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铁逆境胁迫下水稻叶蛋白质组的双向电泳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柴小清 靳飞 +2 位作者 张艳萍 卫功宏 印莉萍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3期46-51,共6页
水稻幼苗经缺铁胁迫诱导处理 1、3、5d后 ,用酚法和TCA 丙酮法提取叶的可溶性蛋白 ,进行双向电泳 (2 DE)分析 .结果显示 :(1 )三种缺铁胁迫的可溶性蛋白 ,在不同的pH范围中 2 DE图谱上的比较 .使用pH3~ 1 0宽范围、线性 (L)的IPG胶... 水稻幼苗经缺铁胁迫诱导处理 1、3、5d后 ,用酚法和TCA 丙酮法提取叶的可溶性蛋白 ,进行双向电泳 (2 DE)分析 .结果显示 :(1 )三种缺铁胁迫的可溶性蛋白 ,在不同的pH范围中 2 DE图谱上的比较 .使用pH3~ 1 0宽范围、线性 (L)的IPG胶条 ,经电泳分离后利用Z3图象分析软件 ,可在SDS PAGE凝胶上检测到 4 5 0个左右的蛋白点 ,酸性蛋白占 89% .选用pH4~ 7窄范围、线性 (L)的IPG胶条 ,经电泳后可在SDS PAGE凝胶上检测到 6 0 0个左右的蛋白点 ,其中缺铁诱导上调表达的有 2 9个点 ,减弱表达的有 1个点 ,诱导特异表达的有 5个点 .(2 )不同方法提取可溶性蛋白的差异 .酚法提取的蛋白再溶性好 ,纯度较高 .TCA 丙酮法简单易操作 ,蛋白损耗少 ,在 2 DE图象上 ,碱性端显示的蛋白点较多 ,但此法的缺点是再溶性差 ,对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蛋白 2-de 白质 诱导 缺铁胁迫 表达 双向电泳分析 叶蛋白 水稻 SDS-PAGE
下载PDF
2-DE技术中疏水性和碱性蛋白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曹晶 谢锦云 +2 位作者 张丽军 陈平 梁宋平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07-214,共8页
双向凝胶电泳(2-DE)具有高分辨率、高通量等特点,已被广泛地用于蛋白质组的分离.但是它在分离疏水性蛋白质和碱性蛋白质时却遇到了极大的挑战.然而,疏水性与碱性蛋白质在全蛋白质中占相当大的比例,且具有很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因而,近年来... 双向凝胶电泳(2-DE)具有高分辨率、高通量等特点,已被广泛地用于蛋白质组的分离.但是它在分离疏水性蛋白质和碱性蛋白质时却遇到了极大的挑战.然而,疏水性与碱性蛋白质在全蛋白质中占相当大的比例,且具有很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因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目标瞄准这些蛋白质,并且取得了一些令人鼓舞的进展:用亚细胞预分离技术,顺序提取法等方法来富集疏水性蛋白质,用一些新的有效的增溶剂如硫脲,ASB-14等来改善疏水性蛋白质的溶解,应用这些技术2-DE可分辨出总平均疏水值达0.80的蛋白质;在碱性蛋白质分离方面,通过等电聚焦预处理,使用窄pH梯度胶条等大大地改善了碱性蛋白质在2-DE中的分离,能分辨出等电点达11.7的蛋白质.现对2-DE技术中疏水性和碱性蛋白质分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 双向凝胶电泳 疏水性蛋白质 碱性蛋白质
下载PDF
2DE中IPG胶条转移到SDS-PAGE中的技术改进 被引量:4
3
作者 张丽军 谢锦云 +1 位作者 张健 梁宋平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25-230,共6页
2-维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gelelectrophoresis,2DE)因其高通量、高分辨率等特点,被广泛用于蛋白质组的分离.然而,在蛋白质从第一向-固相(ImmobilizedpHgradients,IPG)胶条转移到第二向-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Sodiumdodecyls... 2-维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gelelectrophoresis,2DE)因其高通量、高分辨率等特点,被广泛用于蛋白质组的分离.然而,在蛋白质从第一向-固相(ImmobilizedpHgradients,IPG)胶条转移到第二向-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Sodiumdodecylsulfate,SDS;Polyacrylamidegelelectrophoresis,PAGE)时,常会引起蛋白质的损失.尤其是当将IPG胶条放入浓缩胶上时,在胶面不平、技术不熟练等情况下,常会在IPG胶条下引入气泡,导致蛋白质更多的损失.现将IPG胶条转移过程进行改进:先在第二向的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上加上薄薄的一层(约1~2mm厚)琼脂糖溶液,然后将IPG胶条转移上去,最后再封住胶条的上面.这样的转移不会引起气泡,可以大大提高实验的成功率及重复性,有利于蛋白质的转移(尤其是相对分子质量大于40kDa的蛋白质),提高质谱鉴定的准确性.此法操作简便,可以减少因操作不熟练而带来的麻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维凝胶电泳(2de) 蛋白质转移 改进 乳腺癌变组织
