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气门汽油机气道内二次燃油喷射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裴普成 刘书亮 范永健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3-56,共4页
在汽油机低压供油的前提下,提出了“气道内二次燃油喷射”的概念,用于优化缸内混合气的分布, 消除传统单次喷油分层燃烧所存在的弊端。在发动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内,第1次喷射的燃油在缸内形成 均质稀混合气,第2次喷射的燃油将火花... 在汽油机低压供油的前提下,提出了“气道内二次燃油喷射”的概念,用于优化缸内混合气的分布, 消除传统单次喷油分层燃烧所存在的弊端。在发动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内,第1次喷射的燃油在缸内形成 均质稀混合气,第2次喷射的燃油将火花塞周围适当加浓。在自行设计的五气门汽油机上所进行的初步 试验证明:与普通稀燃单次喷油方式相比,这种新喷油方式能够提高发动机稀燃能力2个空燃比单位, 具有显著降低燃油消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气门汽油机 稀燃 燃油喷射 二次喷油 车用
下载PDF
两次喷射柴油喷雾特性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卓卓 毛立伟 苏万华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1-36,共6页
利用复合激光诱导荧光技术,在定容燃烧弹内,对单次喷射和两次喷射时柴油喷雾发展过程及喷雾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喷雾发展伴随液滴蒸发和气体卷吸的相互竞争.喷雾发展初期气液相同时形成,液滴蒸发速率较小,气相大部分位于Φ<2区间... 利用复合激光诱导荧光技术,在定容燃烧弹内,对单次喷射和两次喷射时柴油喷雾发展过程及喷雾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喷雾发展伴随液滴蒸发和气体卷吸的相互竞争.喷雾发展初期气液相同时形成,液滴蒸发速率较小,气相大部分位于Φ<2区间.喷雾发展中期蒸发速率逐渐升高,喷雾内部形成Φ>2的过浓区.喷雾充分发展后气体卷吸占主导,过浓区减小.两次喷射时,停喷间隙可促进油气混合,降低过浓混合气的质量分数,从而改善碳烟排放;另一方面,两次喷射影响油气空间分布,减小喷雾前锋油气堆积,使过浓混合气与稀混合气燃烧区相分离,有效抑制碳烟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次喷射 当量比分布 喷雾发展 复合激光诱导荧光
下载PDF
二次喷油过程对稀燃汽油机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德新 冯洪庆 +4 位作者 刘书亮 王天友 于吉超 裴元江 刘文胜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33-336,共4页
利用气道内燃油二次喷射技术可以在气缸内形成准均质稀混合气,改善汽油机稀薄燃烧过程。在一台4缸16气门发动机上,利用自主开发的电控系统,固定两次喷油总量,改变两次喷油比例和二次喷油时刻等参数,可以实现对二次喷油过程的优化,改善... 利用气道内燃油二次喷射技术可以在气缸内形成准均质稀混合气,改善汽油机稀薄燃烧过程。在一台4缸16气门发动机上,利用自主开发的电控系统,固定两次喷油总量,改变两次喷油比例和二次喷油时刻等参数,可以实现对二次喷油过程的优化,改善混合气形成,从而改善燃烧过程,扩大稀燃极限。采用不同喷油比例,在不同空燃比时实现的节油率为7 7%~19 2%。空燃比越大,二次喷油比例对燃油经济性的改善越明显。选择合适的二次喷油时刻,在气流运动的作用下,有助于对火花塞附近区域混合气进行有效加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燃汽油机 二次喷油 准均质稀薄燃烧 稀混合气
下载PDF
稀燃汽油机二次喷油电控系统开发
4
作者 程宏美 林跃 《天津汽车》 2007年第3期9-11,共3页
根据发动机稀薄燃烧的要求,采用16位单片机MC9S12XDP512微控制器,利用其增强型输入捕捉输出比较定时器,自主开发出电控系统。采用稀燃、快燃(滚流)、推迟点火和二次喷油的可控燃烧方案,改变二次喷油比例和二次喷油时刻等参数,实现二次... 根据发动机稀薄燃烧的要求,采用16位单片机MC9S12XDP512微控制器,利用其增强型输入捕捉输出比较定时器,自主开发出电控系统。采用稀燃、快燃(滚流)、推迟点火和二次喷油的可控燃烧方案,改变二次喷油比例和二次喷油时刻等参数,实现二次喷油过程的优化,在气流运动的作用下,实现了发动机稀薄燃烧复杂时序控制,明显改善燃烧过程。在稀薄燃烧发动机典型工况下,空燃比越大,二次喷油比例对燃油经济性的改善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薄燃烧 电控系统 二次喷油 燃油经济性
