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盆地克拉2气田异常高压的成因分析及其定量评价 被引量:66
1
作者 王震亮 张立宽 +1 位作者 施立志 孙明亮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5-63,共9页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拉 2气田自始新统以下地层内砂岩储层的实测压力梯度为 1.8~ 2 .1MPa/10 0 m,过剩压力达 30~ 35 MPa,表现为明显的异常高压。前人认为超压的形成主要受控于构造挤压作用 ,此外还有高压天然气的注入、构造抬升等因...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拉 2气田自始新统以下地层内砂岩储层的实测压力梯度为 1.8~ 2 .1MPa/10 0 m,过剩压力达 30~ 35 MPa,表现为明显的异常高压。前人认为超压的形成主要受控于构造挤压作用 ,此外还有高压天然气的注入、构造抬升等因素 ,基本不存在欠压实作用。本文首先总结了各种成因机制的可能性 ,以此为依据 ,定量评价了气柱浮力、欠压实作用和构造挤压作用等因素对砂岩内异常高压的贡献 ,并提出了克拉 2气田超压形成的概念模式。研究发现 ,该气田不同深度间的过剩压力差异完全是气柱浮力引起的 ,但气柱浮力对超压的贡献不超过 10 % ;明确指出欠压实作用肯定存在 ,且对砂岩中超压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其贡献一般为 2 0 %~ 30 % ,部分层段高达 4 0 %~ 5 0 % ;从构造压实作用机理出发 ,分三种情况讨论了构造挤压对流体增压的影响 ,认为构造应力能够传递给流体的最大压力为侧向上的最大主应力与沉积压实阶段的上覆负荷之差 ,其对本地区超压的贡献最大可达 4 0 %~ 5 0 % ,部分层段仅 2 0 %~ 30 %。克拉苏地区超压形成的时间先后顺序 (概念模式 )为 :首先因欠压实作用而出现超压 ,形成了封闭体系 ;其次为天然气的快速注入 ;而康村期 (N1 - 2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2气田 塔里木盆地 异常高压 定量评价 成因分析 欠压实作用 挤压作用 概念模式 超压形成 构造挤压 最大主应力 压力梯度 砂岩储层 库车坳陷 过剩压力 构造抬升 成因机制 压力差异 作用机理 最大压力 构造应力 封闭体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地区中生界成藏系统 被引量:47
2
作者 丁晓琪 张哨楠 +2 位作者 谢世文 易超 熊迪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7-164,共8页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镇泾地区中生界油藏具有致密低渗透、丰度低、储量大的特点,已钻遇的多口高产井显示出中生界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潜力,已成为中石化能源接替区之一。通过烃源岩、储层物性、圈闭特征、成岩作用及泥岩欠压实特征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镇泾地区中生界油藏具有致密低渗透、丰度低、储量大的特点,已钻遇的多口高产井显示出中生界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潜力,已成为中石化能源接替区之一。通过烃源岩、储层物性、圈闭特征、成岩作用及泥岩欠压实特征分析,认为构造作用造成了成岩作用路径及过剩压力发生变化,进而使储层类型多样,最终导致了中生界成藏机理具有明显差异。将中生界延长组—延安组油藏成藏动力学机制划分为3种类型:自源高压封闭成藏动力学系统、自源"低压"半封闭成藏动力学系统和远源常压开放成藏动力学系统。自源高压封闭油藏勘探重点为高效储层;自源"低压"半封闭油藏勘探重点为碎屑岩古风化壳;而远源常压开放油藏勘探重点则为与古地貌有关的差异压实背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系统 低渗透 中生界 欠压实 镇泾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华北东濮凹陷异常高压与流体活动及其对储集砂岩成岩作用的制约 被引量:34
3
作者 李忠 费卫红 +1 位作者 寿建峰 王生朗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26-134,共9页
