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林分密度对杉木人工林下物种多样性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87
1
作者 张勇强 李智超 +3 位作者 厚凌宇 宋立国 杨洪国 孙启武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39-250,共12页
为研究不同林分密度对杉木人工林下物种多样性和土壤养分的影响,以38 a生5种密度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调查林下植被,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对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土壤指标进行单因素方差、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杉木人工林下... 为研究不同林分密度对杉木人工林下物种多样性和土壤养分的影响,以38 a生5种密度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调查林下植被,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对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土壤指标进行单因素方差、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杉木人工林下物种种类多达121种,灌木层以杜茎山(Maesa japonica)为主,草本层以双盖蕨(Diplazium)、黑足鳞毛蕨(Dryopteris fuscipes)等蕨类为主。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各指数大多在初植密度为5000 hm–2时最高。不同土层间各种土壤养分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不同密度间土壤养分变化趋势不同,更多的土壤养分在高密度或低密度林)分下达到最大。除了pH、有机碳以及纤维素酶外,其他土壤养分受林分密度变化响应均显著(P<0.05)。0~20 cm土层的土壤养分与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关系更为密切,而20~40 cm土层的土壤养分与灌木层物种多样性关系更为密切。pH、全氮、碱解氮、有效磷与灌草层多样性指数的相关性最为密切。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显示,初植密度为6667 hm–2时最高(1.17),第二为3333 hm–2(0.93),其次为5000 hm–2(0.28)、1667 hm–2(0.12)和10000 hm–2(–2.49),得分前两名显著大于其他得分。以上结果表明,初植密度在5000 hm–2更有利于林下物种多样性的稳定,但不利于土壤养分的累积;密度过低或过高皆不利于土壤理化性质和植物多样性的发展,特别是密度过高时,对林地伤害巨大;基于土壤理化性质和植物多样性的主成分分析结果出现“驼峰模式”,杉木人工林初植密度6667 hm–2和3333 hm–2更适合土壤理化性质和植物多样性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密度 杉木人工林 林下植被 土壤养分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林分密度对马尾松林林下物种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78
2
作者 孙千惠 吴霞 +4 位作者 王媚臻 张柳桦 姚小兰 齐锦秋 郝建锋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32-738,共7页
研究四川新津文峰山1057、1136、1231、1383和1515株·hm^(-2)5种林分密度的25年生马尾松人工公益林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及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共发现维管植物110种,隶属57科98属;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林下物种呈... 研究四川新津文峰山1057、1136、1231、1383和1515株·hm^(-2)5种林分密度的25年生马尾松人工公益林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及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共发现维管植物110种,隶属57科98属;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林下物种呈现出阳生性→中生性→阴生性的演替格局,且不同密度对马尾松公益林土壤的全钾和有机质有显著影响,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林下植物有机质和全钾含量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林下植物多样性指数和土壤因子含量随林分密度增大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且均在密度为1136株·hm^(-2)时取得最大值.全磷、速效钾、全钾和全氮的含量与林下植物多样性指数的相关性最密切.当密度在1136株·hm^(-2)时更利于提高文峰山马尾松公益林林下物种多样性的稳定性和土壤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密度 马尾松公益林 林下层物种 土壤理化性质