下载PDF
猫爪草提取物对临床分离结核分枝杆菌蛋白质组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9
4
作者 何颖 乐军 +6 位作者 胡昌华 王洪海 谢建平 唐翠 魏秀莉 刘雪梅 宋洁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95-899,共5页
猫爪草已经临床治疗耐药结核病,但其作用机理和有效成分尚不清楚。为研究其可能的作用靶标,采用双向电泳技术比较分析猫爪草提取物作用前后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全细胞蛋白表达差异。发现22个蛋白质斑点具有明显差异,对其中3个表达... 猫爪草已经临床治疗耐药结核病,但其作用机理和有效成分尚不清楚。为研究其可能的作用靶标,采用双向电泳技术比较分析猫爪草提取物作用前后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全细胞蛋白表达差异。发现22个蛋白质斑点具有明显差异,对其中3个表达明显下调的蛋白质斑点进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获得了肽质量指纹图谱。数据库检索分析确定这3个点代表的蛋白质分别为硫代硫酸硫转移酶,延长因子Ts和热休克蛋白X,分别参与厌氧硫代谢、蛋白质翻译和蛋白质折叠分泌、转录调控等过程。这有助于深入研究猫爪草对结核分枝杆菌的作用机理,也为发现新的抗结核病治疗药物靶标提供了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爪草 结核分枝杆菌 蛋白质组 双向电泳 差异表达
下载PDF
低温胁迫下棉花子叶蛋白质差异表达的双向电泳分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邰付菊 李扬 +1 位作者 陈良 李学宝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2期262-266,共5页
采用TCA-丙酮沉淀法,改良优化了棉花蛋白质组研究中的双向电泳技术.通过对根和子叶全细胞蛋白的提取、蛋白的溶解、胶条的选择及电泳等环节的优化,得到了重复性很高、分辨率很好的蛋白质图谱.进一步对5 d苗龄的棉花进行4℃低温处理12 h... 采用TCA-丙酮沉淀法,改良优化了棉花蛋白质组研究中的双向电泳技术.通过对根和子叶全细胞蛋白的提取、蛋白的溶解、胶条的选择及电泳等环节的优化,得到了重复性很高、分辨率很好的蛋白质图谱.进一步对5 d苗龄的棉花进行4℃低温处理12 h后,提取子叶的蛋白质,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分离全细胞蛋白.并用PDQuest软件分析比较棉花子叶在低温处理下的蛋白表达谱,得到了49个有显著差异的蛋白点.其中,低温处理上调表达的蛋白点有27个,减弱表达的蛋白点有22个,推测这些差异蛋白点可能与低温胁迫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低温处理 双向电泳
下载PDF
“醒脑开窍”针刺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海马蛋白质组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温景荣 赵晓峰 +1 位作者 王舒 石学敏 《天津中医药》 CAS 2007年第6期447-451,共5页
[目的]寻找与脑缺血相关及针刺起效的靶蛋白,从蛋白质组学层面探讨脑缺血的病理机制及针刺治疗脑缺血性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6h组,模型6h组和针刺6h组,采用改进的线栓法制备动物模型。在规定时间... [目的]寻找与脑缺血相关及针刺起效的靶蛋白,从蛋白质组学层面探讨脑缺血的病理机制及针刺治疗脑缺血性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6h组,模型6h组和针刺6h组,采用改进的线栓法制备动物模型。在规定时间快速断头取脑,剥离缺血侧海马,提取脑组织总蛋白进行双向电泳,以Image Master 2DV3.01 Elite软件进行图像分析。选取差异蛋白质点进行胶内酶解,以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测肽质量指纹图,检索Swiss-Port数据库,对蛋白质进行鉴定。[结果]共鉴定出30个差异蛋白质。正常组与假手术组比较无差异蛋白表达;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鉴定出差异蛋白质点29个,其中在模型6h组新出现1个,在模型6h表达上调的11个,表达下调的17个;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鉴定出差异蛋白质点21个,其中在针刺组上调有16个,下调的有5个。[结论]以双向电泳联合质谱技术,初步发现与脑缺血相关以及针刺治疗脑缺血的部分靶蛋白质,有助于深入研究脑缺血性损伤病理机制及针刺治疗脑缺血性损伤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开窍”针刺法 脑缺血 蛋白质组学 双向电泳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下载PDF
