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力旋流器能耗机制与节能原理研究 Ⅳ.湍动能分布与湍动能耗散率 被引量:14
1
作者 褚良银 陈文梅 +1 位作者 李晓钟 刘培坤 《化工机械》 CAS 1998年第5期6-10,共5页
采用代数应力模型对水力旋流器内的湍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用实测结果验证了计算结果的可信性,获得了旋流器内湍动能及湍动能耗散率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溢流管端以下轴向位置上湍动能分布具有相似性,呈两边高中间低的不对称鞍... 采用代数应力模型对水力旋流器内的湍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用实测结果验证了计算结果的可信性,获得了旋流器内湍动能及湍动能耗散率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溢流管端以下轴向位置上湍动能分布具有相似性,呈两边高中间低的不对称鞍形;在溢流管与旋流器壁之间的环隙空间内湍动能沿径向方向变化不大;旋流器内湍动能较大的区域是溢流管端以下空气柱附近的内旋流区域;旋流器内湍动能耗散率分布与湍动能分布有十分相似的规律,溢流管端以下空气柱附近的内旋流区域亦是湍动能耗散损失较严重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旋流器 节能 湍流 湍动能耗散率 能耗
下载PDF
折板型竖井湍流耗散及消能机理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杨乾 杨庆华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71-481,共11页
为了研究泄流过程中折板型竖井的湍流耗散特性及消能机理,对9种不同体型的竖井开展水力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分析不同流量下竖井内湍动能、湍动能耗散率和水动力荷载分布规律,建立折板消能计算模型,探究竖井消能机理.结果表明:折板间距... 为了研究泄流过程中折板型竖井的湍流耗散特性及消能机理,对9种不同体型的竖井开展水力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分析不同流量下竖井内湍动能、湍动能耗散率和水动力荷载分布规律,建立折板消能计算模型,探究竖井消能机理.结果表明:折板间距过密或过疏均不利于竖井的泄流和消能,在设计流量下竖井内的流态为自由跌水流时,对应的最小折板间距为最优结构设计;10°折板倾角可提升竖井的消能效果,并减小折板上水动力荷载;建立的折板消能计算模型可较为准确地计算自由跌水流态下的消能率;竖井消能方式分为入口消能、折板消能和井底消能,不同流量下各种消能方式的能耗占比不同,小流量时以折板消能为主,随着流量的增加,入口消能和井底消能的能耗占比随之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板型竖井 湍动能 湍动能耗散率 消能率 消能计算模型 消能机理
下载PDF
竖缝式鱼道休息池水动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晓刚 李云 +2 位作者 何飞飞 宣国祥 王彪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0-50,共11页
诸多鱼类会在休息池内,特别是转弯段休息池内出现滞留或上溯困难。通过建立三维RNG k-ε紊流模型,分析了竖缝位置、池室长度、休息池内增设辅助隔板等对直段休息池、转弯段休息池水动力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休息池内水流紊动能、紊动... 诸多鱼类会在休息池内,特别是转弯段休息池内出现滞留或上溯困难。通过建立三维RNG k-ε紊流模型,分析了竖缝位置、池室长度、休息池内增设辅助隔板等对直段休息池、转弯段休息池水动力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休息池内水流紊动能、紊动耗散率远低于普通池室,且休息池越长,紊动能及紊动耗散率越低,休息空间越大;竖缝位置对直段休息池水流特性影响不大,规范规定的休息池池长是合理的。对于29°弯段休息池,竖缝异侧布置更有利,对于180°弯段休息池,同侧布置更有利;由于180°弯段休息池池室中央存在大范围高流速回流区,应予充分重视。在休息池内增设辅助隔板能有效消除池室中央大回流区,且大幅增加低流速区面积,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道休息池 三维紊流模型 紊动能 紊动耗散率
下载PDF
Taylor-Couette流场数值模拟及絮凝效果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韩晓婷 常青 +1 位作者 毛玉红 曾立云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637-1641,共5页
通过流体力学中的Fluent软件模拟了Taylor-Couette反应器的速度矢量分布、湍动动能分布和有效能耗分布,同时实验研究了Taylor-Couette反应器不同内筒转速下三氯化铁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效能.结果表明,内外筒环隙间存在亚微尺度的涡旋,... 通过流体力学中的Fluent软件模拟了Taylor-Couette反应器的速度矢量分布、湍动动能分布和有效能耗分布,同时实验研究了Taylor-Couette反应器不同内筒转速下三氯化铁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效能.结果表明,内外筒环隙间存在亚微尺度的涡旋,当转速为30~60r.min-1时,涡旋形状闭合完整,相互分离,涡旋内部速度梯度较小,湍动动能k在0.00010~0.00023m2.s-2的范围内,有效能耗ε在0.00057~0.00189m2.s-3的范围内,絮凝效能达到最大(80%以上),湍动动能和有效能耗过大或过小均不利于形成完整闭合的涡旋,絮凝效能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凝 FLUENT 湍动动能 有效能耗 Taylor-Couette流
