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政策研究的第三立场:面向政策利益相关者 被引量:27
1
作者 陈学军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4-59,共6页
教育政策问题不只关乎研究者和决策者,它也涉及各政策利益相关者的切身利益。因此,流行于教育政策研究中的“两种文化”说虽有助于协调决策者与研究者的立场,却也忽略了教育政策利益相关者参与政策问题的合法性与可能性,隐含着政策研究... 教育政策问题不只关乎研究者和决策者,它也涉及各政策利益相关者的切身利益。因此,流行于教育政策研究中的“两种文化”说虽有助于协调决策者与研究者的立场,却也忽略了教育政策利益相关者参与政策问题的合法性与可能性,隐含着政策研究只有直接指向教育决策者这一利用路径的判断。“两种文化”说依循的是一种实证论假设,其强调社会现实的客观性,认为研究者和决策者有资格、有能力设计教育政策;而社会批判论和社会建构论则否定了实证论假设,表达了与政策设计观相反的政策建构观。从政策利益相关者介入政策问题的权利和建构性的思维出发,教育政策研究需要面向政策利益相关者,确立第三种立场。而要达致这一目的,既有赖于教育政策研究自身的调整,也需要外部因素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政策研究 两种文化 理论假设 第三立场
原文传递
C.P.斯诺两种文化分裂命题的现代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徐晴 《复旦教育论坛》 2004年第5期76-78,共3页
2 0世纪 5 0年代 ,英国学者C .P .斯诺在《两种文化》的演讲中指出 ,科技与人文正被割裂为两种文化 ,科技和人文知识分子正在分化为两个言语不通、社会关怀和价值判断迥异的群体 ,这必然会妨碍社会和个人的进步和发展。当前 ,两种文化... 2 0世纪 5 0年代 ,英国学者C .P .斯诺在《两种文化》的演讲中指出 ,科技与人文正被割裂为两种文化 ,科技和人文知识分子正在分化为两个言语不通、社会关怀和价值判断迥异的群体 ,这必然会妨碍社会和个人的进步和发展。当前 ,两种文化的分裂非但没有缓解 ,反有愈演愈裂之势 ,主要表现为“科学主义”的盛行。要促成科技与人文的融合 ,首先应给科技一个准确的人文定位 ,破除对科技的盲目崇拜。在此基础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 人文 两种文化 C.P.斯诺 智力生活 科学哲学
下载PDF
论“后文学”时代传统文学的出路——从科幻文学、电子游戏与乔伊斯的小说谈起 被引量:13
3
作者 顾明栋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7-87,共11页
在电子革命和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学科的重压之下,全世界的文学系都面临一个惨淡的现实:社会上,阅读文学的人数萎缩,高校里,文学专业的学生锐减。呼应德里达关于文学之死的预言,西方众多学者和思想家反思精英文学的窘境,提出... 在电子革命和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学科的重压之下,全世界的文学系都面临一个惨淡的现实:社会上,阅读文学的人数萎缩,高校里,文学专业的学生锐减。呼应德里达关于文学之死的预言,西方众多学者和思想家反思精英文学的窘境,提出两个实际问题:(1)在STEM学科主导大学课程的今天,如何才能重新让文学教学焕发新的活力、吸引更多学生选择文学课程?(2)在新媒体和电信技术占统治地位的全球化时代,如何重振大众对经典文学的阅读兴趣?针对这两个问题,通过审视C.P.斯诺的"两种文化"和当前大众对科幻作品的浓厚兴趣,探索电子游戏和诸如乔伊斯的小说这样的经典文学作品的关系,考察科幻作品和电子游戏在大众文学兴趣复兴中的可能作用,思考电讯时代传统文学的出路,提出走向"后文学"时代的"大文学"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游戏 科幻作品 乔伊斯小说 后文学 大文学 两种文化
原文传递
当代“两种文化”冲突的意义——在科学与人文之间 被引量:9
4
作者 江晓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3-7,共5页
科学已经获得的辉煌胜利是以往任何一种知识体系都从未获得过的。这些胜利也催生了唯科学主义的观点。但是随着科学获得越来越大的权威 ,对这种权威的怀疑也逐渐产生了。科学与人文这“两种文化”的冲突 ,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关键词 科学哲学 人文 哈耶克 费耶阿本德 哲学家 文化冲突 中国
下载PDF
历史学家为何关心生态问题——关于中国特色环境史学理论的思考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利华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6-106,共11页