原文传递
旅游干扰对九寨沟冷杉林下植物种类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69
3
作者 朱珠 包维楷 +2 位作者 庞学勇 闫晓丽 李玉武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84-291,共8页
为揭示旅游活动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影响,作者选择九寨沟原始森林与草海两个景点,分别调查了每个景点内旅游干扰地段与未干扰地段岷江冷杉(Abiesfargesiivar.faxoniana)林林下植物种类组成的数量特征(重要值、频度、密度、盖度和高度... 为揭示旅游活动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影响,作者选择九寨沟原始森林与草海两个景点,分别调查了每个景点内旅游干扰地段与未干扰地段岷江冷杉(Abiesfargesiivar.faxoniana)林林下植物种类组成的数量特征(重要值、频度、密度、盖度和高度)及物种多样性,分析了干扰对林下植物种类组成与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及其差异性。结果表明:(1)旅游干扰显著改变了林下植物物种组成:耐荫喜湿的乡土植物局部消失,而喜旱耐扰动的植物种群扩大,外来和伴人植物种群侵入。(2)在原始森林景点,较重的旅游干扰明显降低了灌木与苔藓植物的频度和盖度,显著抑制了灌木与苔藓植物发育(高度、密度降低);在草海景点,较轻度的干扰只抑制了苔藓植物盖度,而灌木与草本植物没有受到显著影响,表明苔藓对旅游干扰强度更为敏感,同时也表明群落物种组成可以比频度、高度、盖度和密度更好地表达群落受干扰程度。综合分析表明,九寨沟旅游干扰与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目标即生物多样性保护有明显冲突,需要进一步强化管理,限制旅游干扰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活动 生物多样性保护 林下植物 物种组成
下载PDF
林分密度对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和土壤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60
4
作者 舒韦维 卢立华 +4 位作者 李华 农友 何日明 陈海 黄彪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521-4530,共10页
以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探究4种林分密度(A:650株/hm^(2);B:1100株/hm^(2);C:1250株/hm^(2);CK:1650株/hm^(2))林下物种多样性、生物量以及土壤理化性质及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灌木层Shannon⁃Wiener指数、Patrick丰富度指数及... 以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探究4种林分密度(A:650株/hm^(2);B:1100株/hm^(2);C:1250株/hm^(2);CK:1650株/hm^(2))林下物种多样性、生物量以及土壤理化性质及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灌木层Shannon⁃Wiener指数、Patrick丰富度指数及草本层中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Patrick丰富度指数随林分密度的增加均呈现出双峰型变化趋势,在密度A和C处均出现峰值;灌木层Simpson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随林分密度升高而降低,且灌、草层4种多样性指数最小值均出现在密度CK处。(2)草本层生物量比灌木层高。草本层总生物量(地上+地下)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少,凋落物的量则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3)土壤养分含量和林下植物多样性指数随林分密度增大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且有机质含量在密度A取得最大值。(4)灌木层Shannon⁃Wiener指数、Patrick丰富度指数与全氮、水解氮、有效磷、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草本层植被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无显著相关性。(5)各指数与灌木层生物量的相关性较强。综上所述,密度A(650株/hm^(2))能够促进杉木林林下植被发育,增加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生物量和有机质,可提升维持地力的能力,有利于杉木林稳定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下植被 生物多样性 林分密度 生物量 土壤理化性质
下载PDF
毛竹材用林林下植被群落结构对多花黄精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7
5
作者 樊艳荣 陈双林 +3 位作者 杨清平 李迎春 郭子武 陈珊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71-1480,共10页