Basin-Mod软件模拟显示东濮凹陷35Ma左右孔隙流体已出现较高异常压力,综合分析表明欠压实作用是发育异常高压的主要机制。处于异常高压带内的泥岩存在微裂隙带,是异常高压流体压裂的直接结果井可以成为流体运移的通道。通过典型研究区... Basin-Mod软件模拟显示东濮凹陷35Ma左右孔隙流体已出现较高异常压力,综合分析表明欠压实作用是发育异常高压的主要机制。处于异常高压带内的泥岩存在微裂隙带,是异常高压流体压裂的直接结果井可以成为流体运移的通道。通过典型研究区砂岩压实(溶)量、压实-胶结关系、沉积参数-储集物性的对比,表明异常高压流体的确对砂岩的压实作用具有抑制作用。另一方面,自生石英流体包体均一温度大部分在105~145℃之间,频数呈多峰式展布,可能显示幕式流体活动。该温度范围内由于没有有机酸的大规模生成,泥岩频繁发生的幕式流体泄压活动,使得富含CO_3^(2-)的高压流体在注入砂岩(低压区)孔隙后易与Ca^(2+)、Mg^(2+)、Fe^(2+)等离子结合,导致砂岩储层发生强烈的(晚期)碳酸盐沉淀和胶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压实作用 流体活动 成岩作用 砂岩 储层 东濮凹陷 胶结作用
下载PDF
深部砂岩异常孔隙的保存机制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周东升 刘光祥 +1 位作者 叶军 贾存善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1期40-46,共7页
该文跟踪国外含油气盆地深部勘探研究的最新进展,在总结深部砂体发育异常孔隙的机理及控制因素基础上,以四川盆地川西坳陷中深部沙溪庙组(J2s)储层为例,探讨了原生粒间孔隙的保存机制,指出绿泥石包膜、早期油气充注及异常高压发育是川... 该文跟踪国外含油气盆地深部勘探研究的最新进展,在总结深部砂体发育异常孔隙的机理及控制因素基础上,以四川盆地川西坳陷中深部沙溪庙组(J2s)储层为例,探讨了原生粒间孔隙的保存机制,指出绿泥石包膜、早期油气充注及异常高压发育是川西地区J2s粒间孔隙发育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孔隙 绿泥石 油气充注 欠压实 沙溪庙组 川西坳陷
下载PDF
油气倒灌不可能发生 被引量:25
5
作者 李传亮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9年第1期6-10,共5页
对油气运移中的倒灌问题研究后认为,油气是在浮力的作用下向上或侧向上运移的,油气倒灌是不可能发生的,油气倒灌的错误认识源于欠压实;欠压实是一个错误的概念,是对岩石变形理论的错误理解,用等效深度法计算烃源层压力也是一种错误做法... 对油气运移中的倒灌问题研究后认为,油气是在浮力的作用下向上或侧向上运移的,油气倒灌是不可能发生的,油气倒灌的错误认识源于欠压实;欠压实是一个错误的概念,是对岩石变形理论的错误理解,用等效深度法计算烃源层压力也是一种错误做法,断层不是倒灌的通道,油气倒灌缺少动力的支持,当然不可能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层 油气运移 欠压实 异常高压 油气倒灌 岩性油气藏
下载PDF
苏北盆地张家垛油田阜三段油气富集规律 被引量:24
6
作者 焦里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6-173,共8页
苏北盆地张家垛油田阜宁组三段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潜力,是今后中国石化华东分公司增储上产的一个重要领域。但由于该储层非均质性强,油气富集规律不清楚,严重制约了下一步的勘探开发。通过对烃源岩、储层、圈闭等成藏基本地质条件的研究... 苏北盆地张家垛油田阜宁组三段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潜力,是今后中国石化华东分公司增储上产的一个重要领域。但由于该储层非均质性强,油气富集规律不清楚,严重制约了下一步的勘探开发。通过对烃源岩、储层、圈闭等成藏基本地质条件的研究,利用泥岩压实规律进行异常压力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阜宁组异常高压为欠压实成因,与干酪根生烃无关,深层优质储层与欠压实密切相关,异常压力高值区是优质储层分布区;②异常压力高值分布在阜三顶-阜四段,高异常压力形成区域性封闭层,油气主要富集于高异常压力之下的低势区;③高异常压力最有利于阜三段油气成藏,而低异常压力区有可能在阜三段的上覆地层戴南组成藏。最终利用高压封闭的区域性盖层和沉积微相研究,认为阜三段向南成藏条件会变好,是下一步勘探的目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压力 欠压实 储层 阜三段 张家垛油田 苏北盆地