环境生态问题关联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众多领域,具有空前的广域性和复杂性,长期以来文理过度割裂的“分科治学”不能适应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环境史学者试图跨越自然与社会边界,借取多学科理论方法考察历史上人与自然关系... 环境生态问题关联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众多领域,具有空前的广域性和复杂性,长期以来文理过度割裂的“分科治学”不能适应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环境史学者试图跨越自然与社会边界,借取多学科理论方法考察历史上人与自然关系的复杂变化,为跨越“两种文化”鸿沟、融通科技与人文搭桥铺路。中国环境史研究的主要任务,是为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夯土筑基,通过不同时间尺度的历史考察,深入阐明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必要性和历史必然性。应在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努力树立新的历史价值观,建构中国特色环境史学思想知识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历史资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史 生态文明 跨学科研究 两种文化
下载PDF
“两种文化?C.P.斯诺的意义”:回顾与思辨 被引量:10
6
作者 曹莉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6期49-58,共10页
C.P.斯诺题为"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和利维斯题为"两种文化?C.P.斯诺的意义"的两场演讲引起西方知识界对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两种文化之争"的关注。"两种文化之争"本质上是与文化密切相关的历... C.P.斯诺题为"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和利维斯题为"两种文化?C.P.斯诺的意义"的两场演讲引起西方知识界对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两种文化之争"的关注。"两种文化之争"本质上是与文化密切相关的历史观、教育观和社会发展观之争,是传统与现代、人文与技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化之争,关涉到人类观察世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和方案上的不同思考和价值选择,对于中国大学当下人文和科学的价值定位具有参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斯诺 F.R.利维斯 人文 科学 两种文化
下载PDF
当前中国高质量发展的科学人文赋能机制
7
作者 杨渝玲 《自然辩证法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29,共9页
提升发展品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当前中国社会全面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高质量发展既直接表现为发展的效益,也外显为发展的综合性人文取向。然而,其真正内生的策源地则在于文化与科技创新的共生共赢,通过渗透到生产力中凝结成高质... 提升发展品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当前中国社会全面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高质量发展既直接表现为发展的效益,也外显为发展的综合性人文取向。然而,其真正内生的策源地则在于文化与科技创新的共生共赢,通过渗透到生产力中凝结成高质量发展的内驱力。就此,当代中国高质量发展急切需要新的人文即科学人文的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也内蕴着“二次结合”中文化内核和文化引领的当代展现之意,近年人工智能所带动的科技创新和理论探点的热议,皆可视为科学人文价值凸显的佐证。因文化作为发展助力融入新质生产力中为高质量赋能,最终旨要归于“人”之发展和素质提升,而这又集中体现在新型的科学人文观上,此为未来科技发展之灵魂。值此纪念“科学与人文”讨论65周年之际,重思“人文”而完成“科学人文”建设,对当前高质量发展语境下的科技良性运行具有根本意义,是自然辩证法实践创新的集中展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共生 两种文化 科学人文 赋能
原文传递
“两种文化”与新世纪人文教育的未来 被引量:3
8
作者 曾军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41-45,共5页
本文以科学与人文的分野与冲突这一“两种文化”理论为文化视野 ,讨论了教育学所面临的文化挑战及人文教育在新世纪的未来前景。本文以为 ,尽管 2 0世纪末期 ,“两种文化”的冲突似乎变得更为激烈 ,但从历史的发展逻辑来看 ,人文主义正... 本文以科学与人文的分野与冲突这一“两种文化”理论为文化视野 ,讨论了教育学所面临的文化挑战及人文教育在新世纪的未来前景。本文以为 ,尽管 2 0世纪末期 ,“两种文化”的冲突似乎变得更为激烈 ,但从历史的发展逻辑来看 ,人文主义正在走向它的复兴 ,相应地 ,人文教育也在努力寻找它的复兴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种文化” 人文教育 教育学 教育文化学
下载PDF
论科学大师文化思想的灵魂是推进“两种文化联姻” 被引量:5
9
作者 程民治 朱爱国 王向贤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7-82,共6页
