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优恢复系盐恢888及其系列两系杂交稻组合的特性 被引量:16
1
作者 孙明法 严国红 +12 位作者 唐红生 王爱民 朱国永 何冲霄 任仲玲 刘凯 张桂云 施伟 万林生 孙红芹 倪正斌 单忠德 姚立生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28-935,共8页
种植两系杂交稻是提高水稻产量的主要途径之一,选育强优恢复系是两系杂交稻的重要方法。以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盐恢888恢复系及盐582S、盐221S、盐220S和盐161S等4个籼型光温敏两系核不育系以及所配置的两系杂交稻组合为... 种植两系杂交稻是提高水稻产量的主要途径之一,选育强优恢复系是两系杂交稻的重要方法。以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盐恢888恢复系及盐582S、盐221S、盐220S和盐161S等4个籼型光温敏两系核不育系以及所配置的两系杂交稻组合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恢复系的恢复特性、不育系的不育性以及杂交稻组合的产量、品质和抗性表现。结果显示:盐恢888恢复力强,4个两系杂交稻组合的自然结实率为79.30%~84.80%;4个不育系不育性稳定,育性转换起点温度是23~24℃,田间稳定不育期45 d以上,套袋自交结实率0。育成的4个两系杂交稻组合产量优势明显,区域试验较Ⅱ优084或Ⅱ优838(对照)增产4.22%~7.07%,生产试验较对照增产5.90%~11.30%;稻米品质均达国标3级以上优质米标准,其中盐两优1618达国标2级优质米标准;对稻瘟病、穗颈瘟、白叶枯病和纹枯病的综合抗性明显优于对照。表明盐恢888是一个配合力高、恢复力强、恢复谱广的强优恢复系,其所育成的两系杂交稻均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和优良的综合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恢复系 盐恢888 两系杂交稻组合
下载PDF
两系杂交稻扬两优6号的选育及栽培特性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戴正元 刘广清 +4 位作者 李爱宏 徐卯林 刘晓斌 周长海 张洪熙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11期114-116,共3页
扬两优6号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用广占63—4S与扬稻6号杂交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籼稻新组合。该组合集优质、高产、多抗、适应性广于一体,先后通过江苏、贵州、河南、湖北等省和国家审定定名,已在南方稻区10多个省(市、区)推广... 扬两优6号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用广占63—4S与扬稻6号杂交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籼稻新组合。该组合集优质、高产、多抗、适应性广于一体,先后通过江苏、贵州、河南、湖北等省和国家审定定名,已在南方稻区10多个省(市、区)推广应用,是发展粮食生产、促进品种结构调优、推动优质杂交水稻种子和优质稻米产业化发展的主体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扬两优6号 优质 高产 选育 栽培特性
下载PDF
三系两系杂交水稻比较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王际凤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7年第4期1-8,共8页
三系两系杂交水稻是提高水稻产量最有效的技术。比较三系两系不育系遗传、选育,恢复系选育以及杂交水稻组合选育,对于正确认识三系两系杂种优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三系两系不育系遗传和选育、三系两系恢复系选育、三系两系杂交水... 三系两系杂交水稻是提高水稻产量最有效的技术。比较三系两系不育系遗传、选育,恢复系选育以及杂交水稻组合选育,对于正确认识三系两系杂种优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三系两系不育系遗传和选育、三系两系恢复系选育、三系两系杂交水稻组合的选育理论与实践等方面进展,并比较了中国水稻数据中心三系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产量差异。笔者认为三系两系杂交水稻育种技术不同,但两系三系杂交水稻不存在优劣之分。讨论了存在的问题,包括杂交水稻杂种优势机理、三系两系杂交水稻材料创新与育种技术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建议进一步研究杂交水稻杂种优势机理;加强三系两系亲本改良,聚合更多的优良基因,有更强的配合力;采用常规育种技术结合分子育种,提高三系两系亲本育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系杂交水稻 两系杂交水稻 遗传育种 产量 配合力
下载PDF
两系杂交粳稻主要性状亲子关系与组合选配 被引量:4
4
作者 方国成 熊佑能 +4 位作者 曾庆四 李珍连 武晓智 李培德 卢兴桂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6-199,313,共5页
以5个粳型光敏感核不育系与5个粳型恢复系配制成25个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测定其杂种F1主要性状杂种优势,估算父、母本及其互作对杂种各性状变量的贡献率。结果表明,两系杂交粳稻单株产量具有明显杂种优势,平均中亲优势率32.21±14.4... 以5个粳型光敏感核不育系与5个粳型恢复系配制成25个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测定其杂种F1主要性状杂种优势,估算父、母本及其互作对杂种各性状变量的贡献率。结果表明,两系杂交粳稻单株产量具有明显杂种优势,平均中亲优势率32.21±14.48%,平均超亲优势率10.80±13.73%,通过亲本筛选可以培育出比常规粳稻增产20%以上的强优组合;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是影响粳杂稻米品质的主要因子,母本对垩白粒率和垩白度起主导作用,培育优质不育系是改善粳杂稻米品质的关键;当双亲中有一亲本为优质品种时,其杂种稻米品质明显提高,而当双亲均为劣质亲本时,其杂种稻米品质进一步恶化,在配组时确保亲本之一为优质品种能有效改善杂种稻米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杂交粳稻 杂种优势 贡献率 组合选配 亲子关系
下载PDF
优质两系杂交稻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何礼健 陈德威 +3 位作者 阮朝荣 蒋碧娟 陶长弟 韦学能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CSCD 2004年第2期94-99,共6页
采用培杂双七、培两优288、培两优275及培两优99等优质两系杂交稻组合,进行了育秧方式、壮秧剂育秧、肥水运筹等多个单因素大田试验,探讨了优质两系杂交稻高产途径和配套栽培技术。
关键词 两系杂交稻 优质组合 高产栽培 技术途径
下载PDF
高产优质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皖稻161号
6
作者 王德正 杜士云 +3 位作者 王守海 罗彦长 李成荃 吴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0期9499-9500,共2页
皖稻161号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籼型温敏核不育系2301S与常规品种七秀占配组而成的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表现高产稳产、优质、抗稻瘟病等特点,2005年1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关键词 两系杂交稻 新组合 皖稻161号
下载PDF
扬两优6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7
作者 王志明 《福建农业科技》 2012年第6期9-10,共2页
2008~2011年南安市引进中籼两系杂交稻组合扬两优6号进行试种、示范和推广,表现产量高、米质优、稳产性好、适应性广。该文总结扬两优6号主要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两系稻 新组合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华安3号不同密度、施氮量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尹兆友 汪继发 +4 位作者 卜建英 钱之云 李吉树 梁华金 唐淑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0年第2期155-156,159,共3页
采用 2因素随机区组设计 ,对华安 3号密度和施氮量的主效和互作效应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密度、施氮量和密度×施氮量对产量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密度 18.0万穴 /hm2 、大田纯氮 187.5kg/hm2 是最理想的处理 ,结合宽行窄株栽植法 ... 采用 2因素随机区组设计 ,对华安 3号密度和施氮量的主效和互作效应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密度、施氮量和密度×施氮量对产量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密度 18.0万穴 /hm2 、大田纯氮 187.5kg/hm2 是最理想的处理 ,结合宽行窄株栽植法 ,可以实现高产高效栽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两系中籼 华安3号 密度 氮肥 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