为了摸清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下植被群落结构对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生长的影响,给毛竹-多花黄精复合经营提供理论参考,以半阴坡下坡位粗放经营的毛竹材用纯林为对象,调查分析毛竹林下植物物种组成、外貌特征和分... 为了摸清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下植被群落结构对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生长的影响,给毛竹-多花黄精复合经营提供理论参考,以半阴坡下坡位粗放经营的毛竹材用纯林为对象,调查分析毛竹林下植物物种组成、外貌特征和分布格局,对影响多花黄精生长的林下植物多样性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试验毛竹林下植物有34种,隶属27科32属,优势种为山苍子(Litsea cubeba)、悬钩子(Rubus corchorifolius)、显子草(Phaenosperma globosa)、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和多花黄精,分布格局类型多花黄精为均匀分布,其他物种均呈强烈聚集分布,聚集强度从大到小排序为五节芒>芒萁>显子草>山苍子>悬钩子。多花黄精生长与毛竹林下植物多度、高度和多样性指数关系密切,其中,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包含绝对多度多样性指数是主要的影响指标,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0.2924—1.2049,包含绝对多度多样性指数2.8439—8.8099时多花黄精生长良好。研究表明:为使毛竹林下多花黄精良好生长,在实践生产中,9—10月份可通过人工劈山除草来控制毛竹林下植物多度为159—843株/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材用林 多花黄精 林下植物 物种组成 分布格局 多样性指数
下载PDF
人为干扰对风水林群落林下木本植物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42
6
作者 吕浩荣 刘颂颂 +3 位作者 朱剑云 叶永昌 陈红跃 莫罗坚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58-467,共10页
华南地区的风水林是乡村聚落的一种特色林分,具有守护村庄的象征意义。在过去的数百年中,风水林在乡村的社会文化习俗的影响下而受到保护,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保育有着重要作用。为揭示人为干扰对风水林的影响,我们选择广东省东莞市大岭... 华南地区的风水林是乡村聚落的一种特色林分,具有守护村庄的象征意义。在过去的数百年中,风水林在乡村的社会文化习俗的影响下而受到保护,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保育有着重要作用。为揭示人为干扰对风水林的影响,我们选择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同一林分起源的3个具有相似地形的风水林,研究了在不同干扰强度下其林下木本植物种类组成和物种多样性。多响应置换过程(multi-response permutation procedures,MRPP)分析表明,人为干扰显著改变了风水林林下木本植物组成(P=0.001,A=0.3886),沿着干扰由弱至强的梯度呈现出中生性植物减少、阳生性植物递增的趋势。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为重度干扰>中度干扰>轻度干扰,但没有表现出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随着干扰强度的增大,3个风水林群落相互间的林下物种相似性降低,物种替代率呈增加趋势。双向聚类分析较好地反映出林下物种因受不同人为干扰强度影响而表现出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指示种分析进一步确定了不同干扰强度下具有显著指示值(IV≥60)的指示种。综合分析表明,人为干扰有利于阳性物种在风水林内定居生长,并明显地改变了林下木本植物组成,但未能引起物种多样性的显著差异。此外,找出对人为干扰产生关键生态响应的林下指示种,对增进风水林的生物多样性保育以及生态系统管理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 风水林 林下植物 多样性保育 指示种
下载PDF
人工林养分循环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31
7
作者 张昌顺 李昆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5-39,共5页
介绍了人工林养分循环的概念、研究现状,从养分元素含量、养分元素积累与分布、林下植被和森林凋落物等方面分析了人工林养分循环研究的主要内容,同时概述了人工林养分循环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 养分循环 林下植被 森林凋落物 发展趋势
下载PDF
云顶山不同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被引量:37
8
作者 李婷婷 唐永彬 +4 位作者 周润惠 余飞燕 董洪君 王敏 郝建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68-1177,共10页
