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暗挖地铁车站下穿既有地铁隧道施工控制 被引量:95
1
作者 张成平 张顶立 +1 位作者 吴介普 骆建军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9-73,共5页
以北京地铁5号线崇文门暗挖车站下穿既有地铁隧道施工为背景,探讨采用柱洞法结合超前管幕施工的控制技术。施工前对既有地铁轨道和隧道结构进行加固。根据现状评估数据制订既有地铁隧道结构沉降控制标准,并制定各施工步序的沉降控制值... 以北京地铁5号线崇文门暗挖车站下穿既有地铁隧道施工为背景,探讨采用柱洞法结合超前管幕施工的控制技术。施工前对既有地铁轨道和隧道结构进行加固。根据现状评估数据制订既有地铁隧道结构沉降控制标准,并制定各施工步序的沉降控制值。监测结果表明:既有地铁隧道结构变形缝处沉降量最大,是施工控制的重点部位;超前管幕起到了防塌作用,但其自身施工引起既有地铁隧道结构沉降9.52mm,选用时应慎重;侧洞管幕施工完成时,变形缝处隧道结构累计沉降量超限,且道床与隧道间发生严重脱离。采用抬升注浆和充填注浆分别对既有地铁隧道结构累计沉降量超限及道床与隧道间脱离进行处理,最终将既有地铁隧道结构沉降量控制在16.75 mm以内,道床与隧道间脱离区域被有效填充,确保了施工期间既有地铁线路的安全运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下穿施工 浅埋暗挖法 隧道沉降 道床沉降 抬升注浆
下载PDF
下穿高速公路浅埋大跨度黄土隧道施工措施研究 被引量:43
2
作者 李健 谭忠盛 +1 位作者 喻渝 倪鲁肃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803-2809,共7页
依托郑西客运专线阌乡隧道,开展浅埋大跨黄土隧道优化施工研究。对隧道进入下穿高速公路前的地表沉降,拱顶下沉及初支钢架应力进行现场监测,结果表明,土体沉降及初支应力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现有的施工方案无法满足下穿段施工安全要求,需... 依托郑西客运专线阌乡隧道,开展浅埋大跨黄土隧道优化施工研究。对隧道进入下穿高速公路前的地表沉降,拱顶下沉及初支钢架应力进行现场监测,结果表明,土体沉降及初支应力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现有的施工方案无法满足下穿段施工安全要求,需要及时对其调整;经综合分析,提出了减小开挖面积、侧导多台阶开挖、预留核心土、快速封闭及加强初期支护等一系列优化措施,并采用数值计算软件FLAC3D验证其安全性和可靠性。通过现场实施及监测结果的反馈,证明优化措施效果明显,保障了阌乡隧道顺利下穿连霍高速公路。研究成果为类似施工中采取相应措施控制土体沉降、保护周边建筑设施的安全使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暗挖 下穿施工 黄土隧道 现场监测 施工优化
下载PDF
近距离下穿既有隧道的盾构施工参数研究 被引量:41
3
作者 孙玉永 周顺华 +1 位作者 向科 邹春华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4-58,共5页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不同埋深的既有隧道下方土压力分布规律可知:既有隧道对其下方土压力的横向和深度影响范围均为隧道外直径的1.5倍,且沿横向分为3个区域,即接近既有隧道的逐步降低段、穿越时保持最低位和穿出的逐步增加段;既有隧道...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不同埋深的既有隧道下方土压力分布规律可知:既有隧道对其下方土压力的横向和深度影响范围均为隧道外直径的1.5倍,且沿横向分为3个区域,即接近既有隧道的逐步降低段、穿越时保持最低位和穿出的逐步增加段;既有隧道下方最小土压力与上覆土厚度呈负指数关系,与距离隧道底的间距呈对数关系。根据既有隧道下方土压力的分布规律,提出近距离下穿既有隧道的盾构施工参数设定应分为3个区,并给出各区长度和施工参数建议设定值的计算公式。结合某隧道近距离下穿运营中的既有隧道工程可知,施工参数的实测值与建议设定值吻合较好,且将既有隧道的竖向变形控制在5 mm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下穿隧道 施工参数 土仓压力 注浆参数
下载PDF
浅埋下穿高速公路黄土隧道管棚变形监测及受力机制分析 被引量:36
4
作者 李健 谭忠盛 +1 位作者 喻渝 倪鲁肃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3002-3008,共7页
