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政改争议及两种“一国两制”理解的“对决” |
刘兆佳
|
《港澳研究》
|
2015 |
15
|
|
2
|
认同的宪法难题:对“爱国爱港”的基本法解释 |
田飞龙
|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0
|
|
3
|
论中国苏维埃选举制度的特点 |
谢一彪
朱腾云
|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
2002 |
6
|
|
4
|
香港“占领运动”:过程、特征及影响 |
白小瑜
|
《港澳研究》
|
2015 |
3
|
|
5
|
政策问题建构权演进的历史轨迹 |
张康之
向玉琼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6
|
香港立法会功能组别选举与“普选”的兼容性分析 |
杨晓楠
|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7
|
恩格斯“和平长入新社会”思想探析 |
张有军
|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1
|
|
8
|
公民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对西方国家宪法和法律相关规定的分析 |
黄大鹏
|
《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1
|
|
9
|
香港民主发展历程的回溯与展望 |
杨建兵
陈绍辉
|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1
|
|
10
|
周恩来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关问题的思考与探索 |
柳建辉
佘湘
|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11
|
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的政治参与和政治现代化 |
付正新
|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
0 |
|
12
|
论普选后香港政党发展趋势与核心理念 |
尤乐
周霞辉
|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2 |
1
|
|
13
|
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变动与人大代表选举中城乡人口比例政策的演进 |
宋月红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14
|
论晚年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的新认识及其新时代启示 |
杨泽光
|
《哲学进展》
|
2020 |
0 |
|
15
|
恩格斯晚年思想转向原因再探 |
吴启文
|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3 |
0 |
|
16
|
“革命权”与“普选权”——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双重历史选择与“两难”实践课题 |
姜中才
石雪荣
|
《陇东学院学报》
|
2009 |
0 |
|
17
|
论法国普选的实现过程及其对香港的启示 |
王鹏
|
《南海学刊》
|
2015 |
0 |
|
18
|
香港“双普选”理念的三重辨正 |
王理万
|
《港澳研究》
|
2015 |
0 |
|
19
|
香港的民主化条件:历史视野中的反思 |
袁阳阳
|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8 |
0 |
|
20
|
公民话语与阶级话语的张力——1953年普选运动中的选民资格审查 |
闾小波
|
《开放时代》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