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螺旋缠绕双联管深冷换热器及其检修技术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卫民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5-39,共5页
从原理和结构入手,介绍了化工领域气体深冷分离过程的核心设备———螺旋缠绕双联管深冷换热器的技术参数、结构及特点,详细阐述了泄漏的检修技术。
关键词 螺旋缠绕 双联管 深冷 换热器 检修
下载PDF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twin-tube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 therm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nd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被引量:1
2
作者 Yuewei Yu Leilei Zhao +1 位作者 Changcheng Zhou Lin Y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ling, Simulation, and Scientific Computing》 EI 2020年第2期49-68,共20页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sensitivity of the thermophysical and structural parameters to the therm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win-tube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s,based on the bench test,a method for calculating the tim...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sensitivity of the thermophysical and structural parameters to the therm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win-tube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s,based on the bench test,a method for calculating the time-varying rate of the external work on the shock absorber oil is proposed.And then,a thermodynamic model of the twin-tube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 is established by using the basic thermodynamic principles.By analyzing the influence of each parameter on the therm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hock absorber,it can be seen that,the radius of the working cylinder outer wall has the greatest influence on the temperature rise of the shock absorber,followed by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the oil,the height of the oil,the heat transfer length of the cylinder barrel,the radius of the oil storage cylinder outer wall,the emissivity of the oil storage cylinder outer wall,the height of the nitrogen,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the nitrogen,the specific heat capacity of the oil,the density of the oil,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the cylinder,and the mass of the working oil.The kinematic viscosity of the oil has the least influence on the temperature rise of the shock absorber.The research can provide an effective theoretical guidance and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of the twin-tube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n-tube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 thermodynamic model therm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influencing factors sensitivity analysis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原文传递
