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和中国沿海登陆台风暴雨及大风的气候特征 被引量:37
1
作者 乐群 董谢琼 马开玉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6期741-749,共9页
根据 18 84 - 1996年台风资料对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及中国华南、华东沿海登陆台风暴雨和大风进行了分析 ,得出 :西北太平洋台风有两个活动中心 ,一个在南海 ,一个在菲律宾以东洋面上 ,各月活动中心的位置不同 .华南沿海登陆台风主要集中... 根据 18 84 - 1996年台风资料对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及中国华南、华东沿海登陆台风暴雨和大风进行了分析 ,得出 :西北太平洋台风有两个活动中心 ,一个在南海 ,一个在菲律宾以东洋面上 ,各月活动中心的位置不同 .华南沿海登陆台风主要集中在 6~ 11月 ,8~ 9月的降水量和风速最大 ;华东沿海登陆台风主要集中在 7~ 9月 ,其降水量和风速都不亚于华南沿海登陆台风 ;华南和华东沿海登陆台风异常多和异常少的年份 ,台风的最大降水量和最大风速都无显著差异 .西北太平洋台风生成频数有 30年和 15年的周期振荡 ,194 9年以后近 4年的短周期振荡也较明显 .华南沿海登陆台风有较强的 30、15和 5年的周期变化 ,华东沿海登陆台风有较强的 15和 3~ 4年的周期变化 .一般厄尔尼诺期间西北太平洋台风生成和登陆台风次数减少 ,拉尼娜期间次数增加 ;从气候学角度看 ,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指数中只有副高脊线位置与华南沿海 6~7月登陆台风次数和副高北界位置与华南沿海 8~ 9月登陆台风次数有明显的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活动 台风暴雨 台风大风
下载PDF
2007年8月登陆台风帕布、圣帕暴雨过程诊断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辜旭赞 潘彭刚 《暴雨灾害》 2010年第2期129-134,共6页
采用T213L31模式大气分析资料,诊断计算天气学中的凝结函数降水、水汽通量散度降水,并理想设计与诊断计算气层对流不稳定降水和层结不稳定降水,用于对2007年8月间西太平洋登陆台风帕布和圣帕降水运动进行诊断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热带... 采用T213L31模式大气分析资料,诊断计算天气学中的凝结函数降水、水汽通量散度降水,并理想设计与诊断计算气层对流不稳定降水和层结不稳定降水,用于对2007年8月间西太平洋登陆台风帕布和圣帕降水运动进行诊断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热带扰动中凝结函数降水场呈弱态,但有较强水汽通量散度降水场,且水汽辐合降水运动组织对流不稳定降水和层结不稳定降水。在热带扰动发展与台风形成时,其低层风场水汽辐合与积云对流相互作用的过程,同时是气层对流不稳定能量与气块(团)湿不稳定能量的积聚过程,前者可带来暴雨,后者可带来大暴雨。相关天气学分析表明:台风暴雨是大尺度风场及中尺度水汽辐合降水运动组织起中、小尺度气层、气块(团)对流降水运动,对流性降水是由风场支配故变化较大、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降水运动 凝结函数降水 水汽通量散度降水 对流不稳定降水 层结不稳定降水 台风暴雨 诊断计算
下载PDF
降雨径流对江淮丘陵区农业流域磷素输出影响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陆海明 张丽 +1 位作者 王妞 邹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165-2173,共9页
选择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城西水库上游的花山流域作为代表性流域,研究江淮丘陵区降雨径流对流域磷素输出的影响。2013—2015三个水文年高频次水量水质同步观测结果表明,流域出口断面径流总磷浓度和输出负荷与降雨、径流变化基本同步。研究... 选择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城西水库上游的花山流域作为代表性流域,研究江淮丘陵区降雨径流对流域磷素输出的影响。2013—2015三个水文年高频次水量水质同步观测结果表明,流域出口断面径流总磷浓度和输出负荷与降雨、径流变化基本同步。