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8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棉花遗传育种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93
1
作者 喻树迅 范术丽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0-124,共5页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棉花育种的现状及原棉品质类型多样化、抗性育种目标不断提高、品质分布生态区域差异受到重视,利用杂种优势的范围逐步扩大、多用途类型品种深入研究五大发展趋势,从品种改良和品种更换的角度阐明了我国棉花育种的七个...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棉花育种的现状及原棉品质类型多样化、抗性育种目标不断提高、品质分布生态区域差异受到重视,利用杂种优势的范围逐步扩大、多用途类型品种深入研究五大发展趋势,从品种改良和品种更换的角度阐明了我国棉花育种的七个重要阶段和目前存在的三个热点问题,提出了我国棉花育种的新思路及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遗传 育种 展望
下载PDF
陆地棉产量性状QTLs的分子标记及定位 被引量:48
2
作者 殷剑美 武耀廷 +3 位作者 张军 张天真 郭旺珍 朱协飞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2-166,共5页
应用我国的高产栽培品种泗棉 3号和美国栽培品种TM 1为材料 ,构建F2 和F2∶3 作图群体 ,应用 30 1对SSR引物和 10 40个RAPD引物 ,对产量性状QTLs进行了分子标记筛选 ,结果共筛选出了 37对SSR多态性引物和 10个RAPD多态性引物的 49个位... 应用我国的高产栽培品种泗棉 3号和美国栽培品种TM 1为材料 ,构建F2 和F2∶3 作图群体 ,应用 30 1对SSR引物和 10 40个RAPD引物 ,对产量性状QTLs进行了分子标记筛选 ,结果共筛选出了 37对SSR多态性引物和 10个RAPD多态性引物的 49个位点 ,鉴定出了控制产量性状变异的主效QTLs。定位于第 9染色体的连锁群 ,分别具有控制铃重、衣分和籽指的主效QTLs ,铃重的 2个QTLs分别解释F2∶3 群体表型变异的 18 2 %和 2 1 0 % ;在F2 群体检测到的 1个衣分QTL解释表型变异的 2 5 % ,另一个衣分QTL在F2 群体和F2∶3 群体都检测到 ,解释F2 群体衣分的2 4 9%的表型变异 ,解释F2∶3 群体衣分的 5 9%的表型变异 ;在F2∶3 群体铃重的一个QTL的同一位置同时检测到一个籽指QTL ,它解释 15 6 %的表型变异 ,是一因多效或是紧密连锁的两个QTLs,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产量性状 QTL 分子标记 区间作图 定位
下载PDF
陆地棉核心种质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81
3
作者 代攀虹 孙君灵 +6 位作者 何守朴 王立如 贾银华 潘兆娥 庞保印 杜雄明 王谧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3694-3708,共15页
【目的】分析陆地棉核心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和表型性状遗传变异规律,并探讨核心种质的综合评价方法。【方法】利用17个表型性状数据分析419份陆地棉核心种质的遗传多样性。用Shannon-weaver信息多样性指数计算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用Nei... 【目的】分析陆地棉核心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和表型性状遗传变异规律,并探讨核心种质的综合评价方法。【方法】利用17个表型性状数据分析419份陆地棉核心种质的遗传多样性。用Shannon-weaver信息多样性指数计算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用Nei’s 1973法计算表型性状遗传距离,并使用NTSYS-pc 2.20q软件对核心种质进行聚类分析;用SAS9.2对表型性状数据进行最佳线性无偏估计(BLUE),然后根据最佳线性无偏估计值计算出表型性状的最佳值。同时,结合主成分、回归和相关分析,研究核心种质的综合评价指标和方法。【结果】核心种质表型性状分析发现,单株铃数、单铃重、衣分、子指等性状的变异系数均较大,变异系数超过10%。而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以及上半部平均长度的变异程度较小,变异系数均在10%以下。