带有双下料管的随流孕育装置
3
作者 段华荣 雷萍 +2 位作者 尹德秀 王治军 刘文化 《铸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26-829,共4页
介绍一种带有双下料管的随流孕育装置,不仅可对浇注铸件时的随流孕育给料过程实施在线检控,保证所需给料精度,而且可满足在双工位倾转式浇注机的两个浇注工位上实施随流孕育的需要,与目前在该机上配置的两台带有单下料管的随流孕育装置... 介绍一种带有双下料管的随流孕育装置,不仅可对浇注铸件时的随流孕育给料过程实施在线检控,保证所需给料精度,而且可满足在双工位倾转式浇注机的两个浇注工位上实施随流孕育的需要,与目前在该机上配置的两台带有单下料管的随流孕育装置相比,具有装置购置成本低和装置利用率高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下料管 随流孕育装置 设计
下载PDF
双孔平行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地表沉降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36
4
作者 邱明明 杨果林 +2 位作者 吴镇清 姜安龙 林宇亮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6-105,共10页
盾构法施工中不可避免地会对周围地层产生扰动影响,故加强盾构施工变形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以某城市地铁盾构隧道工程为研究背景,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双孔平行隧道施工地表沉降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提出了改进的双线隧... 盾构法施工中不可避免地会对周围地层产生扰动影响,故加强盾构施工变形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以某城市地铁盾构隧道工程为研究背景,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双孔平行隧道施工地表沉降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提出了改进的双线隧道地表沉降预测方法,并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隧道间距越大,形成"W"形沉降曲线特征越明显;隧道埋深越小,沉降曲线由"V"形向"W"形转变所需的隧道间距L越小;土质条件越好,地层扰动影响范围越小,"W"形沉降槽特征也越显著;采用C=L/2i来描述双线平行隧道地表沉降分布特征是可行的,随C值增大地表沉降曲线分布由"V"形—"锅底"形—"W"形发展,"W"形非对称性分布特征与隧道相对间距有关;由本文提出的双线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计算公式计算出的地表沉降预测值与实测沉降曲线吻合较好,可用于双线隧道施工地表沉降变形预测,对盾构隧道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孔平行隧道 地表沉降 计算方法 数值试验 城市地铁
下载PDF
双线地铁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分析及施工控制 被引量:25
5
作者 鞠鑫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0-125,139,共7页
为了研究双线隧道盾构施工对周围土体的扰动规律及其控制措施,在讨论双孔平行隧道地表沉降计算公式在厦门地铁某区间隧道适用性的基础上,采用双孔平行隧道地表沉降计算公式、数值模拟及现场监测3种方法,揭示双线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引起的... 为了研究双线隧道盾构施工对周围土体的扰动规律及其控制措施,在讨论双孔平行隧道地表沉降计算公式在厦门地铁某区间隧道适用性的基础上,采用双孔平行隧道地表沉降计算公式、数值模拟及现场监测3种方法,揭示双线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分布规律和地表动态变形特性,分析影响地表沉降的施工控制参数的效果。结果表明:(1)双孔平行隧道地表沉降计算公式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双线隧道盾构施工完成后,地表形成非对称的'W'形沉降槽;(2)地表沉降本质上是盾构施工引起的土体损失累积造成的,在开挖面到达目标面时,实测地表沉降达到最终沉降值的45%;(3)设置合理的同步注浆、土舱压力和推进速度参数,可以有效控制地表沉降,建议增加同步注浆量作为控制地表沉降的首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双孔平行隧道 地表沉降 现场监测 数值模拟 沉降控制