研究期间49%和24%的水样总磷浓度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和Ⅴ类标准,水样超标主要发生在汛期雨洪过程。花山流域单位面积年总磷输出负荷分别为0.72、0.91 kg·hm^-2·a^-1和3.86 kg·hm^-2·a^-1。汛期和夏季总磷输出负荷占全年的比例分别为94%和80%。梅雨期间或台风雨期间单日磷素输出负荷最大值可达全年负荷的12%~18%。2013年和2015年梅雨时期总磷输出负荷占全年输出负荷约60%;2014年梅雨期总磷负荷输出比例仅占全年负荷的11%,受台风“麦德姆”影响,一次台风雨过程磷素输出负荷占全年负荷的22%。花山流域全年10%的时间内发生的5~10次雨洪过程中,约30%的直接径流输出的总磷负荷约占全年总负荷的50%。流域出口断面TP输出负荷主要受流量影响,建立了基于日平均流量的TP输出负荷预测模型。梅雨和台风雨形成的暴雨径流是江淮丘陵区花山流域磷素负荷输出的主要驱动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山流域 面源污染 磷素 梅雨 台风雨
下载PDF
基于网络流模型利用台风雨资源的舟山岛地下水库调度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叶舟 周旦娜 陈芳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30,共13页
海岛地区水资源年际径流变化大、年内分布不均,特别是近20年来台风发生频次急剧增加使得大量雨洪资源因缺少水库存蓄而流失,进一步加剧海岛水资源供给短缺。为提高海岛水资源供给能力,推动各地区采取修建地下水库等工程措施,以舟山岛开... 海岛地区水资源年际径流变化大、年内分布不均,特别是近20年来台风发生频次急剧增加使得大量雨洪资源因缺少水库存蓄而流失,进一步加剧海岛水资源供给短缺。为提高海岛水资源供给能力,推动各地区采取修建地下水库等工程措施,以舟山岛开挖式地下水库为研究对象,利用地下空间储蓄台风期雨洪资源,将地表水与地下水库连成整体。基于网络流模型重点分析地下水库选址、地表水库群联网联调等相关影响因素,利用25座地表水库和地下水库联合调度,为解决台汛期间雨洪资源丰富但储蓄空间缺少问题提供新思路。并通过2106号和2114号台风雨洪水资源化利用的实证分析,比较地下水库利用前后水资源存蓄的影响。结果表明:两次台风期间不仅增加地下水库总蓄水量2 644.1万m^(3),还为地表水库增加总蓄水量2 523.2万m^(3),表明利用地表-地下水库联网联调技术解决舟山岛水资源短缺问题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雨 资源利用 地下水库 网络流 水资源 降水 径流
下载PDF
大广坝流域台风期洪水预报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安强 王丽萍 《广西水利水电》 2007年第1期1-4,共4页
大广坝流域洪水由台风雨形成,台风登陆路径的不同造成台风期降雨中心位置分布的差异,另外流域上游的友谊水库对下游大广坝水库天然入流方式的改变,直接导致洪水预报方案的改变,即从全流域产汇流计算改为“上下库区间汇流计算和库区产汇... 大广坝流域洪水由台风雨形成,台风登陆路径的不同造成台风期降雨中心位置分布的差异,另外流域上游的友谊水库对下游大广坝水库天然入流方式的改变,直接导致洪水预报方案的改变,即从全流域产汇流计算改为“上下库区间汇流计算和库区产汇流计算”。通过分析大广坝流域台风雨洪成因及其特点,按降雨类型分别设计了相应的洪水预报方案,经检验,方案预报精度达到甲等水平,可为大广坝电站防洪度汛提供更加准确及时的雨洪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预报 暴雨洪水 台风雨 水情测报系统 大广坝
下载PDF
基于氢氧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和睦桥流域台风雨径流组成分析
6
作者 瞿思敏 蒋语珣 +6 位作者 嵇海祥 石朋 杨庆一 肖豪 江鹏 郝庆庆 宋兰兰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2-36,共5页
台风雨为我国每年7~9月的主要降雨类型,由异常强大的海洋湿热气团组成,降雨量大,极易造成灾害。流域出口断面流量过程线作为降水的响应,包含了流域水文过程全部信息,但该信息过于综合,应用难度较大。因此,研究了和睦桥小流域2015~2016年... 台风雨为我国每年7~9月的主要降雨类型,由异常强大的海洋湿热气团组成,降雨量大,极易造成灾害。流域出口断面流量过程线作为降水的响应,包含了流域水文过程全部信息,但该信息过于综合,应用难度较大。因此,研究了和睦桥小流域2015~2016年间4场台风雨事件的降水及产流要素中的同位素组成,并采用二水源、三水源同位素流量过程线划分方法分析了径流组成。结果表明,台风雨不同产汇流要素的同位素值分布特征不同,降雨、地表水、土壤水均有显著的时程效应;不考虑降雨同位素时程变化,会在洪水不同阶段高估或低估事件前水的比例;事件前水、事件水比例相差不大,洪峰主要由事件水组成;土壤水不可忽略,组成比例高达20%;河水同位素变化不明显,河水作为汇流后的水体削弱了降水在下渗及产流过程中同位素的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雨 氢氧同位素 时程变化 径流组成
