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置舵角下超空泡航行体运动过程弹道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时素果 王亚东 +1 位作者 刘乐华 杨晓光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974-1979,共6页
为研究超空泡航行体在水平面机动转弯过程中的弹道特性,采用航行体头部设置预置舵角方法实现,开展了0°、3°和6°预置舵角下航行体自由运动的试验研究。试验在水池中进行,采用高速摄影观察不同预置舵角下的空泡演化过程,... 为研究超空泡航行体在水平面机动转弯过程中的弹道特性,采用航行体头部设置预置舵角方法实现,开展了0°、3°和6°预置舵角下航行体自由运动的试验研究。试验在水池中进行,采用高速摄影观察不同预置舵角下的空泡演化过程,采用内测装置测量航行体运动参数,获得了不同预置舵角下超空泡航行体水平运动过程中的弹道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当预置舵角为0°时,航行体侧向力由于非定常因素扰动小幅波动,但均值基本为0;当存在预置舵角时,随着预置舵角的增大,轴向力和侧向力不断增加;预置舵角可以控制超空泡航行体的弹道水平机动转弯,且预置舵角越大、弹道越容易转弯,但舵角过大会导致航行体弹道失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力学 超空泡航行体 预置舵角 机动转弯 弹道 试验研究
下载PDF
舰船回转运动时拖曳声纳阵位预报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刘军 林超友 朱军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80-84,共5页
根据船舶操纵性标准方程 ,预报了拖船水平面的操舵回转运动 ,由此确定船舶操舵回转时拖点的速度作为拖曳声纳运动预报的拖点边界条件 .利用拖缆回转运动计算程序 ,计算了船舶回转时拖曳声纳阵位 ,初步讨论了船舶操舵回转对拖曳声纳的影响 .
关键词 舰船 回转运动 拖曳声纳 阵位预报 边界条件 声呐
下载PDF
目标做规避机动条件下的三维空空导弹攻击区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5
3
作者 史振庆 梁晓龙 +2 位作者 张佳强 刘流 任宝祥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7-100,106,共5页
针对空战中目标受导弹威胁会做出机动的情况,研究了该条件下的空空导弹三维攻击区数学模型,给出了计算流程,并对目标做置尾机动条件下的攻击区仿真。结果表明,目标越早感知到导弹来袭并做出规避机动,攻击区越小。考虑他机制导、协同保... 针对空战中目标受导弹威胁会做出机动的情况,研究了该条件下的空空导弹三维攻击区数学模型,给出了计算流程,并对目标做置尾机动条件下的攻击区仿真。结果表明,目标越早感知到导弹来袭并做出规避机动,攻击区越小。考虑他机制导、协同保护、连续攻击等作战需求,基于目标不机动时导弹最远攻击距离与目标做置尾机动时导弹最远攻击距离,提出了一种双机空战纵队进攻战术构型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空导弹 三维攻击区 规避逃逸 置尾机动
下载PDF
鳞鲀模式转弯机动的机理研究
4
作者 吴长云 胡文蓉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40-449,共10页
该文针对中鳍波动驱动下的鳞鲀模式转弯机动,开展了鳞鲀模式转弯运动过程数值模拟仿真研究,揭示了鳞鲀模式转弯机动的水动力学机理,探讨了不同控制参数对转弯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中鳍的非对称运动脱出了两列非对称涡,同时在附加... 该文针对中鳍波动驱动下的鳞鲀模式转弯机动,开展了鳞鲀模式转弯运动过程数值模拟仿真研究,揭示了鳞鲀模式转弯机动的水动力学机理,探讨了不同控制参数对转弯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中鳍的非对称运动脱出了两列非对称涡,同时在附加惯性效应的共同作用下,鳞鲀两侧产生了横向的压差力,在中鳍表面的压差力会形成转向力矩,促使鳞鲀转弯;而鳞鲀尾鳍的压差力则会阻碍转弯,因此适当收缩尾鳍可减小转弯半径,从而提高鳞鲀转弯能力。中鳍波动的参数对转弯有明显的影响,波动频率的增大会使鳞鲀稳定速率显著增大,但对转弯半径的影响相对较小;波动波长和偏角的增加,则会减小鳞鲀转弯半径,增强转弯性能,但对转弯速度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鲀模式 转弯机动 数值仿真
原文传递
熊蜂用于控制飞行的气动力和力矩 被引量:2
5