方差分析发现,各表型性状地点间、年份间、地点和年份间、品种间均有极显著差异;不同地理来源的种质表型性状差异较大,长江流域地理来源的种质生育期、伸长率、上半部平均长度、衣分等性状均高于其他的地理来源,西北内陆地理来源的种质纤维强度,单铃重、整齐度指数、株高、纺纱均匀性指数等综合性状最好,美国种质的产量和纤维品质的性状优于其他国家的总和。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351—3.796,平均为1.715。分析不同地理来源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发现黄河流域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丰富度最高,中国南部区域最低。类群聚类结果发现陆地棉整体分散,没有比较明显的类群关系,部分具有相似特点的种质聚类13个组群。核心种质综合评价表明在累计贡献百分比高于85%时,共发现7个主成分,陆地棉核心种质的表型性状综合值(F值)平均为1.740,来自澳大利亚的N74-250F值最高(2.302),辽阳绿绒棉的F值最低(0.624)。对17个表型性状与F值的相关分析,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核心种质 表型性状 遗传多样性 综合评价
下载PDF
双价抗虫基因陆地棉转化植株的获得 被引量:38
4
作者 王伟 朱祯 +4 位作者 高越峰 石春林 陈宛新 郭仲琛 李向辉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9年第4期384-388,共5页
利用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SmithetTownsend)Conn)介导法将含有豌豆外源凝集素(pealectin,PLec)基因和大豆Kunitz型胰蛋白酶抑制剂(soyb... 利用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SmithetTownsend)Conn)介导法将含有豌豆外源凝集素(pealectin,PLec)基因和大豆Kunitz型胰蛋白酶抑制剂(soybeanKunitztrypsininhibitor,SKTI)基因的双价抗虫基因植物表达载体pBinLK用于陆地棉(GosypiumhirsutumL.)栽培品种“新陆早1号”、“新陆中2号”、“冀合321”和“辽9”的转化。棉花无菌苗下胚轴经过与根癌农杆菌共培养、卡那霉素抗性愈伤组织的筛选、体细胞胚状体的诱导和植株再生等阶段成功地获得了双价抗虫基因陆地棉转化植株。NPTⅡ的ELISA检测、PCR鉴定和PCRSouthern检测证实,两个外源抗虫基因同时存在于再生植株基因组内。抗虫测试结果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转化 根癌农杆菌 抗虫基因
下载PDF
270份陆地棉种质资源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73
5
作者 李慧琴 于娅 +4 位作者 王鹏 刘记 胡伟 鲁丽丽 秦文强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03-910,共8页
对270份陆地棉种质资源的7个农艺性状和5个纤维品质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相关性、主成分和聚类分析,进而筛选适宜优良性状的棉花种质资源材料,为棉花育种工作中亲本选配与品种选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该批棉花种质资源具... 对270份陆地棉种质资源的7个农艺性状和5个纤维品质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相关性、主成分和聚类分析,进而筛选适宜优良性状的棉花种质资源材料,为棉花育种工作中亲本选配与品种选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该批棉花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12个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结铃数(24.2%)、第一果枝长度(17.500%)、第一果枝节位(14.100%)、单铃重(13.329%)、马克隆值(11.091%)、株高(11.010%)、衣分(10.984%)、果枝数(9.625%)、断裂比强度(8.574%)、上半部平均长度(6.257%)、伸长率(2.005%)和整齐度指数(1.562%);相关分析表明上半部平均长度与株高呈显著正相关,与马克隆值呈显著负相关,衣分与株高和断裂比强度呈显著正相关,与果枝数呈显著负相关