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中小学一体化红色文化教育的实践困境与对策 被引量:6
1
作者 杜向辉 《安顺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60-65,共6页
学校教育是新时代红色文化教育传承的主渠道。推进大中小学一体化红色文化教育,有利于发挥红色文化育人功效、丰富学校育人举措、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然而目前学校红色文化教育存在教育目标和育人思路不清、教育内容和重点不明、教... 学校教育是新时代红色文化教育传承的主渠道。推进大中小学一体化红色文化教育,有利于发挥红色文化育人功效、丰富学校育人举措、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然而目前学校红色文化教育存在教育目标和育人思路不清、教育内容和重点不明、教学方式和手段创新不足、一体化体制机制缺乏等实践困境。因此必须树立大中小学一体化红色文化教育理念,一体化规划红色文化教育目标与内容,一体化创新红色文化教育方式与手段、一体化构建红色文化保障机制,以提升学校红色文化育人实效,确保红色基因代代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小学一体化 红色文化教育 实践困境 对策思考
下载PDF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三重逻辑 被引量:3
2
作者 胡斌武 黄梦婷 郑秀峰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AS 2023年第3期331-336,共6页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体现了大中小学各学段思想政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内在统一性,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创新。其理论逻辑在于:适应了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举...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体现了大中小学各学段思想政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内在统一性,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创新。其理论逻辑在于:适应了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举措。其历史逻辑在于:从中小学德育整体化延展到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再拓展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最终升级为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其实践逻辑在于:树立发展“大目标”,发挥一体化的引导力;构建全面“大课程”,融合一体化的协同力;创新社会“大课堂”,形成一体化的融汇力;搭建资源“大平台”,集约一体化的交互力;建设关键“大师资”,坚实一体化的支撑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小学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 一体化
下载PDF
论大中小学政治育人一体化格局的构建
3
作者 张峥嵘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23年第2期153-157,共5页
构建大中小学政治育人一体化格局,是探索“强党建引领高质量育人”的新路径,是新时代做好党建育人工作的重要课题。学校政治育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构建大中小学协同育人新体系,创建党团队一体化培养、阶梯式衔接的组织和工作... 构建大中小学政治育人一体化格局,是探索“强党建引领高质量育人”的新路径,是新时代做好党建育人工作的重要课题。学校政治育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构建大中小学协同育人新体系,创建党团队一体化培养、阶梯式衔接的组织和工作机制,有利于各级学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的方向,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领,丰富教育的内容和载体,增强协同育人实效性,充分彰显政治育人的卓越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小学 政治育人 一体化格局
下载PDF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时代意蕴、现实困境及建设路径
4
作者 田荣 戴建伟 《昌吉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93-98,共6页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是适应新时代新要求的重要举措,深刻反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要求与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当前,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面临学生成长规律的适应问题、课程一体化评价、教师队伍一体...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是适应新时代新要求的重要举措,深刻反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要求与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当前,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面临学生成长规律的适应问题、课程一体化评价、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等现实困境。为破解当前一体化建设过程中的瓶颈与困境,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高质量发展,首先,要建立统一的教学内容体系,确保各学段的教学内容有序进阶、协同推进。其次,要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全面考量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学业成绩,评估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效果。最后,思政教育要实现与家庭、社会的融合与协同,打造教师教学共同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小学思政课 一体化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协同育人的逻辑、困境与出路
5
作者 马瑞 王楚楚 《昌吉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99-104,共6页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构建“大思政”格局的应有之义、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内在要求。当前,这一目标的实现面临着课程内容的统一性和连贯性、教师队伍的学科素养...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构建“大思政”格局的应有之义、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内在要求。当前,这一目标的实现面临着课程内容的统一性和连贯性、教师队伍的学科素养和能力、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等一系列的挑战。要不断强化系统观念,整合大中小学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打通各学段育人壁垒形成育人共同体,坚持问题导向,发挥各个教育阶段的育人特点和优势,构建一个连贯、有机的教育体系,从而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上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为培养新时代所需的全面型人才作出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 思想政治教育 协同育人
下载PDF
关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6
作者 吴胜锋 陈静谕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12期50-52,共3页
在当前的理论与实践中,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存在着概念边界不清晰、建设内容不明确、地方高校作用定位不准确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准确把握上述问题提供了根本遵循。大中小学思政课... 在当前的理论与实践中,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存在着概念边界不清晰、建设内容不明确、地方高校作用定位不准确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准确把握上述问题提供了根本遵循。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方向是“一体化”,其环节或过程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一体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师队伍的一体化、课程体系的一体化、教育资源的一体化、教研活动的一体化、实践研学的一体化等。在顶层设计、政策传导以及资源供给等方面,高校(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发挥了独特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小学思政课 一体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