下载PDF
川西地区上三叠统异常流体压力的主要形成机制 被引量:21
7
作者 王震亮 李耀华 张健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3-50,共8页
川西地区上三叠统异常压力发育。立足川西地区现今储层内实测地层压力的分布特点,综合分析了欠压实作用、生烃作用和构造挤压作用在异常压力形成中的作用。研究认为,川西地区上三叠统的沉积作用和岩性组合有助于形成欠压实作用。来自综... 川西地区上三叠统异常压力发育。立足川西地区现今储层内实测地层压力的分布特点,综合分析了欠压实作用、生烃作用和构造挤压作用在异常压力形成中的作用。研究认为,川西地区上三叠统的沉积作用和岩性组合有助于形成欠压实作用。来自综合压实曲线的证据表明,上三叠统内欠压实作用仍然存在,并自侏罗纪末开始引起了较大幅度的异常压力。因须家河组渗透性较差,生烃作用特别是天然气的大量生成极有可能导致地层压力的快速增长,但具体幅度取决于欠压实增压的持续时间和流体体系的封闭程度等因素。在构造应力充分释放区,构造挤压作用难以引起流体增压;而在应力缓慢释放区,处于较为封闭体系内的流体承担着大部分上覆负荷,构造挤压引起的流体增压所起的贡献占流体异常压力实测值的80%~100%。构造挤压增压的影响主要发生于喜马拉雅构造运动期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流体压力 欠压实作用 生烃作用 构造挤压作用 压力成因 上三叠统 川西地区
下载PDF
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藏超压体系形成演化与天然气聚集关系 被引量:21
8
作者 李伟 王雪柯 +3 位作者 赵容容 唐大海 尹宏 裴森奇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5-39,共15页
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是四川盆地致密砂岩天然气(以下简称致密气)勘探的重要领域,其超压体系的形成与演化对其天然气聚集具有重要影响与控制作用。为了深化川西前陆盆地中生界致密气聚集规律认识与有利勘探区带预测,利用该区气... 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是四川盆地致密砂岩天然气(以下简称致密气)勘探的重要领域,其超压体系的形成与演化对其天然气聚集具有重要影响与控制作用。为了深化川西前陆盆地中生界致密气聚集规律认识与有利勘探区带预测,利用该区气藏压力、钻井液密度资料,以及前人开展的包裹体均一温度研究成果与含烃盐水包裹体PVT模拟气藏古压力恢复成果,结合须家河组不同含气区的埋藏史与构造运动,研究了该区地层流体压力特征、形成机制与演化及其与天然气大规模聚集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川西前陆盆地须家河组于晚三叠世—侏罗纪形成了欠压实作用超压体系,并在烃源岩成熟度为0.75%时消失或维持弱超压;②晚侏罗世—白垩纪的生烃作用形成了须家河组的古超压体系,其中古超压体系在坳陷带形成于中晚侏罗世,在隆起带及其邻区形成于白垩纪;③燕山期—喜马拉雅期的差异构造运动对须家河组超压体系演化影响十分明显,坳陷带—斜坡带在古近纪超压体系得以维持并略有增强,而隆起带与断裂活动强烈区的超压系统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④现今超压体系是生烃与构造挤压联合形成的古超压体系经历强烈构造改造后的残余压力体系;⑤超压体系的持续发育促进了川中地区大面积低丰度天然气区的形成,确保了坳陷带的中北部致密气的大面积封存。结论认为,不仅前陆盆地隆起带及其邻区、坳陷带的川合—绵阳—黎雅以及冲断带—坳陷带为须家河组致密气发育区,而且须家河组超压体系之上的侏罗系—白垩系都具有致密气勘探的良好前景,上述领域均是未来致密气大气田的重要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前陆盆地 上三叠统 须家河组 致密气 超压体系 大气田 欠压实 生烃增压 超压形成 超压演化
下载PDF
岩石欠压实概念质疑——兼谈岩石压缩阶段排烃的不可能性 被引量:20
9
作者 李传亮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50-452,共3页