依托郑西客运专线阌乡隧道,开展浅埋大跨黄土隧道长大管棚受力机制的研究。对隧道进入下穿高速公路前的管棚纵向变形进行监测,根据实测结果分析长大管棚在隧道开挖过程中的受力特性与作用机制;建立浅埋暗挖黄土隧道管棚受力的双参数地... 依托郑西客运专线阌乡隧道,开展浅埋大跨黄土隧道长大管棚受力机制的研究。对隧道进入下穿高速公路前的管棚纵向变形进行监测,根据实测结果分析长大管棚在隧道开挖过程中的受力特性与作用机制;建立浅埋暗挖黄土隧道管棚受力的双参数地基梁模型,对长大管棚受力机制进行分析。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研究结果表明:掌子面前方约15 m处管棚开始受力,掌子面过后约15 m处管棚的受力趋于稳定,管棚的纵向变形总体上呈凹槽形分布,掌子面处管棚受力最大;同时,管棚变形与开挖面位置、开挖进尺、管棚及岩体物性指标等因素有密切关系。研究结果为隧道下穿段管棚工法及施工方案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并在下穿段沉降监测中得到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浅埋暗挖 下穿施工 黄土隧道 管棚 变形监测 受力机制
下载PDF
基于模糊贝叶斯证据理论的盾构下穿既有隧道安全风险评价 被引量:17
5
作者 吴贤国 刘茜 +3 位作者 陈虹宇 曾铁梅 王金峰 陶文涛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13-720,共8页
为了对盾构下穿既有隧道实现更加准确有效的安全风险评价,提出一套基于模糊贝叶斯和证据理论的安全风险评价方法。在总结大量文献和相关标准的基础上,选取14个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盾构下穿既有隧道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及评价标... 为了对盾构下穿既有隧道实现更加准确有效的安全风险评价,提出一套基于模糊贝叶斯和证据理论的安全风险评价方法。在总结大量文献和相关标准的基础上,选取14个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盾构下穿既有隧道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及评价标准,引入可对不确定信息进行有效融合的证据理论,结合模糊贝叶斯网络构建盾构下穿既有隧道安全评价模型,并以武汉某地铁工程为例开展实证分析。得出:1)基于构建的安全评价模型进行风险推理和敏感性分析,确定工程的安全风险状态为一般,但有向较危险发展的趋势;2)关键控制因素为新建隧道直径、两隧道的平面夹角、内摩擦角、施工环境的复杂性和施工协调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下穿施工 风险评价 贝叶斯网络 证据理论
下载PDF
新建双线盾构隧道下穿既有隧道近接影响分区及控制措施案例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范文昊 谢盛昊 +3 位作者 周飞聪 王志杰 张凯 骆云建 《现代隧道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3-57,共15页
为探究不同近接度下新建隧道下穿施工对既有隧道结构造成的影响,以成都地铁30号线下穿既有成自高铁锦绣隧道为依托工程,采用理论研究的方法提出近接影响度表达式,并通过结构位移判别准则确定分区控制标准。采用数值模拟、回归分析的方法... 为探究不同近接度下新建隧道下穿施工对既有隧道结构造成的影响,以成都地铁30号线下穿既有成自高铁锦绣隧道为依托工程,采用理论研究的方法提出近接影响度表达式,并通过结构位移判别准则确定分区控制标准。采用数值模拟、回归分析的方法,对下穿施工近接影响范围进行量化分区,并对不同影响分区提出针对性控制措施。结果表明,既有隧道管片最大沉降值与新建隧道和既有隧道之间的净距、新建隧道左线和右线之间的间距都呈负相关;针对在强影响区中施工提出“门式”保护结构,可将既有隧道管片最大沉降值折减77.10%,针对在弱影响区中施工提出新建隧道管片壁后注浆加固,可将既有隧道管片最大沉降值折减56.86%。监测结果表明,采取合理的施工控制措施,可有效控制既有隧道结构的位移,将既有隧道管片最大沉降值控制在预警值6 mm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线盾构隧道 下穿施工 管片沉降 近接影响分区 控制措施 施工监测
下载PDF
济南地铁盾构隧道小曲线叠落下穿京沪高铁桥施工控制技术 被引量:12
7
作者 孙捷城 周国锋 +3 位作者 路林海 丁洁 谭生永 李克金 《施工技术》 CAS 2020年第1期61-66,共6页