下载PDF
关角隧道单车道无轨斜井施工方案优化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志平 李永生 《隧道建设》 2010年第1期53-57,共5页
针对关角隧道XGZHQ5-2标段单车道无轨斜井施工进度滞后的现状及其施工中遇到的难题,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和经验总结,采取双联进洞、中隔板通风、皮带机运输等方式对施工方案进行切实可行的优化,同时加强项目管理,有效地缓减了工期压力,为... 针对关角隧道XGZHQ5-2标段单车道无轨斜井施工进度滞后的现状及其施工中遇到的难题,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和经验总结,采取双联进洞、中隔板通风、皮带机运输等方式对施工方案进行切实可行的优化,同时加强项目管理,有效地缓减了工期压力,为关角隧道现场施工提供指导,为类似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轨运输 斜井 双联进洞 中隔板通风 皮带机运输 方案优化
下载PDF
双连拱隧道开挖整体性态三维数值仿真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翁其能 袁勇 +1 位作者 杜国平 杜小平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2006年第1期96-100,共5页
双连拱隧道的整体稳定性及衬砌的稳定性都要比单拱隧道差,其整体开挖力学性态也较为复杂;作者就不同开挖断面组合,并考虑非理想化施工影响条件下的连拱隧道整体性态进行了分析;分析采用三维拉格朗日元法(Lagrange)进行。就计算围岩、结... 双连拱隧道的整体稳定性及衬砌的稳定性都要比单拱隧道差,其整体开挖力学性态也较为复杂;作者就不同开挖断面组合,并考虑非理想化施工影响条件下的连拱隧道整体性态进行了分析;分析采用三维拉格朗日元法(Lagrange)进行。就计算围岩、结构应力、位移及锚杆作用力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应结论。结论对连拱隧道设计和施工具有科学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连拱隧道 拉格朗日元法 整体性态 位移 应力
下载PDF
天津地铁6号线双线平行盾构隧道施工间隔对地表土体变形影响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张社荣 于茂 +1 位作者 杜晓喻 娄雨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89-996,共8页
研究双线盾构隧道在不同施工间隔下施工时地表的变形规律,对控制地表整体变形及不均匀变形十分重要。依托天津地铁6号线双线盾构隧道下穿天津西站站场实际工程实例,以铁路线设施的关键变形控制指标为评判依据,研究盾构左右线不同施工间... 研究双线盾构隧道在不同施工间隔下施工时地表的变形规律,对控制地表整体变形及不均匀变形十分重要。依托天津地铁6号线双线盾构隧道下穿天津西站站场实际工程实例,以铁路线设施的关键变形控制指标为评判依据,研究盾构左右线不同施工间隔下的地表变形分布特性,对比分析间隔距离与地表沉降和不均匀沉降的关系,为双线盾构隧道工程选择合适的施工间隔提供依据,以保证工程安全及地表铁路设施的正常运行。结果表明,不同施工间隔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掘进过程对地表土体变形的扰动程度及扰动范围的明显差异:对于地表沉降变形而言,施工间隔越小,掌子面处地表土体沉降越快,且左线完全先行时,地表土体的纵向变形范围约为20 m,相较两洞同时施工时变形范围减小约25 m;对于地表不均匀变形而言,左线完全先行施工条件下,地表轨向变形、水平变形、轨距变形最大分别约为1、0.6、0.2 mm,相较两洞同时施工时分别减小0.8、0.2、0.15 mm。因此,对于双线盾构隧道而言,两洞同时施工时最不利于地表变形的控制,而一条隧道完全先行掘进的方案最有利于地表变形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地铁 盾构隧道 双线隧道 施工间隔 地表变形规律 数值仿真
下载PDF
双洞密贴顶管法装配式地铁车站建造方案及其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陈湘生 王雷 +3 位作者 阳文胜 苏栋 吴永照 刘树亚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89-1098,共10页
为解决采用较小断面的矩形顶管施工大断面装配式地铁车站的难题,以深圳市轨道交通12号线沙三站为工程背景,对双洞密贴顶管法装配式地铁车站建造方案及其力学性能开展研究。首先,介绍该新工法的设计理念及总体方案,包括车站断面分割、结... 为解决采用较小断面的矩形顶管施工大断面装配式地铁车站的难题,以深圳市轨道交通12号线沙三站为工程背景,对双洞密贴顶管法装配式地铁车站建造方案及其力学性能开展研究。首先,介绍该新工法的设计理念及总体方案,包括车站断面分割、结构转换及施工工序等,结合新型结构体系特点,提出双洞车站子结构向整体车站结构转换的竖向、横向受力体系转换方法,并对相应的施工工序进行介绍;然后,介绍顶管法装配式地铁车站结构的管节分块、接头和结构防水体系等方面的设计;最后,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基于荷载-结构法的车站结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施工过程中车站结构的弯矩变化规律。研究表明:1)车站左、右洞子结构在各施工工况下弯矩峰值变化不大,说明了施工工序设计的合理性;2)由于左、右洞子结构接头位置的非对称设计和施工时边界条件的不同,其弯矩具有较大的差异,设计时需注意对控制截面的校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洞密贴矩形顶管 装配式地铁车站 接头 结构设计 结构转换 防水设计 受力分析