根据岩石的变形机制,把岩石孔隙度的变化过程划分为压实和压缩两个阶段,岩石压实阶段的孔隙度呈指数规律变化,岩石压缩阶段的孔隙度保持为常数。传统理论把压缩阶段称做欠压实阶段,是一个误解。根据固体力学和流体力学的有关理论,研究... 根据岩石的变形机制,把岩石孔隙度的变化过程划分为压实和压缩两个阶段,岩石压实阶段的孔隙度呈指数规律变化,岩石压缩阶段的孔隙度保持为常数。传统理论把压缩阶段称做欠压实阶段,是一个误解。根据固体力学和流体力学的有关理论,研究了岩石在压缩阶段的体积变化关系,得出了该阶段的岩石不可能排液、当然也就不可能排烃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 压实作用 压缩 欠压实
下载PDF
低速非达西流动及泥质岩孔隙流体超压的形成 被引量:16
10
作者 吕延防 于润涛 王亚春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3-57,共5页
泥质岩层中的孔隙水在向外排运的过程中遵循低速非达西流动规律。当泥质沉积物成岩以后 ,地层中部的孔隙水必须克服微孔隙对其产生的启动阻力才能向外排出 ;否则 ,地层水就被滞流在岩层孔隙中并造成泥岩的欠压实。具欠压实地层的孔隙水... 泥质岩层中的孔隙水在向外排运的过程中遵循低速非达西流动规律。当泥质沉积物成岩以后 ,地层中部的孔隙水必须克服微孔隙对其产生的启动阻力才能向外排出 ;否则 ,地层水就被滞流在岩层孔隙中并造成泥岩的欠压实。具欠压实地层的孔隙水承担了部分上覆地层的重量 ,从而形成孔隙流体超压。因此 ,启动阻力是泥岩层形成孔隙流体超压的根本原因。在成岩作用的早期阶段 ,泥质岩层启动阻力较小 ,流体可以流动 ,流体超压由粘滞阻力和启动阻力两部分组成 ;当成岩作用进入中—晚期以后 ,泥质岩层启动阻力增大 ,流体难以流动或不能流动 ,粘滞阻力近似等于零 ,超压值等于启动阻力值。因为启动阻力是泥质岩层的固有特征 ,所以 ,在没有裂缝或断层的情况下 ,泥质岩层就必然存在孔隙流体超压。随着泥质岩层厚度的增大、埋藏深度的增加、成岩程度的增强及砂质含量的减小 ,启动阻力增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质岩层 孔隙流体 超压 启动压力 启动阻力 低速渗流 欠压实
下载PDF
利用声波时差资料研究欠压实浓度盖层抑制封闭作用形成时期及其研究意义 被引量:14
11
作者 付广 王兴涛 方纯昌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79-284,共6页
欠压实浓度盖层抑制封闭作用的形成取决于异常含气浓度的形成 ,而异常含气浓度的形成又取决于异常孔隙流体压力的形成。根据这种关系 ,利用声波时差资料可以确定出欠压实浓度盖层抑制封闭作用的起、止时期 ,通过对其形成时期与气源岩大... 欠压实浓度盖层抑制封闭作用的形成取决于异常含气浓度的形成 ,而异常含气浓度的形成又取决于异常孔隙流体压力的形成。根据这种关系 ,利用声波时差资料可以确定出欠压实浓度盖层抑制封闭作用的起、止时期 ,通过对其形成时期与气源岩大量排气期的匹配关系 ,阐述了欠压实浓度盖层抑制封闭作用在封闭扩散相天然气研究中的意义 ,并以松辽盆地三肇凹陷青山口组泥岩盖层为例 ,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波时差资料 欠压实 浓度盖层 异常含气浓度 异常孔隙流体压力 天然气
下载PDF
东濮凹陷柳屯洼陷盐湖盆地超压成因 被引量:15
12
作者 李小强 赵彦超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86-694,共9页
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柳屯洼陷盐湖盆地普遍发育超压,其对盐湖盆地内泥岩裂缝的形成和泥岩裂缝油藏成藏效应等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因此查清盐湖盆地超压成因显得尤为关键。运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资料,综合超压成因机理分析的各种方法,从... 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柳屯洼陷盐湖盆地普遍发育超压,其对盐湖盆地内泥岩裂缝的形成和泥岩裂缝油藏成藏效应等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因此查清盐湖盆地超压成因显得尤为关键。运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资料,综合超压成因机理分析的各种方法,从膏盐层与超压发育的关系进行解剖。研究结果表明,东濮凹陷盐湖盆地在沉积速率相对较低的情况下,膏盐层封闭作用是使欠压实成为主要超压成因机制的根本地质因素。进一步开展欠压实作用对超压的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其贡献为53.068%~71.416%,平均为62.758%。因此在盐湖盆地,膏盐层强封闭作用造成的欠压实是形成超压的决定性因素,尤其是强超压的发育受到膏盐层的控制。在盐间泥岩段由于膏盐层的影响,生烃作用﹑粘土矿物脱水作用对超压的形成有一定的贡献,但是其作用能力有限。综合研究认为,盐湖盆地膏盐层的性质是影响和控制超压成因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压成因 欠压实 膏盐层 盐湖盆地 柳屯洼陷 东濮凹陷