以成都云顶山5种人工林(Ⅰ:柏木枫杨林;Ⅱ:银杏楠木林;Ⅲ:光皮梾木香樟林;Ⅳ:枫杨桤木林;Ⅴ:柏木林)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不同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差异以及二者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人工林灌草层重要值最高的物种不同... 以成都云顶山5种人工林(Ⅰ:柏木枫杨林;Ⅱ:银杏楠木林;Ⅲ:光皮梾木香樟林;Ⅳ:枫杨桤木林;Ⅴ:柏木林)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不同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差异以及二者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人工林灌草层重要值最高的物种不同,光皮梾木香樟林林下植物组成最丰富,而银杏楠木林最贫乏。各人工林灌木层多样性指数H、优势度指数H′、丰富度指数D均以光皮梾木香樟林最大,而均匀度指数Jsw无显著差异;草本层H、D、Jsw均以柏木林最大,银杏楠木林最小,而H′差异不显著。不同人工林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钾、速效磷含量差异显著,pH值、全磷含量柏木枫杨林最高,有机质、全氮、速效钾、速效磷含量银杏楠木林最高。显著影响灌木层物种多样性的土壤因子为有机质、速效磷,草本层为pH、全磷、速效磷。结论:光皮梾木香樟林林下整体植物多样性水平最高,经营此种林分有利于林下植物多样性维持及发展,pH、有机质、全磷、速效磷是影响研究区林下植物多样性的主要土壤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 林下植被 物种多样性 土壤理化性质 冗余分析
下载PDF
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的多样性 被引量:33
9
作者 贾亚运 周丽丽 +2 位作者 吴鹏飞 刘雨晖 马祥庆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6-41,共6页
为揭示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变化规律,对福建三明莘口教学林场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幼龄林、成龄林和过熟林)林下植被的种类、数量、丰富度、盖度、高度等指标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 为揭示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变化规律,对福建三明莘口教学林场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幼龄林、成龄林和过熟林)林下植被的种类、数量、丰富度、盖度、高度等指标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物种丰富度(S)差异不大,个体丰富度(N)差异较大,表现为成龄林(478个)>过熟林(308个)>幼龄林(223个);幼龄林林下植被以玉叶金花等耐阴树种占优势,成龄林及过熟林中网脉酸藤子、毛冬青等喜阳植物重要地位明显上升,在各发育阶段均处于优势地位的物种如裸花紫珠、杜茎山、狗脊蕨、江南卷柏等,可以考虑作为恢复林分物种多样性的启动物种;随着林分的发育,林下植被Simpson指数(D)、Shannon-Wiener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和生态优势度指数(DMc)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可见林下植被的物种多样性与杉木林分的生长发育阶段密切相关,及时进行抚育间伐是提高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和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林下植被 重要值 物种多样性 发育阶段
下载PDF
杉木人工林林下植物的消长规律 被引量:23
10
作者 林开敏 马祥庆 +3 位作者 范少辉 张小全 卓仕安 金昌雄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231-234,共4页
对不同林龄、地位指数和连栽代数杉木林下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初步调查分析 ,结果表明 :林下植物种类平均数量表现出成熟林 >幼龄林 >中龄林的趋势 ;不同地位指数、不同林龄和不同连栽代数的杉木林下植物生物量、杉木凋落物积... 对不同林龄、地位指数和连栽代数杉木林下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初步调查分析 ,结果表明 :林下植物种类平均数量表现出成熟林 >幼龄林 >中龄林的趋势 ;不同地位指数、不同林龄和不同连栽代数的杉木林下植物生物量、杉木凋落物积累量和林下植物凋落物积累量存在明显差异 ;林下植物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表现出成熟林 >幼龄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林下植物 种类 生物量 多样性
下载PDF
华北落叶松天然林密度对林下植被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8
11
作者 丁继伟 张芸香 +4 位作者 郭跃东 杨三红 任达 贺志龙 郭晋平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16,共7页
