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5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hibiting effect of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 phosphorthioate on gene expression of TIMP-1 in rat liver fibrosis 被引量:73
1
作者 Qing He Nie Yong Qian Cheng Yu Mei Xie Yong Xing Zhou Yi Zhan Cao The Center of Infectious Diseas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LA,Tangdu Hospital,Fo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Xi’an 710038,Shaanxi Province,ChinaDr,Qing He Nie graduated from Qinghai Medical College as a doctor in 1983,got master degree at Beijing 302 Army Hospital in 1993,got doctor degree at the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in 1998,engaged in postdoctoral research at th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1998 to 2000,now an associate professor,specialized in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of infectious diseases,had more than 90 papers published,coauthor of ten books,first author of one book.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1年第3期363-369,共7页
AIM: To observe the inhibition of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 (asON) phosphorthioate to the tissue inhibitors metalloproteinase-1 (TIMP-1) gene and protein expression in the liver tissue of immunologically induced hepa... AIM: To observe the inhibition of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 (asON) phosphorthioate to the tissue inhibitors metalloproteinase-1 (TIMP-1) gene and protein expression in the liver tissue of immunologically induced hepatic fibrosis rats. The possibility of reversing hepatic fibrosis through gene therapy was observed. METHODS: Human serum albumin (HSA) was used to attack rats, as hepatic fibrosis model, in which asONs were used to block the gene and protein expressing TIMP-1.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modulator, structure protein, coding series of TIMP-1 genome, we designed four different asONs. These asONs were injected into the hepatic fibrosis models through coccygeal vein. The results was observed by RT-PCR for measuring TIMP-1 mRNA expression,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in situ hybridization for collagen I, II, special staining of collagen fiber, and electron microscopic examination. RESULTS: Hepatic fibrosis could last within 363 days in our modified model. The expressing level of TIMP-1 was high during hepatic fibrosis process. It has been proved by the immunohistochemical and the electron microscopic examination that the asON phosphorthioate of TIMP-1 could exactly express in vivo. The effect of colchicine was demonstrated to inhibit the expressing level of mRNA and the content of collagen I, III in the liver of experimental hepatic fibrosis rats. However, the electron microscopy research and the pathologic grading of hepatic fibrosis showed tha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model group (P】 0.05). CONCLUSION: The experimental rat model of hepatic fibrosis is one of the preferable models to estimat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anti-hepatic fibrosis drugs. The asON phosphorthioate of TIMP-1 could block the gene and protein expression of TIMP-1 in the liver of experimental hepatic fibrosis rats at the mRNA level. It is possible to reverse hepatic fibrosis, and it is expected to study a new drug of antihepatic fibrosis on the genetic level. Colchicine has very limited 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e Therapy Animals Collagen type I Collagen type III Disease Models Animal Female Gene Expression Hepatocytes Immunohistochemistry Liver Liver Cirrhosis Microscopy Electron Oligonucleotides Antisense PROCOLLAGEN RNA Messenger RATS Rats Wistar Research Support Non-U.S. Gov't 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