作者 吴江浩 孙茂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1-315,共15页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研究熊蜂用于控制飞行的气动力和力矩.结果表明,悬停时,每1个翅膀运动参数主要控制1个或2个气动力和力矩.当左右翅运动学参数对称变化时,改变拍动幅角(或拍动频率)主要可使垂直力改变.改变平均拍动角主要可使俯仰...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研究熊蜂用于控制飞行的气动力和力矩.结果表明,悬停时,每1个翅膀运动参数主要控制1个或2个气动力和力矩.当左右翅运动学参数对称变化时,改变拍动幅角(或拍动频率)主要可使垂直力改变.改变平均拍动角主要可使俯仰力矩改变.改变拍动攻角,上拍和下拍攻角等值同向变化时,主要可使垂直力改变;等值反向变化时,主要可使水平力改变.改变转动模式,当翅膀前拍靠近昆虫腹部和后拍靠近昆虫背部的转动模式相同变化时,主要可使垂直力改变;当翅膀前拍靠近昆虫腹部和后拍靠近昆虫背部的转动模式相反变化时,主要可使水平力和俯仰力矩改变.改变转动时间对气动力和力矩几乎无影响.当左右翅运动学参数反对称变化时,改变拍动幅角(或拍动频率)主要可使滚转力矩改变.改变拍动攻角,上拍和下拍攻角等值同向变化时,主要可使滚转力矩改变;等值反向变化时,主要可使偏航力矩改变.改变转动模式,当翅膀前拍靠近昆虫腹部和后拍靠近昆虫背部的转动模式相同变化时,主要可使侧向力和滚转力矩改变;当翅膀前拍靠近昆虫腹部和后拍靠近昆虫背部的转动模式相反变化时,主要可使偏航力矩改变.改变翅膀运动参数可分别控制3个方向的力矩及垂直力.改变拍动角可以改变垂直力;改变拍动角的平均位置可以改变俯仰力矩;反对称改变左右翅的拍动攻角可以改变滚转力矩;反对称改变拍动起始时刻可以改变偏航力矩.通过对翅膀运动参数的适当调整熊蜂即可实现快速转弯飞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 气动力和力矩 控制 悬停 机动飞行
下载PDF
适于扰流片控制的垂直出水控制指令设计 被引量:2
6
作者 施臣钢 严彦 +2 位作者 王楷 郭金雷 陈健 《空天防御》 2019年第2期23-30,15,共9页
因潜射型战术导弹普遍采用扰流片推力矢量控制方案进行出水弹道控制,但该控制方案目前存在无滚转控制力矩的缺陷,约束了导弹部分参数设计和水下机动能力,针对扰流片无法实现滚转控制的缺陷,设计了一种出水控制指令,可不受弹体滚转干扰,... 因潜射型战术导弹普遍采用扰流片推力矢量控制方案进行出水弹道控制,但该控制方案目前存在无滚转控制力矩的缺陷,约束了导弹部分参数设计和水下机动能力,针对扰流片无法实现滚转控制的缺陷,设计了一种出水控制指令,可不受弹体滚转干扰,保证战术导弹在扰流片控制下按规划的方案机动,顺利完成出水和侧向机动规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力矢量控制 扰流片 指令 转弯机动 滚转自适应
下载PDF
拖曳系统回转运动中的冲击特性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志博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49-54,共6页
应用经典的Ablow动力学模型在数值求解技术上采用自适应分辨方法提高了求解冲击张力的分辨率和数值稳定性。在验证数值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方法模拟拖曳系统的在完成回转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的冲击张力,分析冲击张力与回转运动参数和结... 应用经典的Ablow动力学模型在数值求解技术上采用自适应分辨方法提高了求解冲击张力的分辨率和数值稳定性。在验证数值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方法模拟拖曳系统的在完成回转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的冲击张力,分析冲击张力与回转运动参数和结构参数的关系,归纳了回转运动中拖曳缆受到的冲击张力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拖曳系统 回转操纵 冲击张力 结构参数
下载PDF
Control of flight forces and moments by flapping wings of model bumblebee
8
作者 吴江浩 孙茂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SCIE EI 2008年第3期333-350,共18页
The control of flight forces and moments by flapping wings of a model bumblebee is studied using the method of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Hovering flight is taken as the reference flight: Wing kinematic parameters... The control of flight forces and moments by flapping wings of a model bumblebee is studied using the method of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Hovering flight is taken as the reference flight: Wing kinematic parameters are varied with respect to their values at hovering flight. Moments about (and forces along) x, y, z axes that pass the center of mass are