研究林分密度对林下植被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是研究森林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基础,也是森林经营中林分结构调整技术的基础,为天然林的经营管理和人工林的近自然经营提供依据。试验采用标准地调查法,记录不同林分密度标准地的每个小样方... 研究林分密度对林下植被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是研究森林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基础,也是森林经营中林分结构调整技术的基础,为天然林的经营管理和人工林的近自然经营提供依据。试验采用标准地调查法,记录不同林分密度标准地的每个小样方内出现的所有灌木和草本植物种名、个体数,计算各多样性指数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华北落叶松天然林林下植被物种组成较为贫乏,有灌木8种,草本22种;从不同角度分析草本与灌木物种丰富度对林分密度变化的敏感程度得到的结果不同,从物种丰富度变化幅度上看灌木植物对林分密度的变化较为敏感,而从物种丰富度达到峰值的先后顺序来看,草本植物更为敏感;林下植被多样性对林分密度持续增大的响应表现为非单一变化趋势的规律,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林下植被多样性指数呈现先增大后减少的变化规律,林下植被种类先增多后减少,而均匀度指数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五台山华北落叶松天然林林下植被能在1 072~1 216株/hm2密度范围保持较高的林下物种多样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落叶松天然林 林分密度 林下植被 物种组成 多样性
下载PDF
中亚热带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径级结构与林下物种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4
12
作者 巢林 洪滔 +3 位作者 李键 陈灿 洪伟 吴承祯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8-96,共9页
采用典型抽样法,以位于中亚热带的福建省将乐县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10、15、20、25、30和40 a林分的径级结构、林下植被组成以及物种多样性变化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林龄杉... 采用典型抽样法,以位于中亚热带的福建省将乐县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10、15、20、25、30和40 a林分的径级结构、林下植被组成以及物种多样性变化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的径级结构均呈正态分布,均在接近平均胸径的径级上植株数量最多;径级和密度间的关系可以用3参数的Gaussian函数表征;不同林龄间胸径差异显著。杉木人工林林下分布有45科80属97种植物,其中灌木层69种、草本层28种,物种丰富,但不同林龄的林分内各种类的重要值差异较大,且不同林龄的林分间优势种、共有种和独有种均明显不同。随林龄的增加,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组成、丰富度指数(R0)、Simpson多样性指数(D)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sw)和Alatalo均匀度指数(Ea)均有明显变化。10 a林分的林下物种数量最少(18种),而20 a林分的林下物种数量最多(40种)。林下灌木层的D和H'值分别为0.827-0.923和1.956-2.917,且随林龄的增加均呈“上升—下降—平稳”的变化趋势;灌木层的Jsw和Ea值分别为0.876-0.959和0.686-0.890,随林龄增加均呈“降低—升高—降低—升高”的变化趋势,且均在20 a林分中最小、在25 a林分中最大。林下草本层的D和H'值分别为0.639-0.898和1.274-2.435,并随林龄增加均呈波动的变化趋势;草本层的Jsw和Ea值分别为0.775-0.949和0.663-0.896,随林龄增加均呈“降低—升高—降低—升高—降低”的变化趋势,且均在15 a林分中最小、在10 a林分中最大。总体上看,林龄对杉木人工林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以及草本层的均匀度指数均有显著影响。根据研究结果,建议在杉木人工林的经营过程中对林下物种进行合理配置,并进行合理间伐,以促进林下植被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中亚热带 林龄 径级结构 林下植被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珠江流域中上游防护林冠层结构对林下植被的影响 被引量:23
13
作者 谭一波 何琴飞 +4 位作者 郑威 彭玉华 侯远瑞 何峰 申文辉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148-3156,共9页
