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位行动分析视角下村庄产业绿色转型发展机制研究——以安徽省G市L村为例
1
作者 黄马丽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2-20,共9页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产业的绿色转型是破解当下中国乡村面临环境污染和可持续发展困境的有效途径。乡村作为整个社会的重要支撑,其产业绿色转型尚待更多关注和重视。以安徽省G市L村为研究个案,基于帕森斯的单位行动分析框架,梳理...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产业的绿色转型是破解当下中国乡村面临环境污染和可持续发展困境的有效途径。乡村作为整个社会的重要支撑,其产业绿色转型尚待更多关注和重视。以安徽省G市L村为研究个案,基于帕森斯的单位行动分析框架,梳理了L村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的“以农为主—以工为主—绿色农业”的产业绿色转型之路。研究发现,村庄的生态环境与非正式规范深刻影响着村庄自组织,其在理性动机的指引下,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博弈,完成从经济理性到生态理性的转变,最终达成行动目标。通过对村庄产业绿色转型发展机制的探究,找出乡村产业绿色转型发展路径共性因素,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经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庄产业 绿色转型 乡村振兴 单位行动 理性动机
下载PDF
单元行动视角下环境抗争背后的行动逻辑——以南京市江宁区殡仪馆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宫晓爽 《四川环境》 2020年第5期155-159,共5页
农村环境抗争是“三农”问题的热点话题。基于帕森斯的单元行动模型,通过访谈法,对事件过程进行分析,发现在共赢起点、污染显现、走向和谐的三大阶段,殡仪馆、村委会、村民各有自己的行动逻辑。只有充分考虑各方诉求,协调各方长期利益,... 农村环境抗争是“三农”问题的热点话题。基于帕森斯的单元行动模型,通过访谈法,对事件过程进行分析,发现在共赢起点、污染显现、走向和谐的三大阶段,殡仪馆、村委会、村民各有自己的行动逻辑。只有充分考虑各方诉求,协调各方长期利益,增强基层组织的公信力,才能推动环境抗争的妥善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抗争 单元行动 利益相关者 协同治理
下载PDF
基于单通道sEMG分解的手部动作识别方法 被引量:14
3
作者 熊安斌 丁其川 +2 位作者 赵新刚 韩建达 刘光军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13,共8页
表面肌电信号(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 EMG)已广泛应用于手部动作识别。为提高动作识别精度,研究者往往需要采集多个通道s EMG信号,从而增加应用复杂性,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一种基于单通道s EMG分解的手部动作识别方法。使用单通道电... 表面肌电信号(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 EMG)已广泛应用于手部动作识别。为提高动作识别精度,研究者往往需要采集多个通道s EMG信号,从而增加应用复杂性,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一种基于单通道s EMG分解的手部动作识别方法。使用单通道电极采集人体上臂肌肉s EMG,将其分解为6个运动单元动作电位序列,过程包括:二阶差分滤波、阈值计算、尖峰检测、分层聚类;然后,提取绝对值积分、最大值、非零中值、半窗能量等特征,并采用主元分析法降维;最后,利用支持向量机分类识别5种不同手部动作,精度达到80.4%。而采用未融合s EMG分解的传统方法,动作识别精度仅有约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肌电信号 运动单元动作电位序列 分层聚类 主元分析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基于小波包熵的与动作相关表面肌电信号的分类 被引量:7
4
作者 胡晓 王志中 颜志国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4期597-598,571,共3页