本文简要地介绍与剖析了10多位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从不同的角度、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各种形式,致力于科学与人文之间必须握手言和的明智之举,深刻地揭示了促进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联姻,是他们文化观的思想灵魂。这对于当今我们努力推... 本文简要地介绍与剖析了10多位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从不同的角度、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各种形式,致力于科学与人文之间必须握手言和的明智之举,深刻地揭示了促进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联姻,是他们文化观的思想灵魂。这对于当今我们努力推进两种文化逐渐回归到本来的轨道上,将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贝尔奖得主 两种文化 相互融合 思想灵魂
原文传递
落日余晖——科玄论战中的康有为
10
作者 万兆元 《自然辩证法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5-113,共9页
学界一般认为,康有为并未参与一个世纪前那场影响深远的科玄论战。实际上,康有为在1923年北上演讲中谈及相关论题,可以说间接而实质性地参与了那场论战。他通过“显微”思想强调科学之于人生观的意义,借助“电通”思想重诂儒学核心概念... 学界一般认为,康有为并未参与一个世纪前那场影响深远的科玄论战。实际上,康有为在1923年北上演讲中谈及相关论题,可以说间接而实质性地参与了那场论战。他通过“显微”思想强调科学之于人生观的意义,借助“电通”思想重诂儒学核心概念,利用现代天文知识发挥出见泰忘忧的“天游”思想。他推崇科学之于个人思想与国家发展的作用,但不承认科学的万能。他认为欧战的肇因不在科学与物质的发展,而在精神文明的缺位。这种不乏辩证思维的整全性立场与科学派和玄学派异中有同、同中有异。他提出保存国粹讲求物质的双重救国方案,体现了中西文明互补的世界主义立场。从今天的视角来看,也可以说康有为发了弥合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调和唯科学与反科学两种主义的先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玄论战 康有为 北上演讲 科学与人生观 两种文化
原文传递
超越“科学大战”:从对立到对话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增一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13,共5页
本文在对“科学大战”产生的背景、原因以及争论的焦点问题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针对英美学术界尤其是拉宾格尔和柯林斯等人致力于超越“科学大战”的努力进行了讨论,指出进入新世纪以来从对立走向对话正在成为西方学术界的一种发展趋势和... 本文在对“科学大战”产生的背景、原因以及争论的焦点问题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针对英美学术界尤其是拉宾格尔和柯林斯等人致力于超越“科学大战”的努力进行了讨论,指出进入新世纪以来从对立走向对话正在成为西方学术界的一种发展趋势和潮流,我国学术界应当从中得到某种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大战 科学与人文 科学论 对立 对话
下载PDF
“两种文化”的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奋生 《科技创业月刊》 2009年第3期130-131,共2页
斯诺所说的"两种文化"是指文学知识分子的文化和自然科学家的文化。就人类文化的发展历程而言,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融合在总体上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两种文化的融合有利于催生大量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有利于... 斯诺所说的"两种文化"是指文学知识分子的文化和自然科学家的文化。就人类文化的发展历程而言,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融合在总体上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两种文化的融合有利于催生大量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有利于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有利于科学家不断地获得新观念、新思维、新思想能力并在各自专业领域内创造奇迹;有利于两种文化在观念上互相启发、在方法上互相通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种文化 第三种文化 两种文化的融合
下载PDF
论“两种文化”与生态文化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文勇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0-53,59,共5页