原文传递
基于栅条式微涡絮凝的隧道废水处理技术数值模拟
5
作者 张东海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8-75,共8页
为探究微涡混凝技术在隧道废水处理工艺上的可行性,通过数值模拟手段对不同特征的栅条式微涡发生器所产生的混凝流场特性进行了研究,并采用最优组合形式对浊度为1300 NTU模拟隧道废水进行了水力絮凝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栅条的粗细主要影... 为探究微涡混凝技术在隧道废水处理工艺上的可行性,通过数值模拟手段对不同特征的栅条式微涡发生器所产生的混凝流场特性进行了研究,并采用最优组合形式对浊度为1300 NTU模拟隧道废水进行了水力絮凝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栅条的粗细主要影响流场内流体湍动能及湍耗散的在初始混凝阶段的消耗程度,边长为5 mm的方形栅条更容易维持整个流场内混凝过程中所需的动能;栅条布置间距会改变栅条对流体的阻滞作用,布置间距为11mm时,流体能在反应中后段提供更高的湍动能及湍耗散用于絮凝反应;栅条的长度主要影响流场在轴向方向的能量演变情况,400、600、800 mm的栅条会延长流体在流场内的能量分配距离,使反应器中后段的絮体也能够有足够用于聚集的能量.采用最优组合形式的栅条对浊度为1300 NTU模拟隧道废水进行了水力絮凝验证实验,废水最终出水浊度可稳定在50 NTU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旋絮凝技术 数值计算 栅条式微涡发生器 湍动能 湍耗散
下载PDF
齿墩内表面不同的两种体型齿墩式内消能工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婷 郝瑞霞 郑秀清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8-61,共4页
为了研究两种体型齿墩式内消能工对管道内部水力特性的影响,采用FLUENT软件中的κ-ε数学模型模拟分析了齿墩内表面为平面(体型Ⅰ)和齿墩内表面为圆曲面(体型Ⅱ)两种体型消能工的流场、压力场、紊动能及水力参数等。结果表明,相同流速... 为了研究两种体型齿墩式内消能工对管道内部水力特性的影响,采用FLUENT软件中的κ-ε数学模型模拟分析了齿墩内表面为平面(体型Ⅰ)和齿墩内表面为圆曲面(体型Ⅱ)两种体型消能工的流场、压力场、紊动能及水力参数等。结果表明,相同流速下齿墩内表面由曲面变为平面会扩大压强变化段长度和减小消能工出口处低压区的压强,且在大流速时体型Ⅰ在该区出现负压;消能工出口管壁附近会出现漩涡区,齿墩内表面由平面变为曲面,旋涡区域减小;紊动能的突变区域出现在消能工出口后,齿墩内表面由平面变为曲面会减小该区域的紊动能及其范围;齿墩内表面由平面变为曲面,消能工的消能率减小,流量系数加大,与其水力半径密切相关,为齿墩式内消能工的体型优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墩式内消能工 流场 压力场 紊动能 消能率 流量系数
下载PDF
深水波浪破碎与气体交换速率之间的关系
7
作者 李竹花 赵栋梁 周桂地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7-264,共8页
表面更新理论给出气体交换速率k与海面附近的海水湍动能耗散率呈1/4次方关系,而波浪能量耗散率Dt与湍动能耗散率密切相关。本文利用两种海浪谱耗散模型——Hasselmann模型和Phillips模型,结合深水浮标海浪频谱的观测数据计算了波浪能量... 表面更新理论给出气体交换速率k与海面附近的海水湍动能耗散率呈1/4次方关系,而波浪能量耗散率Dt与湍动能耗散率密切相关。本文利用两种海浪谱耗散模型——Hasselmann模型和Phillips模型,结合深水浮标海浪频谱的观测数据计算了波浪能量耗散率。以前人给出的k与海面上10m高度处的风速U10关系式的平均值为标准,采用最小二乘的方法得到了k与Dt的经验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SWAN和WAVEWATCHIII海浪数值模式计算了理想深水情况下的波浪能量耗散率,探讨了由海浪模式计算的波浪能量耗散率与气体交换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与SWAN模式相比,WAVEWATCHIII海浪数值模式结果与实际观测更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交换速率 波浪能量耗散率 湍动能耗散率 SWAN WAVEWATCHIII
下载PDF
三维数值波浪水槽内孤立波特性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李水娟 余真真 +1 位作者 罗龙洪 王玲玲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6-99,共4页