目的:对与动作相关的表面肌电信号进行分类识别。材料与方法:与动作相关的表面肌电信号是从右手前臂肌群表面采集而来。用小波包变换将信号分解成16个等频带宽的的子空间。之后,计算每个子空间的相对小波包能量和每个信号的小波包熵。结... 目的:对与动作相关的表面肌电信号进行分类识别。材料与方法:与动作相关的表面肌电信号是从右手前臂肌群表面采集而来。用小波包变换将信号分解成16个等频带宽的的子空间。之后,计算每个子空间的相对小波包能量和每个信号的小波包熵。结果:正确识别率达到100%。结论:小波包熵能够作为与动作相关的表面肌电信号的特征值来识别不同的动作表面肌电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肌电信号 动作单元电位 小波包变换 相对小波包能量 小波包熵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能量算子的表面肌电信号MUAP发放检测 被引量:8
5
作者 李强 杨基海 +1 位作者 陈香 褚雪忠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06年第4期376-380,共5页
采用基于平滑非线性能量算子(smoothednonlinearenergyoperator,SNEO)的方法对表面肌电(surfaceEMG,SEMG)信号运动单位动作电位(motorunitactionpotential,MUAP)的发放信息进行检测,提出一种能较精确确定MUAP发放数目的阈值检测方法。... 采用基于平滑非线性能量算子(smoothednonlinearenergyoperator,SNEO)的方法对表面肌电(surfaceEMG,SEMG)信号运动单位动作电位(motorunitactionpotential,MUAP)的发放信息进行检测,提出一种能较精确确定MUAP发放数目的阈值检测方法。利用这些方法分别对肌肉轻度收缩和中度收缩时的SEMG信号进行了MUAP发放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对于轻度收缩时的SEMG信号,本文的方法十分有效,而对中度收缩时的SEMG信号也能获得比较满意的检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能量算子 表面肌电信号 运动单位动作电位 发放检测
下载PDF
基于SEONS算法的表面肌电信号分解方法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李强 杨基海 +1 位作者 陈香 张旭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0-125,共6页
目的探讨表面肌电信号(sEMG)的分解问题,以检测神经肌肉系统的运动单位发放的信息。方法采用二阶非平稳源分离(SEONS)算法以及FastICA方法对肌肉轻度收缩情况(10%MVC)的sEMG进行分解研究,并对分离信号中的运动单位动作电位波形进行检测... 目的探讨表面肌电信号(sEMG)的分解问题,以检测神经肌肉系统的运动单位发放的信息。方法采用二阶非平稳源分离(SEONS)算法以及FastICA方法对肌肉轻度收缩情况(10%MVC)的sEMG进行分解研究,并对分离信号中的运动单位动作电位波形进行检测判断。结果两种方法均能较有效地提取隐含在sEMG信号中的运动单位发放信息,但由于sEMG信号是一种复杂的非平稳信号,两种方法的分离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结论SEONS算法从非平稳性的角度来考虑信号的盲源分离问题,较符合sEMG信号的非平稳特征,因而可应用于sEMG信号的分解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肌电信号 二阶非平稳源分离 分解 运动单位动作电位
下载PDF
EMG信号的一种合成方法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章劲松 杨基海 +2 位作者 周炳和 胡文军 倪小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2-46,共5页
利用改进了的肌电信号模型,完成了单纤维动作电位(SPAP)和运动单位动作电位(MUAP)的计算机模拟.以此为基础,结合肌肉组织的生理结构和肌电信号的产生原理,首先由多路SPAP信号经过符合生理特性的变换处理后,合成一... 利用改进了的肌电信号模型,完成了单纤维动作电位(SPAP)和运动单位动作电位(MUAP)的计算机模拟.以此为基础,结合肌肉组织的生理结构和肌电信号的产生原理,首先由多路SPAP信号经过符合生理特性的变换处理后,合成一路MUAP信号,然后考虑人体组织对肌电信号的衰减作用,对具有不同发放率的MUAP序列进行EMG信号的合成.这种人工合成的EMG信号有助于从理论上研究肌电信号的发放率和传导速度等特性,并将为肌电信号的分解给出一个合理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纤维动作电位 EMG信号 合成 MUAP 肌电信号
下载PDF
利用自组织竞争神经网络提取NEMG信号的MUAP模板 被引量:2
8
作者 杨基海 陈香 +2 位作者 李峪峻 钟展辉 娄智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1年第1期50-54,共5页