下载PDF
泥页岩非构造裂缝形成机制及特征 被引量:14
13
作者 袁玉松 周雁 +1 位作者 邱登峰 王茜茜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5-162,共8页
泥页岩非构造裂缝是泥页岩中常见的裂缝类型。非构造裂缝对页岩气成藏与保存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考虑泥页岩本身固有的特性,初步提出泥页岩裂缝的分类方案,划分了非构造裂缝的类型,并总结各类非构造裂缝的形成机制... 泥页岩非构造裂缝是泥页岩中常见的裂缝类型。非构造裂缝对页岩气成藏与保存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考虑泥页岩本身固有的特性,初步提出泥页岩裂缝的分类方案,划分了非构造裂缝的类型,并总结各类非构造裂缝的形成机制。依据野外露头和岩心观察,描述了泥页岩非构造裂缝的特征。初步分析认为,在泥页岩非构造裂缝中,成岩层理裂缝、欠压实超压裂缝和生烃超压裂缝与页岩气成藏和保存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页岩 非构造裂缝 超压裂缝 欠压实
下载PDF
十屋断陷火石岭组-营城组沉积微相研究与储层识别 被引量:13
14
作者 刘朋波 蒲仁海 刘娟霞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7-353,共7页
通过分析LS1、SN10等20多口井的岩心、测井、沉积微相和740km2三维精细地震相认为,十屋断陷深层营城组、沙河子组和火石岭组上段半深湖—深湖相十分发育,随深度和层位差异,湖相泥岩和储层砂岩均呈强弱不同的两种地震反射特征和分布特征... 通过分析LS1、SN10等20多口井的岩心、测井、沉积微相和740km2三维精细地震相认为,十屋断陷深层营城组、沙河子组和火石岭组上段半深湖—深湖相十分发育,随深度和层位差异,湖相泥岩和储层砂岩均呈强弱不同的两种地震反射特征和分布特征。储层砂岩以扇三角洲分流河道和浊积扇席状砂为主。扇三角洲在平面上主要分布在断陷北部、东北部和东南部,纵向上主要发育于营城组。由于与其相间的半深湖—深湖泥岩速度低,形成强反射,砂岩则为中弱振幅反射,平面上呈扇状、分支状河道组合或线状单河道展布。浊积扇平面上主要分布于断陷南部的深陷带周围,纵向上主要发育于沙河子组和火石岭组上部。浊积扇上下的泥岩由于厚度大且岩性单一,形成大套弱振幅—空白反射,浊积扇砂体则为薄的中—强振幅前积反射,前积体由多期朵叶组成。扇三角洲和浊积扇的物源来自断陷北部、东北部和东南部。深层油气显示十分普遍,这种储层识别和预测结果对于在该区寻找中大型气藏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相 沉积相 扇三角洲 浊积扇 欠压实 叠瓦状前积反射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库车拗陷现今异常高压分布特征及其成因 被引量:12
15
作者 施立志 王震亮 +1 位作者 姚勇 王卓卓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4,26,共5页
为了恢复库车拗陷现今流体动力场,根据实测地层压力资料,研究了库车拗陷现今异常高压在纵向和平面上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该区纵向上在2 km深度以内地层压力基本正常,大多数为静水压力,在部分构造带出现异常高压,且超压与膏盐岩、膏泥... 为了恢复库车拗陷现今流体动力场,根据实测地层压力资料,研究了库车拗陷现今异常高压在纵向和平面上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该区纵向上在2 km深度以内地层压力基本正常,大多数为静水压力,在部分构造带出现异常高压,且超压与膏盐岩、膏泥岩的发育关系明显;平面上超压大部分分布在库车前陆逆冲带,塔北隆起几乎为静水压力.研究认为,欠压实作用和构造挤压作用是克拉2气田超压成因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拗陷 静水压力 异常高压 膏泥岩 欠压实 构造挤压
