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粗粒土回弹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36
1
作者 朱俊高 王元龙 +1 位作者 贾华 张博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50-954,共5页
对2种粗粒土4种级配料进行了卸载–再加载的三轴固结排水剪试验,比较分析其强度变形特性与单调加载三轴试验条件下特性的差异。重点研究不同试验粗粒料的回弹模量取值规律,分析了回弹模量与初始模量、围压和应力水平等之间的关系。结果... 对2种粗粒土4种级配料进行了卸载–再加载的三轴固结排水剪试验,比较分析其强度变形特性与单调加载三轴试验条件下特性的差异。重点研究不同试验粗粒料的回弹模量取值规律,分析了回弹模量与初始模量、围压和应力水平等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围压对回弹模量影响较大而应力水平的影响相对较小;粗粒土的回弹模量约为初始模量的2.5~5.0倍,比目前对黏土等认识的1.5~3.0倍明显大。试验结果为邓肯–张模型等非线性弹性模型甚至弹塑性模型的回弹模量的合理取值提供了重要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粒土 三轴试验 加卸载 回弹模量
下载PDF
连续油管的力学行为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赵广慧 梁政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5-117,共3页
连续油管以其不同于常规钻杆和油管的材质、作业工艺与装备,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使其在钻井、采油等应用领域得到了飞速发展,与连续油管作业工艺相关的力学问题的研究也在迅速跟进。连续油管向滚筒上缠绕的过程属于弹塑性的拉弯大变形问... 连续油管以其不同于常规钻杆和油管的材质、作业工艺与装备,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使其在钻井、采油等应用领域得到了飞速发展,与连续油管作业工艺相关的力学问题的研究也在迅速跟进。连续油管向滚筒上缠绕的过程属于弹塑性的拉弯大变形问题,通过虚功形式的动力学普遍方程,得到将连续油管缠绕于滚筒时需要施加在滚筒上的扭矩和驱动液马达的输出功率,发现作用在滚筒上的扭矩与连续油管所受的轴向拉力之间近似呈线性关系。利用弹塑性理论分析了缠绕在滚筒上的连续油管在卸除拉力和弯矩后的力学行为,证明了连续油管在弹塑性卸载过程中不会发生反向屈曲,而且拉力的作用有助于减小回弹,卸载回弹后连续油管的曲率半径随着拉力的增大而单调下降。因此连续油管缠绕上滚筒后一直要保持弯矩,以避免回弹乱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油管 滚筒 弹塑性拉弯 卸载 回弹
下载PDF
软土卸荷次回弹变形特性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常青 余湘娟 董卫军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44-446,共3页
对汕揭高速公路BK0+250右断面的淤泥土样进行了蠕变试验研究,确定了原状土和重型土的主次回弹变形的划分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当回弹比相同、最大预压荷载不同时,次回弹系数相同;当最大预压荷载相同、回弹比不同时,次回弹系数随回弹比的... 对汕揭高速公路BK0+250右断面的淤泥土样进行了蠕变试验研究,确定了原状土和重型土的主次回弹变形的划分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当回弹比相同、最大预压荷载不同时,次回弹系数相同;当最大预压荷载相同、回弹比不同时,次回弹系数随回弹比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泥 卸荷 回弹比 次回弹系数
下载PDF
地表堆卸载对浅覆土盾构隧道影响试验研究
4
作者 符宇坤 康成 +4 位作者 梁荣柱 向黎明 王理想 柯宅邦 吴小建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1-252,共12页
地铁沿线开发利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造成紧邻地铁隧道的地表临时堆载,堆载清除后依然会对隧道结构造成不可恢复变形,影响地铁安全运营。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堆载过程引起的盾构隧道变形,缺少堆载−卸载这一完整过程的研究。为探究地表堆... 地铁沿线开发利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造成紧邻地铁隧道的地表临时堆载,堆载清除后依然会对隧道结构造成不可恢复变形,影响地铁安全运营。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堆载过程引起的盾构隧道变形,缺少堆载−卸载这一完整过程的研究。为探究地表堆−卸载引起的浅覆土隧道变形特性,以错缝无榫槽盾构隧道为原型,使用3D打印技术制作的盾构隧道模型开展砂土地层盾构隧道的浅覆土堆−卸载试验和常覆土堆载试验,分析浅覆土隧道堆−卸载过程受力及变形情况,并对比堆载过程浅覆土隧道与常覆土隧道受力及变形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地表堆−卸载过程引起隧道管环变形由整体沉降和径向收敛2个部分组成。地表临时堆载引起隧道的部分变形是不可逆的,且浅覆土隧道的卸载回弹变形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卸载后,隧道环的不可恢复位移偏移量:拱底>拱顶>拱腰。距离荷载中心越近,截面椭圆化越明显,且拱顶、拱底和拱腰是产生弯矩的峰值处。浅覆土隧道对地表荷载变化更敏感,在地表堆载下产生明显的沉降区,且隧道两端发生翘起现象;常覆土隧道差异沉降相对较小,沉降曲线较平滑。浅覆土隧道受到附加应力更大,但受影响范围要小于常覆土隧道。研究可为地表突发堆载中既有盾构隧道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覆土盾构隧道 3D打印 地表临时堆载 卸载回弹 模型试验