,马克隆值与伸长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结铃数与第一果枝节位呈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前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67.358%,第1主成分主要和纤维品质有关,第2主成分主要与结铃数、第一果枝长度有关,第3主成分主要与果枝数有关,第4主成分主要与第一果枝节位有关;聚类分析将270份陆地棉种质资源在遗传距离为7.5时划分为6类,第1类群的棉花材料可作为改良棉花断裂比强度的材料加以利用,泗棉2号、南丹巴地大花、鄂抗棉8号和Qik可作为改良棉花产量构成的材料加以利用,聊113、军棉1号、辽阳绿绒棉和保2367可作为改良棉花马克隆值的材料加以利用,陕三原78-782可作为株型改良的材料加以利用,育种工作中可以结合性状之间的关系,培育新品种与新品系,为棉花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棉花高品质纤维性状QTLs的分子标记筛选及其定位 被引量:37
6
作者 袁有禄 张天真 +3 位作者 郭旺珍 沈新莲 John Yu RussellJ Kohel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151-1161,共11页
利用 72 35、TM - 1亲本 (P1 、P2 ) ,以及 ( 72 35×TM - 1 )F1 、F2 (南京和美国 2个环境 )与F2 3(南京和海南 2个环境 )家系群体 ,根据F2 与F2 3的纤维品质性状表现 ,构建了纤维强度、细度与长度的极值DNA混合池 ,通过 2 2 1对... 利用 72 35、TM - 1亲本 (P1 、P2 ) ,以及 ( 72 35×TM - 1 )F1 、F2 (南京和美国 2个环境 )与F2 3(南京和海南 2个环境 )家系群体 ,根据F2 与F2 3的纤维品质性状表现 ,构建了纤维强度、细度与长度的极值DNA混合池 ,通过 2 2 1对SSR引物、1 840个RAPD引物对亲本和极值DNA混合池筛选 ,共得到了 1 3个多态性标记 ,其中 8个标记可能与高强有关 ,1个标记与低强有关 ;3个标记与麦克隆值有关 ;1个与绒长有关。进一步通过F2 分离群体检测 ,连锁分析表明与高强有关的 8个标记 ( 2个SSR标记和 6个RAPD标记 )紧密连锁 ,覆盖 1 5 .5cM。这一高强纤维的QTL ,4个环境中均以FSR1 933为最近 ,相距不超过 0 .6cM ,能解释 35 %的F2 变异 ,5 3.8%的F2 3的表型变异 ,是目前纤维强度单个QTL效应最大的 ,多个环境下稳定 ,可以直接用于标记辅助育种。单体测验表明 ,该在棉花的第 1 0染色体上。麦克隆值的一个主效QTL标记FMR1 60 3,在F2 中能解释 7.8%的变异 ,在F2 3中能解释 2 5 .4%的变异 ,同样表现环境稳定。纤维长度的一个标记FLR1 1 550 ,在 3个环境中预测到 ,最大能解释 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优质纤维 QTL 分子标记 育种 品质性状 定位
下载PDF
陆地棉杂种优势及自交衰退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62
7
作者 王学德 潘家驹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8-23,共6页
采用 NCⅡ交配设计,估计了陆地棉产量、产量构成因子和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参数,以及计算了56个组合的杂种一代平均优势和30个组合的杂种二代平均优势。通过不同世代间的比较,对7个性状杂种优势及自交衰退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产量、... 采用 NCⅡ交配设计,估计了陆地棉产量、产量构成因子和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参数,以及计算了56个组合的杂种一代平均优势和30个组合的杂种二代平均优势。通过不同世代间的比较,对7个性状杂种优势及自交衰退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产量、铃重和纤维长度不但有极显著的 F_1杂种优势,而且也有显著的 F_2杂种优势,这些性状的优势主要是由加性效应决定的,因而自交衰退较缓慢;铃数和马克隆值的杂种优势除了加性效应外,显性效应也起较大的作用,因此F_1自交衰退较明显;产量、衣分和2.5%跨距长度的遗传力较大,世代间的相关程度较高,加强对亲代及 F_1的选择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杂种优势 遗传分析
下载PDF
棉花单宁-黄酮类化合物对棉铃虫的抗性潜力 被引量:48
