土壤养分及其与机械组成的关系 被引量:6
13
作者 侯丽 马义娟 +2 位作者 王国玲 苏志珠 张瑾 《山西农业科学》 2019年第8期1422-1427,共6页
为了解汾河上游流域弃耕地土壤养分状况及其与机械组成的关系,并为研究区的合理利用土地提供基础数据,通过野外调查取样与室内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区2种主要弃耕地类(退耕还林地和荒草地)以及周边耕地土壤养分及其与机械的组成关系进... 为了解汾河上游流域弃耕地土壤养分状况及其与机械组成的关系,并为研究区的合理利用土地提供基础数据,通过野外调查取样与室内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区2种主要弃耕地类(退耕还林地和荒草地)以及周边耕地土壤养分及其与机械的组成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类土壤养分含量差异明显,有机质含量平均值表现为耕地>荒草地>退耕还林地;全氮含量表现为耕地>荒草地>退耕还林地;全磷含量整体差别不明显;全钾含量表现为退耕还林地>耕地>荒草地;弃耕地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呈表层(0~20cm)>下层(20~40cm)的规律,具有表聚现象,全钾含量弃耕地表现为表层<下层、对照耕地表现为表层>下层;弃耕地土壤养分与机械组成密切相关,黏粒是影响土壤养分含量多寡的关键性粒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弃耕地 土壤养分 机械组成 汾河上游流域
下载PDF
ArcSwat模型在汾河上游流域水环境治理中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建国 邢立文 赵璐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23年第2期64-75,共12页
为了模拟汾河上游流域水沙运移和污染物输出情况,本文基于流域基础数据构建ArcSwat模型,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产流、产沙及污染物输出的模拟精度高。通过模拟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变化和排污口优化等情境得到以下结论:ArcSwat模型可以精... 为了模拟汾河上游流域水沙运移和污染物输出情况,本文基于流域基础数据构建ArcSwat模型,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产流、产沙及污染物输出的模拟精度高。通过模拟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变化和排污口优化等情境得到以下结论:ArcSwat模型可以精确模拟流域产流、产沙及污染物质运移,降雨是未来情景模式下污染物质输出的主要因素。土地利用变化对污染物质输出的影响是负面的,流域排污口优化可满足纳污能力的核定,应适当减少入河排污口的数量。综上所述,ArcSwat模型能较好地在汾河上游流域应用,能够为该流域水环境生态治理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汾河上游流域 ArcSwat 土地利用 气候变化 排污口 水环境
下载PDF
不同土地利用情景下汾河上游地区碳储量评估 被引量:56
15
作者 张燕 师学义 唐倩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60-373,共14页
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对预测气候变化、温室气体排放和减少等具有重要意义,而土地利用格局变化是研究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基础,它直接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结构及分布情况,进而改变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运用SDCLUE-S复合模型模拟了未来不同... 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对预测气候变化、温室气体排放和减少等具有重要意义,而土地利用格局变化是研究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基础,它直接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结构及分布情况,进而改变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运用SDCLUE-S复合模型模拟了未来不同情景下汾河上游土地利用情况,并采用InVEST模型测算了不同时期下研究区碳储量情况。结果表明:2007—2017年汾河上游草地、未利用地及水体面积减少,耕地、建设用地、林地增加,自然增长情景与生态保护情景下2030年土地利用格局差异较大,耕地、建设用地、林地及水体呈相反趋势发展。2017年汾河上游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密度分别为58977910.98t和147.54t/hm^(2),与2007年相比增加了1237143.02t和3.09t/hm^(2)。2017—2030年自然增长情景下汾河上游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密度显著下降,主要原因是林地、草地面积减少,建设用地增加,生态保护情景下显著增加,碳储量和碳密度分别为59142210.16t和147.95t/hm^(2)。生态保护情景能够有效提高区域生态系统碳储量,但同时要考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区在未来发展规划中应基于生态保护情景,统筹各项资源,保障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动力学 CLUE-S模型 未来情景模拟 碳储量 汾河上游
下载PDF
基于CEEMD-GRNN组合模型的月径流预测方法 被引量:22
16
作者 赵雪花 桑宇婷 祝雪萍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7-123,141,共8页
针对径流序列的噪声因素与非线性特性,采用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法(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CEEMD)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eneralized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s, GRNN)的组合模型,对汾河上游上静游站、汾河... 针对径流序列的噪声因素与非线性特性,采用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法(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CEEMD)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eneralized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s, GRNN)的组合模型,对汾河上游上静游站、汾河水库站、寨上站、兰村站1958~2000年的月径流序列进行实例研究,探究3种不同建模方式下的组合模型对预测精度的影响,其中组合模型1使用加权平均集成法将各分量预测结果相加,组合模型2去除高频分量后再使用加权平均集成法将剩余分量预测结果相加,组合模型3去除高频分量后将剩余分量预测结果直接相加;再将组合模型与单一GRNN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各模型的确定性系数(NS)均大于0.5,预测结果均具有可信度;不同的月径流资料适用不同的建模方法,对于极差较小的月径流序列,组合模型1预测效果最好,与另外两种组合模型及单一模型相比,平均绝对误差(MAE)、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平均减少26%,17%,23%;对于极差较大的径流序列,组合模型2预测效果最好,与另外两种组合模型及单一模型相比,MAE,MAPE,RMSE分别平均减少30%,28%,33%。组合模型2预测误差总小于组合模型3,即加权平均集成法对提高预测精度有一定作用。三种建模过程的CEEMD-GRNN组合模型预测误差均比单一GRNN模型小,说明组合模型较单一模型更适用于月径流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径流预测 CEEMD模型 GRNN模型 加权平均集成法 汾河上游
