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氧化硫强制动态氧化过程的模型化(Ⅲ)催化剂装量升级的模试考察 被引量:5
1
作者 吴慧雄 卢洪 李成岳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566-573,共8页
用国产S108钒催化剂,装填量为4.58L,在单级、径向绝热固定床反应器上,在流向变换强制周期操作条件下对低含量二氧化硫(0.53%~5.75%)催化氧化过程的特性进行了系统的模试研究。考察了原料气中SO_2含量、气速、操作周期以及床层预... 用国产S108钒催化剂,装填量为4.58L,在单级、径向绝热固定床反应器上,在流向变换强制周期操作条件下对低含量二氧化硫(0.53%~5.75%)催化氧化过程的特性进行了系统的模试研究。考察了原料气中SO_2含量、气速、操作周期以及床层预热温度等因素对S0_2时均转化率、床层瞬态温度分布、形状及其峰值,以及对热波传播速度的影响,为验证数学模型的预测能力和修正某些模型参数奠定了基础.结果证明,这一种人为非定态操作模式在用于低含量原料气的可逆放热反应时,的确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硫 非定态 催化氧化 硫酸 催化剂 S108
下载PDF
济阳坳陷页岩油储层渗流特征非稳态实验
2
作者 陈挺 吕琦 +3 位作者 孙志刚 于春磊 王硕桢 高云龙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1-68,共8页
为形成一种适用于济阳坳陷页岩油储层渗流特征参数的高效而且精确的测试方法,基于一维非稳态渗流模型,建立了非稳态页岩油流动实验方法,分析不同裂缝发育情况下页岩的液测渗透率和启动压力梯度。结果表明:非稳态压力恢复法可准确测试页... 为形成一种适用于济阳坳陷页岩油储层渗流特征参数的高效而且精确的测试方法,基于一维非稳态渗流模型,建立了非稳态页岩油流动实验方法,分析不同裂缝发育情况下页岩的液测渗透率和启动压力梯度。结果表明:非稳态压力恢复法可准确测试页岩渗透率,测试时间可缩短约90%;由于气液两相间基础物性的巨大差异,液测渗透率约为气测渗透率的0.47%~2.83%;结合数值仿真和压力衰竭测试,可获得页岩液测启动压力梯度(101~102 MPa/m),其随着渗透率的增加呈幂指数递减;层理贯穿缝发育可显著降低页岩的启动压力梯度;相较于稳态法测试,非稳态压力衰竭法测试启动压力梯度数值略小。研究成果可为页岩油储层渗流参数的高效实验测试及开发方案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非稳态测试 渗流特征 裂缝发育 启动压力梯度 济阳坳陷
下载PDF
非稳态条件下人工湿地水流规律及其对水力停留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肖海文 谭军莲 +1 位作者 翟俊 高梨娜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28-336,共9页
由于降水的随机性,处理农业或城市径流的人工湿地通常在进水水量波动的非稳态条件下工作.为研究在非稳态条件下人工湿地的水流规律,在基于时间轴的多点示踪剂试验的基础上,利用RTD(水力停留时间分布)探讨了单峰和双峰两种水力冲击非稳... 由于降水的随机性,处理农业或城市径流的人工湿地通常在进水水量波动的非稳态条件下工作.为研究在非稳态条件下人工湿地的水流规律,在基于时间轴的多点示踪剂试验的基础上,利用RTD(水力停留时间分布)探讨了单峰和双峰两种水力冲击非稳态条件下水平潜流人工湿地中的水流规律.结果表明,非稳态过程的水量变化对不同时刻流入人工湿地的液体的RTD影响明显.用基于出水流量的非线性无量纲时间变量(φ)对原始RTD进行归一化处理,所得的RTD浓度曲线[C'(φ)]在整个非稳态过程中相对稳定,具有相似的倾斜度、峰值时间(单峰冲击下为0.83~1.00,双峰冲击下为0.87~1.08)、重心位置(单峰冲击下为1.08~1.25,双峰冲击下为1.05~1.25)及相关统计学参数,表现出一种独立于流量变化之外的相对稳定的特征水流规律.与稳态基流量下的t_(mean)(平均停留时间)相比,水力冲击使人工湿地t_(mean)呈冲击前持续缩短、冲击后又快速回升的趋势(单峰、双峰冲击下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分别约为30和32 h);而t_(mean)'(归一化平均停留时间)在非稳态过程中却相对稳定(单峰、双峰冲击下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分别约为0.15和0.20),适合作为非稳态下表征人工湿地水流规律和停留时间的特征参数.研究显示,归一化RTD易于模拟,可用其描述非稳态下人工湿地的水流规律以及水流规律对污染物接触反应时间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非稳态 停留时间分布 示踪剂试验
下载PDF
高压气井井筒压力温度分布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唐圣来 刘成林 《油气井测试》 2009年第5期23-25,29,共4页
