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8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菱鲆幼鱼表型形态性状与体重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118
1
作者 王新安 马爱军 +3 位作者 许可 雷霁霖 杨志 曲江波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40-545,共6页
随机选取1120尾3月龄大菱鲆幼鱼,测量其体长、全长、体高、头长、吻尖至鳃裂前缘长、尾柄长、尾柄高、体厚、体重等9个性状,计算各性状间的相关系数,采用通径分析方法计算以表型形态性状为自变量对体重作依变量的通径系数、决定系数及... 随机选取1120尾3月龄大菱鲆幼鱼,测量其体长、全长、体高、头长、吻尖至鳃裂前缘长、尾柄长、尾柄高、体厚、体重等9个性状,计算各性状间的相关系数,采用通径分析方法计算以表型形态性状为自变量对体重作依变量的通径系数、决定系数及复相关指数,对各性状的影响大小进行剖分,明确影响大菱鲆三月龄幼鱼体重的主要外部形态性状,为大菱鲆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和理想的测度指标。结果表明:所测各表型性状与体重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其显著水平(P<0.01);全长对体重的直接影响(R=0.702)最大,对体重的决定程度(R2=51.84%)最高,是影响体重的主要因素;体高、体厚对体重的直接作用(0.211,0.094)相对较小,主要通过体长的间接作用(0.5558,0.4342)影响体重。所选表型性状对体重的回归系数R2=0.911,表明所选性状是影响体重的主要性状。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以体长、体高、体厚为自变量估计体重的多元回归回归方程为:y=-6.216+1.294x1+0.518x2+1.293x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形态性状 体重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下载PDF
盐度对大菱鲆幼鱼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被引量:50
2
作者 唐贤明 隋曌 +1 位作者 田景波 王国福 《南方水产》 2006年第4期54-58,共5页
研究了大菱鲆(Scophamusmaximus)幼鱼由盐度34向低盐(盐度28、23、18、12、6)以及向高盐(盐度40)适应过程中代谢率的变化。结果表明:盐度改变后,各突变组大菱鲆幼鱼的耗氧率和排氨率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逐渐升高趋势,随着盐度突变范围的... 研究了大菱鲆(Scophamusmaximus)幼鱼由盐度34向低盐(盐度28、23、18、12、6)以及向高盐(盐度40)适应过程中代谢率的变化。结果表明:盐度改变后,各突变组大菱鲆幼鱼的耗氧率和排氨率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逐渐升高趋势,随着盐度突变范围的增大,变化趋势更为明显。在突变后24h左右,各突变组大菱鲆幼鱼耗氧率出现高峰值,48h后恢复到突变前的水平,此时各实验组大菱鲆的耗氧率没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在突变后9~15h排氨率出现高峰值,48h后各组大菱鲆幼鱼的排氨率恢复到突变前的水平,此时各实验组大菱鲆的排氨率没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盐度 耗氧率 排氨率
下载PDF
大菱鲆仔稚鱼期消化酶及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40
3
作者 陈慕雁 张秀梅 连建华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83-486,共4页
针对海水鱼类仔稚鱼期高死亡率的现状,本实验采集不同发育阶段的大菱鲆,分析测定了酸、碱性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以及消化道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变化,以期为提高大菱鲆仔稚鱼期的成活率和生长率以及优化饵料配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 针对海水鱼类仔稚鱼期高死亡率的现状,本实验采集不同发育阶段的大菱鲆,分析测定了酸、碱性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以及消化道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变化,以期为提高大菱鲆仔稚鱼期的成活率和生长率以及优化饵料配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大菱鲆初孵仔鱼体内就已具有碱性蛋白酶活性,而酸性蛋白酶活性在15日龄左右胃腺出现时才测得。蛋白酶活性的3个极低值分别出现于仔鱼开口期,卵黄囊完全消失期和仔鱼向稚鱼的转变期。早期仔鱼体内表现出较强的淀粉酶活性,5日龄时其活性急剧下降,并一直保持较低的比活力水平。脂肪酶活性在仔稚鱼期一直很弱,进入幼鱼期后比活力迅速升高。碱性磷酸酶活性从初孵到5 0日龄左右始终保持较小幅度的上升,直到60日龄变态完成时才出现大幅度的升高。大菱鲆仔稚鱼发育过程中,消化道中各种酶活性变化显著,仔稚鱼变态完成后,蛋白酶、脂肪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增强,这标志着大菱鲆由稚鱼期向幼鱼期的转变及消化机能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发育 消化酶 碱性磷酸酶
下载PDF
大菱鲆仔稚幼鱼消化系统发育的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29
4
作者 陈慕雁 张秀梅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6-240,共5页
关键词 大菱鲆 消化系统 发育 组织学
下载PDF
大菱鲆病毒性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5
作者 史成银 王印庚 +1 位作者 黄倢 王清印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3年第9期99-105,共7页
