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间尼索地平的含量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兰桐 和悦 +2 位作者 周月绵 赵德运 张凌燕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3期149-151,共3页
目的间尼索地平为国家一类新药。为了控制该药的质量,采用了两种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其进行含量测定。方法分别采用标准曲线法和标准吸收系数法测定间尼索地平的含量。结果标准曲线法测定间尼索地平的平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0... 目的间尼索地平为国家一类新药。为了控制该药的质量,采用了两种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其进行含量测定。方法分别采用标准曲线法和标准吸收系数法测定间尼索地平的含量。结果标准曲线法测定间尼索地平的平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00.2%、0.64%(n=6)。标准吸收系数法测定间尼索地平的平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99.96%,0.93%(n=6)。结论在间尼索地平的含量测定中,两种方法均简便准确,无显著性差异,可作为间尼索地平质量控制的标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尼索地平 钙拮抗剂 紫外分光光度法 测定
下载PDF
普萘洛尔片剂溶出度测定方法的考察 被引量:2
2
作者 任进民 樊德厚 +4 位作者 崔晓红 张志清 亢泽坤 侯娟 罗丽平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 对国产8 个厂家的9 批普萘洛尔片剂进行了体外溶出度测定,并比较不同溶出测定方法对其溶出参数(T50 ,Td)的影响。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普萘洛尔片剂的体外溶出度,分别使用浆法和转蓝法,对溶出参数进行了统计学处... 目的 对国产8 个厂家的9 批普萘洛尔片剂进行了体外溶出度测定,并比较不同溶出测定方法对其溶出参数(T50 ,Td)的影响。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普萘洛尔片剂的体外溶出度,分别使用浆法和转蓝法,对溶出参数进行了统计学处理。结果 不同厂家的片剂之间,浆法测定的溶出参数均有显著性差别( P<0 .01) ,而转蓝法测定结果相似。结论 浆法较转蓝法更能准确反映普萘洛尔片剂的内在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萘洛尔 紫外分光光度法 片剂 溶出度
下载PDF
卡维地洛胶囊溶出度的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谢华 郭志渊 周益芬 《现代医药卫生》 2012年第13期1959-1959,1961,共2页
目的建立卡维地洛胶囊中卡维地洛溶出度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溶出度测定第一法,以盐酸溶液(9→1 000)900 mL为溶出介质,转速为100 r/min,经30 min时取样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240 nm波长测定。结果卡维地洛在1.003~8.024μg/mL范围内... 目的建立卡维地洛胶囊中卡维地洛溶出度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溶出度测定第一法,以盐酸溶液(9→1 000)900 mL为溶出介质,转速为100 r/min,经30 min时取样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240 nm波长测定。结果卡维地洛在1.003~8.024μg/mL范围内,浓度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99.99%,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41%;溶出均一性好,RSD为3.61%;样品供试液在24 h内稳定。结论该法简便、稳定可靠、专属性强,可有效测定卡维地洛胶囊溶出度,为控制卡维地洛胶囊质量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醇胺类 卡唑类 胶囊 溶解度 分光光度法 紫外线/方法 卡维地洛 溶出度 转蓝法
下载PDF
16株假单胞菌DNA的G+C百分含量测定
4
作者 徐明 邱明庆 赵林 《江西医学院学报》 1992年第1期9-12,共4页
采用改良的热变性温度法,将 DNA 升温及恒温处理与紫外吸收值的测定分两步进行,检测3株标准菌株和16株假单胞菌 DNA 的 G+C mol%含量。结果表明,14株假单胞菌与其相应标准菌种的 DNA G+C mol%含量基本一致,与其生物学性状亦相符;另2株 D... 采用改良的热变性温度法,将 DNA 升温及恒温处理与紫外吸收值的测定分两步进行,检测3株标准菌株和16株假单胞菌 DNA 的 G+C mol%含量。结果表明,14株假单胞菌与其相应标准菌种的 DNA G+C mol%含量基本一致,与其生物学性状亦相符;另2株 DNA 的G+C mol%含量与其生物学性状不符,其分类学位置尚待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胞菌属 DNA G+C百分含量 分光光度测定法
下载PDF
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玫瑰糠疹疗效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樊平申 廖文俊 +2 位作者 付萌 胡雪慧 高天文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05-806,共2页
目的: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单独应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治疗;另一组口服抗组胺药物皿治林,10mg/d,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尤卓尔,2次/d。观察两组患者的平均治... 目的: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单独应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治疗;另一组口服抗组胺药物皿治林,10mg/d,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尤卓尔,2次/d。观察两组患者的平均治愈时间。结果:NB-UVB照射治疗组患者照射次数为6.24±0.56次,累积照射剂量为2855±436mJ/cm2,治愈时间为10.24±2.89d;皿治林口服加尤卓尔外用治疗组治愈时间为26.45±3.47d。两组结果差异显著。结论:NB-UVB照射治疗组治愈时间明显短于皿治林口服加尤卓尔外用治疗组,NB-UVB照射治疗可以有效的缩短玫瑰糠疹的病程,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 玫瑰糠疹 疗效观察 窄谱中波紫外线 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 UVB照射 平均治愈时间 抗组胺药物 治疗组 皿治林 尤卓尔 临床疗效 单独应用 照射剂量 差异显著 治疗方法 患者 口服
下载PDF
紫外光谱组法在烟叶发酵适宜度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关丽芬 《广东化工》 CAS 2017年第23期47-48,43,共3页
本文采集2014年度贵州X2F、C3F适度发酵烟叶样品的紫外光谱,建立适度发酵烟叶的紫外光谱图库,并采集2015年度贵州X2F、C3F待测烟叶样品的紫外光谱,与紫外光谱图库中对应的同产区同等级烟叶的光谱图进行对比,判别待测烟叶的发酵适宜度。... 本文采集2014年度贵州X2F、C3F适度发酵烟叶样品的紫外光谱,建立适度发酵烟叶的紫外光谱图库,并采集2015年度贵州X2F、C3F待测烟叶样品的紫外光谱,与紫外光谱图库中对应的同产区同等级烟叶的光谱图进行对比,判别待测烟叶的发酵适宜度。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紫外光谱判定烟叶醇化度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应用于评价片烟仓储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发酵适宜度 紫外光谱组法 片烟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