下载PDF
相似路径台风Soudelor(1513)与Matmo(1410)登陆前后的降水分布特征及成因的对比分析(9) 被引量:6
7
作者 颜玲 周玉淑 王咏青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97-310,共14页
利用欧洲气象中心(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以及中国气象局观测站点的实况降水观测结合CMORPH卫星反演的逐时降水资料,对比分析了路径类似的1513号台风Soudelor和1410号台风Matmo在登陆福建前后期间的降水分布特征以及造成登陆台风暴雨... 利用欧洲气象中心(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以及中国气象局观测站点的实况降水观测结合CMORPH卫星反演的逐时降水资料,对比分析了路径类似的1513号台风Soudelor和1410号台风Matmo在登陆福建前后期间的降水分布特征以及造成登陆台风暴雨强度和落区差异的原因,得到以下初步结论:Soudelor和Matmo移动路径相似,但在登陆福建的过程中对浙、闽地区造成的降水强度和分布差异明显,如Soudelor造成的总降水强度比Matmo大,且Soudelor的强降水在登陆前主要分布在台风路径的右侧,台风中心的偏北方向,登陆以后主要在台风的偏北以及东北方向;而Matmo登陆前降水基本均匀分布在路径两侧,强降水区位于台风中心的西北方向,登陆福建以后向北移动的过程中强降水区转向台风中心的北边;不同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也会导致登陆过程中不同的降水分布特征,Soudelor影响期间副热带高压比较强盛,并阻断它与中纬度西风槽的作用,而Matmo登陆北上过程中逐渐减弱并汇入河北上空的西风槽中,所以登陆后期Matmo的降水比Soudelor强;Soudelor和Matmo台风登闽前后低层水汽输送及东风急流差异是导致大暴雨落区差异的原因之一,Matmo的水汽输送主要来自孟加拉湾及南海,而Soudelor登陆前东部有来自另一个台风Molave的水汽输送,登陆后强水汽输送通量区及水汽辐合带位于Soudelor偏北侧,这与Soudelor登陆造成的暴雨在中心偏北方向一致;南亚高压相对于台风的位置也会影响降水,Soudelor登陆时,大兴安岭上空大槽前的偏西风急流与南部高压西北侧的西南急流一起使得它登陆后减弱速度变缓,有利于台风暴雨的维持,而Matmo高空受急流造成的气旋性切变流场加速了台风的减弱;此外,台风自身的结构和强度变化以及登陆后维持时间不同也是造成两次过程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台风暖心结构的强度以及台风高层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陆台风 暴雨结构演变 水汽输送 对比分析
下载PDF
2019年8月29日海南儋州台风雨带中夜间龙卷的多源资料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陆琛 魏鸣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8028-8042,共15页
为研究台风雨带在夜间发生的龙卷结构与演变,针对2019年8月29日凌晨海南儋州在台风"杨柳"的外围螺旋雨带发生的EF2级龙卷,利用MICAPS资料、海口双偏振天气雷达资料以及FY2G卫星等资料,对儋州龙卷从热力和动力因素分析夜间台... 为研究台风雨带在夜间发生的龙卷结构与演变,针对2019年8月29日凌晨海南儋州在台风"杨柳"的外围螺旋雨带发生的EF2级龙卷,利用MICAPS资料、海口双偏振天气雷达资料以及FY2G卫星等资料,对儋州龙卷从热力和动力因素分析夜间台风外围雨带龙卷的演变特征。分析表明:台风"杨柳"从28日20时到29日8时明显加强,夜间海南云顶亮温较周围低,云顶的辐射降温及云团合并,促进热力不稳定;夜间台风雨带登陆海南后,受地面摩擦影响,高低层垂直风切变加大,儋州附近山地地形促进了动力抬升。T-logP图上对流指数以及温度层结和湿度层结特征,均使对流加强。海口双偏振雷达回波显示了龙卷的典型特征,经过退速度模糊,凸显了中气旋、龙卷涡旋特征(tornado vortex signature,TVS)和龙卷碎片特征(tornadic debris signatures,TDS),偏振参量差分反射率(Zdr)、比差分传播相位移(KdP)和零滞后相关系数(cross-correlation coefficient, CC)的特征也揭示了探测中气旋和龙卷的敏感性。研究结果为预警台风雨带中的夜间龙卷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气旋 龙卷 双偏振雷达 台风雨带