下载PDF
两次喷油 被引量:2
5
作者 刘书亮 范永健 《小型内燃机》 1999年第1期14-18,30,共6页
本文在论述普通分层燃烧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两次喷油技术来组织进气道喷射式汽油机稀混合气燃烧的新概念,即将每循环所需的燃油量分作两部分在不同时刻喷射;一部分为在丙形成均质混合气提供条件;另一部分为保证着火而在缸内气流... 本文在论述普通分层燃烧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两次喷油技术来组织进气道喷射式汽油机稀混合气燃烧的新概念,即将每循环所需的燃油量分作两部分在不同时刻喷射;一部分为在丙形成均质混合气提供条件;另一部分为保证着火而在缸内气流的配合下,将火花塞周围的混合气加浓。这样既可调节火花塞附近的混合气浓度,又可调节大空间的稀混合气浓度,从而避免了普通分层燃烧中常见的因分层度过高而带来的诸多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 两次喷油 气道喷射 稀燃 混合气燃烧
下载PDF
二次燃油喷射对摩托车汽油机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马宗正 程勇 +1 位作者 纪少波 杨永广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2-75,80,共5页
利用发动机台架试验,对二次燃油喷射技术在摩托车汽油机上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进气道喷射式摩托车汽油机存在附壁油膜以液体形式进入气缸的现象。发动机性能与附壁油膜挥发量有直接关系,节气门开度较小时,喷油时刻推迟将导致附... 利用发动机台架试验,对二次燃油喷射技术在摩托车汽油机上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进气道喷射式摩托车汽油机存在附壁油膜以液体形式进入气缸的现象。发动机性能与附壁油膜挥发量有直接关系,节气门开度较小时,喷油时刻推迟将导致附壁油膜挥发时间变短,从而减少附壁油膜挥发量,使发动机的功率下降、排放恶化;节气门开度较大时,机体温度较高、进气流速较大,改变喷油时刻对发动机动力及排放性能基本无影响;膨胀冲程喷射燃油所占比例较大时,附壁油膜挥发量较大,发动机动力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摩托车汽油机 二次燃油喷射 附壁油膜 发动机性能
下载PDF
可变涡流对稀燃二次喷油火花点燃式发动机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伍权 李建文 +1 位作者 赵新顺 刘书亮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17-220,共4页
主要研究了火花点燃式发动机采用二次喷油技术实现稀薄燃烧时,可变涡流对燃油经济性的影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负荷和涡流比较大时,采用较小的二次喷油比例可获得较好的燃油经济性。而在缸内不存在涡流运动时,则须采用较大的二次喷油... 主要研究了火花点燃式发动机采用二次喷油技术实现稀薄燃烧时,可变涡流对燃油经济性的影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负荷和涡流比较大时,采用较小的二次喷油比例可获得较好的燃油经济性。而在缸内不存在涡流运动时,则须采用较大的二次喷油比例才能获得较好的燃油经济性。在缸内气体存在一定强度的涡流运动时,发动机的比油耗随二次喷油正时的变化呈波动状变化;当涡流比为0时,喷油正时对发动机油耗率的影响则与有涡流运动存在时的情况明显不同。这说明涡流运动对二次喷油在缸内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燃式发动机 二次喷油 稀薄燃烧 可变涡流 燃油经济性
下载PDF
TJ376Q二气门汽油机准均质稀混合气燃烧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书亮 肖浩栋 +2 位作者 刘德新 许振忠 李玉峰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90-195,共6页
