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锡林郭勒典型草原地区蒙古族野生食用植物传统知识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哈斯巴根 晔薷罕 赵晖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9-246,共8页
选择当地牧民作为信息报告人,运用访谈和证据标本采集鉴定等民族植物学研究方法对内蒙古锡林郭勒典型草原地区蒙古族野生食用植物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锡林郭勒典型草原地区蒙古族民间野生食用植物共有29种和2变种;食用部位包括全株、... 选择当地牧民作为信息报告人,运用访谈和证据标本采集鉴定等民族植物学研究方法对内蒙古锡林郭勒典型草原地区蒙古族野生食用植物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锡林郭勒典型草原地区蒙古族民间野生食用植物共有29种和2变种;食用部位包括全株、地上部位、根、茎、鳞茎、叶、花、果和种子,其中叶是使用频率最高的部位。民间食用方式可分为野生粮食、蔬菜、水果、茶用、调料和零食6种类型。其中,蔬菜用野生植物最多,其次为茶用和调料用植物。当地民间对野生食用植物通常采取生食和熟食两种方法。采用腌制或干燥是当地民间对野生食用植物原料或加工品进行保存的主要方法。羊肉、牛肉、鲜奶和酸奶是当地蒙古族用野生植物烹饪各种食物和调制奶茶时的必用原料,具有地区和民族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林郭勒 典型草原地区 蒙古族 野生食用植物 传统知识
原文传递
锡林郭勒典型草原地区蒙古族民间药用植物知识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哈斯巴根 晔薷罕 +1 位作者 赵晖 王志新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CAS 2010年第4期411-416,共6页
对锡林郭勒典型草原地区蒙古族民间药用植物知识进行整理,包括对植物种类的鉴别、植物药用部分的选择、功能和主治的了解、药用方法的实践.调查结果表明:当地蒙古族民间人药用植物共有22种和2变种,用于治疗动物疾病的兽药用植物共有13种... 对锡林郭勒典型草原地区蒙古族民间药用植物知识进行整理,包括对植物种类的鉴别、植物药用部分的选择、功能和主治的了解、药用方法的实践.调查结果表明:当地蒙古族民间人药用植物共有22种和2变种,用于治疗动物疾病的兽药用植物共有13种;植物的药用部位包括全草类、根及根茎类、茎类、叶类、花类、果实类和种子类;民间或多或少能够了解药用植物的功能和主治,其用药方法较为简单,给药途径主要有内服药和外用药两类.锡林郭勒典型草原地区蒙古族民间药用植物知识为药用植物新种类、药用新部位以及药用新方法的发现提供了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林郭勒 典型草原地区 当地蒙古族 药用植物 民间知识
下载PDF
坡位对沟道土壤性质空间异质性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聂春 秦富仓 +1 位作者 岳永杰 邹暑光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3-117,共5页
在典型草原区多伦县水泉小流域选取典型沟道,在沟道内从沟头到沟口选择3个坡面进行土壤采样,研究沟道内坡位对草地生长状况及土壤性质空间异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含水率在坡底最低,但变化幅度最大,且越靠近沟口含水率越低。②坡位对... 在典型草原区多伦县水泉小流域选取典型沟道,在沟道内从沟头到沟口选择3个坡面进行土壤采样,研究沟道内坡位对草地生长状况及土壤性质空间异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含水率在坡底最低,但变化幅度最大,且越靠近沟口含水率越低。②坡位对土壤容重的影响与坡面在沟道的位置有关,其中坡底土壤容重比其他坡位明显偏高。③对于有机质和全氮,坡位对两者的影响完全一致,呈现一定的规律。坡位对全磷和全钾的影响各不相同,其中坡位对全钾的影响较小,可能与土壤自身的结构和沟道侵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草原区 沟道 坡位 土壤性质 空间异质性
下载PDF
氮素添加对黄土高原典型草原植物比叶面积及其重要值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韩会阁 尚振艳 +1 位作者 牛得草 傅华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9-74,共6页
为了解氮素沉降对草地群落植物生长策略和群落组成的影响,通过长期(2009—2012年)氮素添加野外控制试验,研究了黄土高原天然草地禾本科植物长芒草(Stipa bungeana)、赖草(Leymus secalinus),豆科植物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 为了解氮素沉降对草地群落植物生长策略和群落组成的影响,通过长期(2009—2012年)氮素添加野外控制试验,研究了黄土高原天然草地禾本科植物长芒草(Stipa bungeana)、赖草(Leymus secalinus),豆科植物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以及菊科植物阿尔泰狗哇花(Heteropappus altaicus)4种植物在不同施氮水平下叶片比叶面积(SLA)和物种重要值(IV)的变化特征,并探讨了氮素添加对各种植物叶片SLA和物种重要值影响的内在联系。结果显示:沿施氮水平,禾草科植物长芒草和赖草叶片SLA增加幅度较小、物种重要值整体上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非禾草科植物阿尔泰狗娃花和达乌里胡枝子叶片SLA增加幅度较大,物种重要值整体上呈降低的趋势,施氮对禾草科植物更有利;各物种的重要值与叶片SLA之间无相关关系;物种重要值随着氮素添加量增加所产生的变异系数与该物种在群落中的重要值大小成显著负相关。表明在干旱贫瘠环境中,植物叶片SLA保守性强、可塑性低;氮素沉降对禾草科植物更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典型草原 氮沉降 比叶面积 重要值
下载PDF
宁夏典型草原区不同退耕年限草地植物群落及优势植物C、N、P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3
