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单自旋回波串信号参数估计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朱凯然 何学辉 +2 位作者 吴惠阳 张旺 苏涛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56-462,共7页
针对存在加性高斯白噪声多参数变量的单自旋回波串信号参数估计问题,提出一种参数分离化的2-D参数估计方法.利用2-D数据矩阵秩为1的特性,依照迭代加权最小二乘方法,从左、右主奇异值向量中以参数分离的方式分别估计出衰减因子和频率,基... 针对存在加性高斯白噪声多参数变量的单自旋回波串信号参数估计问题,提出一种参数分离化的2-D参数估计方法.利用2-D数据矩阵秩为1的特性,依照迭代加权最小二乘方法,从左、右主奇异值向量中以参数分离的方式分别估计出衰减因子和频率,基于最小二乘方法进一步获得信号幅度估计.该方法在相对高信噪比和/或大数据样本下可达到克拉美罗下界,且计算复杂度较低.仿真数据结果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四极矩共振 自旋回波串 2-D参数估计 加权最小二乘 克拉美罗下界
下载PDF
基于迭代自适应方法的近场源二维参数联合估计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波 刘德亮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23-527,共5页
针对近场源波达方向(DOA)和距离的联合估计问题,提出一种近场迭代自适应算法(NF-IAA)。首先通过划分二维网格表示出近场区域内信源所有可能的位置,每个位置都看作存在一个潜在的信源入射到阵列上,表示出阵列输出的数据模型;然后通过循... 针对近场源波达方向(DOA)和距离的联合估计问题,提出一种近场迭代自适应算法(NF-IAA)。首先通过划分二维网格表示出近场区域内信源所有可能的位置,每个位置都看作存在一个潜在的信源入射到阵列上,表示出阵列输出的数据模型;然后通过循环迭代利用上一次谱估计的结果构建信号的协方差矩阵,将协方差矩阵的逆作为加权矩阵估计出每个位置对应的潜在信源能量;最后绘制出三维能量谱图,由于只有真实存在的信源能量不为0,因此谱峰对应的位置即为真实存在信源的位置。仿真实验表明在10个快拍条件下,NF-IAA的DOA分辨概率达到了90%,而二维多重信号分类(2D-MUSIC)算法只有40%;当快拍数降至2时,2D-MUSIC算法已经失效,而NF-IAA仍然能很好地分辨出3个入射信源并且准确地估计出位置参数。随着快拍数和信噪比(SNR)的增加,NF-IAA的估计性能一直优于2D-MUSIC。实验结果表明,NF-IAA具备少快拍条件下高精度、高分辨地估计近场源二维位置参数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迭代自适应方法 加权最小二乘法 二维参数估计 近场源 阵列信号处理
下载PDF
采用粒子群算法的空时二维参数估计
3
作者 邱新建 山拜.达拉拜 薛凤凤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054-3056,共3页
针对传统的空时二维参数估计计算复杂、鲁棒性及通用性差、收敛速度慢等缺点,根据空时具有等效性,以空域和时域处理算法可以相互转化为基础,推导出合适的适应度函数,运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同时搜索信号的到达角和频率,用K-means聚类算法... 针对传统的空时二维参数估计计算复杂、鲁棒性及通用性差、收敛速度慢等缺点,根据空时具有等效性,以空域和时域处理算法可以相互转化为基础,推导出合适的适应度函数,运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同时搜索信号的到达角和频率,用K-means聚类算法对搜索结果进行分类,利用粒子群算法计算简单、全局收敛、可并行性等特点提高算法的搜索能力。计算机仿真表明,与传统的方法相比该算法具有较好的统计和收敛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时二维参数估计 粒子群算法 谱估计
下载PDF
基于均匀圆阵的信号二维方向角和多普勒频率的盲估计 被引量:3
4
作者 陶建武 石要武 常文秀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1-235,共5页
针对均匀圆形阵列 ,在时空旋转因子的基础上 ,推导出四阶累积量矩阵 ,采用波达方向矩阵法 ,实现了信号的方位角、俯仰角和多普勒频率的同时估计。此估计算法利用所有阵元信息估计信号波达方向 ,提高了方向估计精度 ,解决了“频率兼并”... 针对均匀圆形阵列 ,在时空旋转因子的基础上 ,推导出四阶累积量矩阵 ,采用波达方向矩阵法 ,实现了信号的方位角、俯仰角和多普勒频率的同时估计。此估计算法利用所有阵元信息估计信号波达方向 ,提高了方向估计精度 ,解决了“频率兼并”问题 ,使有效应用范围扩大。利用了四阶累积量的盲高斯性 ,有效地抑制了高斯白或有色噪声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信号处理 均匀圆阵 二维方向角和频率估计 四阶累积量 时空旋转
下载PDF
一个大范围适用的固定床传热参数估计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程振民 袁渭康 《化学工业与工程》 CAS 1997年第1期1-6,19,共7页
本文研究指出,经典的一维与两维模型传热参数关系式:1U=1hw+R4Ker仅仅在Bi<1.808情况下适用,而Bi的取值通常在1.1和10之间。鉴于此,本文建立了新的传热关系式,它由U=λ122RKer,λ12=12... 本文研究指出,经典的一维与两维模型传热参数关系式:1U=1hw+R4Ker仅仅在Bi<1.808情况下适用,而Bi的取值通常在1.1和10之间。鉴于此,本文建立了新的传热关系式,它由U=λ122RKer,λ12=12(1-1.33A-0.33和Bi=λ124exp(-aλ12L)T0-TwT(L,m)-Tw-λ12三个式子组成,其使用范围可拓展到Bi10.53,在整个固定床操作域内无条件使用。同时,此法使Ker的估计从两参数的依赖关系中独立出来,实现了分步估计的目的。文中还对一个著名的传热实验(Coberly和Marshal,1951)进行了剖析,揭示出某些实质性问题,对传热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床反应器 传热参数 参数估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