下载PDF
非地转湿Q矢量及其在华北特大台风暴雨中的应用 被引量:97
9
作者 姚秀萍 于玉斌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36-446,共11页
在非地转 Q矢量的基础上 ,考虑天气系统发展的主要热力强迫因子——非绝热加热作用 ,引入非地转湿 Q矢量的概念 ,并推导出其表达式以及用非地转湿 Q矢量散度为唯一强迫项所表示的非地转ω方程。同时 ,用非地转湿 Q矢量分析方法诊断了由... 在非地转 Q矢量的基础上 ,考虑天气系统发展的主要热力强迫因子——非绝热加热作用 ,引入非地转湿 Q矢量的概念 ,并推导出其表达式以及用非地转湿 Q矢量散度为唯一强迫项所表示的非地转ω方程。同时 ,用非地转湿 Q矢量分析方法诊断了由北上台风倒槽引起的一次华北特大暴雨过程 ;结果表明 ,非地转湿 Q矢量能较清楚地揭示暴雨过程系统的演变 ;通过比较非地转湿 Q矢量、垂直速度和不考虑“湿”过程的“干”Q矢量散度与暴雨落区的配置关系 ,结果发现 ,非地转湿 Q矢量与降水落区存在最佳的对应关系 ,非地转湿 Q矢量散度负值区能较好地预报出未来 6h的降水落区 ,而且其中心数值的大小与未来 6h降水的强度存在正相关的对应关系 ,从而说明非地转湿 Q矢量对于暴雨天气系统诊断和预报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工具 ,其散度负值区可以作为未来 6h降水落区预报的重要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地转湿Q矢量 凝结潜热 台风暴雨
下载PDF
9216号台风登陆后的不对称结构和暴雨 被引量:91
10
作者 陶祖钰 田佰军 黄伟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1994年第1期69-77,共9页
分析了1992年8月31日到9月2日9216号台风(Polly)登陆后的结构和暴雨。分析发现,9216号台风具有显著的不对称结构。首先,地面台风环流的涡度和散度场不对称,地面正涡度中心位于台风的东侧和北侧。强辐合区从... 分析了1992年8月31日到9月2日9216号台风(Polly)登陆后的结构和暴雨。分析发现,9216号台风具有显著的不对称结构。首先,地面台风环流的涡度和散度场不对称,地面正涡度中心位于台风的东侧和北侧。强辐合区从台风中心向北延伸近千公里.其次,850hPa台风流场和热力场不对称。台风东侧的环流强,西侧的环流弱。台风东侧暖,西侧冷。流场和热力场的不对称导致台风外围东北侧存在很强的暖平流。由于9216号台风具有不对称的结构并在登陆后始终位于200hPa高空副热带急流入口区右侧的强辐散区的下方,因而在登陆后能长期维持,并在台风东北侧存在强上升运动,造成大范围的暴雨和大风天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暴雨 不对称结构
下载PDF
中国台风降水的气候特征 被引量:74
11
作者 王咏梅 任福民 +1 位作者 李维京 王小玲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33-238,共6页
对中国台风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发现台风降水分布在中国中东部广大地区,台风降水量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台风降水最大值出现在台湾岛的中东部地区和海南岛的个别地区,年平均台风降水量大于700mm,最小值出现在内蒙古... 对中国台风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发现台风降水分布在中国中东部广大地区,台风降水量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台风降水最大值出现在台湾岛的中东部地区和海南岛的个别地区,年平均台风降水量大于700mm,最小值出现在内蒙古、山西、陕西、四川的部分地区,年平均台风降水量不足10mm。台风降水一般出现在4~12月,峰值出现在8月。1957~2004年期间台风降水呈下降趋势。台风降水的异常主要由于亚洲地区大气环流和赤道中东太平洋沃克环流的异常变化所引起。进一步分析发现,台风降水在中国大部分地区为减少趋势,且这种趋势在台湾岛、海南岛、东南沿海部分地区和东北南部较显著。台风暴雨是我国东南沿海及部分内陆地区的极端强降水事件之一,这些地区的暴雨和大暴雨很大程度上是台风带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降水 变化趋势 台风暴雨