computed. Changing stroke amplitude (or wingbeat frequency) mainly produces a vertical force. Changing mean stroke angle mainly produces a pitch moment. Changing wing angle of attack, when down- and upstrokes have equal change, mainly produces a vertical force, while when down- and upstrokes have opposite changes, mainly produces a horizontal force and a pitch moment. Changing wing rotation timing, when dorsal and ventral rotations have the same timing, mainly produces a vertical force, while when dorsal and ventral rotations have opposite timings, mainly produces a pitch moment and a horizontal force. Changing rotation duration has very small effect on forces and moments. Anti-symmetrically changing stroke amplitude (or wingbeat frequency) of the contralateral wings mainly produces a roll moment. Anti-symmetrically changing angles of attack of the contralateral wings, when down- and upstrokes have equal change, mainly produces a roll moment, while when down- and upstrokes have opposite changes, mainly produces a yaw moment. Anti-symmetrically changing wing rotation timing of the contralateral wings, when dorsal and ventral rotations have the same timing, mainly produces a roll moment and a side force, while when dorsal and ventral rotations have opposite timings, mainly produces a yaw moment. Vertical force and moments about the three axes can be separately controlled by separate kinematic variables. A very fast rotation can be achieved with moderate changes in wing kinema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ECT flight forces and moments CONTROL hovering turning maneuver
下载PDF
舰船机动中拖曳系统建模与定深控制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郑智林 苑志江 +1 位作者 金良安 谢田华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106-110,共5页
针对拖曳系统在舰船机动过程中拖体深度产生复杂变化的问题,考虑拖曳系统运动和舰船操纵之间相互作用,建立了相应的耦合数学模型。舰船采用经典的MMG模型,拖缆和拖体的动力学模型分别采用有限差分法和水下运载器的六自由度运动方程。采... 针对拖曳系统在舰船机动过程中拖体深度产生复杂变化的问题,考虑拖曳系统运动和舰船操纵之间相互作用,建立了相应的耦合数学模型。舰船采用经典的MMG模型,拖缆和拖体的动力学模型分别采用有限差分法和水下运载器的六自由度运动方程。采用数值计算方法,获得了系统在舰船机动过程中的响应,并运用经典PID算法,通过控制拖体水翼的攻角,实现了拖体在舰船机动过程中的目标深度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这一方法正确有效,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拖曳系统 舰船机动 定深控制 数值仿真
下载PDF
目标转弯机动对雷达跟踪性能影响分析
10
作者 韩伟 朱沛 +1 位作者 唐朝 陈朝 《雷达与对抗》 2019年第4期1-5,53,共6页
以目标机动和雷达跟踪的动态对抗为研究背景,针对雷达常采用的Singer、CS机动模型以及目标常用的水平转弯机动,分析了跟踪模型中不同参数条件下目标机动对雷达跟踪质量的影响,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目标摆脱雷达跟踪的最佳规避策略。该研... 以目标机动和雷达跟踪的动态对抗为研究背景,针对雷达常采用的Singer、CS机动模型以及目标常用的水平转弯机动,分析了跟踪模型中不同参数条件下目标机动对雷达跟踪质量的影响,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目标摆脱雷达跟踪的最佳规避策略。该研究为战斗机采取规避机动、完成突防作战行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机动 雷达跟踪 机动模型 水平转弯机动 跟踪质量 规避策略
