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教师合理流动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生态位的视角 被引量:28
1
作者 王迪钊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52-57,共6页
高校教师的合理流动对当下"双一流"高校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采用生态位理论,从教师自身、高校与区域三个方面,剖析了"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教师流动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外高校教师资源配置... 高校教师的合理流动对当下"双一流"高校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采用生态位理论,从教师自身、高校与区域三个方面,剖析了"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教师流动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外高校教师资源配置的成功经验,从"高校科学定位,降低生态位重叠度"、"加大高校教师兼职制,拓展生态位宽度"、"引入教师契约管理制度,减轻生态位过度错位"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高校教师合理流动的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位理论 高校教师流动 “掠夺式”竞争
原文传递
学缘对高校教师流动性作用的实证研究——基于Web内容分析数据 被引量:11
2
作者 吴培群 孟璀 《重庆高教研究》 2015年第2期68-74,共7页
采用"毕业校与现任职校关系"和"现任职校学术层次"等学缘和地位指标,对通过Web内容分析得到的我国大学教师流动数据(有效个案数2 354人)进行统计分析,并建立相应的统计模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教师自校率(毕业于现... 采用"毕业校与现任职校关系"和"现任职校学术层次"等学缘和地位指标,对通过Web内容分析得到的我国大学教师流动数据(有效个案数2 354人)进行统计分析,并建立相应的统计模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教师自校率(毕业于现职校的教师占该校教师总人数的比率)过高是导致我国大学教师校际流动性过低的一个原因,学缘越近,教师通过流动进入该校越容易。我国大学教师校际流动是学缘庇护下的能力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缘 高校教师 校际流动 相关分析 回归模型 实证研究
下载PDF
大学教师究竟因何流动--一种非接触式研究方法的引入 被引量:9
3
作者 林松月 刘进 徐丽 《教师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8-84,102,共8页
大学教师流动影响因素涉及教师隐私,传统研究往往效果不佳。本文首次尝试引入"非接触式"研究方法,试图通过对互联网平台的大数据资源进行扎根分析,克服传统大学教师流动影响因素研究的失真失实等问题。本研究对部分大学教师... 大学教师流动影响因素涉及教师隐私,传统研究往往效果不佳。本文首次尝试引入"非接触式"研究方法,试图通过对互联网平台的大数据资源进行扎根分析,克服传统大学教师流动影响因素研究的失真失实等问题。本研究对部分大学教师流动传统影响因素进行了验证,并首次发现了多个新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对大学教师流动各影响因素的重要性进行了重新排序,构建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和若干个三级指标的"四维度-多中心-开放式"大学教师流动影响因素新的理论框架。本研究具有重要的方法创新意义,未来随着更多大学教师流动大数据资源的引入,将可能构建形成更具有流动预测能力的大学教师流动理论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教师流动 影响因素 扎根理论 非接触式研究方法 学术职业
原文传递
高校教师失序流动的理性分析及制度规范——基于多维评价背景下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视角 被引量:8
4
作者 陈文博 郅庭瑾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2-79,共8页
近年我国高校出现高薪挖人且重头衔与数量、轻内涵发展与学科需要等现象,导致影响教师队伍稳定、降低教育质量、破坏高等教育生态等问题。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高校和教师是促进教师流动的四大主体,基于奥斯特罗姆的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分... 近年我国高校出现高薪挖人且重头衔与数量、轻内涵发展与学科需要等现象,导致影响教师队伍稳定、降低教育质量、破坏高等教育生态等问题。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高校和教师是促进教师流动的四大主体,基于奥斯特罗姆的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分析可知,各主体在多维评价背景下均已做出最理性的行为选择,但共同理性却导致教师失序流动,危及高等教育质量与国家整体利益。中央政府评价机制、地方政府支持制度、高校高层次教师引进方案、教师薪酬不合理等是教师失序流动的主要原因。基于此,中央政府要着力构建“有限政府”,避免行政命令和政策对大学学术活动的过多干扰,延长高校校长及领导班子任期,变革评价制度并扩大校内培养优秀教师指标的权重,构建起高校教师人才头衔动态调整机制;地方政府要规范自身行为,制定合理的地方引才规划;高校应根据发展需要制定合理的教师引进方案;四大主体要通力合作,以提高教师整体薪酬福利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流动 薪酬 政府 评价 失序流动