高压气藏井筒温度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井筒中流体压力的变化,尤其是影响关井后井筒压力的变化。运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利用井筒中流体能量守恒,结合井筒传热,建立平衡方程。将井筒流体纵向传热与井筒对地层的非稳态传热分别建立方程并给出边... 高压气藏井筒温度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井筒中流体压力的变化,尤其是影响关井后井筒压力的变化。运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利用井筒中流体能量守恒,结合井筒传热,建立平衡方程。将井筒流体纵向传热与井筒对地层的非稳态传热分别建立方程并给出边界条件联立求解,求出任意时刻井筒中的温度分布,由温度分布和气体的状态方程确定井筒的压力分布,最终将井口关井测试压力折算到井底关井测试压力,以此达到用井口压力数据做压力恢复试井解释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气井 井筒传热 非稳态传热 压力分布 试井
下载PDF
汽车轮胎非稳态温度场的有限元分析与试验验证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泽鹏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8-51,共4页
建立了滚动轮胎三维力学分析有限元模型,在对轮胎力学场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傅立叶级数拟合滚动轮胎应力应变并计算轮胎节点生热率,作为节点载荷导入到温度场有限元模型中,分析了轮胎在额定工况下的温升温度场变化。通过台架试验表... 建立了滚动轮胎三维力学分析有限元模型,在对轮胎力学场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傅立叶级数拟合滚动轮胎应力应变并计算轮胎节点生热率,作为节点载荷导入到温度场有限元模型中,分析了轮胎在额定工况下的温升温度场变化。通过台架试验表明,计算值与试验值基本一致,验证了该有限元分析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胎 非稳态温度场 有限元 试验
下载PDF
功率器件稳态温度预测的非稳态测试及精度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洪才 陈非凡 董永贵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37-543,共7页
结合功率器件非稳态导热的温度变化规律,采用非稳态的测试方法,对功率器件在不同条件下得到的时间常数及稳态温度的预测精度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一种综合利用功率器件升温及降温曲线,从而有效降低功率器件测试温升幅... 结合功率器件非稳态导热的温度变化规律,采用非稳态的测试方法,对功率器件在不同条件下得到的时间常数及稳态温度的预测精度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一种综合利用功率器件升温及降温曲线,从而有效降低功率器件测试温升幅度的方法。实验及分析结果表明,在给定5%的误差范围内,单独采用温升测试数据对稳态温度进行预测时,温升测试幅度需达到总温升的70%左右。而综合利用升温及降温阶段的测试数据时,温升幅度可以降低至40%左右,对应的温升测试时间也缩短为前者的1/2。从而可以有效提高功率器件的热测试效率,并尽可能降低测试对器件造成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稳态导热 功率器件 稳态温度 非稳态测试 精度分析
原文传递
不稳态依序替换法确定气井波及半径和渗透率——以川东沙坪场气田为例
7
作者 王玉风 朱柯 +1 位作者 姬安召 崔建斌 《陇东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59-62,共4页
地层的有效渗透率和波及半径的确定对气井生产有着重要的作用。根据气井不稳态渗流模型的解,将气井渗流区域分为激动区和未激动区。在压力波及到边界之前,根据激动区半径的定义,得出生产时间的二分之一次方与激动区半径呈直线关系。压... 地层的有效渗透率和波及半径的确定对气井生产有着重要的作用。根据气井不稳态渗流模型的解,将气井渗流区域分为激动区和未激动区。在压力波及到边界之前,根据激动区半径的定义,得出生产时间的二分之一次方与激动区半径呈直线关系。压力波及到边界之后,激动区半径出现转折,以此确定波及半径到达边界的时间。结合到达边界的时间与圆形封闭不稳态渗流模型的解确定气井井控范围内地层的有效渗透率。根据压力波及到边界的时间和地层的有效渗透率进一步确定单井井控半径。根据川东沙坪场气田生产动态资料计算得出的结果与试井解释的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态依序替换法 波及半径 有效渗透率 试井解释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