下载PDF
基于空间两点的视觉自主着陆导引算法设计
11
作者 魏祥灰 唐超颖 王彪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57-365,共9页
为提高无人机着陆效率,从着陆速度向量场和导引律设计两方面研究改进。首先,基于椭圆设计速度向量场,实现飞行路程更短、机动性能要求更低的着陆轨迹。然后,基于像素坐标系与机体坐标系的关系,设计无人机的航迹方位角指令;以椭圆切线方... 为提高无人机着陆效率,从着陆速度向量场和导引律设计两方面研究改进。首先,基于椭圆设计速度向量场,实现飞行路程更短、机动性能要求更低的着陆轨迹。然后,基于像素坐标系与机体坐标系的关系,设计无人机的航迹方位角指令;以椭圆切线方向为参考,结合合作矢量特征,设计航迹倾斜角指令;利用图像信息,设计速度大小指令。最后,理论比较了传统轨迹与提出轨迹对方向机动性性能的要求,给出了轨迹参数与无人机方向机动性性能的关系。利用Simulink搭建系统仿真平台,计算满足要求的合作矢量特征。结果表明,无人机以曲线轨迹准确软着陆到目标,满足实际运用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起降无人机(VTOL UAV) 自主着陆 视觉导引律 速度向量场 方向机动性能
下载PDF
波流联合作用下多分枝拖曳线列阵回转过程的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张大朋 朱克强 +2 位作者 李园园 严心宽 姬芬芬 《船舶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6-92,共7页
参考某海洋地震多分枝拖曳线列阵具体参数和该拖船的海浪响应幅值算子(RAO),结合该船工作时的具体过程,利用大型水动力分析软件Orca Flex建立了多分枝线列阵回转过程时的动力学分析简化模型,实现了对多分枝拖曳线列阵在回转过程中的动... 参考某海洋地震多分枝拖曳线列阵具体参数和该拖船的海浪响应幅值算子(RAO),结合该船工作时的具体过程,利用大型水动力分析软件Orca Flex建立了多分枝线列阵回转过程时的动力学分析简化模型,实现了对多分枝拖曳线列阵在回转过程中的动力学分析,得到了波流联合作用下,各个拖缆的张力和曲率沿缆长方向的变化规律及各个缆索拖曳点End A和拖曳缆索拖曳尾端End B的张力值在时域上的变化图像。结合计算结果,给出了多分枝拖曳线列阵在回转过程中的优化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分枝拖曳线列阵 OrcaFlex 拖船回转 动力学分析 波流联合作用
原文传递
艉斜浪下船舶回转运动特性研究
13
作者 李锋 孙世平 +1 位作者 龚家烨 洪智超 《中国造船》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6-96,共11页
基于Open FOAM开源代码建立船舶操纵运动仿真模块,模拟船舶在艉斜浪中的6自由度回转运动。将数值仿真结果与标模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值仿真方法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对船舶在不同波长艉斜浪中的回转运动进行数值模拟,获得船舶回... 基于Open FOAM开源代码建立船舶操纵运动仿真模块,模拟船舶在艉斜浪中的6自由度回转运动。将数值仿真结果与标模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值仿真方法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对船舶在不同波长艉斜浪中的回转运动进行数值模拟,获得船舶回转运动轨迹及运动过程中速度和角速度的变化,分析艉斜浪参数对船舶回转性能和机动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艉斜浪 操纵性 回转 自航模拟
原文传递
基于协同攻击区模型的多机最优攻击占位决策 被引量:3
14
作者 董海霞 邹杰 王永庭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15,共5页
目前的导弹攻击区描述方法仅适用于单机,当编队协同作战时,多机的导弹攻击区合成范围无法有效获取,限制了编队作战效能的提高。针对多机最优攻击占位问题,设计了基于目标转弯角的目标机动攻击区描述方法,并建立协同攻击区模型;设计协同... 目前的导弹攻击区描述方法仅适用于单机,当编队协同作战时,多机的导弹攻击区合成范围无法有效获取,限制了编队作战效能的提高。针对多机最优攻击占位问题,设计了基于目标转弯角的目标机动攻击区描述方法,并建立协同攻击区模型;设计协同攻击区评价指标,分析载机占位优势;通过双机协同攻击占位仿真实验,验证了通过协同攻击区模型,能制定出多机最优攻击占位决策,有效扩大导弹允许发射范围,提高作战任务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机动攻击区 协同攻击区模型 最优攻击占位决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