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文明背景中寻求法律秩序相洽的根据
1
作者 李龙 汪公文 《甘肃理论学刊》 2004年第2期60-64,共5页
 反思传统已经成为中国法治现代化过程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但是另一方面,反思法治本身之不足却常为人们所忽略。在知性文明的发展史上,承认人类智慧的至上性,就是有意无意地反对另一种文明的存在。如何协调知性文明同心性文明的关系...  反思传统已经成为中国法治现代化过程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但是另一方面,反思法治本身之不足却常为人们所忽略。在知性文明的发展史上,承认人类智慧的至上性,就是有意无意地反对另一种文明的存在。如何协调知性文明同心性文明的关系,就成了中国法治建设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只有从最高的文化精义中寻找终极依据同法律技能的相洽,方有可能构造一个温润圆通的法律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性文明 法治方法 实证主义 超验精神 和谐与实现
下载PDF
理解他者的文明:族群间的跨文化对话 被引量:1
2
作者 徐新建 《百色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78-82,共5页
人类文明的类型多种多样,在古往今来的历史过程中,每每以族群和地域为边界呈现出彼此不同的特征。以此为前提,应把人类文明视为复数的可数现象,并在多样对等的基础上加以理解和比较。文章以剑桥大学教授Alan MacFarlane题为"理解... 人类文明的类型多种多样,在古往今来的历史过程中,每每以族群和地域为边界呈现出彼此不同的特征。以此为前提,应把人类文明视为复数的可数现象,并在多样对等的基础上加以理解和比较。文章以剑桥大学教授Alan MacFarlane题为"理解他者文明"的演讲为个案,对不同族群间开展跨文化对话的意义进行了相关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理解 族群 跨文化对话
下载PDF
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中华文化认同初探 被引量:10
3
作者 徐丽曼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5-31,共7页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文明交流互鉴的新文明观,并围绕这一观点做了许多重要论述,做出许多切实努力,体现了高度的文化自信。在深度参与文明交流互鉴中,中华文化既要吸收其他文明有益成分,又要坚守自身优秀传统和鲜明底色。要以中华优秀传...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文明交流互鉴的新文明观,并围绕这一观点做了许多重要论述,做出许多切实努力,体现了高度的文化自信。在深度参与文明交流互鉴中,中华文化既要吸收其他文明有益成分,又要坚守自身优秀传统和鲜明底色。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的理想信念为着力点,通过强化中华文化教育奠定认知基础、积极改善民生夯实中华文化认同利益基础、加大文化研究与产业开发提升文化软实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提升文化影响力等路径强化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交流互鉴 中华文化 文化认同 文化自信
下载PDF
“发展”的反向解读——生态文明的三种理解方案 被引量:4
4
作者 田松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34-140,共7页
人类文明是建立在地球生物圈之中的,文明的存在与持续需要满足三个前提:生态前提、技术前提和文化前提。其中,技术前提与生态前提可能存在冲突,需要文化前提来协调。当下社会各界对于生态文明大致有三种理解方式:平行共处说(认为农业文... 人类文明是建立在地球生物圈之中的,文明的存在与持续需要满足三个前提:生态前提、技术前提和文化前提。其中,技术前提与生态前提可能存在冲突,需要文化前提来协调。当下社会各界对于生态文明大致有三种理解方式:平行共处说(认为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可以共处)、高级阶段说(认为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的高级阶段)和彻底转型说(认为生态文明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高级阶段说拥有最广泛的支持,但只有彻底转型说,能够符合文明持续的三个前提。彻底转型说,需要对"发展"这个概念进行限定,进行反向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研究 文明存续的前提 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 文明的价值取向 生态文明的彻底转型说
原文传递
文明通鉴与普惠文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路径 被引量:4
5
作者 刘洪一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12,共8页
人类文明的车轮来到了一个重大的十字路口,面对日益凸显的各种“文明病”,亟需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做出整体性思考。文明之病需文明之药,文明之药只能从文明通鉴中淬炼提取,这是文明处于十字路口的必然选择;尊重文明差异化传统,以开... 人类文明的车轮来到了一个重大的十字路口,面对日益凸显的各种“文明病”,亟需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做出整体性思考。文明之病需文明之药,文明之药只能从文明通鉴中淬炼提取,这是文明处于十字路口的必然选择;尊重文明差异化传统,以开放的文化心态寻求最大文明公约数,构建人类共通共享共惠的普惠文明新体系,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路向;努力达致不同文明之间精神观念相通、思维方式方法互补的思想通约——特别是融通人类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道观、约观、仁观、法观、空观、异观等不同观念,是构建普惠文明之关键,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文明必然进程的前行路径。总之,文明通鉴、普惠文明、思想通约三位一体,构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方式、目标路向和关键路径,也昭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文明进程的内在要求和历史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通鉴 思想通约 普惠文明 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明路径