下载PDF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对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家庭环境及血糖控制的影响 被引量:65
2
作者 陶花 林征 +1 位作者 黄晓萍 顾愹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42-1346,共5页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对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及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对干预组37例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对照组35例进行常规教育,采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FACESII-CV)及糖化血红...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对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及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对干预组37例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对照组35例进行常规教育,采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FACESII-CV)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作为评价指标,分析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对患者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及血糖控制的影响。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明显改善(P<0.05);干预组患者家庭亲密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家庭适应性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b A1c均明显改善(P<0.05)且干预组Hb A1c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能够改善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改善血糖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1 青少年 家庭护理 家庭功能 血糖控制
原文传递
中国1型糖尿病诊治指南(2021版) 被引量:61
3
作者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 +2 位作者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 周智广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43-1250,共108页
近十年国内外1型糖尿病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诊疗新方法和血糖监测等新技术不断问世,相关临床研究证据持续丰富。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共同组织专... 近十年国内外1型糖尿病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诊疗新方法和血糖监测等新技术不断问世,相关临床研究证据持续丰富。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共同组织专家对2012版《中国1型糖尿病诊治指南》修订更新,形成了《中国1型糖尿病诊治指南(2021版)》。本指南共20章,内容涵盖中国1型糖尿病流行病学、诊断与分型、血糖监测、教育与管理、胰岛素治疗、医学营养治疗、运动治疗、胰腺与胰岛移植、低血糖防治、急慢性并发症、特殊时期临床管理、社会心理问题及对策、预测与预防等。本指南的发布将有助于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促进行业水平提高和进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与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1 指南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Diabetes mellitus: The epidemic of the century 被引量:58
4
作者 Akram T Kharroubi Hisham M Darwish 《World Journal of Diabetes》 SCIE CAS 2015年第6期850-867,共18页
The epidemic nature of diabetes mellitus in different regions is reviewed. The Middle East and North Africa region has the highest prevalence of diabetes in adults(10.9%) whereas, 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 has the hi... The epidemic nature of diabetes mellitus in different regions is reviewed. The Middle East and North Africa region has the highest prevalence of diabetes in adults(10.9%) whereas, 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 has the highest number of adults diagnosed with diabetes and has countries with the highest prevalence of diabetes(37.5%). Different classes of diabetes mellitus, type 1, type 2, gestational diabetes and other types of diabetes mellitus are compared in terms of diagnostic criteria, etiology and genetics. The molecular genetics of diabetes received extensive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by many prominent investigators and research groups in the biomedical field. A large array of mutations and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in