下载PDF
1215号“布拉万”台风暴雨及降水非对称性分布的成因分析 被引量:54
12
作者 孙力 董伟 +2 位作者 药明 朱丹 李倩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6-49,共14页
利用中尺度非静力模式WRF对2012年第15号台风"布拉万"在中国东北地区造成的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合观测资料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利用模式输出的高分辨率资料,对"布拉万"台风造成的强降水及其非对称性分布的... 利用中尺度非静力模式WRF对2012年第15号台风"布拉万"在中国东北地区造成的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合观测资料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利用模式输出的高分辨率资料,对"布拉万"台风造成的强降水及其非对称性分布的成因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模式很好地再现了台风登陆过程中的路径、强度变化和降水分布,受中纬度西风槽带来的干冷空气影响,"布拉万"台风登陆后的降水和环流结构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降水主要集中在台风中心西北侧的能量锋区附近。水汽散度通量和水汽螺旋度能够较好地描述强降水过程的发生、发展及其非对称性分布的时空特征,在强降水区,水汽散度通量表现为正值强信号,而水汽螺旋度表现为负值强信号,在非降水区和弱降水区,两者均表现为弱信号。等熵位涡分析显示,对流不稳定只是此次台风暴雨前期和初始阶段的不稳定条件,而湿位涡(MPV)的湿斜压项(MPV2)则是暴雨增强和出现非对称性分布的主要机制。在暴雨形成过程中,由于冷空气侵入造成了在台风环流西北侧湿等熵面的陡立倾斜和水平风垂直切变的增强,导致了气旋性涡度的显著增强,气旋性涡度增强造成的强烈上升运动将降水区东南侧输送过来的暖湿空气向上输送,从而导致了暴雨的发生,这其中条件性对称不稳定是降水得以加强的一种重要不稳定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暴雨 数值模拟 非对称性 水汽散度通量 湿位涡 倾斜涡度发展 条件性对称不稳定
下载PDF
台风龙王中尺度暴雨成因分析 被引量:44
13
作者 林毅 刘铭 +1 位作者 刘爱鸣 黄美金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28,I0001,共8页
2005年10月2日台风龙王登陆福建省,在福州地区引发特大暴雨。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资料和诊断分析表明,台风进入台湾海峡后,其东南侧的西南气流受台湾岛地形影响出现分支而形成的两支气流在福州地区的再次交汇,在有利的环境条件下激发... 2005年10月2日台风龙王登陆福建省,在福州地区引发特大暴雨。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资料和诊断分析表明,台风进入台湾海峡后,其东南侧的西南气流受台湾岛地形影响出现分支而形成的两支气流在福州地区的再次交汇,在有利的环境条件下激发中尺度对流云团发展是这次强降水发生的主要原因。在垂直剖面上θe的非对称鞍形场结构、湿位涡的下负上正分布及高空强辐散和低空强辐合互耦,为大暴雨的发生、发展提供了热力和动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中尺度暴雨 成因分析
下载PDF
北方盛夏台风暴雨的天气型及其年际变率 被引量:38
14
作者 仇永炎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3-9,共7页
1949—1996年的48个盛夏期间,我国北方地区共有10次过程雨量最大值大于400mm的台风暴雨实例。从台风与西风槽相互作用的观点对这10例进行分类。根据实践经验可以把台风槽、河套西风槽、日本海渤海高压、上海地区8... 1949—1996年的48个盛夏期间,我国北方地区共有10次过程雨量最大值大于400mm的台风暴雨实例。从台风与西风槽相互作用的观点对这10例进行分类。根据实践经验可以把台风槽、河套西风槽、日本海渤海高压、上海地区850hPa东南风急流以及弱冷空气入侵台风等5因子作为分型的判据。结果指出,10例中只有发生于1950、1963、1975、1984和1996年8月上旬的5例属于相互作用型,其他5例不是。此外,用功率谱分析北上台风暴雨,结果得到两种周期:11年和3.1年,上述5个相互作用型的暴雨是这11年周期的主要组成部分。再经过交叉谱分析后指出,台风暴雨的11年周期与太阳黑子数有很高信度的高凝聚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暴雨 天气型 年际变化 西风槽