内孤立波对密度层化水体的水动力及分层特性具有显著影响。为揭示内孤立波特性,建立了规则地形下可有效模拟弱非线性内孤立波的分层流三维数值波浪水槽,研究了内孤立波在规则地形条件下的传播,成功捕捉到了水体表面存在的辐聚流和辐散流... 内孤立波对密度层化水体的水动力及分层特性具有显著影响。为揭示内孤立波特性,建立了规则地形下可有效模拟弱非线性内孤立波的分层流三维数值波浪水槽,研究了内孤立波在规则地形条件下的传播,成功捕捉到了水体表面存在的辐聚流和辐散流,探讨了内孤立波传播过程中流速、紊动能和紊动能耗散率的分布与演化特性,为进一步利用数值波浪水槽研究内孤立波能量特性分布、改善层化水体的水生态环境提供了可靠的方法与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波浪水槽 内孤立波 流速特性 紊动能 紊动能耗散率
下载PDF
垂直湍流输送对大洋的重力位能和混合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宇 林一骅 王辉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38-844,共7页
利用WOA09(World Ocean Atlas 2009)全球大洋温盐客观分析数据,计算了不同湍流垂直混合系数下全球大洋重力位能的变化,并分析了混合系数、浮力频率和重力位能变化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湍流混合造成的能量转换对湍流参数... 利用WOA09(World Ocean Atlas 2009)全球大洋温盐客观分析数据,计算了不同湍流垂直混合系数下全球大洋重力位能的变化,并分析了混合系数、浮力频率和重力位能变化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湍流混合造成的能量转换对湍流参数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洋中的垂直湍流运动不仅仅是动能能汇,而且是一个重要的外部能量转化为重力位能的途径。垂直湍流增加的重力位能在混合系数取0.1 cm2 s-1时为0.08 TW,参考前人研究结果,外部能量输入甚至可引起等效于全球平均12 cm2 s-1的垂直混合系数。一般而言,层结越稳定、混合系数越大,垂直湍流对重力位能的影响也越大。考虑湍流动能可转化为重力位能后,参数化方案可以得到和实际观测更接近的湍流动能耗散率和混合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系数 重力位能 湍流动能 耗散率 湍流混合参数化
下载PDF
穿孔旋流絮凝池加网格板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玉 王军 张培璇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8-51,共4页
为提高穿孔旋流絮凝池的絮凝效果,在竖井内加入网格板,增强其扰流作用。将竖井分为前段、中段、末段,以涡旋速度梯度G_0和湍动能耗散率ε作为絮凝评价指标,在穿孔旋流絮凝池前段、中段都加网格板的情况下,固定中段网格板的各参数,对前... 为提高穿孔旋流絮凝池的絮凝效果,在竖井内加入网格板,增强其扰流作用。将竖井分为前段、中段、末段,以涡旋速度梯度G_0和湍动能耗散率ε作为絮凝评价指标,在穿孔旋流絮凝池前段、中段都加网格板的情况下,固定中段网格板的各参数,对前段网格板的层数和间距进行模拟,得到计算范围内前段的最佳网格板层数为4、最佳间距为40 cm,这与《栅条、网格絮凝池设计标准》给出的网格絮凝池前段网格板层数在16以上、网格板间距为60~70 cm的参考值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孔旋流絮凝池 网格板 涡旋速度梯度 湍动能耗散率
原文传递
气液分离室结构对自吸泵水力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马希金 别娟娟 马宇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0-63,共4页
自吸泵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特殊离心泵,其水力性能相比同比转速下的离心泵较低,本文通过改变自吸泵气液分离室两侧的形状来提高其水力性能.基于CFD软件Fluent,采用k-ε湍流模型,对改型设计前后的外混式自吸泵进行了全流场数值模拟.模拟结... 自吸泵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特殊离心泵,其水力性能相比同比转速下的离心泵较低,本文通过改变自吸泵气液分离室两侧的形状来提高其水力性能.基于CFD软件Fluent,采用k-ε湍流模型,对改型设计前后的外混式自吸泵进行了全流场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经过改型设计,泵的扬程和效率均得到提高;泵腔内的流线平稳整齐,流场得到改善,液体介质流动阻力减小;泵腔内液体介质流动湍动能耗散率减小,紊乱程度降低,能量损耗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混式自吸泵 气液分离室 水力性能 流线 湍动能耗散率
下载PDF
栅条絮凝池过水孔洞位置对絮凝水力条件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永威 王军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15-119,共5页
通过改变栅条絮凝池中过水孔洞位置,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池体内部的流场流态特性进行分析研究,以涡旋速度梯度G0、湍动能k和湍动能耗散率ε作为絮凝评价指标,探讨过水孔洞的位置对絮凝水力条件的影响。经过分析,可知在絮凝过程的前段... 通过改变栅条絮凝池中过水孔洞位置,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池体内部的流场流态特性进行分析研究,以涡旋速度梯度G0、湍动能k和湍动能耗散率ε作为絮凝评价指标,探讨过水孔洞的位置对絮凝水力条件的影响。经过分析,可知在絮凝过程的前段、中段和末段,过水孔洞依次抬高的设置能够优化絮凝的水力条件,获得更好的絮凝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凝 湍动能 数值模拟 湍动能耗散率 速度梯度