下载PDF
欠压实与流体膨胀成因超压的定量评价 被引量:12
16
作者 刘桃 刘景东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71-979,共9页
基于岩石应力—应变机理及岩石孔隙结构,研究了欠压实与流体膨胀成因超压的测井响应特征,建立了两种成因超压测井评价模型,并对东濮凹陷超压成因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欠压实成因超压下,地层“存储孔”与“连通孔”大于正常压... 基于岩石应力—应变机理及岩石孔隙结构,研究了欠压实与流体膨胀成因超压的测井响应特征,建立了两种成因超压测井评价模型,并对东濮凹陷超压成因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欠压实成因超压下,地层“存储孔”与“连通孔”大于正常压实地层,体积属性、传导属性发生变化,导致地层呈高孔隙度、高声波时差、低密度、低电阻率特征;流体膨胀成因超压下,仅“连通孔”明显扩大,传导属性发生变化,而体积属性变化不大,导致地层孔隙度、密度不变,而声波时差增加、电阻率减小。基于不同成因超压所表现出的各种地质、测井响应差异,建立了声波时差/密度/电阻率—有效应力模型和声波时差/电阻率—密度模型,用于定量评价欠压实与流体膨胀成因超压的贡献大小。模型在东濮凹陷超压成因评价中得到了应用,应用结果显示东濮凹陷沙河街组二段和沙河街组三段超压以欠压实成因为主,总体贡献率为53%~92%,流体膨胀(生烃作用)成因超压主要分布于沙河街组三段,总体贡献率为8%~47%;平面上,由洼陷带、斜坡带至中央隆起带,流体膨胀(生烃作用)成因超压贡献率逐渐降低,欠压实成因超压贡献率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压 欠压实作用 流体膨胀作用 定量评价 东濮凹陷
原文传递
等效深度法并不等效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李传亮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9年第4期120-123,共4页
利用岩石力学理论研究了岩石的变形机制问题。岩石的孔隙度是骨架颗粒排列方式和粒度分布的函数,与粒度大小无关。岩石孔隙度变化曲线可以分成压实阶段和压缩阶段。压实阶段的孔隙度变化与应力有关,压缩阶段的孔隙度基本为常数,与应力... 利用岩石力学理论研究了岩石的变形机制问题。岩石的孔隙度是骨架颗粒排列方式和粒度分布的函数,与粒度大小无关。岩石孔隙度变化曲线可以分成压实阶段和压缩阶段。压实阶段的孔隙度变化与应力有关,压缩阶段的孔隙度基本为常数,与应力无关。石油地质学一直把压缩阶段称作欠压实阶段,把孔隙度不再减小认为是孔隙憋压所致,并用等效深度法计算了地层压力的大小。实际上等效深度法并不等效,该方法把孔隙度视为地层压力的函数是缺乏理论根据的。用等效深度法计算得到的压缩阶段地层皆为异常高压的认识也是不符合实际的,用等效深度法预测地层压力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会误导相关内容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 压实 压缩 欠压实 异常高压 等效深度法 油气倒灌
下载PDF
塔中地区地层压力结构与油气的分布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红军 黄晓明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42-245,共4页
地层压力分隔化是由于沉积物在 成岩演化过程中受各种因素,如沉积 速率、沉积物类型以及成岩作用的 影响,使地层中的流体压力 梯度呈现出随深度变化不连续的一 种现象。根据地层压力梯度 的变化可以划分地层的压力结构。压力分隔化在... 地层压力分隔化是由于沉积物在 成岩演化过程中受各种因素,如沉积 速率、沉积物类型以及成岩作用的 影响,使地层中的流体压力 梯度呈现出随深度变化不连续的一 种现象。根据地层压力梯度 的变化可以划分地层的压力结构。压力分隔化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油 气在地层中的聚集与分布。本文通 过对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油气藏 实例分析来说明地层压力结构对油 气分布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结构 塔里木盆地 油气分布 地层压力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西北古近系新近系异常高压形成机制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成林 平英奇 +4 位作者 郭泽清 田继先 洪唯宇 张蔚 霍俊洲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11-219,共9页