正常与脑缺血大鼠的脑皮质蛋白质差异分析鉴定 被引量:11
7
作者 赵晓峰 温景荣 +1 位作者 王舒 石学敏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34-941,共8页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采用改进的线栓法制备模型,在规定的时间点快速断头取脑,分离脑皮质组织,提取蛋白质后双向电泳展示,以ImageMaster2DElitev3.01软件对2_DE图谱进行差异表达分析,目标蛋白点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质...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采用改进的线栓法制备模型,在规定的时间点快速断头取脑,分离脑皮质组织,提取蛋白质后双向电泳展示,以ImageMaster2DElitev3.01软件对2_DE图谱进行差异表达分析,目标蛋白点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质谱测定肽质量指纹图进行鉴定。线粒体应激70蛋白前体、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基水解酶IBβ亚单位、ADP核糖基化因子蛋白3、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选择通道蛋白1、泛素C末端水解酶同工酶L1、突触结合蛋白等11个蛋白在模型6h组表达上调,谷胱甘肽S_转移酶omega1、谷胱甘肽S_转移酶P、Cu_Zn超氧化物歧化酶、ATP合酶D链、G蛋白β亚单位1、微管蛋白β链15、苹果酸脱氢酶等15个蛋白在模型6h组表达上调。胆绿素还原酶B、细胞因子A4前体为模型组新出现点,腺苷酸激酶同工酶1在模型组消失,Thioredoxinperoxidase1在模型组分为2个点。以双向电泳技术得到分辨率较好的电泳图谱,并初步鉴定脑缺血后差异表达蛋白,为深入研究缺血性脑损伤病理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蛋白质组学 双向电泳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质谱 脑缺血
下载PDF
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NJCMS1A和其保持系的不同器官蛋白质组比较 被引量:8
8
作者 曾维英 杨守萍 +1 位作者 盖钧镒 喻德跃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14,共7页
质核互作雄性不育在杂种优势利用中起着重要作用,探讨质核互作雄性不育发生的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开展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NJCMS1A与其保持系NJCMS1B的不同器官蛋白质组比较分析。以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NJCMS1A... 质核互作雄性不育在杂种优势利用中起着重要作用,探讨质核互作雄性不育发生的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开展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NJCMS1A与其保持系NJCMS1B的不同器官蛋白质组比较分析。以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NJCMS1A和其保持系NJCMS1B的种子、叶片和花药为材料,采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对其蛋白质进行分离,考马斯亮蓝染色,获得重复性好的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利用PDQuest软件处理分析,寻找差异表达蛋白。结果发现不育系NJCMS1A与其保持系NJCMS1B的种子2-DE图谱间存在7个差异表达蛋白点,其中3个在NJCMS1A中表达而在NJCMS1B中缺失,3个在NJCMS1A中缺失而在NJCMS1B中表达,1个在NJCMS1A中表达量明显增强;苗期叶片2-DE图谱间基本一致,没有差异表达蛋白点;单核小孢子期花药2-DE图谱间有9个差异表达蛋白点,其中3个在NJCMS1A中表达而在NJCMS1B中缺失,6个在NJCMS1A中缺失而在NJCMS1B中表达;二胞花粉期花药2-DE图谱间有24个差异表达蛋白点,其中10个在NJCMS1A中表达而在NJC-MS1B中缺失,12个在NJCMS1A中缺失而在NJCMS1B中表达,2个在NJCMS1B中表达量明显增强。两系花药间存在较多差异表达蛋白点,种子间仅有少量差异表达蛋白点,而苗期叶片间基本没有差异表达蛋白点,说明不育基因表达具有时空性和器官特异性,与育性有关的蛋白主要在花药中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质核互作雄性不育 不同器官 蛋白质组 双向凝胶电泳