以济南地铁R1线、R2线盾构隧道小曲线、小净距、叠落下穿京沪高铁桥为工程背景,提出了多区间隧道下穿施工主动控制技术体系。研究表明:(1)多区间隧道下穿施工主动控制技术体系包含盾构叠落下穿施工顺序优选、主动隔离控制、管片结构加... 以济南地铁R1线、R2线盾构隧道小曲线、小净距、叠落下穿京沪高铁桥为工程背景,提出了多区间隧道下穿施工主动控制技术体系。研究表明:(1)多区间隧道下穿施工主动控制技术体系包含盾构叠落下穿施工顺序优选、主动隔离控制、管片结构加强、交叠区洞内加固控制、下穿高铁桥减隔振控制5项技术;(2)盾构叠落下穿施工顺序优选原则为叠落区域隧道按自下而上顺序施工,同一平面按与既有隧道由远而近顺序施工;(3)主动隔离控制技术为施做钻孔灌注桩作隔离桩,袖阀管注浆作桩间止水;(4)交叠区洞内加固控制技术采用管片增设预留注浆孔对交叠区夹层进行注浆预加固、下方隧道架设台车支撑加强整体刚度;(5)全自动变形监测表明4条盾构区间穿越施工桥墩最大沉降量仅为0. 4mm,变形控制效果极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盾构 下穿施工 小曲线叠落 主动控制技术 监测
下载PDF
盾构隧道下穿既有桥梁精细化施工控制 被引量:11
8
作者 赵江涛 牛晓凯 +2 位作者 崔晓青 姚旭飞 张晗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3-66,77,共5页
为了控制盾构隧道施工对周边桥梁的扰动程度,确保盾构隧道施工沿线既有桥梁处于良好的状态,建立了盾构隧道穿越既有桥梁精细化施工控制体系。该体系主要由施工前的参数确定、施工中的反馈控制和施工后的长期监测3部分组成。并将该技术... 为了控制盾构隧道施工对周边桥梁的扰动程度,确保盾构隧道施工沿线既有桥梁处于良好的状态,建立了盾构隧道穿越既有桥梁精细化施工控制体系。该体系主要由施工前的参数确定、施工中的反馈控制和施工后的长期监测3部分组成。并将该技术应用于北京市南水北调东干渠盾构隧道穿越既有北苑桥主桥工程中,确保了既有桥梁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下穿施工 精细化控制 理论分析 既有桥梁
下载PDF
盾构下穿既有隧道施工加固方案优化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温森 唐剑 张敏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8-109,共12页
针对盾构下穿施工使既有隧道产生较大沉降的问题,以北京新建地铁14号线下穿既有15号线的隧道施工工程为背景,进行盾构下穿既有隧道施工的加固方案及其参数优化研究.首先,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TS NX建立盾构下穿既有隧道施工的动态掘进... 针对盾构下穿施工使既有隧道产生较大沉降的问题,以北京新建地铁14号线下穿既有15号线的隧道施工工程为背景,进行盾构下穿既有隧道施工的加固方案及其参数优化研究.首先,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TS NX建立盾构下穿既有隧道施工的动态掘进模型,对加固既有隧道、加固夹层土、加固新建隧道3种加固方法的模型分别进行计算分析;然后,通过对比分析确定较优加固方案,并利用现场实测数据验证数值模型和计算结果的可靠性;最后,以沉降为指标研究方案的参数(加固体角度、加固体厚度、加固体长度)对加固效果的影响,最终确定优选加固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加固新建隧道对地表沉降和既有隧道变形的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加固既有隧道、加固夹层土两种方案;采用加固新建隧道措施时,加固体沿隧道的环向加固范围为270°、隧道平面交叉外的加固长度L为10 m、径向加固厚度为2 m时变形控制效果较好.研究成果可以为类似盾构下穿施工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法施工 下穿施工 加固方案 有限元数值模拟 沉降控制
下载PDF
不停航条件下机场飞行区地下穿越施工工法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逯兴邦 王元东 +3 位作者 乔亚飞 丁文其 斯碧峰 凌昌荣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375-385,共11页
文章通过调研分析国内外相关工程,进行了不停航条件下机场飞行区地下穿越工程的施工工法比选分析,重点介绍了明挖法和盾构法在穿越工程中的应用。基于机场飞行区的特殊性,总结了不停航施工的施工难点和限制因素。对比了明挖法、管幕箱... 文章通过调研分析国内外相关工程,进行了不停航条件下机场飞行区地下穿越工程的施工工法比选分析,重点介绍了明挖法和盾构法在穿越工程中的应用。基于机场飞行区的特殊性,总结了不停航施工的施工难点和限制因素。对比了明挖法、管幕箱涵法、盾构法和矿山法等在机场飞行区地下穿越工程中的优缺点和适用性。最后结合上海浦东机场和虹桥机场的地下穿越工程,详细阐述了明挖法翻交施工和盾构法穿越跑滑道的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停航施工 机场飞行区 地下穿越工程 施工工法 翻交施工 盾构法
下载PDF
大型地下立交正交下穿段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蒋树屏 石波 +1 位作者 林志 晋学辉 《隧道建设》 2011年第3期273-277,共5页
