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轻质混凝土耐久性试验方法探索 被引量:6
1
作者 刘迪 王玲 +1 位作者 王振地 方俊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51-154,共4页
干密度≤400 kg/m^(3)的超轻质混凝土(ULWC)具有高孔隙率、超轻质的特点。外界水分、CO_(2)极易进入ULWC内部,使其因冻融和碳化问题而失效。基于国内外泡沫混凝土(干密度≤1 600 kg/m^(3))耐久性试验方法的讨论和分析,指出了现有泡沫混... 干密度≤400 kg/m^(3)的超轻质混凝土(ULWC)具有高孔隙率、超轻质的特点。外界水分、CO_(2)极易进入ULWC内部,使其因冻融和碳化问题而失效。基于国内外泡沫混凝土(干密度≤1 600 kg/m^(3))耐久性试验方法的讨论和分析,指出了现有泡沫混凝土试验方法直接用于ULWC耐久性评价时存在的不足,结合试验结果,提出了适用于评价ULWC抗冻性和抗碳化性能试验方法的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轻质混凝土 泡沫混凝土 耐久性 碳化
下载PDF
飞机拦阻系统用超轻质混凝土制备与性能研究
2
作者 方俊 《江西建材》 2024年第S01期48-52,67,共6页
文中建立“P·I水泥+惰性掺合料”胶凝材料体系制备飞机拦阻系统用超轻质混凝土,并与P·II水泥和硫铝酸盐水泥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P·I水泥体系制备的超轻质混凝土气孔孔径集中分布在1.0~2.0 mm,60~150 d溃缩强度变化率... 文中建立“P·I水泥+惰性掺合料”胶凝材料体系制备飞机拦阻系统用超轻质混凝土,并与P·II水泥和硫铝酸盐水泥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P·I水泥体系制备的超轻质混凝土气孔孔径集中分布在1.0~2.0 mm,60~150 d溃缩强度变化率为4.81%,半溃缩能软化系数和抗冻系数分别为0.67和0.70,超轻质混凝土力学性能稳定性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拦阻系统 超轻质混凝土 溃缩强度 耐久性
下载PDF
超轻质混凝土的抗冻性试验方法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刘迪 王玲 +1 位作者 王振地 方俊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22年第6期31-36,共6页
针对现有方法评价超轻质混凝土的抗冻性存在烘干开裂、冻融失效过快等不足,提出了一种改进测试方法,即试件饱水后再沥水,以调节含水率,并采用气冻气融进行冻融循环试验。研究了沥水时间、融化温度和试件尺寸对超轻质混凝土强度损失率和... 针对现有方法评价超轻质混凝土的抗冻性存在烘干开裂、冻融失效过快等不足,提出了一种改进测试方法,即试件饱水后再沥水,以调节含水率,并采用气冻气融进行冻融循环试验。研究了沥水时间、融化温度和试件尺寸对超轻质混凝土强度损失率和质量损失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沥水时间能有效调节试件的含水率;随着沥水时间的延长,试件的冻融质量损失率和强度损失率大体呈下降趋势;降低冻融循环试验时的融化温度能有效解决试件的开裂问题;尺寸较小试件对温度的敏感程度相对较大,尺寸较大的试件冻融破坏严重,不易搬运。并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了适合超轻质混凝土抗冻性试验的改进方法,确定了适宜的沥水时间、融化温度和试件尺寸,分别为6 h、15℃和100 mm×100 mm×100 mm,可为超轻质混凝土的抗冻性测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质混凝土 抗冻性 含水率 融化温度 试件尺寸 冻融循环
下载PDF
飞机拦阻系统用超轻质混凝土组成设计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方俊 王振地 王玲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17,共6页
为保持飞机拦阻系统用超轻质混凝土溃缩强度的长期稳定,设计了“P·I水泥+惰性掺合料”胶凝材料体系,基于超轻质混凝土的干密度及溃缩强度的变化规律,确定了关键制备参数的适宜取值范围,研究了超轻质混凝土的孔结构特征。结果表明,... 为保持飞机拦阻系统用超轻质混凝土溃缩强度的长期稳定,设计了“P·I水泥+惰性掺合料”胶凝材料体系,基于超轻质混凝土的干密度及溃缩强度的变化规律,确定了关键制备参数的适宜取值范围,研究了超轻质混凝土的孔结构特征。结果表明,“P·I水泥+重质碳酸钙”体系下超轻质混凝土在60 d后溃缩强度基本保持稳定,重质碳酸钙掺量为63.0%~64.3%时,超轻质混凝土60~150 d溃缩强度变化率为0.93%~7.08%,压溃曲线平台段应力偏差为±4.98%~±9.70%。发泡剂和稳泡剂的推荐掺量分别为4.4%、5.0%,稳泡剂能优化超轻质混凝土孔径分布。适宜水胶比为0.54~0.56,提高水胶比可能增加气孔的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拦阻系统 超轻质混凝土 溃缩强度 干密度 惰性掺合料
下载PDF