防护林林下植被对水源涵养、土壤保育和提升生态服务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以珠江流域中上游广西都安县5种典型珠江防护林(桉树、任豆、马尾松人工纯林,马尾松+荷木人工混交林和青冈栎天然林)为研究对象,应用半球影像技术获取林分冠层结构... 防护林林下植被对水源涵养、土壤保育和提升生态服务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以珠江流域中上游广西都安县5种典型珠江防护林(桉树、任豆、马尾松人工纯林,马尾松+荷木人工混交林和青冈栎天然林)为研究对象,应用半球影像技术获取林分冠层结构(林冠开阔度CO和叶面积指数LAI)和林下光环境指标(林下直射光、林下散射光和林下总光照),并分析两组指标之间的关系及其对林下植被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马尾松+荷木混交林较人工纯林更有利于林下灌木层植被多样性的维持。2)各林分冠层结构与林下光照指标极显著相关(P<0.001),冠层结构对林下散射光的影响比对林下直射光大。3)CO和林下光环境指标与灌木层物种丰富度(S)和多样性指数(H)呈极显著负相关(P<0.001),较高的林下光照不利于林下灌木层植被多样性的维持。冠层结构是影响林下灌木层植物多样性和更新的关键因素,而灌木层和草本层种间竞争可能是影响物种多样性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人工纯林改造和结构调整中,对乔木层可通过适当补植伴生树种,增加林下郁闭度,促进灌木层物种发育;对草本层可适度降低单优草本优势度,为灌木和幼苗更新提供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防护林 林下植被 冠层结构 光环境特征 物种多样性
原文传递
不同林龄桉树林下植被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3
14
作者 罗洁贤 俞政民 +2 位作者 聂钰滢 吕培 邱权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9年第1期36-42,共7页
以广东省信宜市中部山区不同林龄(3 a生和5 a生)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地调查,统计和分析了桉树林下植被结构特征(种类组成、结构与分布)和物种多样性(Margale丰富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 以广东省信宜市中部山区不同林龄(3 a生和5 a生)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地调查,统计和分析了桉树林下植被结构特征(种类组成、结构与分布)和物种多样性(Margale丰富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结果表明:(1)3 a生桉树林下植被共记录维管束植物23科31属33种,5 a生桉树林林下植被共记录维管束植物24科32属35种,不同林龄桉树林下植被结构与分布特征差异较大,乔木幼苗、灌木层和草本层的优势种均明显不同;(2)林龄对桉树林下植被丰富度影响相对较小,但对优势度和均匀度影响较大;随着林龄的增加,桉树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植被物种多样性均明显下降,其中灌木层下降幅度大于草本层。总体而言,林龄对林下植被的种类组成影响相对较小,但对林下植被的结构与分布以及物种多样性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林下植被 物种多样性 林龄
下载PDF
不同混交比例的杉阔混交林对林下物种多样性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22
15
作者 石昊楠 李伟坡 +2 位作者 李智华 王义贵 杨小周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4-41,共8页
【目的】为了研究不同混交比例的杉木针阔混交林对林下物种多样性和土壤养分的影响。【方法】以青羊湖林场的5种不同混交比例的杉木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抽样法,按照群落中杉木材积所占的不同比例(50%、60%、70%、80%、90%),... 【目的】为了研究不同混交比例的杉木针阔混交林对林下物种多样性和土壤养分的影响。【方法】以青羊湖林场的5种不同混交比例的杉木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抽样法,按照群落中杉木材积所占的不同比例(50%、60%、70%、80%、90%),把调查的森林群落分为5种类型,分别监测各类型群落林下物种组成及多样性差异,测定土壤理化性质,以及林下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结果】1)不同混交比例的针阔混交林林下物种组成和优势种存在差异。在杉木比例50%的混交林中,灌木层的优势种为胡枝子和楤木,草本层优势种为狗脊蕨等阴生性植被;在杉木比例90%的混交林中,灌木层优势种为山苍子等阳生性植物,草本层优势种为瓜蒌等阳生性植被。灌草的物种多样性在杉木比例50%与60%的混交林中达到最大值。2)不同土层间各种土壤养分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不同混交比例间土壤养分变化趋势不同。除了pH、全钾、速效磷外,其他土壤养分受混交比例的影响相似,均随杉木比例的增加而减小。更多的土壤养分在杉木比例50%下达到最大。3)土壤容重、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和有效硼与灌草层物种多样性指数的相关性最为密切。【结论】杉木比例在50%~70%之间更有利于土壤养分的累积和林下物种多样性的稳定。在与本研究区立地条件相似地区营造杉阔混交林时,可将杉木比例营造为50%~70%,本研究结果可对杉阔混交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阔混交林 混交比例 土壤养分 林下植被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坡位和密度对桉树林生产力和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20
16