genes that play a role in the various steps and pathways involved in glucose metabolism and the development, control and function of pancreatic cells at various levels are reviewed. The major advances in the molecular understanding of diabetes in relation to the different types of diabetes in comparison to the previous understanding in this field are briefly reviewed here. Despite the accumulation of extensive data at the molecular and cellular levels, the mechanism of diabetes development and complications are still not fully understood. Definitely, more extensive research is needed in this field that will eventually reflect on the ultimate objective to improve diagnoses, therapy and minimize the chance of chronic complications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ABETES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type1 DIABETES type 2 DIABETES GESTATIONAL DIABETES Diagnosis ETIOLOGY GENETICS
下载PDF
黄芪多糖对糖尿病鼠T细胞亚群的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46
5
作者 陈蔚 李益明 +1 位作者 俞茂华 施小梅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8-31,35,共5页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PS)对NOD小鼠T细胞亚群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观察APS组和对照组NOD鼠胰岛浸润淋巴细胞免疫组化、脾T淋巴细胞CD4+/CD8+亚群比值,RT-PCR法检测两组胰岛中IL-1β、IL-2、IL-6、IL-12、TNF-α和INF-γTh1型细胞因子的mRN...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PS)对NOD小鼠T细胞亚群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观察APS组和对照组NOD鼠胰岛浸润淋巴细胞免疫组化、脾T淋巴细胞CD4+/CD8+亚群比值,RT-PCR法检测两组胰岛中IL-1β、IL-2、IL-6、IL-12、TNF-α和INF-γTh1型细胞因子的mRNA表达。结果APS可以降低NOD小鼠1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下降胰岛浸润炎症细胞及脾脏中的CD4+/CD8+亚群比值。与对照组相比,APS组胰岛IL-1β、IL-2、IL-6、IL-12、TNF-α和INF-γ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调。结论APS能纠正NOD小鼠Th1型细胞/细胞因子的免疫失衡状态,预防1型糖尿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1型糖尿病 免疫 细胞因子
下载PDF
广东省1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现状及相关因素的横断面调查 被引量:51
6
作者 邓洪容 武革 +21 位作者 罗国春 郎江明 林少达 张秀薇 梁干雄 许美伦 林健才 袁琳 李绍清 吴建能 吴永新 曾龙驿 方懿珊 蔡德鸿 欧文新 钟可荣 谢乃强 李路 陈定宇 谭国据 杨华章 翁建平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6期3257-3261,共5页
目的 了解广东省1型糖尿病(T1DM)患者血糖控制现状和相关因素.方法 在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89家三级和二级医院收集T1DM患者的血标本和临床资料.通过分析临床资料,了解影响血糖控制的因素.以糖化血红蛋白(HbA1c)评价血糖控制水平,HbA1... 目的 了解广东省1型糖尿病(T1DM)患者血糖控制现状和相关因素.方法 在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89家三级和二级医院收集T1DM患者的血标本和临床资料.通过分析临床资料,了解影响血糖控制的因素.以糖化血红蛋白(HbA1c)评价血糖控制水平,HbA1c统一在广东省糖尿病防治中心检测.结果 2010年8月6日至2011年5月25日共调查纳入广东省851例T1DM患者.其中男408例,女443例.患者年龄的中位数为29.6岁(20.3 ~41.3岁);发病年龄为25.3岁(15.7 ~35.5岁);病程为3.3年(1.0~7.3年);体质指数(BMI)为19.9 kg/m2(17.9 ~21.8 kg/m2).HbA1c为8.6%(6.9% ~11.0%),234例(27.50%)患者达到相应年龄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13 ~ 19岁患者、家庭年收入低、未控制饮食和未接受糖尿病教育、病程短的患者血糖控制差.结论 广东省大多数T1DM患者血糖控制未达标,迫切需要采取措施改善这一现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1 广东省 血红蛋白A 糖基化
原文传递
胰岛自身抗体和生化指标在糖尿病分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5
7
作者 周晖 李正康 +3 位作者 徐晓明 江楚文 严永智 裴剑浩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2909-2913,共5页
目的探讨胰岛自身抗体与生化指标在1型糖尿病(T1DM)和2型糖尿病(T2DM)临床分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9例T1DM患者(T1DM组)与577例T2DM患者(T2DM)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测结果,比较两组胰岛自身抗体及各项生化指标水... 目的探讨胰岛自身抗体与生化指标在1型糖尿病(T1DM)和2型糖尿病(T2DM)临床分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9例T1DM患者(T1DM组)与577例T2DM患者(T2DM)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测结果,比较两组胰岛自身抗体及各项生化指标水平,并分析其特征。