南方地区超轻质混凝土节能陶瓷薄板幕墙新构造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孙方婷 李俊杰 郭伟佳 《建设科技》 2019年第22期76-78,共3页
阐述和分析了一种南方地区超轻质混凝土节能陶瓷薄板幕墙构造,该构造以超轻质混凝土作为幕墙的隔热保温材料,将超轻质混凝土与陶瓷薄板幕墙相结合,设计出一种适应南方地区的节能陶瓷薄板幕墙的新构造。
关键词 陶瓷薄板 超轻质混凝土 节能 幕墙 新构造
下载PDF
矿物掺合料对超轻泡沫混凝土气孔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蒋俊 李军 +3 位作者 牛云辉 卢忠远 晏云华 蔡攀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9-63,共5页
采用物理发泡工艺制备了孔隙率大于90%的超轻泡沫混凝土,结合Image-pro plus、热分析及扫描电镜等手段对硬化超轻泡沫混凝土气孔结构及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研究并对比了粉煤灰与矿粉对泡沫混凝土硬化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粉煤灰与... 采用物理发泡工艺制备了孔隙率大于90%的超轻泡沫混凝土,结合Image-pro plus、热分析及扫描电镜等手段对硬化超轻泡沫混凝土气孔结构及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研究并对比了粉煤灰与矿粉对泡沫混凝土硬化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粉煤灰与矿粉取代水泥增大了试样气孔孔径,但对导热系数影响不明显;矿粉可改善试样抗压强度,当矿粉取代20%的水泥时,试样干密度为165.2 kg/m^3,孔隙率为93.0%,56 d抗压强度可提升至0.47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轻泡沫混凝土 矿物掺合料 气孔结构 抗压强度 导热系数
下载PDF
减水剂对物理法超轻泡沫混凝土气孔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蒋俊 卢忠远 牛云辉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5-31,共7页
以普通硅酸盐水泥为胶凝材料,辅以萘系减水剂(F)与聚羧酸减水剂(S),在水泥净浆水灰比为0.5与0.8的条件下,采用物理法制备了孔隙率大于90%的超轻泡沫混凝土,结合Image-pro plus、XRD、SEM、TG等手段对硬化超轻泡沫混凝土气孔结构及组成... 以普通硅酸盐水泥为胶凝材料,辅以萘系减水剂(F)与聚羧酸减水剂(S),在水泥净浆水灰比为0.5与0.8的条件下,采用物理法制备了孔隙率大于90%的超轻泡沫混凝土,结合Image-pro plus、XRD、SEM、TG等手段对硬化超轻泡沫混凝土气孔结构及组成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减水剂(S与F)对硬化试样力学性能及保温隔热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S与F可减小硬化试样的气孔孔径分布范围,改善气孔均匀程度,减水剂S较F更能促使D50的减小及气孔(<0.2mm)的比例的增加;减水剂S与F均能改善硬化试样的力学性能与保温隔热性能,当水泥净浆水灰比为0.8,掺入减水剂F的试样干密度为193.5kg/m3,28d抗压强度为0.41 MPa,导热系数为0.050 9 W/(m·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轻泡沫混凝土 减水剂 气孔结构 抗压强度 导热系数
原文传递
寒冷地区超轻泡沫混凝土节能及经济性评价 被引量:5
8
作者 袁景玉 胡可 +2 位作者 高源 岳晓鹏 吴哲元 《新型建筑材料》 2021年第1期132-137,149,共7页
采用EnergyPlus能耗模拟工具,建立寒冷地区办公建筑基准模型,对比分析了XPS板和超轻泡沫混凝土的能耗表现及节能适应性。通过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得到理想状态下墙体和屋面保温层的配比关系,计算了2种保温材料的全生命周期成本。研究结... 采用EnergyPlus能耗模拟工具,建立寒冷地区办公建筑基准模型,对比分析了XPS板和超轻泡沫混凝土的能耗表现及节能适应性。通过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得到理想状态下墙体和屋面保温层的配比关系,计算了2种保温材料的全生命周期成本。研究结果表明,超轻泡沫混凝土保温材料全年均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和节能适应性,且冬季节能表现优于XPS板。在全生命周期内使用超轻泡沫混凝土所产生的费用比XPS板低,且随着能耗的降低,使用超轻泡沫混凝土保温系统将会更加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轻泡沫混凝土 能耗模拟 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 全生命周期成本
下载PDF