下载PDF
大学教师流动的微观机制分析:一种组织社会学的视角 被引量:4
5
作者 龚波 周鸿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7-46,共10页
当从宏观层面对大学教师流动的分析难以回应现实情境下的诸多问题时,一种动态的、全景式的、社会性的微观机制的考察就成为一种积极选择,也成为改进大学管理的理性追问。而以探究“组织与社会之关系”为己任的组织社会学自当对大学组织... 当从宏观层面对大学教师流动的分析难以回应现实情境下的诸多问题时,一种动态的、全景式的、社会性的微观机制的考察就成为一种积极选择,也成为改进大学管理的理性追问。而以探究“组织与社会之关系”为己任的组织社会学自当对大学组织的教师流动现象和过程提供特殊而内在的解释力:从流动实质上讲,兼具“社会人”和“学术人”双重性格的大学教师与大学之间存在一种主观与客观的“人和组织”的博弈关系;从过程上讲,大学教师流动经历了酝酿阶段、讨价还价阶段、流动执行阶段和反馈阶段等过程,不同阶段各方力量的行动策略也有不同;从针对性建议上讲,大学教师流动要从教师自身层面、大学层面、国家层面及微观管理层面等加以完善和改进,其中既有理念上的也有现实上的,有管理上的也有文化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事管理 大学教师 教师流动过程 微观机制 组织社会学 个人与组织博弈
下载PDF
新中国七十年大学教师流动制度的变迁逻辑——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肖京林 《教师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7-113,共7页
流动是大学教师职业的天然属性,是人才市场化的必然现象。本研究通过梳理我国大学教师流动制度七十年的历史沿革,发现大学教师流动制度经历了三个阶段:国家控制型、过渡型和市场调控型。以历史制度主义为分析框架,发现大学教师流动制度... 流动是大学教师职业的天然属性,是人才市场化的必然现象。本研究通过梳理我国大学教师流动制度七十年的历史沿革,发现大学教师流动制度经历了三个阶段:国家控制型、过渡型和市场调控型。以历史制度主义为分析框架,发现大学教师流动制度的变迁逻辑:经济体制的转型奠定着市场基础;政治体制的改革提供着政治背景;流动理念的转变保障着思想根源;行动者的能动作用确立着动力机制。初始设置成本、学习效应、协调效应和适应性预期使得大学教师流动制度具有路径依赖性。"历史否决点"是制度创新的机会结构。为此,大学教师流动制度的创新需要加快事业单位改革,确立大学法人地位;完善大学教师流动的配套制度;推进大学内部人事管理体制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教师 流动 历史制度主义 制度变迁
原文传递
高校教师流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4
7
作者 沈曦 周翔 邵利明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45-48,共4页
高校教师作为高校最重要的人力资源,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证。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等多方面的因素,教师聘用制度政策的改革,以及人们思想观念变化的影响,高校教师的流动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然而由于高校教师的流动... 高校教师作为高校最重要的人力资源,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证。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等多方面的因素,教师聘用制度政策的改革,以及人们思想观念变化的影响,高校教师的流动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然而由于高校教师的流动,特别是高校教师无序流动现象的产生,严重影响到高校师资队伍的稳定及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以高校教师的流动为切入点,对高校教师流动的特点和原因以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提出解决高校教师流动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流动 问题与对策 人力资源管理
下载PDF
美国研究型大学教师流动的制度保障 被引量:3
8
作者 杨茂庆 《教师教育学报》 2014年第1期108-116,共9页
教师流动是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对高等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美国研究型大学不仅对教师流动予以高度重视,而且对教师流动进行严格的规范与管理,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制度.聘任制、晋升制和兼职制体现了... 教师流动是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对高等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美国研究型大学不仅对教师流动予以高度重视,而且对教师流动进行严格的规范与管理,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制度.聘任制、晋升制和兼职制体现了教师“近亲繁殖”与“远缘杂交”、主动流动与被动流动、职务层次与教师流动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美国研究型大学教师合理流动提供了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研究型大学 教师流动 制度保障 聘任制 晋升制 兼职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