英国学者C.P.斯诺的"两种文化"对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日益分裂的担忧,在当今的生态文化建设的理论分析中找到了历史的回音与共鸣,其为当今的生态文化建设提供了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历史锲入点。而生态文化显然是弥合"两种文... 英国学者C.P.斯诺的"两种文化"对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日益分裂的担忧,在当今的生态文化建设的理论分析中找到了历史的回音与共鸣,其为当今的生态文化建设提供了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历史锲入点。而生态文化显然是弥合"两种文化"的必要桥梁。从现今学者对生态文化蓝图的勾勒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分析来看,斯诺所谓的"第三文化"有可能就是生态文化的理论原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诺 两种文化 生态文化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美美与共——走向科学美学的科学中心展示设计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娜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2021年第4期340-347,共8页
本文从斯诺的“两种文化”谈起,提出形成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两者之间的对立及鸿沟的根源在于人类二元对立的思维定势。为超越二元对立,从根本上解决“两种文化”问题,提出建立科学与人文的主客体统一场,在该场域中积极开展比较文化和跨... 本文从斯诺的“两种文化”谈起,提出形成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两者之间的对立及鸿沟的根源在于人类二元对立的思维定势。为超越二元对立,从根本上解决“两种文化”问题,提出建立科学与人文的主客体统一场,在该场域中积极开展比较文化和跨文化理论与实践探索,提出广义的“第三种文化”概念,积极建构包括社会科学、科普文化在内的“第三种文化”,特别是科学美学,并在科学中心场域中寻求科学美学的具象化科普展示,包括展项、剧场、动态雕塑等科学与人文调和、融通的理论与案例,为解决世界范围内“两种文化”发展不平衡问题贡献来自科学中心的方案、智慧与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种文化 美美与共 主客体统一场 科学美学 科学中心
下载PDF
第三种文化与当代心理学的变革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将 葛鲁嘉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7-122,共6页
"科学"与"人文"这两种文化的分裂与对立由来已久,现代心理学中也存在着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这两种文化的分裂与对立。在两种文化由分裂走向融合,由对立走向对话的过程中第三种文化逐渐兴起。第三种文化在理念上提倡&... "科学"与"人文"这两种文化的分裂与对立由来已久,现代心理学中也存在着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这两种文化的分裂与对立。在两种文化由分裂走向融合,由对立走向对话的过程中第三种文化逐渐兴起。第三种文化在理念上提倡"对话"的精神,在研究中采取"合作"的行动,超越了两种文化的分裂和对立。第三种文化打破了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观念的束缚,为解决心理学分裂危机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文化"探讨模式:在心理学的科学观上,超越实在与建构的心理学观的对立,确立实践的心理学观;解决问题中心与方法中心的争议,践行方法与问题的融贯;在事实与价值的关系上,主张事实与价值的融和。第三种文化的兴起将力促当代心理学在"人的科学"的康庄大道上驰骋向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种文化 心理学 科学 人文 第三种文化
下载PDF
C.P.斯诺教育成长小说中的科学人文主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姜慧玲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5-93,共9页
喧闹一时的“两种文化”之争使斯诺的科学人文主义思想一度被忽略。科学人文主义是20世纪20-30年代发轫并逐渐流行于英美学术界的思潮,主要倡导者有乔治·萨顿和朱利安·赫胥黎等,其主要观点是肯定科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着眼于... 喧闹一时的“两种文化”之争使斯诺的科学人文主义思想一度被忽略。科学人文主义是20世纪20-30年代发轫并逐渐流行于英美学术界的思潮,主要倡导者有乔治·萨顿和朱利安·赫胥黎等,其主要观点是肯定科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着眼于人性和人的全面发展,抵制科技的负面影响等。本文通过阐释斯诺的小说《探索》和《新人》中科学家主人公的职业道德危机和伦理选择,聚焦斯诺小说中科学家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以及小说蕴含的科学人文主义思想。斯诺既崇尚科学,认为科学家应执着追求科学理想;又兼顾人文精神,认为科学家出于对他人、国家和人类命运的关心应捍卫科技伦理。然而,小说中科学家的选择是折衷而妥协的,这也是斯诺的局限性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斯诺 教育成长小说 科学人文主义 “两种文化” 科技伦理