下载PDF
基于精细温度观测的南海东北部陆坡-深海盆底层湍流混合
13
作者 李杨 黄鹏起 +6 位作者 鲁远征 屈玲 郭双喜 岑显荣 周生启 张佳政 丘学林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2-74,共13页
南海是存在强湍流混合的边缘海之一,但前人对南海湍流混合的研究更多关注的是中上层,对底层则鲜有关注。本文基于高分辨率温度传感器于2019年5月在南海东北部22个站位海底上方0.5m处持续观测4.4d的温度数据,分析了2216~3200m深度范围内... 南海是存在强湍流混合的边缘海之一,但前人对南海湍流混合的研究更多关注的是中上层,对底层则鲜有关注。本文基于高分辨率温度传感器于2019年5月在南海东北部22个站位海底上方0.5m处持续观测4.4d的温度数据,分析了2216~3200m深度范围内底层海水温度的时间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地形粗糙度和内潮对底层湍流混合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南海东北部各站位底层海水的温度变化量级约为10^(–4)~10-^(–3)℃;温度变化趋势与正压潮变化趋势不同,温度能谱显示多数站位在全日和半日频带区间出现谱峰,温度变化更多地受斜压潮影响,全日、半日内潮起主要调制作用。陆坡-深海盆过渡区及深海盆底层的湍动能耗散率量级为10^(–10)~10^(–9)m^(2)·s^(–3),涡扩散系数量级为10^(–4)~10^(–3)m^(2)·s^(–1)。观测数据未能显示底层湍流混合与地形粗糙度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底层湍流混合的空间分布与过去观测到的南海北部深海盆内潮的南北不对称性分布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层温度 湍流混合 内潮 湍动能耗散率 涡扩散系数 南海东北部
下载PDF
C haracteristics of turbulent kinetic energy dissipation rate and turbidity near the coast of East China Sea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艳伟 许惠平 +2 位作者 覃如府 徐昌伟 范代读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5期1134-1142,共9页
The East China Sea(ECS) has a high suspended-sediment concentration because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Changjiang River,indicated by high turbidity in the water.Considering the islands off the coast and the complex topog... The East China Sea(ECS) has a high suspended-sediment concentration because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Changjiang River,indicated by high turbidity in the water.Considering the islands off the coast and the complex topography,and the strong influence of tides and wind,the coast off the ECS is a typical region with strong oceanic mixing processes.The changes in the dynamic processes near the bottom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trol of water turbidity.The turbulent kinetic energy dissipation rate(ε) is a parameter that shows the strength of ocean mixing.This is estimated based on a structure method using current velocity that is measured by a high-frequency Acoustic Doppler Current Profiler(ADCP) from a seafloor observatory in the ECS.The results indicate strong ocean mixing processes with a mean e value of 5.7×10^(-5) W/kg and distinct tidal variations in the dissipation rate.Conversely,the variation of the water turbidity leads to changes in the water dynamical structure near the bottom.Comparing the dissipation rate with the turbidity near the bottom boundary layer,we find that the high turbidity mimics strong ocean mix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rbulent kinetic energy dissipation rate TURBIDITY TIDES NEAR BOTTOM boundary East China Sea
