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脊髓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1例报告与综述
1
作者 彭京 张学俊 +1 位作者 万松 丁凡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297-1302,共6页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神经病理性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是一种难以处理的并发症,会使患者严重衰弱,并可能导致不活动和心理问题,如抑郁和焦虑。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目前还未取得重大的突破,既往研究聚集于药物等...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神经病理性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是一种难以处理的并发症,会使患者严重衰弱,并可能导致不活动和心理问题,如抑郁和焦虑。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目前还未取得重大的突破,既往研究聚集于药物等保守治疗。脊髓电刺激(spinal cord stimulation,SCS)作为一种侵袭性方式,其作用和疗效确切,已逐渐被临床所接受。但研究主要聚集在腰腿痛领域,对脊髓损伤后上肢疼痛的应用还很少。本文报告SCS治疗1例脊髓损伤后上肢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患者,并对脊髓电刺激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文献进行综述,为临床医生治疗该类疾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病理性疼痛 上肢疼痛 脊髓刺激
原文传递
程序化手法联合常规疗法对偏瘫后上肢痛患者疼痛程度、上肢关节活动度的影响
2
作者 闫俊棚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16期2014-2016,共3页
目的:探究程序化手法联合常规疗法在偏瘫后上肢痛患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月河南省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6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31)和对照组(n=31)。对照组采... 目的:探究程序化手法联合常规疗法在偏瘫后上肢痛患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月河南省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6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31)和对照组(n=31)。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程序化手法。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Fugl-Meyer上肢功能量表(FMA)评分、肱动脉血流动力学[直径(D)、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阻力指数(RI)]、上肢关节活动度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9,P<0.05)。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VA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FMA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78、2.587,P<0.05);两组患者D、PSV、RI均较治疗前改善,且研究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42、2.078、2.416,P<0.05);两组患者外旋范围、前屈范围均较治疗前增加,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49、2.763,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程序化手法疗效确切,可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有效减轻疼痛,提高上肢运动功能,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 上肢痛 程序化手法 关节活动度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卒中后上肢疼痛1例报道 被引量:2
3
作者 山磊 崔利华 杨宇琦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89-1190,共2页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BTX-A)注射治疗卒中后上肢疼痛的疗效。方法报道1例卒中后上肢疼痛患者的症状和体征,BTX-A注射的部位和剂量及预后。结果 BTX-A注射后患者上肢疼痛明显减轻,注射后4周时疼痛完全消失。结论 BTX-A注射对卒中后上肢...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BTX-A)注射治疗卒中后上肢疼痛的疗效。方法报道1例卒中后上肢疼痛患者的症状和体征,BTX-A注射的部位和剂量及预后。结果 BTX-A注射后患者上肢疼痛明显减轻,注射后4周时疼痛完全消失。结论 BTX-A注射对卒中后上肢疼痛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痉挛 上肢疼痛 A型肉毒毒素
下载PDF
针刺配合软组织压痛点推拿治疗上肢麻痛患者48例 被引量:1
4
作者 贾利军 管宏钟 +3 位作者 陈晓砖 尹利华 胡晶晶 彭冬华 《光明中医》 2018年第14期2084-2085,共2页
目的采用针刺配合软组织压痛点推拿治疗上肢麻痛,观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门诊92例上肢麻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行针刺疗法和针刺配合软组织压痛点推拿疗法2组,连续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对照组44例患者,痊愈10例,显效18例,好转8例,... 目的采用针刺配合软组织压痛点推拿治疗上肢麻痛,观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门诊92例上肢麻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行针刺疗法和针刺配合软组织压痛点推拿疗法2组,连续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对照组44例患者,痊愈10例,显效18例,好转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1.82%。治疗组48例,痊愈16例,显效21例,好转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83%。结论针刺配合软组织压痛点推拿治疗上肢麻痛较针刺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软组织压痛点 推拿疗法 上肢麻痛 软组织外科学
下载PDF
中药四黄粉治疗心脏介入术后上肢瘀肿疼痛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梁兜选 杜秀眉 +4 位作者 叶芃 邹培源 陈广进 李爱民 冯小燕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17期96-98,130,共4页
目的探究中药四黄粉治疗心脏介入术后上肢瘀肿疼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阳江市中医医院心血管内科一区、心血管内科二区的冠心病行介入治疗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常规使用TR-Band止血阀并配合... 目的探究中药四黄粉治疗心脏介入术后上肢瘀肿疼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阳江市中医医院心血管内科一区、心血管内科二区的冠心病行介入治疗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常规使用TR-Band止血阀并配合弹力绷带包扎术肢,抬高患肢并制动及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中药四黄粉调配成膏湿敷术肢,48 h后再配合红外线每天照射30 min,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瘀斑、血肿消退时间,术肢疼痛评分及临床疗效等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瘀斑、血肿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术肢疼痛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82.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四黄粉治疗心脏介入术后上肢瘀肿疼痛,可以明显改善疗效及相关症状,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介入术后 上肢瘀肿疼痛 中药四黄粉 湿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