下载PDF
EPS颗粒混合轻质土反复荷载下变形和阻尼特性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晶 缪林昌 +1 位作者 钟建驰 冯兆祥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769-1775,共7页
通过反复荷载三轴剪切试验研究了EPS颗粒混合轻质土在反复荷载下的变形和阻尼特性,分析了不同围压、不同水泥掺入比及不同土质条件下轴向累积应变、回弹模量及阻尼比随轴向总应变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轴向累积应变与轴向总应变呈线性关... 通过反复荷载三轴剪切试验研究了EPS颗粒混合轻质土在反复荷载下的变形和阻尼特性,分析了不同围压、不同水泥掺入比及不同土质条件下轴向累积应变、回弹模量及阻尼比随轴向总应变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轴向累积应变与轴向总应变呈线性关系,与轴向总应变的比值较大,且在不同条件下基本不变;回弹模量随围压和水泥掺入比的增大而增大。在一定的围压和水泥掺入比下,当应变小于8%时,砂土EPS颗粒混合轻质土的回弹模量大于淤泥质土EPS颗粒混合轻质土的回弹模量;当应变大于8%时,情况相反。回弹模量与轴向总应变的关系曲线可用递减的幂函数来拟合;EPS颗粒混合轻质土的阻尼比随轴向总应变的增大而增大,随围压和水泥掺入比的增大而减小,砂土EPS颗粒混合轻质土的阻尼比小于淤泥质土EPS颗粒混合轻质土的阻尼比,但以上变化和差别都非常小,阻尼比基本保持为一常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S颗粒混合轻质土 反复荷载 轴向累积应变 回弹模量 阻尼比
下载PDF
轴向卸荷条件下泥炭质土回弹变形试验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余志华 桂跃 +2 位作者 付坚 曹净 王兆昌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7-114,共8页
为分析昆明湖相泥炭质土在轴向卸荷下的回弹行为,针对不同预压荷载土样进行了分级卸荷和完全卸荷条件下的一维压缩回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分级卸荷时,不同预压荷载泥炭质土卸荷回弹率λ与卸荷比R有关,回弹变形临界卸荷比Rcr为0.5,强... 为分析昆明湖相泥炭质土在轴向卸荷下的回弹行为,针对不同预压荷载土样进行了分级卸荷和完全卸荷条件下的一维压缩回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分级卸荷时,不同预压荷载泥炭质土卸荷回弹率λ与卸荷比R有关,回弹变形临界卸荷比Rcr为0.5,强烈回弹卸荷比Ru为0.9;泥炭质土的最大回弹率λmax与预压荷载pr呈线性关系,预压荷载越大,最大回弹率λmax越大。完全卸荷时,泥炭质土的回弹变形具有明显的时间效应,可将回弹过程分为瞬时回弹、主回弹及次回弹三个阶段;预压荷载越大,回弹率越小,残余变形量越大。预压荷载50-400 kPa的泥炭质土次回弹系数Cre在0.05-0.16之间,且随着预压荷载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炭质土 卸荷 回弹变形 预压 次回弹系数
下载PDF
海底沉管隧道深基槽软土回弹再压缩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嘉莹 李斌 袁方龙 《中国港湾建设》 2019年第11期32-37,共6页
目前外海沉管隧道软基沉降特性及计算尚无成熟经验可以借鉴,通过室内固结回弹试验对沉管隧道天然地基的回弹再压缩变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强回弹卸荷比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揭示土体回弹再压缩变形随加荷情况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当卸荷... 目前外海沉管隧道软基沉降特性及计算尚无成熟经验可以借鉴,通过室内固结回弹试验对沉管隧道天然地基的回弹再压缩变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强回弹卸荷比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揭示土体回弹再压缩变形随加荷情况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当卸荷比小于临界卸荷比0.434时,土体基本不发生回弹变形,可采用R﹥0.434估算回弹区的范围;当卸荷比大于0.841时,土体回弹量迅速增大,可采用R﹥0.841估算强回弹区的范围;再压缩加荷比为0.8时,再压缩变形量大致与变形回弹量相等;再压缩加荷比为1.0时,再压缩变形量可达变形回弹量的1.2~1.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管隧道 回弹再压缩 卸荷比 强回弹卸荷比 回弹模量 再压缩加荷比
下载PDF