下载PDF
渤海弱层化期湍流混合观测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鹏昭 杨伟 +2 位作者 赵亮 魏皓 聂红涛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共9页
利用2017年9月在渤海共享航次中取得的湍流混合直接观测数据,本文研究了渤海海域湍流混合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有关的影响因素。9月观测海区水体垂向层结较弱,莱州湾受黄河冲淡水影响出现高温低盐结构,位于渤海中央浅滩南北两侧洼地的双中... 利用2017年9月在渤海共享航次中取得的湍流混合直接观测数据,本文研究了渤海海域湍流混合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有关的影响因素。9月观测海区水体垂向层结较弱,莱州湾受黄河冲淡水影响出现高温低盐结构,位于渤海中央浅滩南北两侧洼地的双中心冷水结构依旧存在。湍流观测结果表明湍动能耗散率在10^-9~10^-5W/kg之间变化,统计上满足对数正态分布。耗散率强值区出现在辽东湾及渤海湾湾口近岸处,相应的垂向湍扩散系数约为10^-6~10^-2m^2/s。垂向上,水体表、底层混合较强,进一步研究发现弱层化水体的平均湍动能耗散率〈ε〉与风速和正压潮流速的大小存在正相关关系。另一方面,耗散率ε与浮性频率N近似满足ε=2.0×10^-8+3.0×10^-7(N^2/N0^2)^-5的拟合函数关系,反映了层化对水体垂向混合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动能耗散率 垂向湍扩散系数 渤海
下载PDF
CFD数值模拟在微涡絮凝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季小磊 来有炜 《云南化工》 CAS 2019年第2期126-127,共2页
传统的絮凝理论是基于层流的条件得到的结果,而实际絮凝反应中,流体的流态是以湍流占优势的,不存在整体和恒定不变的速度梯度,因此微涡絮凝较传统絮凝更为复杂,其内部流态分布对絮体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试验无法获取其流态分布。... 传统的絮凝理论是基于层流的条件得到的结果,而实际絮凝反应中,流体的流态是以湍流占优势的,不存在整体和恒定不变的速度梯度,因此微涡絮凝较传统絮凝更为复杂,其内部流态分布对絮体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试验无法获取其流态分布。随着计算机硬件的更新,计算能力不断提高,许多学者开始使用CFD数值模拟对种种复杂的实际问题进行计算模拟,以湍动能k、湍动能耗散率ε、涡旋速度梯度、涡旋尺寸作为评价指标,对微涡絮凝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涡絮凝CFD数值模拟 湍动能 湍动能耗散率 涡旋速度梯度 涡旋尺寸
下载PDF
夏季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湍流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寇 李博 +2 位作者 李爱国 王鹏皓 裴生鑫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2-31,共10页
利用2019年7月在长江口科学考察实验研究夏季航段(NORC2019-03-02)中获得的MSS90L湍流剖面仪的直接观测数据,本文计算并分析了该断面的湍动能耗散率ε和垂向湍扩散系数KZ的分布情况。湍动能耗散率的大小为1.72×10^(−10)~2.95×... 利用2019年7月在长江口科学考察实验研究夏季航段(NORC2019-03-02)中获得的MSS90L湍流剖面仪的直接观测数据,本文计算并分析了该断面的湍动能耗散率ε和垂向湍扩散系数KZ的分布情况。湍动能耗散率的大小为1.72×10^(−10)~2.95×10^(−5)W/kg;垂向湍扩散系数的大小为3.24×10^(−7)~4.55×10^(−2)m^(2)/s。湍动能耗散率和垂向湍扩散系数的分布相似,均为上层最强,底层次之,中层最弱。上层由于风应力的作用,使得湍动能耗散率和垂向湍扩散系数较大;温跃层处层化较强,抑制了湍动能的耗散和垂向上的湍混合。盐度锋面的次级环流会促使低盐水团脱离,锋面引起的垂向环流会加强海洋的湍混合。低盐水团与外界的能量交换较少,湍动能耗散率较弱。长江口海区存在明显的上升流和下降流,它们是由锋面的次级环流产生的;上升流和下降流的存在促进湍动能的耗散与湍混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温跃层 湍动能耗散率 垂向湍扩散系数 盐度锋面
下载PDF
Estimation of Turbulent Kinetic Energy Dissipation Rate in the Bottom Boundary Layer of the Pearl River Estuary
18
作者 刘欢 吴超羽 任杰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SCIE EI 2011年第4期669-678,共10页