复合促凝剂对物理法超轻泡沫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蒋俊 卢忠远 +1 位作者 牛云辉 蒋勇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116-12121,12126,共7页
为制备低成本、防火、保温隔热性能优异的无机保温隔热材料,以复合促凝剂改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为胶凝材料,采用物理法制备了超轻泡沫混凝土(孔隙率>90%),结合图像分析、SEM及XRD对硬化试样的气孔结构及组成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复合... 为制备低成本、防火、保温隔热性能优异的无机保温隔热材料,以复合促凝剂改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为胶凝材料,采用物理法制备了超轻泡沫混凝土(孔隙率>90%),结合图像分析、SEM及XRD对硬化试样的气孔结构及组成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复合促凝剂对新拌超轻泡沫混凝土工作性、硬化超轻泡沫混凝土气孔结构、抗压强度及导热系数的影响。研究表明,复合促凝剂掺量增加,新拌超轻泡沫混凝土相对粘度与相对极限剪切应力变大,流动度减小,硬化试样中小于0.2 mm气孔比例增加,D50变小,气孔孔径均匀程度与保温隔热性能改善,力学性能先提升后略有降低;复合促凝剂掺量为4%,硬化试样的干密度为175.2 kg/m3,7D、28D抗压强度分别为0.25和0.33 MPa,导热系数为0.0516 W/(m·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促凝剂 超轻泡沫混凝土 工作性 抗压强度 导热系数
下载PDF
超轻质泡沫混凝土与烧结页岩复合保温砌块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10
作者 夏艳梅 马立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44-51,共8页
建筑自保温墙体系统因其安全性、防火性、耐久性得到广泛应用。以普通硅酸盐水泥为胶凝材料,掺入粉煤灰、硅灰及外加剂,应用化学发泡方法制备一种超轻质泡沫混凝土,将其填充入配套优化设计的烧结页岩空心砌块中,研制成高性能烧结页岩复... 建筑自保温墙体系统因其安全性、防火性、耐久性得到广泛应用。以普通硅酸盐水泥为胶凝材料,掺入粉煤灰、硅灰及外加剂,应用化学发泡方法制备一种超轻质泡沫混凝土,将其填充入配套优化设计的烧结页岩空心砌块中,研制成高性能烧结页岩复合保温砌块。结果表明:复合保温砌块28 d平均抗压强度5.78 MPa,强度等级满足MU7.5强度等级要求,墙体传热系数为0.69 W·m^(-2)·K^(-1),与240 mm厚传统烧结页岩空心砌块相比,保温性能提升了42.5%。该种高性能复合保温砌块可为夏热冬冷地区自保温墙体材料的选用提供新的选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保温墙体系统 超轻质泡沫混凝土 页岩 保温砌块 热工性能
下载PDF
憎水剂对超轻发泡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顺爱 朱晓燕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16年第3期71-74,共4页
以普通硅酸盐水泥与硫铝酸盐水泥为胶凝材料,采用物理发泡工艺制备了干密度小于300kg/m3的发泡混凝土,研究了三种憎水剂对发泡混凝土抗压强度、体积吸水率及孔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憎水剂掺量增加,试样7d及28d抗压强度先增加后降低,憎... 以普通硅酸盐水泥与硫铝酸盐水泥为胶凝材料,采用物理发泡工艺制备了干密度小于300kg/m3的发泡混凝土,研究了三种憎水剂对发泡混凝土抗压强度、体积吸水率及孔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憎水剂掺量增加,试样7d及28d抗压强度先增加后降低,憎水剂硬脂酸钙相对于苯丙乳液及有机硅,对试样干密度及气孔结构影响最小,体积吸水率降低最为明显;当硬脂酸钙掺量为2.5%时,干密度为274.1kg/m3的试样28d抗压强度为0.65MPa,体积吸水率为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轻发泡混凝土 憎水剂 孔结构 抗压强度 体积吸水率
下载PDF
利用钛矿渣制备超轻发泡混凝土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林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3-57,共5页