下载PDF
单斜井双正洞施工通风技术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肖元平 杨立新 《隧道建设》 2012年第3期296-301,共6页
为解决斜井进入正洞以后通风难度大,通风效果较差的难题,引入了单斜井双正洞射流通风技术。重点介绍此新型技术的原理,斜井压入式通风模式和斜井抽出式通风模式,并对2种模式进行了对比。通过对风机选型及风机和风管的配套选型进行理论计... 为解决斜井进入正洞以后通风难度大,通风效果较差的难题,引入了单斜井双正洞射流通风技术。重点介绍此新型技术的原理,斜井压入式通风模式和斜井抽出式通风模式,并对2种模式进行了对比。通过对风机选型及风机和风管的配套选型进行理论计算,说明了这种新型通风模式的科学性,通过在包家山隧道3#斜井的应用,进一步验证了这种单斜井双正洞射流通风技术的可行性,爆破15 min后CO和NO2的浓度都在国家标准控制之内。单斜井双正洞射流通风这项新型射流通风技术,摒弃了过去一直将射流通风技术仅仅应用于平行双洞的惯例,成功解决了由斜井进入正洞多工作面同时施工的通风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单斜井双正洞射流通风 风机风管 配套选型
下载PDF
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双管火炮耦合发射动力学仿真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军荣 何永 米粮川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39-443,共5页
该文应用ADAMS和MATLAB两大软件平台,建立了某双管火炮的虚拟样机联合仿真模型,并进行了双管耦合发射动力学联合仿真。通过分析,提出了双管延时击发的最佳时间间隔,使大口径双管火炮在发射时避免出现两发弹同时出炮口受到空气动力干扰... 该文应用ADAMS和MATLAB两大软件平台,建立了某双管火炮的虚拟样机联合仿真模型,并进行了双管耦合发射动力学联合仿真。通过分析,提出了双管延时击发的最佳时间间隔,使大口径双管火炮在发射时避免出现两发弹同时出炮口受到空气动力干扰、两个后坐阻力的峰值叠加、底盘产生较大的偏转及滚翻等问题,为提高大口径双管火炮的射速及稳定性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技术途径,为物理样机的研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样机技术 双管火炮 耦合发射 联合仿真 动力学分析
下载PDF
双筒式液压减振器节流孔气穴现象和噪声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安成光 曹阳 张建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97-304,共8页
以道路试验和台架试验为依据,研究双筒液压减振器的异响机制和降噪措施,用AMESim软件对减振器节流孔、膜片阀门和弹簧阀门等建立了流体动力学模型,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验证.通过数值模拟和阻尼参数影响分析,确定了节流气穴现象在压缩和... 以道路试验和台架试验为依据,研究双筒液压减振器的异响机制和降噪措施,用AMESim软件对减振器节流孔、膜片阀门和弹簧阀门等建立了流体动力学模型,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验证.通过数值模拟和阻尼参数影响分析,确定了节流气穴现象在压缩和复原行程出现的状态,并且得到了节流气穴现象和活塞杆异常振动与节流孔和充气压力的关系.为降低减振器异常振动噪声,进一步提出了在保证减振器外特性的条件下进行异响清除的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筒式液压减振器 气穴现象 振动噪声
下载PDF
小净距隧道下穿薄层采空区引起的地层移动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雪金 方勇 +1 位作者 杨斌 刘书斌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0-107,共8页