下载PDF
斯诺命题的实践解读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鹏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14,共7页
斯诺命题的出发点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分裂,其哲学根基在于现代与前现代、西方与非西方之间的一场认识论断裂。如果我们从划界的逻辑走向划界的活动,就会发现斯诺命题的三种分裂(时间、空间、认识论)都不存在。我们一直生活在一... 斯诺命题的出发点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分裂,其哲学根基在于现代与前现代、西方与非西方之间的一场认识论断裂。如果我们从划界的逻辑走向划界的活动,就会发现斯诺命题的三种分裂(时间、空间、认识论)都不存在。我们一直生活在一种杂合的非现代的世界之中,两种文化在实践中是交织在一起的,分裂仅仅是人为制造的一种假象。承认这一世界的杂合性,对我们更好地反思两种文化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种文化 科学划界 自然-文化
下载PDF
重访“斯诺命题”:论麦克尤恩《星期六》中的两种文化 被引量:2
18
作者 尚必武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6-43,共8页
麦克尤恩的《星期六》被批评界普遍定性为"9·11小说",但"9·11"事件及其喻指的"政治"命题绝非小说的终极旨趣。在更深层次上,《星期六》暗藏的是"两种文化"即神经外科医生贝罗安所代... 麦克尤恩的《星期六》被批评界普遍定性为"9·11小说",但"9·11"事件及其喻指的"政治"命题绝非小说的终极旨趣。在更深层次上,《星期六》暗藏的是"两种文化"即神经外科医生贝罗安所代表的科学与诗人黛西所代表的文学之间的冲突与融合。借助小说,麦克尤恩喻指了"两种文化"在排他性背后的互补可能,即科学之于人的肉体犹如文学之于人的精神,二者须臾不可分离,由此为横亘在两大学科之间的"斯诺命题"作出了自己的注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克尤恩 斯诺 《星期六》 两种文化
原文传递
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协调发展何以可能 被引量:2
19
作者 章仁彪 《医学教育探索》 2002年第1期21-24,共4页
“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协调发展何以可能?”是人类面对“全球化”带给民族——国家的“离心力”和“新经济”带来高效率与高风险并存的挑战所要回答的问题。现代教育、尤其是现代大学只有坚持“全球意识”和文化认同、潜能开发与本能... “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协调发展何以可能?”是人类面对“全球化”带给民族——国家的“离心力”和“新经济”带来高效率与高风险并存的挑战所要回答的问题。现代教育、尤其是现代大学只有坚持“全球意识”和文化认同、潜能开发与本能改造、知能传授和人格塑造的统一,才能实现“两种文化”的协调发展、走出高科技与低情感的悖论,为文明的对话和进步、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作出更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大学 科技教育 人文教育 两种文化 协调发展
下载PDF
从历史的角度论科学人文共同体的生成、分裂与重构
20
作者 周彦渝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36-42,共7页
科学和人文都是文化宏观体系下的重要构成部份,科学人文共同体一词描述了科学和人文有机融合、彼此贯通的一种关系。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科学人文共同体历经了由合到分再到重新融合三个阶段:从古希腊文明到18世纪末,是科学人文共同体的萌... 科学和人文都是文化宏观体系下的重要构成部份,科学人文共同体一词描述了科学和人文有机融合、彼此贯通的一种关系。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科学人文共同体历经了由合到分再到重新融合三个阶段:从古希腊文明到18世纪末,是科学人文共同体的萌芽阶段,科学人文共同体统一于“哲学”这一理念中;从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科学人文主义”的兴起和“两种文化”概念的提出,让科学人文共同体出现裂痕,呈现出唯科学主义的单极化趋势;20世纪中期至今,因当代的学科融合以及跨学科趋势的发展,科学和人文价值论、方法论等方面的一致性日益突显,因此,整合科学和人文,让两者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凝结成合力,才是重塑社会文化、解决现代性危机的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人文共同体 古希腊 科学人文主义 两种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