8
作者 武予清 郭予元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86-289,共4页
陆地棉棉叶甲醇提取物包含了棉花的大部分单宁 -黄酮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对棉花多种病虫害具有抗性作用。将这些化合物定量加入人工饲料中饲养棉铃虫 1龄幼虫 5d,结果表明 ,儿茶素、缩合单宁、芸香苷和异槲皮苷在饲料中的浓度增加均... 陆地棉棉叶甲醇提取物包含了棉花的大部分单宁 -黄酮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对棉花多种病虫害具有抗性作用。将这些化合物定量加入人工饲料中饲养棉铃虫 1龄幼虫 5d,结果表明 ,儿茶素、缩合单宁、芸香苷和异槲皮苷在饲料中的浓度增加均与幼虫体重生长呈显著负相关 ,ED50 分别为 0 .81 % ,0 .4 9% ,0 .57%和 0 .83% ;儿茶素则不存在这种关系 ;用含 0 .8%的浓度儿茶素、缩合单宁、芸香苷和异槲皮苷的饲料测试棉铃虫 ,发现随取食量的增加 ,相对生长率的增加显著低于对照 (不含次生物质 ) ,即这些物质属于慢毒剂 ;而儿茶素仅有阻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宁 黄酮类化合物 棉铃虫 植物抗性
下载PDF
离子注入法导入外源DNA引起陆地棉性状变异的研究 被引量:43
9
作者 程备久 田秋元 +1 位作者 李展 周立人 《核农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3期150-154,共5页
通过30keV不同剂量的Ar+注入和DNA溶液浸滴法将比克氏棉和红麻DNA导入泗棉2号。结果表明:离子注入可显著地促进外源DNA导入受体,增加受体后代性状的变异频率和变异类型,而且多数变异可迅速趋于稳定。在供试剂量中... 通过30keV不同剂量的Ar+注入和DNA溶液浸滴法将比克氏棉和红麻DNA导入泗棉2号。结果表明:离子注入可显著地促进外源DNA导入受体,增加受体后代性状的变异频率和变异类型,而且多数变异可迅速趋于稳定。在供试剂量中,以2×1015Ar+/cm2介导外源DNA引起受体性状变异的频率最高,达16.2%。经选育已获得了一批抗枯萎病、早熟、种子少腺体和优质等各具特色的陆地棉新种质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注入法 外源DNA导入 陆地棉 性状变异
下载PDF
陆地棉产量与品质性状的主基因与多基因遗传分析 被引量:36
10
作者 殷剑美 武耀廷 +1 位作者 朱协飞 张天真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7-72,共6页
对(泗棉3号×TM 1)(组合Ⅰ)和(泗棉3号×CARMEN)(组合Ⅱ)的产量与品质性状进行遗传模型分析,得到有关产量与品质性状的最适遗传模型,其中组合Ⅰ子指的最适遗传模型为负向显性主基因+多基因模型,铃重最适遗传模型为等显性主基因... 对(泗棉3号×TM 1)(组合Ⅰ)和(泗棉3号×CARMEN)(组合Ⅱ)的产量与品质性状进行遗传模型分析,得到有关产量与品质性状的最适遗传模型,其中组合Ⅰ子指的最适遗传模型为负向显性主基因+多基因模型,铃重最适遗传模型为等显性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衣分、单株铃数的最适遗传模型分别为两对主基因+多基因和一对主基因+多基因模型。组合Ⅱ中衣分、子指、单株铃数、铃重、整齐度和麦克隆值的最适遗传模型均为无主基因的多基因模型,纤维长度、纤维强度和伸长率最适遗传模型均为一对主基因+多基因模型。主基因个数的预测与分子检测的主效QTL个数基本相符。选用P1、P2、F1和F2∶3四个世代联合分析方法,相比于单个分离世代的分离分析法,增加了试验的精确度,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并可以鉴别多基因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量 品质 主基因与多基因 遗传模型 陆地棉
下载PDF
陆地棉产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37
11
作者 韩祥铭 刘英欣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33-536,共4页