利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与钛矿渣,采用化学发泡工艺制备了干密度小于250 kg/m3的发泡混凝土,研究了钛矿渣、水胶比以及激发剂对发泡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同时对发泡混凝土气孔结构及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粉磨90 min的钛矿渣... 利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与钛矿渣,采用化学发泡工艺制备了干密度小于250 kg/m3的发泡混凝土,研究了钛矿渣、水胶比以及激发剂对发泡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同时对发泡混凝土气孔结构及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粉磨90 min的钛矿渣掺量增加,发泡混凝土28 d及56 d抗压强度先提高后降低,掺量为15%时达到最高;掺入6%的激发剂有利于钛矿渣发泡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提高。粉磨90 min的钛矿渣取代30%的水泥,并掺入6%的激发剂制备的发泡混凝土干密度为243.0 kg/m3,28 d及56 d抗压强度分别为0.48 MPa、0.52 MPa;掺入30%钛矿渣与6%激发剂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气孔孔径,改善气孔均匀性,提高了孔间壁致密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轻发泡混凝土 抗压强度 激发剂 钛矿渣
下载PDF
超高性能轻质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 被引量:14
13
作者 王俊颜 闫珠华 耿莉萍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8-24,共7页
超高性能轻质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lightweight concrete,UHPLC)是一种由高强水泥浆体、漂珠和纤维组成的密度低于1 950 kg/m^3的新型水泥基结构材料。本文研究了不同养护制度及养护龄期对UHPLC抗压强度、轴拉力学性能和弯曲... 超高性能轻质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lightweight concrete,UHPLC)是一种由高强水泥浆体、漂珠和纤维组成的密度低于1 950 kg/m^3的新型水泥基结构材料。本文研究了不同养护制度及养护龄期对UHPLC抗压强度、轴拉力学性能和弯曲性能的影响,最后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UHPLC中漂珠的微观形貌。结果表明:随着龄期增长,UHPLC的抗压强度、轴拉性能和弯曲性能均提高,并出现明显的应变强化现象,说明养护龄期对UHPLC基体强度和纤维-UHPLC基体的界面黏结强度均有显著提高作用;高温蒸汽养护3 d可促进UHPLC基体早期强度发展,使UHPLC的抗压强度和弯曲性能迅速达到标准养护28 d时的水平,显著缩短养护龄期,但对纤维-基体界面黏结强度的贡献不大,黏结强度仍主要受龄期影响;UHPLC实测密度为1 815.2 kg/m^3,100 mm立方体抗压强度达103.1 MPa,极限抗拉强度达7.60 MPa,极限拉应变达0.431%,出现明显的应变强化现象,弯曲峰值强度达22.43 MPa,满足了RPC160的抗折强度要求,实现了水泥基结构材料轻质高强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轻质混凝土 轴拉性能 弯曲性能 微观结构
下载PDF
超高性能轻质混凝土的循环拉伸力学性能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俊颜 刘菲凡 郭君渊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0-176,共7页
超高性能轻质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lightweight concrete,UHPLC)是一种具有高拉压比和拉伸应变强化特性的轻质水泥基材料。为了阐述UHPLC与钢筋在钢筋屈服点之前的协同受拉机制,针对一种密度为1789 kg/m 3、抗压强度为63.1 MP... 超高性能轻质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lightweight concrete,UHPLC)是一种具有高拉压比和拉伸应变强化特性的轻质水泥基材料。为了阐述UHPLC与钢筋在钢筋屈服点之前的协同受拉机制,针对一种密度为1789 kg/m 3、抗压强度为63.1 MPa、极限拉伸应变约为2.4×10^(-3)~2.8×10^(-3)、极限抗拉强度约为6.9~7.8 MPa的UHPLC,采用自主研发的拉伸测试装置,研究其循环拉伸力学性能,分别考虑了4种加载条件(循环应变分别是2.0×10^(-4)、5.0×10^(-4)、1.0×10^(-3)、1.5×10^(-3))。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加载条件的UHPLC的循环拉伸应力-应变曲线的包络线与单调拉伸应力-应变全曲线具有较高的重合度;循环加载曲线的残余应变、加载刚度、卸载刚度均反映了桥接微裂纹的纤维脱黏状态,残余应变越大,说明纤维的脱黏长度越长,将导致UHPLC的加载、卸载刚度降低;UHPLC在循环加载作用下的累积应变小于其极限拉伸应变时,多次循环加载主要是对已脱黏部分纤维的循环拉伸作用;UHPLC的循环加载刚度退化率与累积残余应变的关系符合幂函数关系,拟合度为0.99。UHPLC的循环拉伸加载刚度本质上由纤维参与受拉的有效长度(脱黏部分)决定,可用累积残余应变来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轻质混凝土 循环拉伸加载 力学性能 刚度 应力应变曲线
