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脓毒症相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膈肌功能变化及其与院内死亡的关系
1
作者 古豫 李莹 +3 位作者 杨坤 田小雨 王永德 赵景成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5期2260-2264,2269,共6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相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膈肌功能变化及其与院内死亡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222例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作为ARDS组,222例未合并ARDS的脓毒症患者作为非ARDS组,72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 目的探讨脓毒症相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膈肌功能变化及其与院内死亡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222例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作为ARDS组,222例未合并ARDS的脓毒症患者作为非ARDS组,72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根据氧合指数将ARDS组患者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所有受试者均接受膈神经刺激测试、胸部B超检查评估膈肌功能,统计ARDS组患者院内死亡情况,收集相关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院内死亡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膈肌功能参数对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院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ARDS组颤搐性跨膈压(PdiTw)为(23.15±3.26)cmH_(2)O,低于非ARDS组的(30.12±1.26)cmH_(2)O和对照组的(35.62±2.16)cmH_(2)O,ARDS组吸气末膈肌厚度(DTei)为(1.32±0.23)mm,低于非ARDS组的(1.85±0.26)mm和对照组的(2.12±0.35)mm,ARDS组呼气末膈肌厚度(DTee)为(1.52±0.26)mm,低于非ARDS组的(2.36±0.30)mm和对照组的(2.54±0.51)mm,ARDS组膈肌增厚分数(DTF)为(16.32±2.95)%,低于非ARDS组的(32.15±6.26)%和对照组的(50.12±6.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PdiTw、DTei、DTee、DTF均低于中度组和轻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22例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死亡100例,存活122例。死亡组PdiTw、DTei、DTee、DTF均低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器官衰竭个数≥2个、高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是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PdiTw、DTF升高是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院内死亡的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diTw和DTF联合检测预测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院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为0.909。结论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存在明显膈肌功能障碍,并且与病情加重及院内死亡有关,PdiTw和DTF有望作为脓毒症相关ARDS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膈肌功能 院内死亡 颤搐性跨膈压 膈肌增厚分数 双颈前膈神经磁刺激
下载PDF
电刺激和磁波刺激法评价膈肌功能的比较 被引量:10
2