下载PDF
中尺度海-气相互作用对台风暴雨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33
15
作者 黄立文 吴国雄 宇如聪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55-467,i0002,共14页
利用中尺度海-气耦合模式MCM对两个典型台风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定量地分析了海-气相互作用对台风暴雨的影响,并探讨了这一影响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模式MCM能成功模拟台风的路径、强度以及台风暴雨的落时、落区.考虑海-气相互作用... 利用中尺度海-气耦合模式MCM对两个典型台风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定量地分析了海-气相互作用对台风暴雨的影响,并探讨了这一影响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模式MCM能成功模拟台风的路径、强度以及台风暴雨的落时、落区.考虑海-气相互作用能使台风中心气压48和72 h分别回升9.9和3.5 hPa,使后续时段的台风对流性降水减小40~100 mm,还明显改变了非对流性降水分布.耦合与非耦合试验对比分析初步表明,海-气相互作用影响台风暴雨的机制是一种通过台风大风区附近海平面温度(SST)下降来调节的负反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气相互作用 台风暴雨 中尺度耦合模式 台风过程 中尺度 暴雨过程 海-气耦合模式 数值模拟试验 对流性降水 物理机制
下载PDF
解释台风暴雨落区判据的探讨 被引量:29
16
作者 王淑静 周黎明 陈高峰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67-174,共8页
在倾斜涡度发展理论所推得的强降水判据(MPV1<0同时MPV2>0)指导下,对不同路径,结构不同的登陆台风的若干实例进行了暴雨落区的解释,最后初步总结了业务化实用的判据.结果表明,理论判据中湿位涡水平分量MPV2,用... 在倾斜涡度发展理论所推得的强降水判据(MPV1<0同时MPV2>0)指导下,对不同路径,结构不同的登陆台风的若干实例进行了暴雨落区的解释,最后初步总结了业务化实用的判据.结果表明,理论判据中湿位涡水平分量MPV2,用其分量即非地转部分MPV′2代替更为适宜.文中还提出了在台风倒槽的顶部,是台风与西风带系统相互作用最活跃的地方,易生次天气尺度及中尺度扰动,表现为MPV1与MPV′2的骤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暴雨 落区判据 涡度 降水预报
下载PDF
台风罗莎引发上海暴雨大风的特点及成因 被引量:31
17
作者 刘晓波 邹兰军 夏立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72-78,I0004,共8页
针对受0716号台风罗莎影响产生的上海大暴雨和大风过程的特点及成因,利用上海地区地面自动气象站和高空加密观测资料,结合天气图、NCEP再分析资料、卫星和雷达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台风罗莎对上海造成的降水分两阶段:第一阶段是台风... 针对受0716号台风罗莎影响产生的上海大暴雨和大风过程的特点及成因,利用上海地区地面自动气象站和高空加密观测资料,结合天气图、NCEP再分析资料、卫星和雷达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台风罗莎对上海造成的降水分两阶段:第一阶段是台风外围云系发展成中小尺度的云团产生的强降水,第二阶段是冷空气与台风结合的稳定降水。冷空气侵入时间与上海降水开始时间非常吻合。台风北侧副热带高压带减弱,对流层中高层转南风,加之台风本身蕴涵的丰富水汽,为台风外围强降水的发展和维持提供了深厚的热力和水汽供应;干冷空气南下和台风外围暖湿气流北上使辐合加强,为激发台风外围中尺度对流云团提供了动力抬升机制。由于冷空气浅薄,台风中高层的环流结构没有被冷空气破坏,使得底层的冷空气较长时间维持在上海附近,是上海长时间发生强降水而导致暴雨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罗莎 暴雨 大风
下载PDF
一次远距离台风暴雨过程分析 被引量:28