采用加性—显性与环境互作的遗传模型 ,分析陆地棉 8个杂交亲本和 F1 2 8个组合的 7个产量性状的两年试验资料 ,估算各项遗传方差分量和 F1 、F2 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 ,产量性状受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共同控制 ,加性×环境各产量性... 采用加性—显性与环境互作的遗传模型 ,分析陆地棉 8个杂交亲本和 F1 2 8个组合的 7个产量性状的两年试验资料 ,估算各项遗传方差分量和 F1 、F2 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 ,产量性状受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共同控制 ,加性×环境各产量性状均极显著 ,铃重、衣分、籽指还受显性×环境的极显著影响 ,7项产量性状的广义和狭义遗传率均达到极显著水准。杂种优势分析 ,各产量性状均具有极显著群体平均优势 ,籽棉和 F1 皮棉产量、单株结铃数具有极显著群体超亲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产量性状 遗传分析
下载PDF
陆地棉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32
12
作者 李卫华 胡新燕 +3 位作者 申温文 宋玉萍 徐加安 李强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81-84,共4页
通过陆地棉主要经济性状的基因效应方差分析 ,表明产量性状显性方差占表现型变异比率最高 ,单株铃数显性×环境方差占 62 .4% ,达极显著水平。纤维品质性状中 ,2 .5%跨长、比强度及麦克隆值分别以显性方差、加性方差和加×加上... 通过陆地棉主要经济性状的基因效应方差分析 ,表明产量性状显性方差占表现型变异比率最高 ,单株铃数显性×环境方差占 62 .4% ,达极显著水平。纤维品质性状中 ,2 .5%跨长、比强度及麦克隆值分别以显性方差、加性方差和加×加上位性方差为主。产量性状普通狭义遗传率、普通广义遗传率最高的均是衣分 ,最低的都是单株铃数。互作狭义遗传率最高的也是衣分 ,为 1 1 .4% ,单株铃数和单铃重互作广义遗传率较高 ,都在 68%以上。 2 .5%跨长的普通狭义遗传率最低 ,仅为4.2 % ,比强度普通狭义遗传率高达 5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经济性状 遗传分析
下载PDF
棉花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2
13
作者 袁有禄 张天真 +4 位作者 郭旺珍 潘家驹 R.J.Kohel 熊宗伟 唐淑荣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7-70,共4页
通过 4个环境条件下纤维品质的表现及 5个陆地棉品系的完全双列杂交分析 ,对陆地棉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纤维比强度、绒长、麦克隆值及伸长率广义遗传率高 ,受环境影响相对较小 ,不同环境、品种间差异较一致 ;... 通过 4个环境条件下纤维品质的表现及 5个陆地棉品系的完全双列杂交分析 ,对陆地棉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纤维比强度、绒长、麦克隆值及伸长率广义遗传率高 ,受环境影响相对较小 ,不同环境、品种间差异较一致 ;比强度、绒长与环境的互作小 ;而麦克隆值和伸长率与环境的互作较大 ;纤维整齐度广义遗传率小 ,受环境影响大。由于不同年份各纤维性状数值变化 ,结果难以比较 ,建议用陆地棉遗传标准系 TM- 1作为共同对照 ,用与共同对照的比值进行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棉花 纤维品质性状 遗传稳定性 环境
下载PDF
用AFLP技术构建棉花雄性不育三系及其杂种F_1的DNA指纹图谱 被引量:15
14
作者 朱云国 王学德 李悦有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58-160,共3页
实验应用 AFL P同位素标记法 ,获得了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及其杂种F1的 DNA指纹图谱。较为详尽地介绍了有关AFLP的技术核心及注意点 ,并探讨了其适用于棉花研究的方法。结果表明 ,AFL P是一种十分有效的 DNA指纹技术 ... 实验应用 AFL P同位素标记法 ,获得了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及其杂种F1的 DNA指纹图谱。较为详尽地介绍了有关AFLP的技术核心及注意点 ,并探讨了其适用于棉花研究的方法。结果表明 ,AFL P是一种十分有效的 DNA指纹技术 ,它具有多态性丰富、稳定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细胞质 雄性不育 DNA指纹图谱 AFLP技术 种子纯度鉴定
下载PDF
陆地棉遗传图谱构建及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QTL定位 被引量:32
15