下载PDF
血吸虫成虫排泄分泌抗原的组成及免疫反应性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华万全 余传信 +2 位作者 王阶 殷旭仁 钱春艳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09年第7期526-528,531,共4页
目的分析日本血吸虫成虫排泄分泌抗原的组成及其与血吸虫感染兔疗前、疗后配对血清的免疫反应特征。方法采用7cm(pH5~8)的IPG和12%SDS-PAGE对血吸虫成虫排泄分泌抗原的组成进行双向凝胶电泳分析,并用免疫印迹试验检测排泄分泌抗原各蛋... 目的分析日本血吸虫成虫排泄分泌抗原的组成及其与血吸虫感染兔疗前、疗后配对血清的免疫反应特征。方法采用7cm(pH5~8)的IPG和12%SDS-PAGE对血吸虫成虫排泄分泌抗原的组成进行双向凝胶电泳分析,并用免疫印迹试验检测排泄分泌抗原各蛋白点与疗前、疗后血清的反应性;采用PDQuest8.0图像分析软件对二维图像斑点进行分析,寻找差异反应蛋白点。结果血吸虫成虫排泄分泌抗原双向凝胶电泳图谱主要由215个蛋白斑点组成,其中16个斑点大、染色深,可能为高丰度的循环抗原;免疫印迹显示可被感染6周兔血清识别,但不能被治疗12周兔血清识别的蛋白斑点有84个,与感染6周兔血清的反应强度比与治疗12周兔血清的反应强度高2倍的蛋白点有38个。结论血吸虫成虫排泄分泌抗原中存在高丰度的能被短程抗体识别的抗原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成虫 排泄分泌抗原 双向凝胶电泳 免疫印迹
原文传递
Identification of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proteins in poplar leaves in-duced by Marssonina brunnea f. sp. Multigermtubi 被引量:6
10
作者 Kun Yuan Bo Zhang +3 位作者 Yanmei Zhang Qiang Cheng Mingxiu Wang Minren Huang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9-60,共12页
Black spot disease in poplar is a disease of the leaf caused by fungus. The major pathogen is Marssonina brunnea f. sp. multigermtubi. To date,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poplar (M. brunnea) in... Black spot disease in poplar is a disease of the leaf caused by fungus. The major pathogen is Marssonina brunnea f. sp. multigermtubi. To date,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poplar (M. brunnea) interaction. In order to identify the proteins related to disease resistance and understand its molecular basis, the clone "NL895" (P. euramericana CL"NL895"), which is highly resistant to M. brunnea f. sp. multigermtubi, was used in this study. We used 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 (2-DE) and mass spectrometry (MS) to identify the proteins in poplar leaves that wer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in response to black spot disease pathogen, M. brunnea f. sp. multigermtubi. Proteins extracted from poplar leaves at 0, 12, 24, 48, and 72 h after