柴达木盆地西北(以下简称'柴西北区')古近系—新近系异常超压普遍存在。对超压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形成机制的研究是评价该地区油气成藏条件与资源潜力的关键。依据柴西北区钻井实测压力数据及基于等效深度法计算的地层压力结果,... 柴达木盆地西北(以下简称'柴西北区')古近系—新近系异常超压普遍存在。对超压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形成机制的研究是评价该地区油气成藏条件与资源潜力的关键。依据柴西北区钻井实测压力数据及基于等效深度法计算的地层压力结果,对研究区异常高压的平面和剖面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柴西北区典型钻井泥岩声波时差曲线特征、不同时期沉积速率、各地层岩性特征、有机质生烃潜力及柴西北地区遭受的构造挤压作用,对研究区超压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并对各控制要素在超压形成过程中的贡献进行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柴西北区地层超压起始深度位于大约1 500m,主要发育在古始新统路乐河组—中新统上干柴沟组内,总体上异常高压随深度加深逐渐增大。研究区超压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欠压实作用、有机质生烃和构造挤压作用是该区超压形成演化的重要原因。对控制超压形成的各要素定量评价结果显示:欠压实作用是柴西北区超压形成的最重要控制因素,其贡献率高达60%;构造挤压作用次之,其贡献率在20%~30%左右;有机质生烃演化作用对超压形成也有影响,但贡献率相对较小。此外对柴西北区咸湖环境下的盐度分布特征研究初步表明,地层孔隙流体盐度和咸水半咸水环境下沉积的含盐塑性地层对超压的形成和保存也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西北 咸化湖盆 超压成因机制 欠压实作用 定量评价
下载PDF
盖层封堵油气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传亮 朱苏阳 刘东华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19,共8页
盖层在油气成藏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搞清盖层的封堵机理,应用石油地质、油层物理和流体力学的相关知识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盖层是通过毛管压力封堵油气的,地层的非均质性越强,盖层与储层的毛管压力差值越大,能够封... 盖层在油气成藏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搞清盖层的封堵机理,应用石油地质、油层物理和流体力学的相关知识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盖层是通过毛管压力封堵油气的,地层的非均质性越强,盖层与储层的毛管压力差值越大,能够封堵和聚集的油气数量就越多,均质地层不能聚集油气。地层的非均质性成就了石油工业。油气可以从烃源岩小孔隙运移进入储集岩大孔隙,却不能从储集岩大孔隙运移进入盖层小孔隙,这就是油气运移的奇妙之处。岩石的润湿性对油气封堵也十分重要,亲油岩石不能封堵油气,亲水岩石才能封堵油气。岩石的亲水性成就了石油工业。盖层中水的烃浓度极低,不可能超过油气藏的烃浓度,因而也不能对油气进行烃浓度封堵。盖层能够封堵油气,却不能封堵地层水;盖层能够封堵油气相,却不能封堵油气分子。盖层超压是用等效深度法计算出的结果,是一个假象,并非真的超压,也不可能对油气进行超压封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盖层封堵 毛管压力 油气运移 烃浓度封堵 超压封堵 欠压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