作者 陈利 张正圣 +6 位作者 胡美纯 王威 张建 刘大军 郑靓 郑风敏 马靖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99-1205,共7页
利用3458对SSR引物筛选陆地棉中棉所35和渝棉1号间的多态性引物,获得173对。以多态性引物检测(渝棉1号×中棉所35)F2群体180个单株的标记基因型,共获得178个标记位点。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包括148个标记,36个连锁群,总长1309.2cM,标... 利用3458对SSR引物筛选陆地棉中棉所35和渝棉1号间的多态性引物,获得173对。以多态性引物检测(渝棉1号×中棉所35)F2群体180个单株的标记基因型,共获得178个标记位点。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包括148个标记,36个连锁群,总长1309.2cM,标记间平均距离8.8cM,覆盖棉花基因组的29.5%。36个连锁群中的28个分别被定位于20条染色体,8个连锁群未定位于染色体。以渝棉1号×中棉所35的F2、F2:3群体的产量、纤维品质性状鉴定结果,利用区间作图方法,检测到4个产量性状QTL,即2个衣分(LP)、1个铃重(BW)、1个籽指(SD);5个纤维品质性状QTL,即1个纤维长度(FL)、2个纤维比强度(FS)和2个纤维细度(FF)。LP1、BW、SD、FL和FS1被定位于第7染色体,LP2、FS2、FF1和FF2被分别位于第15、21、9和20染色体。5个纤维品质QTL的有利等位基因均来源于渝棉1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遗传连锁图谱 产量 纤维品质 QTL
下载PDF
基于表型性状的陆地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42
16
作者 董承光 王娟 +4 位作者 周小凤 马晓梅 李生秀 余渝 李保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38-446,共9页
通过田间性状观测、室内考种分析及纤维品质检测,对来自我国各棉区及国外各类型的429份陆地棉优异种质进行连续2年2点15个表型性状的鉴定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5个表型性状中始节高、单株铃数和果枝始节位的变异系数最大;各性状的平均... 通过田间性状观测、室内考种分析及纤维品质检测,对来自我国各棉区及国外各类型的429份陆地棉优异种质进行连续2年2点15个表型性状的鉴定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5个表型性状中始节高、单株铃数和果枝始节位的变异系数最大;各性状的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较高为2.02;主成分分析确立了3类影响因子,表明陆地棉品种选育应集中在纤维品质优良(尤其纤维长度和比强度要高)、高衣分和株铃数多的品种;聚类分析将所有材料分为10个类群,其中第Ⅰ类群占供试材料总数的76.9%,各类群间性状差异明显,聚类结果与材料的地理来源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遗传多样性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不同年代棉花品种产量构成、纤维品质及其系谱分析 被引量:36
17
作者 李永山 唐秉海 +3 位作者 张凯 王晓璐 李江辉 谢光兰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6-19,共4页
对50年来我国自育的有代表性的棉花品种20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棉花单产呈递增趋势,90年代棉花品种比50年代品种皮棉增产17.73%,平均每年增产皮棉3.384kg·hm-2,产量增加主要是衣分和单株结铃... 对50年来我国自育的有代表性的棉花品种20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棉花单产呈递增趋势,90年代棉花品种比50年代品种皮棉增产17.73%,平均每年增产皮棉3.384kg·hm-2,产量增加主要是衣分和单株结铃数增加所致,衣分呈递增趋势,年均递增0.1002个百分点;单株结铃数增加1.6个。新品种的子指变小,衣指变大;棉花衣分与皮棉产量呈显著正相关(r=0.7003**),衣分对棉花产量贡献最大( P3y=0.5810),单株铃数次之(P1y=0.2858),铃重最低(P2y=0.1326)。棉花纤维品质逐步得到改良,绒长变长,纤维强度变大;棉花遗传基础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代 棉花 品种 比较研究 产量 系谱 纤维品质
下载PDF