基于IRML网络模型的LNG卸料系统故障传播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徐康凯 胡瑾秋 +2 位作者 董绍华 陈怡玥 冯凌铵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11,共7页
为研究陆地LNG卸料系统的物理设备、信息网络及人员操作的依赖关系和信息层、人员层对设备层故障传播的影响,基于面向基础设施弹性建模语言(Infrastructure Resilience-Oriented Modelling Language,IRML),从单层网络静态风险分析和多... 为研究陆地LNG卸料系统的物理设备、信息网络及人员操作的依赖关系和信息层、人员层对设备层故障传播的影响,基于面向基础设施弹性建模语言(Infrastructure Resilience-Oriented Modelling Language,IRML),从单层网络静态风险分析和多层依赖网络的动态传播2个方面,提出LNG卸料系统故障传播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依赖网络的故障传播模型,得到影响系统故障模式和故障传播状态作为时间函数的动态特征,研究结果可进一步为耦合故障溯源和系统恢复预测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卸料系统 依赖网络 故障传播 IRML
下载PDF
Resilience of hydraulic structures under significant impact of typhoons
9
作者 Zhi-min FU Yan XIANG +2 位作者 Cheng-dong LIU Zi-yang LI Zhan-jun WANG 《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I CAS 2011年第3期284-293,共10页
Vulnerability to natural disasters falls into three categories: exposure, resistance, and resilience, where resilience mainly refers to the capability of a pressure-bearing system to recover by returning to its initi... Vulnerability to natural disasters falls into three categories: exposure, resistance, and resilience, where resilience mainly refers to the capability of a pressure-bearing system to recover by returning to its initial state, that is, the ability to adapt to disaster pressure. Resilience is a major subject of research on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This research mainly focuses on the ability of the hydraulic structure to recover from the significant impacts of typhoons. According to the load/unload response ratio theory, the degree of instability by which nonlinear systems can be identifie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 between load and unload responses was analyzed. This analysis was used as a basis to study the resilience of a hydraulic structure. Taking the Yangtze River embankments under the impact of Typhoon Matsa as an example, the ability of the typical sections of different types of embankments to adapt to the significant impact of the typhoon, i.e., the resilience of the hydraulic structure, is described with the help of the load/unload response ratio (L). The results of the calculated resilience reflect the actual conditions of the structure and can be used to determine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embankment section. The load/unload response ratio theory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tools for calculating the resilience of hydraulic structures under the significant impacts of typho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yphoon hydraulic engineering load/unload response ratio resilienc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