原文传递
案例教学法在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中的应用——基于“讲好中国故事”的分析
6
作者 刘振平 吕明璋 罗庆铭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年第3期9-15,共7页
充分发挥国际中文教育“讲好中国故事”的作用,对于促进汉语国际传播、塑造良好的中国形象,乃至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均具有重要意义。在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讲好中国故事”的内容... 充分发挥国际中文教育“讲好中国故事”的作用,对于促进汉语国际传播、塑造良好的中国形象,乃至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均具有重要意义。在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讲好中国故事”的内容与路径,运用案例教学法助力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尤其是应用生动鲜活的案例培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的责任意识及在国际中文教育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从而使其自觉主动地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生力军,进而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渠道更加畅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交流互鉴 案例教学法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 国际中文教育
下载PDF
比较诗学影响研究的新视野与新实践 被引量:1
7
作者 曹顺庆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22年第3期7-20,F0002,共15页
比较诗学是比较文学学科的重要分支,在研究路径上分为平行研究与影响研究。从学界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比较诗学平行研究已见成效,但比较诗学影响研究却基本上没有展开。缺乏对比较诗学影响研究之实证价值的重视,是当前比较诗学研究的一... 比较诗学是比较文学学科的重要分支,在研究路径上分为平行研究与影响研究。从学界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比较诗学平行研究已见成效,但比较诗学影响研究却基本上没有展开。缺乏对比较诗学影响研究之实证价值的重视,是当前比较诗学研究的一个严重不足。本文认为,重新考量比较诗学影响关系研究的价值十分必要,应当重新挖掘比较诗学的研究范围,尤其应该强调中国诗学西方化研究的重要性。事实上,西方现代诗学受到了中国诗学的显著影响,然而,现有比较诗学研究成果,均侧重于西方对中国的影响,即西方诗学的中国化,而尚未深入探究中国诗学对西方诗学的影响,即中国诗学的西方化。所以,本文运用实证变异理论研究中西诗学之间的同源和变异关系,探究中西诗学话语的他国化,尤其是中国诗学的西方化;研究中国文学思想如何影响西方思想,并成为西方文论发展进程的一个变异形态,并将这一研究方向作为一个新领域、新视野展开。以中国文化对马丁·海德格尔、雅克·德里达和埃兹拉·庞德的影响为例,阐述中国文化对西方哲学、诗学的影响,探讨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下的中西诗学影响变异,尤其是中国思想对西方文论的影响和变异,以推进对中西文明互鉴颇有价值的比较诗学实证影响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文学 比较诗学 影响研究 变异学理论 文明互鉴
下载PDF
建党百年主题性美术的主题演进与艺术书写 被引量:1
8
作者 陈琼贵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3-141,共9页
主题性美术是我党在领导文艺工作实践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的主流美术形式。主题性美术"以图撰史",见证了党领导人民争取民族解放、民族独立和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历程,书写了百年党史的"图像史"。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主题性美术是我党在领导文艺工作实践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的主流美术形式。主题性美术"以图撰史",见证了党领导人民争取民族解放、民族独立和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历程,书写了百年党史的"图像史"。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救亡主题突显,"文艺服从于政治"方针形成,"为人民大众"创作思想在解放区广泛传播、实践。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和国家全面主导、组织、规划美术创作,强调"主题先行""题材先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成为唯一创作方法。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文艺界拨乱反正,"双为"成为文艺工作总口号,主题性美术发生现实主义和人本主义转向;受西方艺术和商业文化碰撞,主题性美术面临主流价值的坚守与现代转型的难题,"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文艺方针应时而生。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族复兴成为新时代主题,主题性美术聚焦"中国元素""中国风格""中国精神",书写社会主义文艺新篇章,彰显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探寻主题性美术的百年历程和演进,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党领导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路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党百年 主题性美术 主题演进 艺术书写 中国精神 文明互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