作者 郑则广 陈荣昌 +4 位作者 张秀燕 李寅环 黎毅敏 郑劲平 钟南山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目的 比较经皮双侧膈神经电刺激和颈部磁波刺激法评价膈肌功能的简便性及其诱发的电、磁刺激颤搐性跨膈压 [Pdi(t)e、Pdi(t)m]的差异。方法 对 13例正常人和 1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观察两种刺激方法的定位时间及其诱发的Pdi... 目的 比较经皮双侧膈神经电刺激和颈部磁波刺激法评价膈肌功能的简便性及其诱发的电、磁刺激颤搐性跨膈压 [Pdi(t)e、Pdi(t)m]的差异。方法 对 13例正常人和 1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观察两种刺激方法的定位时间及其诱发的Pdi(t)e和Pdi(t)m。结果  2 2例非机械通气者电刺激法的定位时间长于颈部磁波刺激法 (P <0 0 1) ;正常组的Pdi(t)m高于Pdi(t)e(P <0 0 1) ,但两者接近且明显相关 (r=0 92 ,P <0 0 1) ,COPD组的Pdi(t)m与Pdi(t)e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两组Pdi(t)m的变异系数均低于Pdi(t)e(P <0 0 5 )。结论 颈部磁波刺激法测定膈肌功能优越于电刺激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刺激 磁波刺激 膈肌功能 重度肺功能障碍 呼吸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机械通气撤机前膈肌收缩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王银燕 施荣华 +7 位作者 林志敏 陈思蓓 桑岭 黄勇波 毛璞 何为群 刘晓青 黎毅敏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23-426,共4页
目的使用颤触性跨膈压客观定量分析重症加强治疗病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机械通气撤机前的膈肌收缩功能,并与健康成年人对比。方法纳入2013年5月至2013年11月、2014年12月至2016年2月机械通气≥72 h,病情稳定,通过撤机筛查,拟行自主呼... 目的使用颤触性跨膈压客观定量分析重症加强治疗病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机械通气撤机前的膈肌收缩功能,并与健康成年人对比。方法纳入2013年5月至2013年11月、2014年12月至2016年2月机械通气≥72 h,病情稳定,通过撤机筛查,拟行自主呼吸实验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膈肌功能检测。同时检测10例健康成年人膈肌功能进行对照。两组研究对象均运用多功能食管电极管结合双颈前外侧膈神经磁刺激方法,检测颤触性跨膈压以评估膈肌收缩功能。结果共入选22例患者,其中2例经双颈前外侧膈神经磁刺激未能探测到颤触性跨膈压,其余20例患者颤触性跨膈压为(7.6±2.5)cm H2O。10例健康成年人颤触性跨膈压为(26.7±4.9)cm H2O,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机械通气撤机前颤触性跨膈压较健康人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膈肌功能 颤触性跨膈压 双侧前侧膈神经磁刺激
原文传递
新型多功能食管电极管和双颈前膈神经磁刺激评估机械通气患者膈肌功能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银燕 林志敏 +5 位作者 陈思蓓 黄勇波 毛璞 何为群 刘晓青 黎毅敏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348-352,共5页
目的监测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患者的膈肌功能。方法纳入2013年5月至2013年11月机械通气≥72 h、病情稳定、通过撤机筛查、拟行自主呼吸试验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运用新型多功能食管电极管结合双颈前外侧膈神经磁刺激(BAMPS),监测... 目的监测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患者的膈肌功能。方法纳入2013年5月至2013年11月机械通气≥72 h、病情稳定、通过撤机筛查、拟行自主呼吸试验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运用新型多功能食管电极管结合双颈前外侧膈神经磁刺激(BAMPS),监测膈神经传导时间(PNCT)、膈肌复合动作电位(CMAP)和颤触性跨膈压(TwPdi)。结果共入选14例患者,1例不能耐受磁刺激,2例无膈肌肌电信号,1例未刺激到膈神经,1例未获得有效颤触性跨膈压(PNCT、CMAP分别为7.2 ms、1.26 mV),9例取得完整检查数据的ICU机械通气患者PNCT、CMAP、TwPdi分别为(8.5±1.5)ms、(1.01±0.35)mV、(11.2±4.7)cm H2O。结论新型多功能食管电极管结合膈神经磁刺激可客观综合评估ICU患者的膈肌功能,但不是所有患者都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膈肌功能 双侧膈神经磁刺激 膈神经传导时间 膈肌复合动作 电位 颤触性跨膈压
原文传递
颤搐性跨膈压与肺容量的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满燕 朱顺平 +2 位作者 林健濂 谢育坤 郑则广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5-19,共5页