采用自组织竞争人工神经网络 ,完成对针电极肌电信号 (NEMG)的运动单位动作电位 (MU AP)的模式分类。MU AP波形的特征取自于其自回归 (AR)模型系数 a1 ~ ap 及激励白噪的功率 εp构成的特征向量。模拟NEMG信号和真实 NEMG信号的实验结... 采用自组织竞争人工神经网络 ,完成对针电极肌电信号 (NEMG)的运动单位动作电位 (MU AP)的模式分类。MU AP波形的特征取自于其自回归 (AR)模型系数 a1 ~ ap 及激励白噪的功率 εp构成的特征向量。模拟NEMG信号和真实 NEMG信号的实验结果表明 ,这种分类方法具有很高的正确率 ,从而为 NEMG信号分解研究中提取 M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争学习网络 自回归模型 针电极肌电信号 运动单位动作电位 NEMG MUAP
下载PDF
脑-运动单元功能耦合估计方法
9
作者 郑杨 强威 张四聪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1-118,共8页
针对现有脑肌功能耦合(CMC)估计方法仅能反映皮层活动与运动单元(MU)复合放电活动间耦合状态、无法反映皮层和各MU独立耦合作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脑与MU之间独立交互作用的估计方法,并初步验证了脑-运动单元功能耦合(CMUC)作用的存在。... 针对现有脑肌功能耦合(CMC)估计方法仅能反映皮层活动与运动单元(MU)复合放电活动间耦合状态、无法反映皮层和各MU独立耦合作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脑与MU之间独立交互作用的估计方法,并初步验证了脑-运动单元功能耦合(CMUC)作用的存在。首先,采用肌电分解技术获得各MU独立活动,即运动单元动作电位序列;然后,利用头皮表面拉普拉斯技术,获得头皮电流密度以表征皮层活动,并通过估计运动单元动作电位序列和头皮电流密度的频域相干性获得CMUC;最后,通过手指伸展实验对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加以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当被试者伸展手指时,指伸肌的MU和对侧运动皮层存在显著的β、γ频带耦合交互作用,且耦合强度显著高于其他皮层区域。这一结论与已有的CMC研究结论相一致,能够表明所提CMUC估计方法的有效性,同时也证明了脑和MU独立耦合交互作用的存在性。提出的CMUC估计方法可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生理及病理条件下肌肉的神经控制机制提供有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肌功能耦合 肌电分解 运动单元动作电位 相干性
下载PDF
NEMG信号运动单位动作电位的分类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香 杨基海 +4 位作者 梁政 郑凡 钱晓进 冯焕清 叶石朱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66-472,共7页
提出了一种对于构成针电极肌电信号(NEMG)的不同形状的运动单位动作电位(MUAP)进行分类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小波变换(WT)的多尺度分析提取表征MUAP特性的时 频特征,再用无导师 有导师混合模式识别网络完成对输入样本的学习和分类.实验... 提出了一种对于构成针电极肌电信号(NEMG)的不同形状的运动单位动作电位(MUAP)进行分类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小波变换(WT)的多尺度分析提取表征MUAP特性的时 频特征,再用无导师 有导师混合模式识别网络完成对输入样本的学习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对不同波形的MUAP具有较强大的分类能力,整个分类过程完全人工干预,且所需的时间不多,可以应用于临床实际,为神经肌肉疾病的诊断提供实时、有效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电极肌电信号 运动单位动作电位 小波变换 自组织特征映射模型 学习矢量量化
下载PDF
基于非广度熵的运动单位动作电位(MUAP)发放检测 被引量:3
11
作者 梁政 杨基海 +3 位作者 瞿洋 陈香 谭春祥 冯焕清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19-223,共5页