在大型互通式地下立交工程中,下穿隧道往往都处于整个地下立交工程的最低点,需要设置排水泵房,于是造成了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多洞室开挖。下穿隧道及排水泵房的修建不可避免地会对上覆小净距隧道产生影响,本文针对地下立交工程中隧道正... 在大型互通式地下立交工程中,下穿隧道往往都处于整个地下立交工程的最低点,需要设置排水泵房,于是造成了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多洞室开挖。下穿隧道及排水泵房的修建不可避免地会对上覆小净距隧道产生影响,本文针对地下立交工程中隧道正交下穿段,以厦门东坪山地下立交工程为背景,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新建下穿隧道的施工过程进行动态模拟,分析下穿段隧道动态开挖时,整个正交下穿段位移和变形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下穿隧道和排水泵房施工时整个下穿段将产生不均匀沉降、不均匀侧移和变形,需要对下穿段隧道和排水泵房所处的围岩进行加固,并在上覆隧道相应处设置防护钢拱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通式地下立交 正交下穿隧道 排水泵房 小净距隧道 近接施工 三位有限元数值分析
下载PDF
四线大断面隧道浅埋暗挖下穿综合管廊保护方案研究——以广佛城际下穿华康道管廊工程为例 被引量:9
12
作者 吉艳雷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197-1205,共9页
为解决软弱富水地层四线大断面隧道近距离下穿大型综合管廊的支护及沉降控制技术难题,以广佛城际下穿华康道管廊工程为例,通过案例调研、方案比选、数值模拟分析及现场监测的方法,对超前加固方案、暗挖支护参数、施工工法、施工工艺等... 为解决软弱富水地层四线大断面隧道近距离下穿大型综合管廊的支护及沉降控制技术难题,以广佛城际下穿华康道管廊工程为例,通过案例调研、方案比选、数值模拟分析及现场监测的方法,对超前加固方案、暗挖支护参数、施工工法、施工工艺等开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管廊底部设置托底管棚+隧道拱部超前管棚+水平旋喷止水预加固+双层衬砌的协同支护方案在工程适应性、工期及造价方面最优。2)4管隧道采用①—③—②—④顺序开挖,①、③、④号隧道采用CRD法,②号隧道采用三台阶法对隧道沉降及管廊沉降控制最优。3)①号隧道开挖时隧道及管廊沉降变形速率最大。4)地表、管线、管廊及拱顶沉降变形均在5 mm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线隧道 浅埋暗挖 下穿施工 综合管廊 超前加固 双层衬砌 管棚 旋喷桩
下载PDF
高速铁路隧道下穿京藏高速公路施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赵佳云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9-101,共3页
以张家口—呼和浩特高速铁路东土村隧道下穿京藏高速公路工程为例,从实施方案论证、开挖工法选择、重点及难点分析、主要施工技术应用、监控量测数据分析等几个方面,论述了隧道下穿施工过程中采取的相应对策及技术措施。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隧道工程 下穿 施工技术 监测
下载PDF
岩溶区隧道泄水洞下穿充填性溶洞技术措施 被引量:7
14
作者 熊军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2-66,共5页
针对渝怀(重庆—怀化)铁路增建二线新武隆隧道泄水洞下穿软塑状灰褐色粉质黏土充填溶洞段涌泥等问题,提出帷幕注浆+管棚与顶管涵两种技术方案。采用数值模拟方法从结构内力和位移、围岩塑性区分布、施工安全性和经济性四个方面对两种方... 针对渝怀(重庆—怀化)铁路增建二线新武隆隧道泄水洞下穿软塑状灰褐色粉质黏土充填溶洞段涌泥等问题,提出帷幕注浆+管棚与顶管涵两种技术方案。采用数值模拟方法从结构内力和位移、围岩塑性区分布、施工安全性和经济性四个方面对两种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帷幕注浆+管棚方案相比,顶管涵方案具有结构封闭、结构内力及位移小、塑性区小且对称、施工工序少、工期短、造价低、安全性高等优点,顶管涵方案优于帷幕注浆+管棚方案;在安全风险高的段落可采用闭合型的超前预支护或支护结构,以提升施工和结构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下穿施工 数值模拟 充填性溶洞 泄水洞 帷幕注浆 管棚 顶管涵
下载PDF