pathogen-inoculation were separated by 2-DE, About 500 reproducible protein spots were detected, of which 40 protein spots displayed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in levels and were subjected to 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MALDI-TOF MS) followed by database searching. According to the function, the identified proteins were sorted into five categories, that is, protein synthesis, metabolism, defense response and unclassified prote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ck spot disease defense response 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 2-de 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mass spectrometry (MALDI-TOF MS) POPLAR
下载PDF
大鼠脑皮质表达蛋白质组学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赵晓峰 温景荣 +1 位作者 王舒 石学敏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9-39,共11页
文章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初步分析大鼠脑皮质蛋白质的表达。提取大鼠脑皮质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分离,考马斯亮蓝染色,胰蛋白酶胶内酶解,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对酶解后的肽段进行分析,根据肽质量指纹图谱,检索专业数据库(Swi... 文章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初步分析大鼠脑皮质蛋白质的表达。提取大鼠脑皮质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分离,考马斯亮蓝染色,胰蛋白酶胶内酶解,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对酶解后的肽段进行分析,根据肽质量指纹图谱,检索专业数据库(Swissprot),对蛋白质进行鉴定。鉴定出84个蛋白,分别属于代谢酶、细胞骨架蛋白、热休克蛋白、抗氧化蛋白、信号传导蛋白、蛋白酶体相关蛋白、神经元特异蛋白及神经胶质蛋白等。文章结果丰富了大鼠脑皮质蛋白质组数据库,为在大鼠模型上研究神经疾病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蛋白质组学 双向凝胶电泳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下载PDF
鼻息肉、鼻息肉病及对照鼻黏膜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的建立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虹 贺广湘 +3 位作者 王天生 李萃 冯雪萍 肖志强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86-89,93,共5页
目的 建立鼻息肉、鼻息肉病及对照鼻黏膜组织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 (2 DE)图谱。方法 收集并- 80℃冻存鼻息肉、鼻息肉病及鼻黏膜组织样本各 3例 ,双向凝胶电泳分离样本总蛋白、银染凝胶显色 ,扫描图像 ,ImageMaster 2 DEElite4 .0 1... 目的 建立鼻息肉、鼻息肉病及对照鼻黏膜组织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 (2 DE)图谱。方法 收集并- 80℃冻存鼻息肉、鼻息肉病及鼻黏膜组织样本各 3例 ,双向凝胶电泳分离样本总蛋白、银染凝胶显色 ,扫描图像 ,ImageMaster 2 DEElite4 .0 1软件分析。结果 鼻息肉、鼻息肉病和鼻黏膜组织同一样本三块凝胶平均蛋白质点数分别为 82 5± 78个 ,891± 6 7个和 936± 6 2个 ;平均匹配点数分别为 6 82± 96个 ,76 7± 83个和 82 1± 78个 ,其平均匹配百分率分别为 82 .7%、86 .1%和 87.7% ;位置重复性分析 ,IEF方向平均偏差为 1.13± 0 .16mm ,SDS PAGE方向平均偏差为 1.4 5± 0 .2 1mm。鼻息肉、鼻息病和鼻黏膜三种组织各 3例样品的平均蛋白质点数分别为 876± 95个 ,95 3± 84个和 10 16± 79个。三种组织的 2 DE平均凝胶图谱 :鼻息肉、鼻息肉病和鼻黏膜蛋白质点数分别为116 2个、12 74和 1336个 ,平均匹配点数为鼻息肉与鼻黏膜之间 75 7个 ;鼻息肉病与鼻黏膜之间为 82 5个 ;鼻息肉与鼻息肉病之间为 883个。结论 本实验建立了图像清晰、分辨率高和重复性好的鼻息肉、鼻息肉病及鼻黏膜组织的固相PH梯度 2 DE图谱 ,有助于进一步识别鉴定三者差异表达的蛋白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息肉 鼻黏膜 双向凝胶电泳