小净距隧道下穿采空区地层施工时,相邻隧道的施工扰动会出现叠加,严重影响采空区地层的稳定性。文章开展了小净距隧道下穿采空区地层施工的室内相似模型试验,对施工过程中围岩及采空区的沉降进行了监测。试验考虑了采空区倾角为15... 小净距隧道下穿采空区地层施工时,相邻隧道的施工扰动会出现叠加,严重影响采空区地层的稳定性。文章开展了小净距隧道下穿采空区地层施工的室内相似模型试验,对施工过程中围岩及采空区的沉降进行了监测。试验考虑了采空区倾角为15°和25°两种情况,通过控制岩块抗压强度和孔隙度两个指标,实现了采空区地层离散性的模拟以及模型与原型的相似。结果表明:采空区地层在左、右洞及中岩墙上方有3处沉降极值点,其中先行洞上方沉降最大;倾角越大,采空区地层沉降越大、沉降范围越广;小净距隧道开挖引起的最大沉降较单洞高35%-74%,且先行洞开挖对后行洞上方采空区地层沉降的影响小于后行洞开挖对先行洞上方采空区地层沉降的影响;采空区地层沉降过程可分为6个阶段,其中左、右洞开挖面通过时沉降发展较快。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为了避免后行洞开挖时扰动范围的扩大,后行洞开挖宜在先行洞开挖引起的采空区地层沉降稳定或二次衬砌施作后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采空区 小净距隧道 模型试验 地层移动
下载PDF
盘形缝隙式双筒MRD阻尼力模型与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洪涛 张进秋 +1 位作者 毕占东 刘义乐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139-144,共6页
设计出一种基于被动式双筒液压减振器的盘形缝隙式双筒磁流变液减振器(Magneto-rheological fluid damper,MRD),并根据牛顿流体在平行圆盘缝隙间流动的层流模型和磁流变液(Magneto-rheological fluid,MRF)的Bingham本构关系,推导出盘形... 设计出一种基于被动式双筒液压减振器的盘形缝隙式双筒磁流变液减振器(Magneto-rheological fluid damper,MRD),并根据牛顿流体在平行圆盘缝隙间流动的层流模型和磁流变液(Magneto-rheological fluid,MRF)的Bingham本构关系,推导出盘形缝隙式双筒MRD的阻尼力计算模型。提出衡量MRD性能的最重要参数之一阻尼力可调倍数的定义,依据力学模型推导出其计算公式。对公式中影响MRD的阻尼力可调倍数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在零磁场强时阻尼力不变的情况下提高阻尼力可调倍数的途径。对设计的盘形缝隙式双筒MRD进行台架试验,验证了所推导的力学模型的准确性。通过对三种不同缝隙高度的MRD的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阻尼可调系数随盘形缝隙高度的变化关系。分析不同电流下低温MRD随着液体温度的升高对可调阻尼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盘形缝隙 双筒磁流变液减振器 阻尼力模型
下载PDF
盾构法双管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预测及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晏莉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19-427,共9页
盾构法双管隧道施工产生的地表沉降预测方法按照不同的分析原理,可归纳为半经验分析法、理论分析法和数值分析法。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搜集国内外41条双管盾构隧道工程的地表沉降实测曲线,通过对曲线分布形态及其成因的分析以及地... 盾构法双管隧道施工产生的地表沉降预测方法按照不同的分析原理,可归纳为半经验分析法、理论分析法和数值分析法。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搜集国内外41条双管盾构隧道工程的地表沉降实测曲线,通过对曲线分布形态及其成因的分析以及地表最大沉降值数据的归纳整理,总结了双管隧道施工地表沉降分布的3大特点,即:1)地表沉降曲线主要呈现"单峰"和"双峰"2种形态,双管隧道间距及埋深是决定曲线形态的重要因素;2)影响地表沉降曲线形态的因素主要为地质和环境因素以及施工因素;3)地表最大沉降值与隧道埋深、双管隧道的间距、地层条件以及采用的盾构方法等均有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双管并行隧道 地表沉降 现场量测
下载PDF
合肥膨胀土地层浅埋双洞地铁隧道施工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炜韬 董宇苍 +2 位作者 方霖 于丽 舒东利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1-198,共8页
为分析膨胀土特殊地层对双洞地铁隧道结构的影响,并对浅埋双洞地铁隧道施工参数进行优化研究,提出运用FLAC3D热力场-应力场耦合方法,利用标定设置热膨胀系数等效模拟膨胀土地层吸水膨胀、失水收缩过程。研究结果表明:1)数值模拟结果经... 为分析膨胀土特殊地层对双洞地铁隧道结构的影响,并对浅埋双洞地铁隧道施工参数进行优化研究,提出运用FLAC3D热力场-应力场耦合方法,利用标定设置热膨胀系数等效模拟膨胀土地层吸水膨胀、失水收缩过程。研究结果表明:1)数值模拟结果经与现场实测值对比验证,该方法正确、合理;2)当两隧道净距大于1.5倍洞径时,最大地表沉降值为28.82 mm,衬砌结构内力增量小于20%,双洞中柱围岩塑性区不贯通;3)当双洞掌子面距离大于40 m时,最大地表沉降值小于30 mm,拱顶沉降增量小于10%;当双洞掌子面距离大于30 m时,双洞隧道中柱围岩塑性区不贯通;4)建议双洞地铁隧道净距大于1.5倍洞径、双洞掌子面距离大于4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浅埋暗挖 双洞地铁隧道 热力场-应力场耦合 隧道净距 掌子面距离
