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密度高分辨标测下外科术后房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特征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杰 严凤娇 +5 位作者 唐娜 苏晨 江竞舟 刘梦辉 何建桂 王礼春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5-101,共7页
【目的】观察在高密度、高分辨率视觉下的心外科术后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的电生理特点及消融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自2016年3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心外科术后房速,应用Orion微电极网蓝与Rhythmia标测系统进行标测消... 【目的】观察在高密度、高分辨率视觉下的心外科术后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的电生理特点及消融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自2016年3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心外科术后房速,应用Orion微电极网蓝与Rhythmia标测系统进行标测消融治疗的全部患者。【结果】共入选21名患者,总共记录到26种房速,平均每种房速的标测时间为(19.1±7.1)min,所采取的电图(19495±12798)个。26种房速中,按部位分:20(76.9%)个位于右房,5(19.2%)个位于左房,1(3.8%)个为左右双房大折返;按心动过速机制分:24(92.3%)个为大折返房速,1(3.8%)个为微折返,1(3.8%)个为局灶房速。在大折返房速中,7个为双环“8”字折返,消融一环过程中有4个转为单环折返。另有一例为跨房间隔传导的双房大折返。21例患者2例复发,其中1例当时仅对游离壁疤痕至下腔静脉的连线进行消融,后再次手术时标测为三尖瓣峡部依赖性房速。【结论】心外科术后房速形式多样,以大折返房速为主,极少数为微折返或局灶起源。大折返房速可表现为双环折返或双房大折返。消融时除针对本次心动过速外,还需根据心房的基质情况进行预防性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外科术后房性心动过速 高密度标测 微电极 消融
下载PDF
超高密度标测系统对周长交替变化的大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程光辉 黄尾平 +4 位作者 张劲林 韩宏伟 邓成钢 张勇华 苏晞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0年第5期471-476,共6页
目的探讨周长交替变化的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的机制。方法应用超高密度标测系统对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的478例房速进行激动标测,标测发现7例房速存在周长交替现象。分别对该7例患者进行超高密度三维激动标测,长周长心动过速的周... 目的探讨周长交替变化的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的机制。方法应用超高密度标测系统对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的478例房速进行激动标测,标测发现7例房速存在周长交替现象。分别对该7例患者进行超高密度三维激动标测,长周长心动过速的周长(289±35)m,激动标测采点21520±11103,短周长心动过速的周长(251±18)ms,激动标测采点17594±8059。结果周长交替的房速存在2种类型:类型1:存在2个具有不同传导路径的潜在折返环路。周长交替是由小折返环路的传导通道内的间歇性2∶1传导阻滞导致的。类型2:周长交替是因为原存在的线性损伤病变中两个相邻缝隙的传导速度不同导致的。导管消融成功终止所有7例房速。结论超高密度标测可明确的阐述周长交替变化的房速的机制,传导通道或缝隙存在间歇性传导阻滞或传导延缓是该类心动过速维持的必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 导管消融 超高密度标测 房速 周长变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