地铁盾构区间近距离下穿顶管隧道力学响应及沉降控制标准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艳玲 韩现民 李文江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8-123,149,共7页
为解决郑州地铁4号线盾构区间隧道近距离下穿既有交通工程顶管群隧道变形控制问题,采用数值分析和现场监测的手段,揭示了地铁盾构隧道下穿施工对既有顶管群隧道结构变形的影响规律,建立以数值模拟为基础、以隧道管节接缝允许张开量和结... 为解决郑州地铁4号线盾构区间隧道近距离下穿既有交通工程顶管群隧道变形控制问题,采用数值分析和现场监测的手段,揭示了地铁盾构隧道下穿施工对既有顶管群隧道结构变形的影响规律,建立以数值模拟为基础、以隧道管节接缝允许张开量和结构线形允许最小附加曲率半径为控制目标的既有顶管隧道沉降控制标准,并通过现场监测印证了数值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和沉降控制标准制定方法的可行性。研究表明:(1)盾构以37°交角斜穿施工时,上部顶管隧道纵向沉降曲线呈现非对称特征,且施工过程中结构沉降曲线出现了一定的平移和偏转现象;(2)相对于接缝张开量控制标准,基于顶管隧道允许附加曲率的沉降控制要求相对更为严格,建议下穿施工扰动下顶管隧道最大允许沉降值取27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区间 盾构隧道 下穿施工 顶管隧道 力学响应 沉降控制标准
下载PDF
地铁区间极小间距下穿高铁盾构隧道施工方法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曹瑞琅 赵宇飞 +2 位作者 寇卫国 陆海锋 张雪东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8年第6期171-175,218,共6页
以北京12号线地铁区间极小间距下穿京张高铁盾构隧道为工程背景,数值模拟了台阶法、临时仰拱台阶法、CD法以及CRD法施工过程,揭示了下穿工程地层变形、地表沉降、盾构管片变形以及支护结构受力特征等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地铁区间施工拱... 以北京12号线地铁区间极小间距下穿京张高铁盾构隧道为工程背景,数值模拟了台阶法、临时仰拱台阶法、CD法以及CRD法施工过程,揭示了下穿工程地层变形、地表沉降、盾构管片变形以及支护结构受力特征等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地铁区间施工拱顶和仰拱围岩变形最大。地表最大沉降位于地铁双区间隧道中心截面,越靠近中心地层变形叠加效应越明显,距离超过20 m的地层主要受单线隧道施工影响,且变形大幅降低;地铁施工引起盾构管片最大变形在双区间中心截面±15 m范围内,为减小盾构隧道变形,可局部加固距地铁区间较近30 m段管片;在台阶法基础上设置临时仰拱后,不仅减小了初支因弯矩产生的应力,还能充分利用锚管的锁脚作用,临时仰拱台阶法有效控制了地层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区间 下穿施工 盾构隧道 地层变形控制
下载PDF
基于露空长度优化的盾构隧道下穿合肥火车站施工沉降控制探讨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志涛 王立川 +4 位作者 蒋岿松 雷明锋 刘旭鹏 刘亚辉 赵晨阳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565-573,共9页
为保证在地表注浆加固等常规措施难以实施的情况下盾构隧道顺利施工,以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三期合肥站—瑶海公园站区间隧道在黏土地层中下穿变形控制标准严格的合肥火车站站房为例,结合工况分析盾构隧道施工引起车站变形的主要因素,提... 为保证在地表注浆加固等常规措施难以实施的情况下盾构隧道顺利施工,以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三期合肥站—瑶海公园站区间隧道在黏土地层中下穿变形控制标准严格的合肥火车站站房为例,结合工况分析盾构隧道施工引起车站变形的主要因素,提出以盾构姿态控制和同步注浆优化为主的盾构露空长度控制措施,并建立有限元仿真模型分析不同工况下车站受盾构隧道下穿施工的影响。研究表明:1)盾构刀盘超挖和盾构尾部露空均是引起盾构施工期间地层变形的主要因素,控制刀盘超挖和盾尾露空长度可以减小周边地层变形;2)在拟定优化施工方案下,隧道下穿施工对合肥火车站的影响基本可满足要求;3)建议采用洞内注浆和盾尾同步注浆优化方案降低施工风险,同时应控制盾构姿态以降低甚至消除刀盘超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下穿施工 同步注浆 露空长度 沉降控制
下载PDF