本文对夏利TJ376Q汽油机进气系统进行了改造,大大提高了涡流和滚流比。强化空气运动的结果有利于组织燃料在缸内的浓度分布,从而为在二气门汽油机上实现稀薄燃烧打下基础;原发动机化油器式供油系统被改为电控气道内燃油喷射系统。在此... 本文对夏利TJ376Q汽油机进气系统进行了改造,大大提高了涡流和滚流比。强化空气运动的结果有利于组织燃料在缸内的浓度分布,从而为在二气门汽油机上实现稀薄燃烧打下基础;原发动机化油器式供油系统被改为电控气道内燃油喷射系统。在此基础上,采用了两次燃油喷射技术**。通过对这两次喷油时刻、喷油量的分别调节,在缸内形成精细分层的混合气即所谓准均质混合气,从而优化了油耗和排放指标,成功地在产品二气门汽油机上实现了稀薄燃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薄燃烧 两次喷油 准均质混合气 二气门汽油机 汽车 夏利汽车 进气系统
下载PDF
二次喷油对点燃式可变滚流进气发动机稀燃影响的研究Stu
9
作者 刘伍权 刘书亮 +1 位作者 许洪军 李建文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45-350,共6页
利用二次喷油稀燃实验系统研究了二次喷油对可变滚流进气发动机稀燃特性的影响情况。首先,采用纯滚流可变滚流进气系统时,采用较大比例的二次喷油量可以获得更好的稀燃经济性。第二,最低油耗点所对应的喷油正时按照T1、T2和T3顺序依次提... 利用二次喷油稀燃实验系统研究了二次喷油对可变滚流进气发动机稀燃特性的影响情况。首先,采用纯滚流可变滚流进气系统时,采用较大比例的二次喷油量可以获得更好的稀燃经济性。第二,最低油耗点所对应的喷油正时按照T1、T2和T3顺序依次提前;负荷较大时,对应的最低油耗点喷油正时也相应提前。第三,在可变滚流结构中,二次喷油可能造成局部混合气过浓,导致CO排放增加;同时,在稀燃情况下,增大滚流比可以降低发动机HC和NOx排放。第四,增大滚流比可以改善发动机低速工况条件下的性能,但应避免机构对燃油喷注的阻隔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花点火式发动机 可变滚流 稀薄燃烧 二次喷油
下载PDF
稀薄燃烧在TJ376QE二气门汽油机上的实现
10
作者 刘德新 刘书亮 +2 位作者 王莉 肖浩栋 曹诚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67-273,共7页
对二气门结构的TJ376QE汽油机进气系统进行了改造,提高了涡流和滚流比.强化空气运动的结果有利于组织燃料在缸内的浓度分布,从而为在二气门汽油机上实现稀薄燃烧打下基础;在原发动机的气道内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基础上,采用了二次燃油喷... 对二气门结构的TJ376QE汽油机进气系统进行了改造,提高了涡流和滚流比.强化空气运动的结果有利于组织燃料在缸内的浓度分布,从而为在二气门汽油机上实现稀薄燃烧打下基础;在原发动机的气道内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基础上,采用了二次燃油喷射技术.通过对二次喷油时刻和喷油量的分别调节,在缸内形成精细分层的混合气即所谓准均质混合气,从而优化了油耗和排放指标,成功地在二气门汽油机上实现了稀薄燃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薄燃烧 滚流和涡流 二次喷油 准均质混合气 二气门汽油机
下载PDF
可变滚流与二次喷油对火花点燃式发动机稀燃特性影响的研究
11
作者 刘伍权 刘书亮 +1 位作者 李建文 许洪军 《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5,30,共4页
本文研究了可变滚流与二次喷油技术对发动机稀燃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三种滚流比情况下,发动机比油耗随二次喷油比例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说明在缸内只存在滚流运动的情况下,采用较大比例的二次喷油量可以获得更好的燃油经济性。2)... 本文研究了可变滚流与二次喷油技术对发动机稀燃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三种滚流比情况下,发动机比油耗随二次喷油比例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说明在缸内只存在滚流运动的情况下,采用较大比例的二次喷油量可以获得更好的燃油经济性。2)喷油正时明显影响发动机燃油耗,在三种滚流比情况下,最低油耗点所对应的喷油正时按照T1、T2和T3顺序依次提前;负荷较大时,对应的最低油耗点喷油正时也相应有所提前。3)增强进气滚流运动可以改善发动机低速工况条件下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特性,但应避免可变滚流机构对燃油喷注的阻隔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花点燃式发动机 二次喷油 可变滚流 稀燃 燃油经济性 喷油正时 滚流运动 排放特性 工况条件 阻隔作用 滚流比 低油耗 比油耗 喷油量 大比例 燃油耗 缸内 进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