结果 T1DM组患者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细胞瘤相关蛋白-2自身抗体(IA-2A)、抗胰岛细胞抗体(ICA)及锌转运体8自身抗体(ZnT8A)单项及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均高于T2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1DM组患者起病年龄、空腹C肽(CP)、餐后2hCP、空腹胰岛素(INS)、餐后2hINS、三酰甘油(TG)和体质量指数(BMI)均低于T2DM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高于T2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CP及餐后2hCP水平在T1DM组均随着病程延长呈下降趋势,且不同病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T2DM组无明显的下降趋势。病程小于2年的患者空腹CP、餐后2hCP鉴别诊断T1DM与T2DM的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及其95%置信区间分别为0.902(0.850-0.954)、0.905(0.852-0.958)。当空腹CP诊断界点为0.283nmol/L时,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6%、89.2%;餐后2hCP诊断界点为0.421nmol/L时,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8%、89.2%。结论T1DM、T2DM患者的起病年龄、BMI值及血清GADA、IA-2A、ICA、ZnT8A、INS、CP、葡萄糖、HbA1c、TG、HDL-C水平等指标存在差异,可辅助临床对其进行分型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肽 自身抗体 血液化学分析 糖尿病 1 糖尿病 2型
下载PDF
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患病状况及其特征 被引量:45
8
作者 郑超 林健 +6 位作者 杨琳 张贻宇 谭愈昱 杨亚玲 肖扬 车志宏 周智广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88-191,共4页
目的探讨暴发性1型糖尿病(F1D)的患病状况和临床特征。方法采用Hanafusa提出的诊断标准,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急性酮症起病的1型糖尿病患者中筛选F1D患者,再根据胰岛自身抗体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或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抗体的有无... 目的探讨暴发性1型糖尿病(F1D)的患病状况和临床特征。方法采用Hanafusa提出的诊断标准,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急性酮症起病的1型糖尿病患者中筛选F1D患者,再根据胰岛自身抗体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或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抗体的有无将非F1D患者分为经典1型组和特发1型组,比较3组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结果87例急性酮症起病的1型糖尿病患者中有8例符合F1D的诊断标准,占9.1%,在18岁以上患者中占14.0%。起病时暴发组的血糖显著高于经典1型组和特发1型组(P=0.004);暴发组血淀粉酶水平显著高于经典1型组(P=0.021)。4例(50%)患者发病初期GADA阳性,其中1例柯萨奇病毒B(CVB)IgM阳性,1例人单纯疱疹病毒1(HSV1)IgM阳性。结论FID约占以酮症或酮症酸中毒起病的1型糖尿病患者的10%。起病时F1D患者比经典1型和特发1型糖尿病患者有更严重的代谢紊乱。病毒感染和自身免疫可能参与其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1 暴发性糖尿病 酮症酸中毒 自身抗体 病毒感染
原文传递
糖尿病合并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者临床特征和特异性自身抗体水平分析 被引量:37
9
作者 邹婧 赵志媛 +3 位作者 辛可嘉 彭静 宋丹丹 刘煜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2-87,共6页
目的通过比较单纯糖尿病和糖尿病合并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特异性自身抗体表达水平的差异,揭示糖尿病和AITD的相关性。方法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招募新发1型糖尿病(T1DM)患者162例及新发2型糖尿病(T2DM)... 目的通过比较单纯糖尿病和糖尿病合并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特异性自身抗体表达水平的差异,揭示糖尿病和AITD的相关性。方法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招募新发1型糖尿病(T1DM)患者162例及新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314例,根据是否合并AITD分别将T1DM组和T2DM组分为2个亚组(合并1组和合并2组),其中AITD包括Graves病(GD)或桥本甲状腺炎(HT)。此外,将糖尿病合并AITD患者按甲状腺功能状态进行分组,包括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组、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组和甲状腺功能正常组,评价甲状腺功能对糖尿病患者临床指标的影响。检测空腹血糖(FPG)、C肽、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生化、甲状腺功能等临床指标,采用放射配体法检测血清中甲状腺自身抗体、胰岛自身抗体及乳糜泻特异性抗体(tTGA)水平。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结果合并1组患者FPG和HbA1c均显著高于单纯T1DM患者[分别为(20.5±8.4)比(13.6±6.4) mmol/L、12.2%±2.2%比10.7%±2.9%,t=3.888、2.105,均P〈0.05],而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则显著降低(t=2.870、3.749,均P〈0.05)。单纯T2DM患者的BMI显著高于合并2组患者(t=3.516,P〈0.001)。T1DM+GD组和T1DM+HT组患者的FPG均显著高于单纯T1DM患者(F=7.627,P〈0.05),且T1DM+GD组患者HbA1c显著高于单纯T1DM患者(F=2.638,P〈0.05)。T1DM+GD组患者的TC和LDL-C较单纯T1DM患者显著降低(F=4.357、5.482,均P〈0.05)。在糖尿病合并AITD患者中,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组患者的FPG和HbA1c均显著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患者[分别为(17.9±7.5)比(11.7±6.4) mmol/L、11.8%±2.6%比9.9%±2.6%,t=2.979、4.584,均P〈0.05]。此外,合并1组和合并2组患者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72.7%(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1 糖尿病 2型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胰岛自身抗体