下载PDF
不同光长条件下大豆蛋白质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赫卫 姜振峰 +2 位作者 赵琳 韩英鹏 李文滨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88-393,共6页
对大豆光周期敏感型品种东农42分别进行16h光照和8h光照处理,提取处理和对照相同叶位叶片的全蛋白质进行双向电泳,通过PDQuest和液相离子阱质谱(LC-ESI-MS)技术对差异表达蛋白进行分析,获得二级质谱图谱,用Mascot软件搜索NCBInr数据库,... 对大豆光周期敏感型品种东农42分别进行16h光照和8h光照处理,提取处理和对照相同叶位叶片的全蛋白质进行双向电泳,通过PDQuest和液相离子阱质谱(LC-ESI-MS)技术对差异表达蛋白进行分析,获得二级质谱图谱,用Mascot软件搜索NCBInr数据库,鉴定出16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12个表达量上调,4个表达量下调。对谷胱甘肽S-转移酶、二硫键异构酶、TCTP、半胱氨酸合成酶、Rieske铁硫蛋白前体、金属蛋白酶等主要差异蛋白进行功能分析,表明这些蛋白与植物的光合作用、信号转导、细胞凋亡的调控、防卫解毒和能量代谢等多种植物的生理生化功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双向电泳(2-de) 蛋白质组学 光周期 离子阱质谱分析
下载PDF
人胰腺癌胰液蛋白质差异表达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朱峰 吕顺莉 +2 位作者 高军 龚燕芳 李兆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65-268,共4页
目的:应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人胰腺癌患者胰液蛋白质表达。方法:通过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中放置鼻胰管引流收集患者胰液,利用双向凝胶电泳,分离5例胰腺癌、6例慢性胰腺炎和3例胆总管结石等量混合胰液(200μg)的总蛋白质,用图... 目的:应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人胰腺癌患者胰液蛋白质表达。方法:通过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中放置鼻胰管引流收集患者胰液,利用双向凝胶电泳,分离5例胰腺癌、6例慢性胰腺炎和3例胆总管结石等量混合胰液(200μg)的总蛋白质,用图像分析软件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应用质谱仪得到相应的肽质指纹图谱,搜索数据库鉴定部分差异蛋白质点。结果:1)经ERCP留置鼻胰管成功收集胰液标本,胰液量约为35~200ml,Brad-ford法测定蛋白质浓度为0.8~4.6μg/μl。同一胰液标本(200μg)的3块胶在蛋白质点位置上有较好的重复性;5例胰腺癌、6例慢性胰腺炎和3例胆总管结石等量混合胰液自身比较后可重复的蛋白质点均在75%以上。2)对图像分析软件识别的9个差异蛋白质点进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分析,鉴定出胰腺癌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质。结论:人胰腺癌、慢性胰腺炎和胆总管结石患者胰液的蛋白质谱存在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胰液 双向凝胶电泳 MALDI—TOF—MS
下载PDF
血清蛋白组学技术筛选寻常性银屑病相关蛋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占奎 谭升顺 +3 位作者 于春水 樊靖华 白转丽 李俊杰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44-646,650,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应用血清蛋白组学技术建立寻常性银屑病相关蛋白的优化筛选方法,筛选寻常性银屑病的相关蛋白,期望从中发现有意义的寻常性银屑病血清标志物。方法取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及正常对照血清,应用ProteoExtract Albumin/IgG Removal ... 