渝棉1号优质纤维QTL的标记与定位 被引量:28
18
作者 王娟 郭旺珍 张天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915-1921,共7页
利用陆地棉遗传标准系TM-1和优质品种渝棉1号组建了(TM-1X渝棉1号)R和R2,3分离群体。通过5544对SSR引物对亲本进行筛选,获得178个多态性标记,用其中138个构建了总长为959.7cM的遗传图谱,覆盖棉花基因组的19%。应用复合区间作图... 利用陆地棉遗传标准系TM-1和优质品种渝棉1号组建了(TM-1X渝棉1号)R和R2,3分离群体。通过5544对SSR引物对亲本进行筛选,获得178个多态性标记,用其中138个构建了总长为959.7cM的遗传图谱,覆盖棉花基因组的19%。应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分析了该组合的R单株和R:,家系纤维品质性状,共检测到12个纤维品质数量性状基因座(QTL),包括1个纤维长度的、4个纤维强度的、3个马克隆值的、3个整齐度的和1个伸长率的,分别解释各性状表型变异的6.1%、5.3l%~14.62%、7.88%~19.17%、7.4%~11.71%和8.26%。研究还发现Chr.23和Chr.24是优质纤维QTL的富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纤维品质 QTLS 分子标记
下载PDF
陆地棉品种(系)资源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 被引量:40
19
作者 李飞 王清连 李成奇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11-1217,共7页
为了客观评价棉花品种(系)资源,为棉花早熟、高产育种的亲本选配提供理论依据,选取近年来育成的来自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西北内陆和北部特早熟4大棉区以及国外引进的172份陆地棉骨干品种(系)为材料,对棉花19个农艺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分... 为了客观评价棉花品种(系)资源,为棉花早熟、高产育种的亲本选配提供理论依据,选取近年来育成的来自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西北内陆和北部特早熟4大棉区以及国外引进的172份陆地棉骨干品种(系)为材料,对棉花19个农艺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9个性状可以简化为彼此互不相关的5个主成分,这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0.253%,第2主成分得分值高的材料生育期短、产量高。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遗传距离5.62处,172份材料划分为10个类群,第Ⅴ类群材料生育期短、植株矮、产量适中,第Ⅶ类群材料生育期适中、产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品种(系)资源 农艺性状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棉花DNA提取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31
20
作者 孙志栋 王学德 +1 位作者 倪西源 黄坚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4期177-181,共5页
就提取棉花基因组DNA的两种基本方法及其相应的改进方法作了系统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SDS法和CTAB法分别优于原SDS法和CTAB法,两种改进方法提取棉花基因组DNA效果一致。DNA的得率与提取方法有关,还与棉花的取材部位有关。改进的CTA... 就提取棉花基因组DNA的两种基本方法及其相应的改进方法作了系统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SDS法和CTAB法分别优于原SDS法和CTAB法,两种改进方法提取棉花基因组DNA效果一致。DNA的得率与提取方法有关,还与棉花的取材部位有关。改进的CTAB法DNA得率高于改进的SDS法;采用改进的CTAB法提取棉花不同部位基因组DNA,其DNA得率的高低依次为花药>花瓣>叶片>纤维。由改进方法提取的棉花基因组DNA能完全双酶切,能满足SSR和AFLP等后续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SDS法 CTAB法 DNA提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