未确知测度理论在盾构下穿既有隧道安全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顾伟红 毛梦薇 赵雪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1-469,共9页
盾构下穿既有隧道工程施工通常存在较大风险,为了对风险等级做出准确有效的评价,提出了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盾构下穿既有隧道安全风险评价模型。首先,通过对相关规范和现有文献的研究,并结合盾构下穿隧道施工的特点,构建了盾构下穿既... 盾构下穿既有隧道工程施工通常存在较大风险,为了对风险等级做出准确有效的评价,提出了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盾构下穿既有隧道安全风险评价模型。首先,通过对相关规范和现有文献的研究,并结合盾构下穿隧道施工的特点,构建了盾构下穿既有隧道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盾构掘进参数、新建隧道条件、既有隧道条件、地质条件和施工管理条件5个一级指标,以及掘进速度、掘进推力、注浆压力等19个二级指标;其次,将综合安全风险划分为5个等级,并明确了各指标的等级划分标准;然后基于熵权-未确知测度理论构建盾构下穿既有隧道安全风险评价模型,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根据未确知测度理论构建各指标的单指标未确知测度函数,将各指标数据值代入单指标未确知测度函数中得到单指标测度评价矩阵,结合指标权重和单指标测度评价矩阵计算得到多指标测度评价向量,依照置信度准则确定安全风险等级;最后,将提出的模型应用于实际盾构下穿既有隧道工程中,对其进行安全风险等级评价。结果表明,模型评价结果与实际风险等级一致,并通过与模糊层析分析法对比验证了所提模型应用于工程实践的有效性,研究结果可为实际施工安全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盾构法隧道 下穿施工 风险评价 熵权法 未确知测度理论
下载PDF
双线盾构隧道下穿桥梁桩基托换施作时机的影响研究
19
作者 宋锋 《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 2024年第4期80-84,40,共6页
为了探讨既有桩基侵入盾构隧道开挖面时,桩基主动托换和双线隧道先后开挖的不同施工顺序对托换结构的影响,以成都市轨道交通17号线二期工程起点—阳公桥站区间盾构隧道下穿既有立交桥为工程背景,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不同施工顺序对... 为了探讨既有桩基侵入盾构隧道开挖面时,桩基主动托换和双线隧道先后开挖的不同施工顺序对托换结构的影响,以成都市轨道交通17号线二期工程起点—阳公桥站区间盾构隧道下穿既有立交桥为工程背景,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不同施工顺序对托换梁沉降和倾斜,以及托换基桩位移和受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先进行桩基主动托换施工、再开挖托换结构外侧的隧道、最后开挖托换结构下方的隧道时,对托换结构的影响最小,两条隧道之间的托换基桩受力和水平位移小于另一侧的托换基桩,竖向位移则相反。研究有助于确定最佳的桩基托换和隧道开挖施工顺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双线隧道 下穿施工 桩基托换 施工顺序 沉降变形 侧向位移
下载PDF
盾构隧道施工对邻近桥梁的影响分析与控制 被引量:5
20
作者 吴华州 郭易东 +1 位作者 蔡志勇 李兴高 《现代隧道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957-963,共7页
为了研究城市地铁隧道修建对邻近桥梁的影响规律,依托北京地铁3号线3标工程,利用数值模拟分析了盾构隧道施工对朝阳公园桥的影响规律,并通过现场监测数据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二次补浆可以将桥梁的整体最大沉降由9... 为了研究城市地铁隧道修建对邻近桥梁的影响规律,依托北京地铁3号线3标工程,利用数值模拟分析了盾构隧道施工对朝阳公园桥的影响规律,并通过现场监测数据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二次补浆可以将桥梁的整体最大沉降由9.5 mm减小到4.9 mm;桥梁桩基和墩柱的水平位移沿盾构隧道方向逐渐增大,墩柱各跨之间的差异沉降随跨度的增加而增大;二次补浆情况下主桥竖向均匀沉降为1.5 mm,桥桩最大倾斜度为0.18‰,墩柱最大倾斜度为0.19‰,墩柱各跨之间的最大差异沉降为0.24 mm,都小于相应的控制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数值模拟 下穿 邻近桥梁 变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