原文传递
实时动态胰岛素泵对1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调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34
10
作者 洛佩 吕肖锋 +1 位作者 程千鹏 张名扬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3-55,60,共4页
目的探讨实时动态胰岛素泵对1型糖尿病患者平均血糖(MBG)、血糖波动及低血糖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40例1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余数法分成两组,分别接受实时动态胰岛素泵(3C组)及胰岛素泵联合动态血糖监测... 目的探讨实时动态胰岛素泵对1型糖尿病患者平均血糖(MBG)、血糖波动及低血糖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40例1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余数法分成两组,分别接受实时动态胰岛素泵(3C组)及胰岛素泵联合动态血糖监测(2C组)治疗。3C组实时监测血糖,开启高低血糖报警功能,使用大剂量向导,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教育管理。2C组每天导数据1次,据血糖图谱回顾式调节血糖。结果 3C组第6天MBG〔(6.80±0.72)mmol/L比(7.87±0.88)mmol/L〕、血糖的标准差(SDBG)〔(1.19±0.33)mmol/L比(1.85±0.62)mmol/L〕、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3.73±0.64)mmol/L比(4.71±1.21)mmol/L〕、空腹血糖(FBG)〔(6.68±0.85)mmol/L比(7.31±1.02)mmol/L〕、餐后血糖(PPG)〔(7.89±1.12)mmol/L比(8.44±1.26)mmol/L〕、血糖小于3.9 mmol/L的曲线下面积(AUC 3.9)〔(0.02±0.03)mmol·L-1·h-1比(0.31±0.27)mmol·L-1·h-1〕、低血糖指数(LBGI)〔(0.48±0.35)比(1.11±0.84)〕、低血糖次数〔(0.90±0.85)次/人比(2.10±1.07)次/人〕均低于2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高、低血糖报警时探头值与指血值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8、0.39)。结论实时动态胰岛素泵治疗可以有效降低MBG,减少血糖波动及低血糖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1 实时动态胰岛素泵 血糖四分体 低血糖
下载PDF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附一例报告 被引量:34
11
作者 沈山梅 李莉蓉 +4 位作者 周士海 冯文焕 许景艳 欧阳建 朱大龙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54-556,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自体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AHST)治疗1型糖尿病(T1DM)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首先,环磷酰胺及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造血干细胞至外周血,采用白细胞分离术分离、处理造血干细胞并予以冻存;其次,采用环磷酰胺+兔抗胸腺细... 目的初步探讨自体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AHST)治疗1型糖尿病(T1DM)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首先,环磷酰胺及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造血干细胞至外周血,采用白细胞分离术分离、处理造血干细胞并予以冻存;其次,采用环磷酰胺+兔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方案预处理后,经静脉回输造血干细胞。观察移植前后胰岛素注射剂量、HbA1c水平、胰岛功能、胰岛自身抗体滴度等变化;记录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自回输干细胞后,(1)患者已停用胰岛素达15月余;(2)HbA1c降至7.0%以下;(3)胰岛功能较前明显改善;(4)未出现骨髓抑制、出血性膀胱炎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AHST治疗T1DM一例,初步显示出一定的临床有效性,但仍需大样本量前瞻性研究,以进一步评估此疗法的远期疗效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1 造血干细胞移植 疗效
下载PDF
Therapeutic effect of interleukin-10 on CCI_4-induced hepatic fibrosis in rats 被引量:27
12
作者 Yue-Hong Huang Hei-Na Shi Wei-Da Zheng Li-Juan Zhang Zhi-Xin Chen Xiao-Zhong Wang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9期1386-1391,共6页
AIM: To study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exogenous interleuldn-10 on CCl4-induced hepatic fibrosis in rats and its passible mechanisms. METHODS: Fourty-seven SD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group N... AIM: To study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exogenous interleuldn-10 on CCl4-induced hepatic fibrosis in rats and its passible mechanisms. METHODS: Fourty-seven SD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group N) and CCl4-induced hepatic fibrosis model group (group C). After CCl4 was given for 9 wk, the model group was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Rats in group H were put to death immediately, rats in group T were treated with IL-10 for another three wk and then put to death, rats in group R recovered after three weeks and were then killed. The degree of hepatic fibrosis was measured by HE staining and histological activity index (HAI). Histological activity index (HAI), change of collagen types Ⅰ and Ⅲ were measured by Picrosirius staining. The expression of TNF-α, HHP-2 and TIMP-1 in liver tissue was measured by S-P immunohis tochemistry.RESULTS: CCl4- induced experimental rat hepatic fibrosis model was established successfully. The degree of hepatic fibrosis was markedly lower in group T than in groups H and R, and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expression of collagen types I and III was significantly suppressed in group T and was slightly suppressed in groups H and R. The positive levels of TNF-α, HHP-2 and TIHP-1 in group H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compared to those in group N (P〈0.01). The positive signal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groups T and R (P〈0.01), but positive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group T than in group R (P〈 0.01). CONCLUS10N: Exogenous IL-10 can reverse CCl4-induced hepatic fibrosis in rats. IL-10 may exert its reversible effects on hepatic fibrosis by blocking CCl4-induced inflammation, inhibiting expression of HHP-2 and TIMP-1 and promoting resolution of collagen types Ⅰ and 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imals Carbon Tetrachloride Collagen type I Collagen type III Immunohistochemistry INTERLEUKIN-10 Liver Liver Cirrhosis Male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 RATS Rats Sprague-Dawley 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下载PDF
儿童1型糖尿病的发病现状与诊疗进展 被引量:30
13
作者 侯凌 罗小平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72-474,共3页
T1DM是严重威胁儿童和青少年健康的重要疾病,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本文综述了我国儿童T1DM的发病情况和血糖控制现状,对最新儿童T1DM临床诊疗指南的内容进行了解读,指出儿童T1DM控糖目标为HbA_1c<7.5%,推荐胰岛素强化治... T1DM是严重威胁儿童和青少年健康的重要疾病,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本文综述了我国儿童T1DM的发病情况和血糖控制现状,对最新儿童T1DM临床诊疗指南的内容进行了解读,指出儿童T1DM控糖目标为HbA_1c<7.5%,推荐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并结合T1DM患儿的临床研究证据推荐使用胰岛素类似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1 胰岛素强化治疗 胰岛素类似物 儿童
原文传递
糖尿病低血糖致精神症状发作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30
14
作者 李阳溪 赵芳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84-885,共2页
报告了1例使用胰岛素治疗的1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致精神症状发作时的急救护理,发作后给予患者心理指导和健康指导,构建了良好的家庭及社会支持系统,提高了患者糖尿病自我管理的能力。
关键词 糖尿病 1 精神障碍 低血糖症 护理
原文传递
1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15
作者 黄硕果 陆萍静 +2 位作者 马向飞 史晨玉 柳晓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20-825,共6页
低血糖是1型糖尿病患者实现最佳血糖控制的主要限制因素[1]。低血糖发作时所带来的不舒适体验及低血糖对生命的潜在威胁可能导致患者产生低血糖恐惧感(fearofhypoglycemia,Foil)。Foil对1型糖尿病患者而言是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
关键词 糖尿病 1 低血糖恐惧感 综述
原文传递
十五省市1991—2005年住院糖尿病病人死因调查 被引量:29
16
作者 张化冰 向红丁 +14 位作者 杨玉芝 赵志刚 刘国良 柳洁 朱本章 何兰杰 宁英远 高继东 杨明功 谷卫 李启富 田浩明 宋滇平 杨丽辉 杨功焕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通过大规模的全国性调查以明确糖尿病(DM)患者的死亡原因。方法选择全国31省市自治区首府各一家三级甲等医院,回顾性收集所有1991—2005年住院患者中伴有DM的死亡患者病历,根据ICD-10确定根本死因。结果共有15个省市2895个病例。T1D... 目的通过大规模的全国性调查以明确糖尿病(DM)患者的死亡原因。方法选择全国31省市自治区首府各一家三级甲等医院,回顾性收集所有1991—2005年住院患者中伴有DM的死亡患者病历,根据ICD-10确定根本死因。结果共有15个省市2895个病例。T1DM患者根本死亡原因的前五位为DM、心血管疾病(CVD)、呼吸系统疾病(RSD)、消化系统疾病(DSD)和意外事故;T2DM根本死亡原因的前七位分别为CVD、脑血管疾病(BVD)、肿瘤、DM、RSD、DSD和意外事故。结论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和DM为DM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死亡原因 病人 住院
原文传递
应用“糖宝随访”APP对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延续护理的实践及效果 被引量:29
17
作者 张琳琪 王锐 王旭梅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6年第12期1600-1603,共4页