作者 刘雅静 张书源 +2 位作者 李静 张茜莹 邱权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9年第4期48-55,共8页
以广东省信宜市池洞镇和水口镇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地调查,统计和分析了不同坡位(上坡位和下坡位)和不同密度(低密度1 350~1 700株/ha、高密度1 950~2 475株/ha)桉树林个体生长量(树高、胸径、单株材积)、林分蓄积量及其林下植... 以广东省信宜市池洞镇和水口镇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地调查,统计和分析了不同坡位(上坡位和下坡位)和不同密度(低密度1 350~1 700株/ha、高密度1 950~2 475株/ha)桉树林个体生长量(树高、胸径、单株材积)、林分蓄积量及其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Margale丰富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结果表明:(1)坡位显著影响桉树林生产力和林下植被多样性,下坡位桉树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林分蓄积量和林下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明显高于上坡位,但下坡位林下草本层物种多样性低于上坡位;(2)密度对胸径和单株材积有显著影响,但不影响树高和林分蓄积量,高密度桉树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均明显低于低密度桉树林。总体而言,肥力条件更好的下坡位更利于桉树生长,产量更高,坡位对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有所不同;高密度(1 950~2 475株/ha)造林时,增产效果不明显,但存在林下植被多样性下降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人工林 林下植被 物种多样性 坡位 密度
下载PDF
青海大通典型林分冠层结构与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关系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王莉 林莎 +2 位作者 李远航 陈梦飞 贺康宁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24-533,共10页
为探究青海高寒山区典型林分冠层结构与林内光环境中维持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稳定的关键因素,该研究以青海大通县青海云杉林(Ⅰ)、青杨林(Ⅱ)、华北落叶松-青海云杉混交林(Ⅲ)、青杨-白桦混交林(Ⅳ)和白桦-青海云杉混交林(Ⅴ)5种典型人... 为探究青海高寒山区典型林分冠层结构与林内光环境中维持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稳定的关键因素,该研究以青海大通县青海云杉林(Ⅰ)、青杨林(Ⅱ)、华北落叶松-青海云杉混交林(Ⅲ)、青杨-白桦混交林(Ⅳ)和白桦-青海云杉混交林(Ⅴ)5种典型人工林分为研究对象,运用冠层分析仪采集数据,并结合实地调查,研究冠层结构与林内光环境特征及其对林下植被的影响。结果表明:(1)林分Ⅰ、Ⅲ的林冠开度显著低于林分Ⅱ、Ⅳ、Ⅴ(P<0.05),各林分叶面积指数大小顺序为Ⅲ>Ⅰ>Ⅱ>Ⅴ>Ⅳ,总体表现为阔叶林的林冠开度大于针叶林,但其叶面积指数小于针叶林;林分Ⅱ、Ⅳ的直射辐射、散射辐射及总辐射均显著高于林分Ⅰ、Ⅲ、Ⅴ(P<0.05),其中林下总辐射与散射辐射表现为Ⅱ>Ⅳ>Ⅴ>Ⅰ>Ⅲ,直射辐射为Ⅱ>Ⅳ>Ⅰ>Ⅲ>Ⅴ;林分Ⅱ、Ⅳ、Ⅴ的消光系数均显著高于Ⅰ、Ⅲ,总体上均表现为阔叶林>针叶林。(2)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林冠开度与林下光照指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叶面积指数与林下光照指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且其对林下散射辐射的控制能力最强;典型相关分析表明,纯林的林冠开度对冠层结构的贡献和解释能力较叶面积指数和平均叶倾角大,混交林的叶面积指数对林下光照的影响大于纯林。(3)混交林的林下物种多样性指数(H)及丰富度指数(P)均高于纯林;林下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指数(H)及丰富度指数(P)与林冠开度及林下光辐射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叶面积指数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物种均匀度(J_(sw))与平均叶倾角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与林下散射辐射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研究认为,在人工纯林改造和结构调整中,对乔木层适当补植伴生树种,并逐步调整为多树种混交林,增加冠层结构和林下光照异质性,将更有利于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的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 冠层结构 林内光环境 林下植被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海南岛桉树林林下植被物种组成及生物量 被引量:18
18
作者 杨再鸿 杨小波 +2 位作者 李跃烈 余雪标 吴庆书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5-27,共3页