目的检测肌电信号在低信噪比时运动单位动作电位的发放。方法本文提出了基于非广度短时窗口熵 (TDE)的MUAP检测方法 ,分析了熵用于检测MUAP的理论依据 ,对MUAP检测算法的检测性能进行了统计分析和讨论。结果在信噪比分别为 4dB、2dB、0d... 目的检测肌电信号在低信噪比时运动单位动作电位的发放。方法本文提出了基于非广度短时窗口熵 (TDE)的MUAP检测方法 ,分析了熵用于检测MUAP的理论依据 ,对MUAP检测算法的检测性能进行了统计分析和讨论。结果在信噪比分别为 4dB、2dB、0dB、- 2dB和 - 4dB的模拟肌电信号MUAP发放时刻的检测误差的均值都在 7.5ms以内。结论模拟肌电信号MUAP检测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用于MUAP发放检测的精度较高 ,并且具有良好的抗噪性能。轻度收缩的真实表面肌电信号实验结果也论证了这种方法实际应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广度熵 短时窗口熵 运动单位动作电位 发放检测 肌电图
下载PDF
电极配置对MUAP检测影响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褚雪忠 杨基海 +1 位作者 李强 陈香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06年第3期137-140,146,共4页
本研究采用模型的方法,研究了电极配置对运动单位动作电位检测的影响。根据肌肉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从细胞内动作电位开始,仿真了运动单位动作电位序列。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电极的配置对运动单位动作电位的波形和统计特征的影响。结果... 本研究采用模型的方法,研究了电极配置对运动单位动作电位检测的影响。根据肌肉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从细胞内动作电位开始,仿真了运动单位动作电位序列。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电极的配置对运动单位动作电位的波形和统计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尺寸较小的电极选择性较好;差分电极的选择性优于单电极,适当调整其电极间距离和角度,可提高检测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信号 仿真 细胞内动作电位 运动单位动作电位 电极
下载PDF
肌电信号分解的一种方法(英文)
13
作者 杨基海 钟展辉 +3 位作者 李峪峻 周平 陈香 娄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5-91,共7页
肌电信号的分解是根据肌电信号形成的机理 ,还原出构成它的各个运动单位动作电位序列 (MUAPT)的过程 .本文首先采用匹配滤波的方法 ,对组成EMG信号的各个运动单位动作电位 (MUAP)进行检测和提取 .算法能自适应地更新匹配滤波器和标准MUA... 肌电信号的分解是根据肌电信号形成的机理 ,还原出构成它的各个运动单位动作电位序列 (MUAPT)的过程 .本文首先采用匹配滤波的方法 ,对组成EMG信号的各个运动单位动作电位 (MUAP)进行检测和提取 .算法能自适应地更新匹配滤波器和标准MUAP模板 ,以跟踪MUAP在发放过程中的缓慢变化 .利用获得的基本MUAP模板 ,根据叠加波形与构成它的各MUAP波形之间面积关系 ,得出可能的MUAP组合 .然后再根据每个MUAP的发放特点 ,采用模糊算法 ,从而得到最终的结果 .还利用模拟肌电信号和真实肌电信号对分解算法进行了实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信号 分解 匹配滤波 MUAPT EMG信号
下载PDF
基于小波分析的表面肌电信号运动单位动作电位模式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强 杨基海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93-897,共5页
通过对表面肌电(sEMG)信号运动单位动作电位(MUAP)波形的检测及其模式分析来探讨神经肌肉系统中募集运动单位的发放功能信息。采用一阶Hermite-Rodriguez(HR)函数作为连续小波变换处理的母函数,结合假设检验方法提取隐含在sEMG信号中的M... 通过对表面肌电(sEMG)信号运动单位动作电位(MUAP)波形的检测及其模式分析来探讨神经肌肉系统中募集运动单位的发放功能信息。采用一阶Hermite-Rodriguez(HR)函数作为连续小波变换处理的母函数,结合假设检验方法提取隐含在sEMG信号中的MUAP波形,继而使用模糊k均值和最小距离分类算法对检测波形进行初步归类处理,再通过模板匹配方法实现未归类波形的模式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实测sEMG信号中的主体MUAP波形能够被有效检测和分类。所采用方法利用单通道sEMG信号实现MUAP波形的细致分析,降低了对多通道信号采集的要求,并具有较好的信号分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肌电信号 运动单位动作电位 连续小波变换 假设检验 模式识别
原文传递