目的 :调查"糖宝随访"APP对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01例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根据随访时间分为对照组和APP组。对照组实施原有的延续护理措施,APP组除对照组的措施外,增加"糖宝随访"... 目的 :调查"糖宝随访"APP对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01例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根据随访时间分为对照组和APP组。对照组实施原有的延续护理措施,APP组除对照组的措施外,增加"糖宝随访"APP,比较两组患儿随访前和随访3个月时的空腹血糖值和最低血糖值。结果:随访前两组患儿空腹血糖值和最低血糖值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延续护理,两组随访3个月后的空腹血糖值均低于随访前(P<0.05),且APP组的空腹血糖值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随访前后的最低血糖值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APP组随访3个月后的最低血糖值高于随访前(P<0.01),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糖宝随访"APP可以进一步帮助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做好血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护理 APP网络平台 糖尿病 1 儿童
下载PDF
暴发性1型糖尿病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9
18
作者 郑超 王臻 +6 位作者 张贻宇 谭愈昱 超晨 周海峰 杨亚玲 车志宏 周智广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46-648,共3页
目的了解住院糖尿病患者中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患病状况。方法采用Hanafusa提出的标准诊断暴发性1型糖尿病。系统性回顾2001~2008年本院内分泌科住院糖尿病患者情况,分析暴发性1型糖尿病所占比例。结果 8年间本院内分泌科住院糖尿病患者... 目的了解住院糖尿病患者中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患病状况。方法采用Hanafusa提出的标准诊断暴发性1型糖尿病。系统性回顾2001~2008年本院内分泌科住院糖尿病患者情况,分析暴发性1型糖尿病所占比例。结果 8年间本院内分泌科住院糖尿病患者共8801例,其中新诊断急性起病1型糖尿病患者107例,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为11例。暴发性1型糖尿病约占本院连续住院糖尿病患者的1‰,新发1型糖尿病患者的10%。未观察到暴发性1型糖尿病发病逐年增加及月份聚集现象。结论暴发性1型糖尿病呈散发,成年人中常见,临床中应注意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1 暴发性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同伴支持教育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8
19
作者 陈文专 刘清娴 +2 位作者 纪文英 王莞琪 苏静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99-803,共5页
目的探讨同伴支持教育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8例1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34例。实验组接受同伴支持教育,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6个月时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 目的探讨同伴支持教育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8例1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34例。实验组接受同伴支持教育,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6个月时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中文版糖尿病痛苦量表得分及两组参与维持阶段教育次数。结果两组的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组间效应及时间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空腹血糖的时间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干预与时间因素存在交互效应。两组的糖尿病痛苦量表总分及与生活规律相关、与情感相关、与人际关系相关维度得分的组间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糖尿病痛苦量表总分和各维度得分的时间效应(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糖尿病痛苦量表总分和各维度得分的干预与时间因素存在交互效应。结论同伴支持教育模式能够显著提高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能力,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其参与健康教育的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1 同伴支持教育 血糖
原文传递
水稻生态育种科学体系的构建和新进展——两源并举“超优势稻”的选育 被引量:22
20
作者 黄耀祥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2003年第2期1-8,共8页
一、水稻生态育种科学体系的构建 :1、5 0年代开创矮化育种工程 :利用矮生性主基因Sd 1,育成世界上第一个人工杂交的矮杆良种“广场矮” ,并接着育成“珍珠矮”、“广六矮”及“二九矮”等矮杆良种 ,促成我国籼稻良种矮杆化 ,为我国第... 一、水稻生态育种科学体系的构建 :1、5 0年代开创矮化育种工程 :利用矮生性主基因Sd 1,育成世界上第一个人工杂交的矮杆良种“广场矮” ,并接着育成“珍珠矮”、“广六矮”及“二九矮”等矮杆良种 ,促成我国籼稻良种矮杆化 ,为我国第一次“绿色革命”作出重大贡献。 2、70年代开创高光效丛化育种工程 :因发现及利用与Sd 1不等位的新的矮生性主基因Sd g ,育成“桂朝”、“双桂”等著名良种。并创造了水稻育种“组群筛选法” ,加快了育种进程 ,提高了育种成效。 3、80年代开创半矮杆、早长、超高产育种工程 ,育成“特青”(单季稻亩产 10 17.5公斤 )、“胜优”(单季稻亩产 10 2 4公斤、双季稻亩产 85 7公斤 )等超高产良种 ,促使我国粮食产量跃上新台阶。 4、90年代开创“半矮杆、根深早长、超高产、(特 )优质”育种工程 ,育成“胜泰”、“金科占”系列 (包含那个被一些人称为“广超六号”的良种 )等超高产、特优质良种 ,适应我国农业发展的新需要。如陕西省近年引种的“胜泰 1号” ,其产量与对照种杂交稻“籼优 63”持平 ,但种价却高出 4 0 %以上 ,深受群众欢迎。二、生态育种科学体系的新进展 :1、90年代中期起探索新的育种方案 ,2 0 0 1年开创两源并举“超优势稻”育种工程 :两源并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生态育种 矮化育种 “珍珠矮” “广六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