目的初步探讨应用血清蛋白组学技术建立寻常性银屑病相关蛋白的优化筛选方法,筛选寻常性银屑病的相关蛋白,期望从中发现有意义的寻常性银屑病血清标志物。方法取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及正常对照血清,应用ProteoExtract Albumin/IgG Removal Kit纯化血清蛋白,去除白蛋白和IgG,采用固相pH梯度(IPG)、等电聚焦(IEF)为第一向、SDS-PAGE垂自电泳为第二向的双向凝胶电泳(2-DE)和质谱分析鉴定差异蛋白。结果获得重复性和分辨率较好的血清双向凝胶电泳图谱,鉴定得到3个仅在银屑病组血清中表达和9个与对照组血清表达有差异的蛋白质。结论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与健康人血清中存在差异表达蛋白质,利用蛋白质组学这一高通量的筛查技术可望从中发现与寻常性银屑病相关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凝胶电泳 银屑病 寻常性 蛋白组学 生物学
下载PDF
成年无精子症男性睾丸活检组织双向电泳分析技术的初步建立及其优化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飞 邹亚光 +6 位作者 赵亮 周其赵 李铁求 郭文兵 景晓玮 李建明 毛向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4139-4142,共4页
目的:建立并优化成年无精子症男性睾丸活检组织双向凝胶电泳图谱。方法:采用固相pH梯度等电聚焦为第一向,SDS-PAGE垂直电泳为第二向的双向电泳分离技术进行分离,凝胶经银染显色后,用Melanie 4软件分析双向凝胶电泳技术(2-DE)图谱。对聚... 目的:建立并优化成年无精子症男性睾丸活检组织双向凝胶电泳图谱。方法:采用固相pH梯度等电聚焦为第一向,SDS-PAGE垂直电泳为第二向的双向电泳分离技术进行分离,凝胶经银染显色后,用Melanie 4软件分析双向凝胶电泳技术(2-DE)图谱。对聚焦参数的设置和样品的处理等步骤进行优化。结果:优化后成功地获得了成年无精子症男性睾丸活检组织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的双向电泳图谱。结论:应用2-DE初步建立了成年无精子症男性睾丸活检组织分辨率较高且重复性好双向凝胶电泳图谱,为从睾丸蛋白质组学水平进一步研究无精子症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精子症 双向凝胶电泳 睾丸 蛋白质组
下载PDF
大豆雄性不育系与其保持系不同器官蛋白质比较 被引量:4
17
作者 曾维英 杨守萍 +1 位作者 喻德跃 盖钧镒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619-1624,共6页
采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对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NJCMS2A及其保持系NJCMS2B的种子、叶片和花药等不同器官蛋白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不育系NJCMS2A与其保持系NJCMS2B的花药2-DE图谱间存在较多差异表达蛋白点,种子2-DE图谱间仅有少量... 采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对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NJCMS2A及其保持系NJCMS2B的种子、叶片和花药等不同器官蛋白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不育系NJCMS2A与其保持系NJCMS2B的花药2-DE图谱间存在较多差异表达蛋白点,种子2-DE图谱间仅有少量差异表达蛋白点,而叶片2-DE图谱间基本没有差异表达蛋白点.结果表明,不育基因表达具有时空性和器官特异性,与育性有关的蛋白主要在花药中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质核互作雄性不育 双向凝胶电泳(2-de) 蛋白质
下载PDF
人肺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萃 陈主初 +8 位作者 肖志强 吴晓英 詹显全 李茂玉 冯雪萍 章晓鹏 李建玲 陈平 梁宋平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8-35,共8页