目的探讨颈部膈神经磁波刺激时,肺容量位对颤搐性跨膈压(Twitch transdiaphragmatic pressure,Pdi(t))的影响,确定膈肌最适初长时的肺容量位,从而为临床上评估COPD膈肌功能及合理确定肺减容术减容范围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观察7名健康成... 目的探讨颈部膈神经磁波刺激时,肺容量位对颤搐性跨膈压(Twitch transdiaphragmatic pressure,Pdi(t))的影响,确定膈肌最适初长时的肺容量位,从而为临床上评估COPD膈肌功能及合理确定肺减容术减容范围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观察7名健康成人在颈椎磁刺激时,不同肺容量(RV、FRC-1/2ERV、FRC、FRC+1/5IC、FRC+2/5IC、FRC+3/5I、FRC+4/5IC、TLC)位所诱发的Pdi(t)的变化。结果 Pdi(t)在RV位时最大(34.18±8.8)cmH2O,随着肺容量的增加而呈线性下降,在TLC位达到最低值(5.83±5.64)cmH2O。两者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31.17-0.26X[(Y为Pdi(t),单位cmH2O;X为肺容量,用%VC来标化;r=0.98,P<0.01)]。结论膈肌的最适初长位于RV,磁刺激膈神经所诱发的Pdi(t)最大,并随着肺容量位的增加而呈线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膈肌 颤搐性跨膈压 肺容量 磁刺激
下载PDF
膈神经传导时间在麻醉复苏中的应用
6
作者 郑则广 陈荣昌 +4 位作者 张秀燕 李寅环 黎毅敏 郑劲平 钟南山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41-543,共3页
目的 :探讨膈神经传导时间 (PNCT)在麻醉复苏过程中对膈肌功能的监测作用。方法 :对 8例手术病人观察全麻使用肌松药前后颤搐性跨膈压 (Pdi(t) )和PNCT的变化。结果 :8例手术病人在全麻前 :Pdi(t) 为 ( 2 3 .7±2 4)cmH2 O ,左、右... 目的 :探讨膈神经传导时间 (PNCT)在麻醉复苏过程中对膈肌功能的监测作用。方法 :对 8例手术病人观察全麻使用肌松药前后颤搐性跨膈压 (Pdi(t) )和PNCT的变化。结果 :8例手术病人在全麻前 :Pdi(t) 为 ( 2 3 .7±2 4)cmH2 O ,左、右侧PNCT分别为 ( 5 7± 1 3)ms和 ( 5 6± 0 9)ms ;全麻使用肌松药后 :Pdi(t) 下降到 ( 11 5± 3 4)cmH2 O(下降率 5 1 5 %,P <0 0 1) ,而左、右侧PNCT则分别延长为 ( 6 1± 1 3)ms和 ( 6 4± 0 6 )ms ,并随Pdi(t) 的恢复而逐步缩短。结论 :肌松药诱发膈肌无力和引起双侧PNCT延长 ,且PNCT随着Pdi(t) 的恢复而缩短 ;PNCT的测定有助于间接监测全麻使用肌松药期间膈肌肌力的动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膈神经传导时间 麻醉 复苏 应用 膈肌功能
下载PDF
膈肌功能测定及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7
作者 郑则广 陈荣昌 +4 位作者 张秀燕 李寅环 黎毅敏 郑劲平 钟南山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30-532,共3页
目的 比较最大跨膈压 (Pdimax)、最大口腔吸气压 (MIP)、最大吸鼻跨膈压 (Pdisniff)和颤搐性跨膈压(Pdi(t)ele)在评价膈肌功能中的差异及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中的应用。方法 对 13例正常者和 7例轻度与 7例重度COPD病人分别测... 目的 比较最大跨膈压 (Pdimax)、最大口腔吸气压 (MIP)、最大吸鼻跨膈压 (Pdisniff)和颤搐性跨膈压(Pdi(t)ele)在评价膈肌功能中的差异及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中的应用。方法 对 13例正常者和 7例轻度与 7例重度COPD病人分别测定Pdimax、MIP、Pdisniff和Pdi(t)ele。结果  (1)正常对照组的Pdimax、MIP、Pdisniff与轻度COPD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与重度COPD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分别为 :<0 0 1、0 0 5和 0 0 5 ) ;而正常对照组Pdi(t)ele均比轻度和重度COPD组的高 (P均 <0 0 1)差异显著。 (2 )Pdi(t)ele的个体内变异性在正常对照组中均比Pdimax、MIP、Pdisniff小 (P分别为 :<0 0 1、0 0 1和 0 0 5 ) ;在COPD组中 ,明显比Pdimax小 (P <0 0 1) ,而与MIP和Pdisniff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 (3)Pdi(t)ele与FEV1具有显著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Pdi(t)ele能更客观、更敏感地反映膈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膈肌功能测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应用 最大跨膈压 颤搐性跨膈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