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DIC技术的砂土中圆形锚板上拔土体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
18
1
作者
史旦达
毛逸瑶
+2 位作者
杨勇
原媛
郝冬雪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201-3213,共13页
针对福建标准砂,采用非接触式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 DIC),通过一系列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了圆形锚板上拔时锚周土体的变形特性,重点分析了盘径、埋深比和砂土相对密实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盘径的增加,同一...
针对福建标准砂,采用非接触式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 DIC),通过一系列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了圆形锚板上拔时锚周土体的变形特性,重点分析了盘径、埋深比和砂土相对密实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盘径的增加,同一埋深比条件下,上拔力峰值和出现上拔力峰值时的位移水平均明显增大,而上拔承载力系数Nγ则随着盘径的增加而减小,但盘径变化不影响上拔时锚周土体位移影响区的形状,且以上规律不受砂土相对密实度变化的影响。对于密砂,锚周土体位移影响区形状随着埋深比的增加由倒梯形向U字形发展,土体剪切破坏面为沿锚板边缘向外侧斜上方演进的直线型破坏面,且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约为1/4φp(φp为土的峰值摩擦角);随着锚板的上拔,锚板上方土体出现较为明显的体积膨胀。对于松砂,随着埋深比的增加,锚周土体位移影响区形状由延伸至土体表面的矩形向内置于土体的贝壳形发展;浅埋时,土体剪切破坏面沿锚板边缘垂直向土体表面开展;深埋时,土体剪切破坏面沿锚板边缘向内侧斜上方发展,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约为45°+1/2φp。无论何种埋深比,锚板正上方均观测到小范围的体积膨胀区,其上为体积收缩区,且随着埋深比的增加体积收缩量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像相关技术
圆形锚板
土体变形
上拔承载力系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索连板球基础竖向抗拔承载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
3
2
作者
王雪姣
言志信
龙哲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6-43,共8页
针对沙漠地区砂土地基的工程特性及现有输电塔基础存在的不足,研发出索连板球基础。将室内相似模型上拔试验与数值模拟计算相结合,对不同上拔荷载作用下的基础位移进行分析,并研究了埋深比、球径及柱径对基础极限抗拔承载力系数及土体...
针对沙漠地区砂土地基的工程特性及现有输电塔基础存在的不足,研发出索连板球基础。将室内相似模型上拔试验与数值模拟计算相结合,对不同上拔荷载作用下的基础位移进行分析,并研究了埋深比、球径及柱径对基础极限抗拔承载力系数及土体表面主破裂面半径的影响及其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与土体变形演化的三阶段相对应,荷载位移曲线呈三段式变化;埋深比对基础极限抗拔力影响最大,且它们之间呈正相关关系;极限抗拔承载力系数随埋深比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与球体直径呈负相关关系,与水泥土柱直径呈正相关关系;土体表面主破裂面半径与埋深比、球径及柱径均呈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连板球基础
埋深比
荷载-位移曲线
极限抗拔承载力系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DIC技术的砂土中圆形锚板上拔土体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
18
1
作者
史旦达
毛逸瑶
杨勇
原媛
郝冬雪
机构
上海海事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东北电力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201-3213,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1772273,No.11802172)。
文摘
针对福建标准砂,采用非接触式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 DIC),通过一系列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了圆形锚板上拔时锚周土体的变形特性,重点分析了盘径、埋深比和砂土相对密实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盘径的增加,同一埋深比条件下,上拔力峰值和出现上拔力峰值时的位移水平均明显增大,而上拔承载力系数Nγ则随着盘径的增加而减小,但盘径变化不影响上拔时锚周土体位移影响区的形状,且以上规律不受砂土相对密实度变化的影响。对于密砂,锚周土体位移影响区形状随着埋深比的增加由倒梯形向U字形发展,土体剪切破坏面为沿锚板边缘向外侧斜上方演进的直线型破坏面,且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约为1/4φp(φp为土的峰值摩擦角);随着锚板的上拔,锚板上方土体出现较为明显的体积膨胀。对于松砂,随着埋深比的增加,锚周土体位移影响区形状由延伸至土体表面的矩形向内置于土体的贝壳形发展;浅埋时,土体剪切破坏面沿锚板边缘垂直向土体表面开展;深埋时,土体剪切破坏面沿锚板边缘向内侧斜上方发展,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约为45°+1/2φp。无论何种埋深比,锚板正上方均观测到小范围的体积膨胀区,其上为体积收缩区,且随着埋深比的增加体积收缩量逐渐增加。
关键词
数字图像相关技术
圆形锚板
土体变形
上拔承载力系数
Keywords
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
technology
circular
plate
anchor
soil
deformation
uplift
bearing
capacity
coefficient
分类号
TU473.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索连板球基础竖向抗拔承载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
3
2
作者
王雪姣
言志信
龙哲
机构
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
河南城建学院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出处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6-43,共8页
基金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162102310390)
河南省引智项目(201804)~~
文摘
针对沙漠地区砂土地基的工程特性及现有输电塔基础存在的不足,研发出索连板球基础。将室内相似模型上拔试验与数值模拟计算相结合,对不同上拔荷载作用下的基础位移进行分析,并研究了埋深比、球径及柱径对基础极限抗拔承载力系数及土体表面主破裂面半径的影响及其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与土体变形演化的三阶段相对应,荷载位移曲线呈三段式变化;埋深比对基础极限抗拔力影响最大,且它们之间呈正相关关系;极限抗拔承载力系数随埋深比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与球体直径呈负相关关系,与水泥土柱直径呈正相关关系;土体表面主破裂面半径与埋深比、球径及柱径均呈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索连板球基础
埋深比
荷载-位移曲线
极限抗拔承载力系数
Keywords
foundation
of
plate
and
ball
connected
by
anchor
cable
buried
depth
ratio
load-displacement
curve
ultimate
uplift
bearing
capacity
coefficient
分类号
TM75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TU470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DIC技术的砂土中圆形锚板上拔土体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史旦达
毛逸瑶
杨勇
原媛
郝冬雪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索连板球基础竖向抗拔承载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王雪姣
言志信
龙哲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9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