下载PDF
单向阀式汽车磁流变减振器磁路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6
17
作者 贾永枢 周孔亢 +1 位作者 翁茂荣 徐兴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45-350,401,共6页
针对汽车双筒磁流变减振器工作出现的外特性畸变现象,在传统磁流变减振器活塞结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具有流通孔和单向阀、非旋转体的新型电磁活塞,并分析了活塞磁路的理论计算方法。根据单向阀式活塞的非旋转体特点,应用Ansys有限元分... 针对汽车双筒磁流变减振器工作出现的外特性畸变现象,在传统磁流变减振器活塞结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具有流通孔和单向阀、非旋转体的新型电磁活塞,并分析了活塞磁路的理论计算方法。根据单向阀式活塞的非旋转体特点,应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基于单元边法的Solid117单元建立1/4三维有限元磁路仿真模型,进行三维静态磁场分析。设计制造了新型电磁活塞,应用特斯拉计进行活塞阻尼通道的磁路试验,对比磁路的三维仿真,理论计算与试验数据基本吻合,表明新型活塞磁路的三维仿真与理论计算是正确的。按照某款汽车技术要求设计加工了磁流变减振器,进行了阻尼特性试验,结果显示,示功曲线非常饱满,有效地消除了外特性畸变,表明设计的单向阀式电磁活塞是可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有限元 磁路 单向阀 双筒磁流变减振器
下载PDF
新场特长公路隧道双洞互补式通风方案设计 被引量:6
18
作者 姜同虎 沈洪波 汪光裕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334-339,共6页
新场隧道为特长公路隧道,采用单向坡,左、右线需风量差异明显。针对新场隧道右线通风负荷过大的情况,提出双洞互补式通风方案,即增设横向换气风道,将左、右线隧道形成网络通风系统,利用左线中富余的新鲜风稀释右线中的污染空气,使左、... 新场隧道为特长公路隧道,采用单向坡,左、右线需风量差异明显。针对新场隧道右线通风负荷过大的情况,提出双洞互补式通风方案,即增设横向换气风道,将左、右线隧道形成网络通风系统,利用左线中富余的新鲜风稀释右线中的污染空气,使左、右线隧道内空气质量均满足规范标准。根据新场隧道工程情况,通过方案比选,对双洞互补式通风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进行研究,并对新场隧道双洞互补式通风方案进行设计。结果表明:新场隧道采用双洞互补式通风方案可以在保证隧道内通风需求的前提下,取消斜竖井以及地下风机房等设施的设置,以较小的初期投资和后期运营管理费用,完善通风系统功能并提高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长公路隧道 双洞互补式通风 横向换气风道 通风方案
下载PDF
瓦斯隧道有害气体运移规律及通风方案优化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润双 《铁道建筑技术》 2022年第2期117-121,共5页
本文基于现场测试和数值模拟对隧道整体双洞互补式通风条件下瓦斯扩散规律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1)瓦斯隧道爆破施工主要产物浓度峰值从掌子面向隧道洞口方向逐渐减小。(2)风速变化梯度随风管附壁程度的增加、距工作面距离的降低... 本文基于现场测试和数值模拟对隧道整体双洞互补式通风条件下瓦斯扩散规律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1)瓦斯隧道爆破施工主要产物浓度峰值从掌子面向隧道洞口方向逐渐减小。(2)风速变化梯度随风管附壁程度的增加、距工作面距离的降低而显著提升;另外,局部压力损失会随着风管管口距工作面距离的缩小而增大。(3)在隧道掌子面附近区域瓦斯浓度变化最为显著,且射流区瓦斯浓度相较于回流区要低。本文研究成果可为瓦斯隧道施工通风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隧道 双洞互补式通风 运移规律 监测 数值分析 通风方案优化
下载PDF
特长公路隧道通风方式探讨 被引量:5
20
作者 肖尧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8期97-100,共4页
特长公路隧道通风方式的选择不仅关系到隧道造价、建成后隧道运营费用,还必将影响隧道内司乘人员的心理和生理感受,而且与隧道的防火救灾直接相关;介绍了目前隧道的3种通风方式——-纵向式通风、半横向式通风和横向式通风,重点结合特长... 特长公路隧道通风方式的选择不仅关系到隧道造价、建成后隧道运营费用,还必将影响隧道内司乘人员的心理和生理感受,而且与隧道的防火救灾直接相关;介绍了目前隧道的3种通风方式——-纵向式通风、半横向式通风和横向式通风,重点结合特长隧道的特点探讨了隧道通风方式,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风方式 特长公路隧道 纵向式通风 双洞互补式网络通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