下载PDF
高强超轻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时建刚 吴光蓉 孟勇军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9-81,共3页
通过正交试验进行极差分析确定了高强超轻质混凝土的初步配合比,在此基础上分别从表观密度、工作性能上进行优化研究,最后得到了高强超轻质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其中SIKA减水剂和TBJ泵送剂质量掺量分别为0.8%和0.09%。结果表明,用该配合... 通过正交试验进行极差分析确定了高强超轻质混凝土的初步配合比,在此基础上分别从表观密度、工作性能上进行优化研究,最后得到了高强超轻质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其中SIKA减水剂和TBJ泵送剂质量掺量分别为0.8%和0.09%。结果表明,用该配合比配制的混凝土湿表观密度小于1 450kg/m3,28d抗压强度达23MPa,流动性大、匀质性好、无泌水离析现象,并在武汉天河机场新航站楼得到了成功泵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高强超轻质混凝土 表观密度 分层度 坍落度 配合比
下载PDF
掺陶砂超高性能轻质混凝土的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青 高舒畅 +2 位作者 高嘉呈 文长城 徐港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96-2006,2026,共12页
本文研究了水胶比、胶砂比、粉煤灰掺量、硅灰掺量、钢纤维掺量和陶砂密度等级对掺陶砂超高性能轻质混凝土(UHPLC)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表观密度和比强度的影响,确定了最佳配合比,制得了干表观密度为1 950 kg/m^(3)、流动度为233 mm(略... 本文研究了水胶比、胶砂比、粉煤灰掺量、硅灰掺量、钢纤维掺量和陶砂密度等级对掺陶砂超高性能轻质混凝土(UHPLC)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表观密度和比强度的影响,确定了最佳配合比,制得了干表观密度为1 950 kg/m^(3)、流动度为233 mm(略高于超高性能混凝土)、28 d抗压/抗折强度不小于120/20 MPa的UHPLC。借助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探讨了UHPLC水化产物、微观形貌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从微观结构角度分析了陶砂与基体、钢纤维与基体的界面过渡区特征,揭示了相同条件下UHPLC比强度随陶砂密度等级增大而增大的变化规律。经过标准化回归系数分析,发现钢纤维掺量对UHPLC强度、密度影响最大,贡献率均大于40%,而对UHPLC流动性影响最显著的因素是水胶比,贡献率为38.18%,胶砂比对流动性有较为明显的影响,贡献率为27.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轻质混凝土 陶砂 钢纤维 水胶比 表观密度 贡献率
下载PDF
利用膨胀珍珠岩制备超高性能轻及次轻骨料混凝土 被引量:4
17
作者 耿旗辉 侯东帅 +1 位作者 王鑫鹏 武迪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11-18,共8页
基于颗粒紧密堆积理论,使用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和广泛易得的低强度轻骨料(筒压强度0.3 MPa)膨胀珍珠岩(EP),制备了干表观密度为1800 kg/m^(3)、强度为121.9 MPa的超高性能轻骨料混凝土(UHPLWAC)和干表观密度为1989 kg/m^(3)、强度为14... 基于颗粒紧密堆积理论,使用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和广泛易得的低强度轻骨料(筒压强度0.3 MPa)膨胀珍珠岩(EP),制备了干表观密度为1800 kg/m^(3)、强度为121.9 MPa的超高性能轻骨料混凝土(UHPLWAC)和干表观密度为1989 kg/m^(3)、强度为140.9 MPa的超高性能次轻骨料混凝土(UHPSLWAC)。除强度评价外,电通量和RCM测试结果表明制备的轻(次轻)骨料混凝土也具有优异的抗渗性能,属于超高性能混凝土范畴;此外,抗冲击试验结果表明,膨胀珍珠岩取代石英砂能有效提升UHPC抗冲击性能。使用近场动力学模拟分析膨胀珍珠岩对UHPLWAC和UHPSLWAC力学性能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通过降低轻骨料粒径,提高其分散性,进而显著降低材料的应力集中现象,是UHPLWAC和UHPSLWAC获得优异力学性能的关键。本研究为低强度轻骨料在高强、超高强轻骨料混凝土的应用上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轻骨料混凝土 膨胀珍珠岩 紧密堆积理论 均质性 近场动力学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