背景与目的:肺鳞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过程,虽然从基因和转录水平已对肺癌进行了许多成功的研究,但其癌变机制仍不十分明确,目前尚缺乏有效的用于肺鳞癌早期诊断和预后监测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蛋白质... 背景与目的:肺鳞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过程,虽然从基因和转录水平已对肺癌进行了许多成功的研究,但其癌变机制仍不十分明确,目前尚缺乏有效的用于肺鳞癌早期诊断和预后监测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建立分辨率高和重复性好的人肺鳞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支气管上皮组织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并识别鉴定其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方法:利用固相pH梯度(immobilizedpHgradient,IPG)双向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electrophoresis,2-DE),分离人肺鳞癌组织及癌旁正常支气管上皮组织的总蛋白质,用图像分析软件比较分析,以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应用质谱仪(massspectrometry)得到相应的肽质指纹图谱(peptidemassfingerprint,PMF),然后搜索数据库鉴定部分差异蛋白质点。结果:(1)建立双向凝胶电泳图谱:癌组织和癌旁正常支气管上皮组织3块凝胶的平均蛋白质点数分别为1349±67和1297±73,平均匹配的点数分别为1235±48和1183±56,匹配率达91.5%和91.2%;同一癌组织的3块胶在蛋白质点位置上有较好的重复性,不同胶间蛋白质点在等电聚焦(Isoelectricfocusing,IEF)方向的偏差是(0.873±0.125)mm,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方向上的偏差为(1.025±0.213)mm。(2)肽质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鳞癌 癌旁组织蛋白质 双向电泳图谱 差异分析 鳞癌组织
下载PDF
白鲢鱼肌原纤维蛋白双向电泳分析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5
19
作者 仪淑敏 李睿智 +6 位作者 陈杨 励建荣 李学鹏 徐永霞 李春 丁浩宸 郁晓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1-46,共6页
以白鲢鱼为研究对象,建立并优化其肌原纤维蛋白的双向电泳技术。结果表明,选用固相p H值梯度预制胶条p H 4~7,上样量120μg,等电聚焦程序Ⅲ(50 V主动水化15 h,250 V、2 h,1 000 V、2.5 h及4 000 V、3 h三段式除盐,8 000 V、2 h和10 000 ... 以白鲢鱼为研究对象,建立并优化其肌原纤维蛋白的双向电泳技术。结果表明,选用固相p H值梯度预制胶条p H 4~7,上样量120μg,等电聚焦程序Ⅲ(50 V主动水化15 h,250 V、2 h,1 000 V、2.5 h及4 000 V、3 h三段式除盐,8 000 V、2 h和10 000 V、1.5 h两段式升压,10 000 V聚焦80 000 V·h,500 V保持10 h)以及12%的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胶条件下进行双向电泳,凝胶银染后用PDQuest软件分析,得到具有高分离度的肌原纤维蛋白双向电泳图谱,蛋白点清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鲢鱼 肌原纤维蛋白 双向电泳
下载PDF
盐胁迫下西伯利亚蓼蛋白质双向电泳分析及质谱鉴定 被引量:4
20
作者 郑磊 刘关君 +1 位作者 杨传平 王大海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01-105,共5页
通过蛋白质双向电泳和质谱技术,对盐胁迫前后西伯利亚蓼的蛋白质组进行了比较分析.在pH 3~10范围内,在西伯利亚蓼地下茎蛋白表达图谱中发现23个蛋白质点胁迫后的表达量与对照有明显差异(±2倍以上),其中包括一个新增蛋白点.对表达... 通过蛋白质双向电泳和质谱技术,对盐胁迫前后西伯利亚蓼的蛋白质组进行了比较分析.在pH 3~10范围内,在西伯利亚蓼地下茎蛋白表达图谱中发现23个蛋白质点胁迫后的表达量与对照有明显差异(±2倍以上),其中包括一个新增蛋白点.对表达量变化较大的11个蛋白点进行质谱分析,并通过数据库检索进行蛋白质鉴定与功能预测,确定了4种蛋白质.其中的两种蛋白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lyceraldehyde 3-phosphate dehydrogenase)和丙酮酸正磷酸二激酶(Pyruvate,orthophosphate dikinase)胁迫后高表达,说明地下茎细胞内正进行着旺盛的呼吸代谢,以提供维持植物生长发育以及抵抗外界胁迫所需的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伯利亚蓼 盐胁迫 双向电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