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椎间孔镜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老年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的效果
1
作者 冷清修 丁孟和 +4 位作者 邵毅炜 罗明华 徐斌 邹璇 谢敏波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4年第4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老年性腰椎椎管狭窄症(LS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9月收治的老年LSS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行后路全椎板减压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PLIF)...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老年性腰椎椎管狭窄症(LS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9月收治的老年LSS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行后路全椎板减压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PLIF),观察组行椎间孔镜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手术;对比2组治疗3个月后的手术效果、腰椎功能[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定]及生活质量[采用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评定]。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治疗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JOA评分、WHOQOL-BREF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ODI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椎间孔镜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老年性LSS效果较好,可改善腰椎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椎管狭窄症 椎间孔镜 单侧入路双侧减压 腰椎功能 老年人
下载PDF
Delta大通道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疗效分析
2
作者 窦荣声 张羽 +4 位作者 于明东 闫浩 朱昱山 魏汝硕 王炳武 《实用骨科杂志》 2024年第8期686-690,共5页
目的探讨Delta大通道脊柱内镜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技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2年1月潍坊市人民医院采用Delta大通道脊柱内镜治疗的13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其中男6例,女7例;年龄55~69岁,平均(6... 目的探讨Delta大通道脊柱内镜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技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2年1月潍坊市人民医院采用Delta大通道脊柱内镜治疗的13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其中男6例,女7例;年龄55~69岁,平均(62.62±4.01)岁。记录患者基本信息及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并在术后1个月、6个月进行随访,记录术前术后改良日本骨科协会评分(modified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mJOA)、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感觉评分(ASIA sense score,ASS)和双下肢运动评分(ASIA motor score,AMS)变化情况。以mJOA评分计算术后6个月随访时的改善率(recover rate,RR)及优良率,对RR与性别、年龄、术前mJOA评分、影像学分型及病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108.46±16.12)min,平均出血量(23.46±7.47)mL,平均住院时间(6.08±0.86)d。术后随访时间为6~35个月,平均(16.77±9.33)个月,术后1个月及6个月随访时,mJOA、ASS、AMS评分均优于术前(P<0.05),平均RR为(55.69±19.73)%,优良率为69.23%。RR与术前病程呈负相关(P<0.001),与术前mJOA评分呈正相关(P=0.029),与性别、年龄、影像学分型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Delta大通道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安全可靠,具有术后恢复快、创伤小、出血量少等优势,短期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内镜 单侧入路双侧减压 胸椎黄韧带骨化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