下载PDF
基于VMD-LSSVM的月径流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21
17
作者 吕晗芳 赵雪花 +2 位作者 桑宇婷 祝雪萍 张丽娟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66-170,176,共6页
针对月径流序列包含多种复杂频率信息的特性,为提高预测精度,对上静游站、汾河水库站、寨上站和兰村站1958-2000年月径流序列资料进行分析并预测。提出变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Squar... 针对月径流序列包含多种复杂频率信息的特性,为提高预测精度,对上静游站、汾河水库站、寨上站和兰村站1958-2000年月径流序列资料进行分析并预测。提出变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Square Support Vector Machines,LSSVM)(VMD-LSSVM)组合模型,并与单一LSSVM模型、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的EMD-LSSVM组合模型和基于完备总体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CEEMDAN)的CEEMDAN-LSSVM组合模型进行预测结果对比,采用纳什效率系数NS、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 4个误差指标评定各模型的预测精度。结果表明:组合模型较单一模型预测效果好,其中以VMD-LSSVM模型精度最高,2个站点精度达到甲级,MAE、MAPE和RMSE比CEEMDAN-LSSVM分别减少了50%~75%、40%~70%、40%~70%,比EMD-LSSVM分别减少了70%~80%、60%~85%、50%~80%,比LSSVM分别减少了80%~90%、75%~90%、50%~90%。因此VMD-LSSVM模型能适用于复杂的多频月径流预测,并能达到较高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汾河上游 变分模态分解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月径流预测
下载PDF
汾河中上游湿地植被β多样性 被引量:14
18
作者 张淼淼 秦浩 +1 位作者 王烨 张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292-3299,共8页
探讨和揭示群落构建机制(生态位理论和中性理论)是生态学和生物地理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研究β多样性格局及其与空间距离和环境异质性的关系为解释群落构建机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以往群落β多样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物种组成的... 探讨和揭示群落构建机制(生态位理论和中性理论)是生态学和生物地理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研究β多样性格局及其与空间距离和环境异质性的关系为解释群落构建机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以往群落β多样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物种组成的差异性,对种间在进化关系和功能属性方面的差异则关注较少。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汾河中上游湿地植被Tβ(taxonβ-diversity)、Pβ(phylogeneticβ-diversity)和Fβ(functionalβ-diversity)多样性格局及其与空间距离和生境异质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随着样地间距离的增加,Tβ、Pβ和Fβ整体上表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即表现出群落的距离衰减效应。(2)土壤因子中,TP是影响样地间Tβ、Pβ和Fβ的主要因子(P<0.05);p H、TOC和TN对Tβ、Pβ和Fβ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3)由于受到空间扩散限制和生境异质性的影响,样地间β多样性表现出较大的差异,Tβ(0.66—1)、Pβ(0.42—0.85)和Fβ(0.51—0.94)。(4)尽管Tβ、Pβ和Fβ反映了多样性的不同方面,但三者之相关性极显著(P<0.01);(5)对Tβ、Pβ和Fβ多样性格局及其与空间距离和生境异质性的关系进行研究,表明环境因子和扩散限制共同决定着β多样性的格局,即群落的构建机制由生态位理论和中性理论共同主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多样性 系统发育多样性 功能多样性 空间距离 生境异质性 汾河上中游
下载PDF
基于EMD分解的AR模型在年径流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9
作者 陈旭 赵雪花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4-18,共5页
为提高年径流中长期预测的精度,提出了一种新的时间序列预测方法——基于EMD分解的AR模型,以汾河上游上静游、汾河水库、寨上和兰村四座水文站1956~2000年的年径流序列为例,首先利用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将四座水文站的年径流序... 为提高年径流中长期预测的精度,提出了一种新的时间序列预测方法——基于EMD分解的AR模型,以汾河上游上静游、汾河水库、寨上和兰村四座水文站1956~2000年的年径流序列为例,首先利用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将四座水文站的年径流序列分解为若干个固有模态函数(IMF)分量和一个残余项分量,然后运用自回归(AR)模型分别对各阶IMF进行预测,最后将各阶预测值重构得到年径流量预测值与单独运用AR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运用基于EMD分解的AR模型对汾河上游年径流进行预测,其预测精度比单独运用AR模型的预测精度有明显提高,表明该方法可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模态分解 AR模型 年径流预测 汾河上游
下载PDF
基于EMD的数据驱动模型在径流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赵雪花 陈旭 袁旭琦 《系统工程》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50-154,共5页
为提高径流预测的准确性,提出一种经验模态分解EMD(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与数据驱动模型相结合的径流预测方法。该方法运用EMD将汾河上游兰村、汾河水库和上静游三个水文站年径流序列分解为随机分量和趋势分量,分别选择合适模... 为提高径流预测的准确性,提出一种经验模态分解EMD(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与数据驱动模型相结合的径流预测方法。该方法运用EMD将汾河上游兰村、汾河水库和上静游三个水文站年径流序列分解为随机分量和趋势分量,分别选择合适模型对各分量进行合理预测,再拟合各分量预测结果得到最终的年径流预测值。结果表明,通过EMD分解,预测效果有明显提高,满足规范要求,计算方法可行。预测结果可为汾河上游防洪抗旱规划,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模态分解 数据驱动模型 径流预测 汾河上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