5
作者 陆颖 王保林 沈艳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9年第5期1200-1206,共7页
植物C、N、P化学计量特征和草原生态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有直接关系。为了研究宁夏典型草原区不同退耕年限草地植物群落和优势植物化学计量特征的变化规律,以宁夏南部典型草原区不同退耕年限(21、16、11、9、5、3、2年)草地为研究对象,... 植物C、N、P化学计量特征和草原生态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有直接关系。为了研究宁夏典型草原区不同退耕年限草地植物群落和优势植物化学计量特征的变化规律,以宁夏南部典型草原区不同退耕年限(21、16、11、9、5、3、2年)草地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长芒草(Stipa bungeana)、赖草(Leymus secalinus)、早熟禾(Poa annu)等优势植物及植物群落C、N、P化学计量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退耕年限增加,植物群落地上部C含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全N含量大体呈先减少后增加趋势,全P含量无明显变化规律,C∶N、C∶P、N∶P整体表现为21年退耕地最大,9年退耕地最小;优势植物C含量表现为地上部大于地下部,全P含量表现为地下部大于地上部;植物群落N∶P值和全N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优势植物N∶P值和全N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且N∶P均小于14。典型草原区植物群落和优势植物在整体水平上均受到N素的限制,植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对草原的退化和恢复具有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典型草原区 退耕草地 植物群落 优势植物 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下载PDF
封育和水平沟生态恢复措施对宁夏黄土丘陵区典型草原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周瑶 马红彬 +5 位作者 贾希洋 沈艳 周静静 闫鹏科 陆琪 王建伟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3-270,共8页
研究禁牧封育和水平沟生态恢复措施下黄土丘陵区典型草原土壤生物学特性变化,以期为该区草地生态建设提供依据。采用空间梯度代替时间梯度的方法,在宁夏黄土丘陵区典型草原,选取未封育(放牧)、封育3~15a、水平沟整地后1~15a的土壤,分析0... 研究禁牧封育和水平沟生态恢复措施下黄土丘陵区典型草原土壤生物学特性变化,以期为该区草地生态建设提供依据。采用空间梯度代替时间梯度的方法,在宁夏黄土丘陵区典型草原,选取未封育(放牧)、封育3~15a、水平沟整地后1~15a的土壤,分析0—10,10—20,20—30,30—40cm土壤微生物数量、微生物生物量碳、量氮和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特征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1)试验区土壤微生物类群以放线菌为主,达到86.18%~94.43%,数量表现为放线菌>细菌>真菌,土壤微生物总数、细菌和放线菌数、微生物生物量碳、量氮含量,脲酶、蛋白酶、磷酸酶、蔗糖酶活性随着草地封育年限增加呈上升变化,但水平沟措施下随着整地年限延长呈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2种措施下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趋势与其他指标相反,真菌数在封育6a和水平沟6a较低,分别为11.33,4.67cfu/g;(2)各处理下,0—40cm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整体呈现上层土壤高于下层土壤,土壤微生物、酶活性与有机碳等主要养分含量相关性显著(p<0.05);(3)相近恢复年限下,土壤微生物数量、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氮以及酶活性总体为封育草地高于水平沟(p<0.05);研究认为,禁牧封育较水平沟措施更有利于黄土丘陵区典型草原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典型草原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水平沟 禁牧封育
下载PDF
地表干扰恢复措施对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影响——以宁南黄土丘陵区典型草原土壤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马红彬 谢应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6期18067-18069,共3页
[目的]探讨黄土丘陵区地表干扰恢复措施对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影响。[方法]测定并分析了宁南黄土丘陵区典型草原鱼鳞坑、水平沟和封育3种恢复措施实施5年后土壤0~40、40~100 cm土壤颗粒组成、容重、孔隙度、持水性、水分有效性和水分... [目的]探讨黄土丘陵区地表干扰恢复措施对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影响。[方法]测定并分析了宁南黄土丘陵区典型草原鱼鳞坑、水平沟和封育3种恢复措施实施5年后土壤0~40、40~100 cm土壤颗粒组成、容重、孔隙度、持水性、水分有效性和水分盈亏状况。[结果]鱼鳞坑、水平沟措施下土壤容重变化不大,但土壤黏粒含量、毛管孔隙和持水性下降,水分有效性和水分盈亏状况改善。[结论]地表干扰恢复措施可改善土壤水分条件,但使土壤持水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干扰恢复措施 典型草原 土壤水分物理性质 黄土丘陵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