用于运动单元活动追踪的动作电位卷积神经网络分类方法仿真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怡欣 郑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17,共8页
为了解决在真实条件下运动单元动作电位(MUAP)波形变异导致的MUAP分类识别准确率低,进而降低运动单元(MU)追踪性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MUAP分类方法,并利用仿真数据进行了效果验证。该方法以被称为MU指纹的MUAP波... 为了解决在真实条件下运动单元动作电位(MUAP)波形变异导致的MUAP分类识别准确率低,进而降低运动单元(MU)追踪性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MUAP分类方法,并利用仿真数据进行了效果验证。该方法以被称为MU指纹的MUAP波形作为模型输入,结合Keras深度学习框架设计的CNN网络结构简单,并采取Early-stop策略训练网络,可实现不同MU的准确分类和匹配,从而持续追踪给定MU放电活动。所提基于CNN的MU分类方法能够在样本量较小的情况下,即每个MU可获取(54.49±29.28)个MUAP波形样本,对平均(30.23±5.37)个MU进行准确分类,分类准确性达到(89.41%±3.72%),显著高于现有的基于MUAP波形相似度的方法(49.66%±6.12%)。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MUAP波形变异展现出了更好的鲁棒性,为开展真实条件下MU放电活动持续追踪研究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对运动控制的神经机制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分解 运动单元追踪 运动单元动作电位 卷积神经网络
下载PDF
自动分解肌电图运动单位动作电位各参数的分析和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文琼 卢祖能 +1 位作者 曾庆杏 余绍祖 《临床脑电学杂志》 1999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运动单位动作电位(MUAP)各参数评价神经肌肉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肌电图仪,以常规同心圆针电极记录,对71例健康成人和43例神经肌肉疾病患者的肱二头肌或/和胫前肌进行自动分解肌电图(ADEMG)检测,... 目的:探讨运动单位动作电位(MUAP)各参数评价神经肌肉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肌电图仪,以常规同心圆针电极记录,对71例健康成人和43例神经肌肉疾病患者的肱二头肌或/和胫前肌进行自动分解肌电图(ADEMG)检测,共收集MUAP8356个,测定MUAP的5个参数:波幅、时限、转折数、发放率、棘波间隔变异系数(CIV)。结果:15例肌源性疾病患者表现为每一记录部位的MUAP数目增加;肱二头肌MUAP的波幅、时限、转折数减低、发放率增加,CIV无改变;胫前肌MUAP的各参数无显著性改变。28例神经源性疾病患者表现为每一记录部位的MUAP数目减少;MUAP的波幅、转折数及CIV增加,时限及发放率无显著性增加。结论:ADEMG检测的MUAP各参数对于评价神经肌肉疾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图 运动单位 动作电位 神经肌肉疾病
下载PDF
信息技术教育应用为何低效?--基于“结构-过程”视角的教师教学行动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安涛 梁志远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4-42,53,共10页
当前,学术界对信息技术能否真正提升教育效果存在争议。已有研究大多基于实证进行判断,尚缺乏学理上的解释与阐述。实际上,教育与信息技术是两种不同的存在,具有不同的实践逻辑。基于帕森斯的单位行动模型与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建构的“... 当前,学术界对信息技术能否真正提升教育效果存在争议。已有研究大多基于实证进行判断,尚缺乏学理上的解释与阐述。实际上,教育与信息技术是两种不同的存在,具有不同的实践逻辑。基于帕森斯的单位行动模型与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建构的“结构—过程”分析视角,对教师教学行动的分析发现,教育实践与信息技术应用之间存在目的、手段、理念、条件和过程等五方面的逻辑冲突:教育实践旨在促进学生生命成长,信息技术应用则追求对认识对象的信息化处理;教育实践以身体在场的课堂教学为主要手段,信息技术应用则依靠硬件与软件,通过虚拟分身发挥作用;教育实践体现着工业文明的“以教为主”的理念,封闭的教室是其开展的条件,而信息技术内嵌着自由、开放与共享的信息文明理念,以开放的网络环境为运行条件;教育实践过程因教师行动的差异充满个性化,而信息技术应用则体现了建立在既定物理规律和数理逻辑上的形式化。教育实践与信息技术应用之间存在的逻辑冲突,导致了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低效。调适这些逻辑冲突,需要抓住学生发展这个逻辑契合点,以学生的生命充盈为鹄的,变革教育理念,丰富教学组织形式,践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促进技术的人性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实践 信息技术教育应用 单位行动模型 结构化理论 逻辑冲突
