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扭力梁后桥总成参数对整车转向特性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21
1
作者 王蠡 项党 +1 位作者 陈璟 吴磊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0-64,共5页
基于大量整车K&C特性试验数据和车辆定位参数测试数据,建立了整车模型,并通过CARSIM参数化仿真加以验证。在此基础上,运用正交试验设计,分别在时域和频域内分析了整车转向特性对后桥参数的影响,得到了扭力梁后桥参数对整车转向特性... 基于大量整车K&C特性试验数据和车辆定位参数测试数据,建立了整车模型,并通过CARSIM参数化仿真加以验证。在此基础上,运用正交试验设计,分别在时域和频域内分析了整车转向特性对后桥参数的影响,得到了扭力梁后桥参数对整车转向特性的贡献率,为整车开发早期的结构选择和后续的结构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力梁后桥 K&C特性 汽车转向性能 正交试验设计 贡献率
下载PDF
扭杆梁后桥结构轻量化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左曙光 阎礁 +1 位作者 靳晓雄 何扬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674-1678,共5页
建立了Passat轿车扭杆梁后桥的精确有限元分析模型;提出以安全系数、静扭转刚度和一阶固有模态为轻量化分析的性能评价指标;利用三种材料,分别对提出的三种优化结构形式后桥方案进行轻量化优化分析,最后从性能指标、制造工艺、材料成本... 建立了Passat轿车扭杆梁后桥的精确有限元分析模型;提出以安全系数、静扭转刚度和一阶固有模态为轻量化分析的性能评价指标;利用三种材料,分别对提出的三种优化结构形式后桥方案进行轻量化优化分析,最后从性能指标、制造工艺、材料成本及减重效果几个方面综合分析出一种最优轻量化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杆梁后桥 轻量化 有限元 优化设计
下载PDF
基于台架试验的扭转梁后桥刚度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军 郑松林 +3 位作者 冯金芝 金晓春 林阳 张启涛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57-59,共3页
扭转梁后桥的线刚度和角刚度是影响汽车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的两个重要因素。以某轿车扭转梁后桥AP35为例,在台架试验基础上,采用数学建模法分析扭转梁后桥的角刚度,为类似产品的改进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扭转梁后桥 线刚度 角刚度 台架试验
下载PDF
基于试验与仿真的扭转梁式后桥模态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周鋐 刘浩 +1 位作者 吴亚波 范昊天 《机电一体化》 2014年第9期8-12,共5页
为了获取扭转梁式后桥的模态参数,首先对后桥进行了试验模态分析,试验采取单点激振、多点拾振方法,使用PloyMax算法进行模态定阶。然后在hypermesh中完成了后桥有限元分析,并对比试验结果验证了有限元模型。接着分析了后桥模态应变能较... 为了获取扭转梁式后桥的模态参数,首先对后桥进行了试验模态分析,试验采取单点激振、多点拾振方法,使用PloyMax算法进行模态定阶。然后在hypermesh中完成了后桥有限元分析,并对比试验结果验证了有限元模型。接着分析了后桥模态应变能较大的位置,快速准确地找到模态优化的目标对象,对扭转梁本体和加强筋两个关键部件进行了加强,提高了后桥局部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转梁式后桥 试验 HYPERMESH 模态应变能
下载PDF
扭转梁剪切中心与侧倾中心关系的一种确定方法及验证 被引量:1
5
作者 郑松林 秦晓 +1 位作者 王成龙 高大威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6-39,共4页
应用图解法建立了扭转梁后桥横梁剪切中心与悬架瞬时侧倾中心的几何关系,推导出了悬架瞬时侧倾中心与扭转梁后桥剪切中心及各硬点位置关系的公式。采用上述公式,根据悬架瞬时侧倾中心的要求和各硬点位置,可以较快速确定扭转梁后桥剪切... 应用图解法建立了扭转梁后桥横梁剪切中心与悬架瞬时侧倾中心的几何关系,推导出了悬架瞬时侧倾中心与扭转梁后桥剪切中心及各硬点位置关系的公式。采用上述公式,根据悬架瞬时侧倾中心的要求和各硬点位置,可以较快速确定扭转梁后桥剪切中心的合理位置。利用CAE仿真验证了公式的准确性;选取两款不同车型的扭转梁后悬架进行试验验证,也验证了公式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转梁后桥 剪切中心 侧倾中心 几何关系
下载PDF
某车型扭转梁后桥疲劳问题优化
6
作者 王圆 耿彪旗 《汽车零部件》 2021年第6期69-73,共5页
扭转梁后桥由于其受力复杂,在满足整车刚度柔度以及强度工况的条件下,尤其容易出现局部的疲劳失效问题。在遇到疲劳失效的问题时,往往由于各载荷的综合作用需要平衡的问题导致处理起来比较棘手。针对扭转梁后桥疲劳开裂的问题,即后桥在... 扭转梁后桥由于其受力复杂,在满足整车刚度柔度以及强度工况的条件下,尤其容易出现局部的疲劳失效问题。在遇到疲劳失效的问题时,往往由于各载荷的综合作用需要平衡的问题导致处理起来比较棘手。针对扭转梁后桥疲劳开裂的问题,即后桥在后悬12通道试验中178%(目标100%不开裂,200%不断裂)发现裂纹已经很长,无法继续进行试验。介绍了该疲劳失效的分析思路和改进方案的确定与验证。通过对失效模式的进一步分析以及不同工况对该热点的影响分析,对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及相应的单通道载荷试验验证,单通道验证有效后又进行多通道试验验证,最终解决了该疲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转梁后桥 疲劳 单通道试验 多通道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