18
作者 孙兴池 陈金敏 +2 位作者 刁秀广 李静 杨明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4-41,共8页
应用常规观测资料、卫星、雷达产品,综合分析2008年山东最强的一次降水过程,研究西风带降水系统影响山东时,远距离台风对降水的增幅作用,并对主要降水时段进行中尺度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西风带系统影响山东时,远在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 应用常规观测资料、卫星、雷达产品,综合分析2008年山东最强的一次降水过程,研究西风带降水系统影响山东时,远距离台风对降水的增幅作用,并对主要降水时段进行中尺度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西风带系统影响山东时,远在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右侧的东南气流产生的风向、风速辐合与西风带辐合区合并,东南风所及范围比湿增大,水汽通量辐合使大气中的垂直液态水含量明显增大。西风带系统在垂直方向上后倾,使得低层影响系统受高空槽前的正涡度平流影响,是降水发生的环流背景。中尺度模拟结果显示:前期鲁西暴雨垂直方向对流基本稳定,但有强的对称不稳定支持上升运动发展,后期半岛地区的连续暴雨则是低层增温、增湿且对流和对称不稳定并存,从而产生强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距离台风 暴雨增幅 水汽输送 湿位涡 对称不稳定
下载PDF
“莫兰蒂”台风(1010)暴雨成因分析 被引量:26
19
作者 张建海 庞盛荣 《暴雨灾害》 2011年第4期305-312,共8页
2010年第10号微型台风"莫兰蒂"登陆后在福建和浙江引发暴雨天气,本文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从天气形势、动力、热力等特征物理量对暴雨产生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按影响系统划分,福建暴雨是由台风环流本身引发的,浙江暴... 2010年第10号微型台风"莫兰蒂"登陆后在福建和浙江引发暴雨天气,本文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从天气形势、动力、热力等特征物理量对暴雨产生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按影响系统划分,福建暴雨是由台风环流本身引发的,浙江暴雨则是由台风残留低压和弱冷空气共同作用所造成。(2)台风登陆前夕强度增强及登陆后福建境内强度减弱缓慢是造成福建暴雨的主因,这与水汽输送向台风环流核心区集中、台风移入垂直切变小值区和高空辐散区有关。(3)弱冷空气侵入台风残留低压,斜压位能释放转化成动能使得低压环流又有所发展,同时又降低了大气稳定度,有利于对流发展,进而引发浙北暴雨天气。(4)暴雨产生在低层湿位涡MPV1负值区和MPV2正值区等值线密集带的叠加区,福建暴雨时中高层正MPV1明显增大使得低层辐合上升运动加强,浙江暴雨时MPV2正值区伸展较高,大气具有明显的斜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兰蒂” 台风暴雨 强度变化 冷空气 湿位涡
下载PDF
影响广西热带气旋暴雨的环境流场和一些物理量特征分析 被引量:24
20
作者 高安宁 《广西气象》 2004年第3期1-5,共5页
通过综合利用ECMWF提供的热带风场、气压场、高度场等资料,对24例影响广西的热带气旋环境流场和一些物理量特征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热带气旋的发生、发展都与赤道西风急流向东扩展或热带气旋东侧南风急流向北扩展有关... 通过综合利用ECMWF提供的热带风场、气压场、高度场等资料,对24例影响广西的热带气旋环境流场和一些物理量特征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热带气旋的发生、发展都与赤道西风急流向东扩展或热带气旋东侧南风急流向北扩展有关;造成广西大范围台风暴雨的因素不仅取决于台风登陆地点和登陆后的路径以及中心是否直接进入广西内陆有关,而且还与副热带高压脊线的位置和面积指数、强度指数的变化关系密切。登陆台风在影响广西的过程中,其台风东侧的偏南风急流中心涌进广西和正涡度中心进入广西对产生大范围的暴雨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暴雨 环境流场 急流 ECMWF 登陆台风 高度场 广西 内陆 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