下载PDF
基于先验模板的表面肌电信号渐进分解算法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罗万国 侯文生 +4 位作者 郑小林 万小萍 陈海燕 周平 吴小鹰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66-372,共7页
本研究通过将表面肌电信号(sEMG)分解为运动单元动作电位序列(MUAPTs),来研究神经-肌肉系统中运动单元(MU)的募集与发放模式。针对高收缩力情况下MUAP叠加问题,首先采用FastICA算法和小波包去噪算法对信号进行预处理;然后基于先验知识... 本研究通过将表面肌电信号(sEMG)分解为运动单元动作电位序列(MUAPTs),来研究神经-肌肉系统中运动单元(MU)的募集与发放模式。针对高收缩力情况下MUAP叠加问题,首先采用FastICA算法和小波包去噪算法对信号进行预处理;然后基于先验知识构建了4种形态的可伸缩MUAP模板;最后,采用"先大后小"的渐进识别方式,逐个对MUAP进行自动提取。在此基础上,还将该算法应用于8名受试者(3组/人)不同手指活动模式下的指浅屈肌多通道(12通道)sEMG分解;单通道分解结果显示,高力量水平下sEMG中的主体MUAPTs能够被有效检测和分类;统计结果证实,随着力量水平的增加,MUAP的数目增加;不同大小MUAP比重的变化与活动手指和力量水平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本文的实验结果,初步验证了利用先验模板从sEMG中渐进提取MUAP的可行性,为sEMG分解和进一步研究MU发放规律提供于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肌电信号 分解 先验模板 运动单元动作电位
下载PDF
基于生理层肌电模型的表面肌电信号仿真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何为 杨基海 +1 位作者 梁政 陈香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46-450,共5页
目的根据SEMG的生理和检测过程的实际情况,研究表面肌电信号分解测试信号的仿真方法。方法从生理层肌电模型出发,以模拟电极随机抖动的方法仿真MUAP波形的随机变异,以改变传导速度的方法模拟MUAP的趋势变异,采用调整MU发放时刻表的方法... 目的根据SEMG的生理和检测过程的实际情况,研究表面肌电信号分解测试信号的仿真方法。方法从生理层肌电模型出发,以模拟电极随机抖动的方法仿真MUAP波形的随机变异,以改变传导速度的方法模拟MUAP的趋势变异,采用调整MU发放时刻表的方法模拟出特定叠加程度的SEMG信号。结果同一MU中的不同发放时刻的MUAP波形的随机变异以及MUAP波形的趋势变异都可以通过该方法定量模拟。结论该方法模拟出的SEMG信号更能逼近真实表面肌电信号的特征,可用于验证SEMG分解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肌电信号 运动单位动作电位 肌电模型 仿真
下载PDF
EMG信号的计算机自动识别与处理系统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辉 黄海 +1 位作者 陈红薇 黄进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2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目的 建立EMG信号的计算机自动识别与处理系统 ,探讨该系统对各种神经、肌肉疾病肌电图诊断的临床价值 ;方法 系统利用各种信号处理技术 ,通过计算机提取轻收缩运动电位、重收缩波形 ,给出各特征参数 ;结果 该系统可快速、准确处理... 目的 建立EMG信号的计算机自动识别与处理系统 ,探讨该系统对各种神经、肌肉疾病肌电图诊断的临床价值 ;方法 系统利用各种信号处理技术 ,通过计算机提取轻收缩运动电位、重收缩波形 ,给出各特征参数 ;结果 该系统可快速、准确处理肌电信号数据 ,结合肌电图数值特征 ,给出诊断结果 ;结论 该系统设计科学、诊断快速、准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G信号 计算机自动识别与处理系统 肌电图 肌电信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