A structure function approach is applied to estimate the turbulent kinetic energy (TKE) dissipation rate in the bottom boundary layer of the Pearl River Estuary (PRE). Simultaneous measurements with an acoustic Do... A structure function approach is applied to estimate the turbulent kinetic energy (TKE) dissipation rate in the bottom boundary layer of the Pearl River Estuary (PRE). Simultaneous measurements with an acoustic Doppler velocimeter (ADV) supplied independent data for the verification of the structure function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structure function approach is reliable and successfully applied method to estimate the TKE dissipation rate. The observed dissipation rates range between 8.3 ×10^-4 W/kg and 4.9× 10^-6 W/kg in YM01 and between 3.4×10^-4 W/kg and 4.8×10^-7 W/kg in YM03, respectively, while exhibiting a strong quarter-diurnal variation. 2) The balance between the shear production and viscous dissipation is better achieved in the straight river. This first-order balance is significantly broken in the estuary by non-shear production/dissipation due to wave-induced fluctu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ucture function turbulent kinetic energy dissipation rate bottom boundary layer Pearl River Estuary
下载PDF
机械搅拌澄清池导流室直径对絮凝条件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林林 王军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8-53,共6页
絮凝是水处理工艺中的重要环节,从水力条件方面优化絮凝工艺有利于提升水处理构筑物的处理效果。本文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数值模拟对机械搅拌澄清池内部流场和流态的特性进行分析,以涡旋速度梯度G0、湍动能耗散率ε作为絮凝评价指标... 絮凝是水处理工艺中的重要环节,从水力条件方面优化絮凝工艺有利于提升水处理构筑物的处理效果。本文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数值模拟对机械搅拌澄清池内部流场和流态的特性进行分析,以涡旋速度梯度G0、湍动能耗散率ε作为絮凝评价指标,针对八种不同规模的机械搅拌澄清池,研究导流室直径变化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给出了对应的最优导流室直径,得出八种规模的机械搅拌澄清池清水区液面负荷为3.4~3.6 m^3/(m^2·h),比室外给水设计规范中机械搅拌澄清池清水区的液面负荷的取值范围小。可为实际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机械搅拌澄清池 导流室 涡旋速度梯度 湍动能耗散率
下载PDF
马里亚纳海沟万米级水文观测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克 陈朝晖 +5 位作者 李卓然 宋振杰 袁志伟 武斌 焦强 王志民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75-1087,共13页
深渊观测是开展深渊科学研究的前提。文章介绍了2020年7月“东方红3”船在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附近完成的一次海洋调查。基于船载温盐深综合剖面测量系统获取的万米级剖面数据,分析全海深的温盐性质,并依据Thorpe尺度方法和细尺... 深渊观测是开展深渊科学研究的前提。文章介绍了2020年7月“东方红3”船在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附近完成的一次海洋调查。基于船载温盐深综合剖面测量系统获取的万米级剖面数据,分析全海深的温盐性质,并依据Thorpe尺度方法和细尺度参数化方法,进一步估算不同深度层的湍动能耗散率。结果表明:“挑战者深渊”的深层海水十分稳定,3000-5000 dbar的温盐特征与下层绕极水相同;受弱层结背景下的内潮影响,5000-8000 m的耗散率显著提升。本次调查获取的万米级水文剖面为马里亚纳海沟的深渊探索提供了数据方面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里亚纳海沟 挑战者深渊 温盐性质 湍动能耗散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