对海南桉树林林下植被物种组成(153样地)及生物量(6样地)的调查结果表明:林下植被共有维管束植物224种,隶属于65科153属。其中:木本植物88种,占39.3%;草本类136种,占60.7%。人工桉树林林下植被结构简单、物种数相对较少。在未郁闭前的... 对海南桉树林林下植被物种组成(153样地)及生物量(6样地)的调查结果表明:林下植被共有维管束植物224种,隶属于65科153属。其中:木本植物88种,占39.3%;草本类136种,占60.7%。人工桉树林林下植被结构简单、物种数相对较少。在未郁闭前的幼年桉树林地,林下植被地上部分生物量草本大于木本的现象更为突出。林下生物量局部有随年降水量增加而递增的趋势。不同土壤类型生物量大小的排序为:花岗岩砖红壤>花岗岩山地砖红壤>海相沉积物砖红壤>玄武岩砖红壤>冲积潮砂土。桉树幼年林分林下植被生物量最大,但生物量总体是随林龄增大而增加:1.5年生>9年生>8年生>7年生>6年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岛 桉树林 林下植被 物种组成 生物量
下载PDF
杉木林林层指数及其与林下灌木物种多样性的关系 被引量:17
19
作者 曹小玉 李际平 +1 位作者 周永奇 邓超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89-595,共7页
基于湖南省福寿林场不同龄组杉木林(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18个固定样地的实测数据,对比分析了3个龄组杉木林林层指数与林下灌木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特征,并对其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龄组杉木林林层指数为0.134~0.50... 基于湖南省福寿林场不同龄组杉木林(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18个固定样地的实测数据,对比分析了3个龄组杉木林林层指数与林下灌木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特征,并对其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龄组杉木林林层指数为0.134~0.507,不同龄组的杉木林林层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P〈O.05);林层指数普遍较低,林木对林分垂直方向的空间利用不足,林木分化程度较弱。随着杉木的生长发育,林下灌木的物种丰富度、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表现出了先增大后减少的变化趋势,幼龄林与中龄林之间的丰富度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林下灌木的Simpson均匀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随着杉木年龄的增加变化不大。林层指数与物种丰富度指数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性,说明林层指数是影响杉木林林下灌木丰富度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层指数 林下灌木 物种多样性 杉木
原文传递
油松天然次生林林下植物多样性对林分密度的响应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覃志杰 董威 +3 位作者 刘泰瑞 张芸香 郭晋平 武彦明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1-67,共7页
[目的]林分密度对林下植物组成和物种多样性有显著影响,调整林分密度是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的主要技术途径,对于特定地区某种森林类型,林下植被的植物组成和物种多样性对林分密度变化的响应模式对指导森林经营技术指标的确定有现实意义。[... [目的]林分密度对林下植物组成和物种多样性有显著影响,调整林分密度是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的主要技术途径,对于特定地区某种森林类型,林下植被的植物组成和物种多样性对林分密度变化的响应模式对指导森林经营技术指标的确定有现实意义。[方法]本研究以关帝山林区孝文山林场油松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密度系列典型样方调查和植物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林下植物组成和物种多样性指数对林分密度的响应存在显著差异:林分密度由高到低,林下草本层和灌木层植物组成呈现一个由耐阴植物到喜光植物的变化;随着林分密度的减小,草本和灌木的丰富度、Simpson和基于Simpson的Pielou均匀度指数呈增大趋势,Shannon-wiener、基于Shannon-wiener的Pielou均匀度指数和Alatalo均匀度呈先增后减趋势。[结论]对林分密度过大的天然次生林应该采取合理的抚育措施,将林分密度调控至一个适度的范围,以加快林分更新,增加物种多样性,培育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关帝山油松天然次生林密度在850~1 000株·hm^(-2)能维持较高的物种多样性,为最适密度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密度 林下植被 物种组成 物种多样性 油松 关帝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