综述了感染名贵经济鱼类大菱鲆的各种病毒性疾病,包括大菱鲆虹彩病毒病、淋巴囊肿病毒病、疱疹病毒病、大菱鲆呼肠孤病毒病、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病、病毒性脑病和视网膜病、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和病毒性红细胞感染症等。分别介绍了这些... 综述了感染名贵经济鱼类大菱鲆的各种病毒性疾病,包括大菱鲆虹彩病毒病、淋巴囊肿病毒病、疱疹病毒病、大菱鲆呼肠孤病毒病、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病、病毒性脑病和视网膜病、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和病毒性红细胞感染症等。分别介绍了这些病毒性疾病的病原种类和特征,疾病的流行病学、病理学、诊断和防治以及研究进展。最后概述了我国大菱鲆疾病研究的现况以及在我国养殖大菱鲆中发现的一种可能是新的大菱鲆虹彩病毒样病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病毒性疾病 虹彩病毒 淋巴囊肿病毒 疱疹病毒 呼肠孤病毒 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 病原 致病性 检测技术 疫苗
下载PDF
大菱鲆的生物学特性和苗种生产关键技术 被引量:21
6
作者 门强 雷霁霖 王印庚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4,共4页
简要介绍了大菱鲆的形态、生态、生长和生殖等生物学特性以及胚胎和仔稚鱼发育过程中的形态特征变化 ,着重报道了有关亲鱼培育、控光控温和人工采卵以及室内水泥池苗种培育等人工繁育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 大菱鲆 生物学特性 苗种 形态 人工繁育 生长 生殖 生态
下载PDF
大菱鲆鳍细胞系的建立 被引量:21
7
作者 樊廷俊 耿晓芬 +7 位作者 丛日山 姜国建 于秋涛 付永锋 王晶 于苗苗 杨秀霞 吴建东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59-766,共8页
建立大菱鲆(Scophthalus maximus)鳍细胞系,文中采用胰蛋白酶、透明质酸酶和Ⅱ型胶原酶消化法启动大菱鲆鳍组织的原代培养,并通过培养液配方和培养条件的优化成功进行大菱鲆鳍细胞的继代培养。研究结果显示,在pH=7.0-7.4、温度20-24... 建立大菱鲆(Scophthalus maximus)鳍细胞系,文中采用胰蛋白酶、透明质酸酶和Ⅱ型胶原酶消化法启动大菱鲆鳍组织的原代培养,并通过培养液配方和培养条件的优化成功进行大菱鲆鳍细胞的继代培养。研究结果显示,在pH=7.0-7.4、温度20-24℃的培养条件下,培养于含有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羧甲基壳多糖、N-乙酰葡萄糖盐酸盐的Leibovitz-15培养液(20%胎牛血清)中的大菱鲆鳍细胞,其生长分裂状况最好,细胞形态为成纤维细胞样。经继代培养后,细胞生长分裂依然十分旺盛,第60代大菱鲆鳍细胞系的群体倍增时间为62.4 h,虽然出现了染色体的非整倍性,但其特征性染色体仍为44条。该细胞系细胞经液氮冻存后仍保持有原有形态和较高存活率。现已成功建立了连续性大菱鲆鳍细胞系,目前已传至第65代。该细胞系的建立对于查清病毒对大菱鲆细胞的感染途径与感染机理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病毒疫苗研制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鳍细胞 原代培养 传代培养 细胞系
下载PDF
大菱鲆鱼体不同部位的挥发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27
8
作者 徐永霞 刘滢 +3 位作者 仪淑敏 励建荣 赵葳 李钰金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36-243,共8页
目的:研究大菱鲆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分析新鲜大菱鲆不同部位的挥发性物质,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挥发性物质组成进行分析。结果:在大菱鲆鱼背肉、腹肉、鱼皮和鱼鳃中分别检测出44、48、45及3... 目的:研究大菱鲆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分析新鲜大菱鲆不同部位的挥发性物质,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挥发性物质组成进行分析。结果:在大菱鲆鱼背肉、腹肉、鱼皮和鱼鳃中分别检测出44、48、45及37种挥发性物质,主要为醛类、酮类、醇类、烃类和胺类化合物。通过主成分分析可得到大菱鲆不同部位特有的挥发性物质组合,其中背肉的主要挥发性成分是癸醛、α-蒎烯、4-乙基环己烯、长叶烯和白菖烯,腹肉的主要挥发性成分为(E,E)-2,4-庚二烯醛、己醛、1-己醇、1,3-环辛二烯和2-甲基丁醛。这些挥发性物质的组合,形成了各自的风味特征,决定了大菱鲆不同部位风味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挥发性物质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主成分分析
原文传递
电子鼻结合气质联用法分析大菱鲆冷藏过程中挥发性成分变化 被引量:25
9
作者 徐永霞 刘滢 +3 位作者 姜程程 张朝敏 仪淑敏 励建荣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3-197,共5页
通过测定大菱鲆在4℃冷藏过程中的感官品质、菌落总数和TVB-N值等指标的变化,确定贮藏20d时已达腐败阶段。利用电子鼻检测新鲜及腐败鱼肉的气味差异,并对所获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同时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质联用技术(GC-MS)... 通过测定大菱鲆在4℃冷藏过程中的感官品质、菌落总数和TVB-N值等指标的变化,确定贮藏20d时已达腐败阶段。利用电子鼻检测新鲜及腐败鱼肉的气味差异,并对所获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同时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质联用技术(GC-MS)对新鲜及腐败鱼肉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电子鼻对新鲜及腐败鱼肉整体风味的区分快速、灵敏,其分析结果与常规新鲜度评价指标的变化致;采用GC-MS法在新鲜及腐败鱼肉中分别检测出27及28种挥发性物质,主要为醛类、酮类、醇类、酯类、烃类和胺类化合物等,其中醛类、酮类和醇类物质在新鲜鱼肉中的含量较高,而胺类物质在腐败鱼肉中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挥发性成分 气质联用 电子鼻
下载PDF
南极磷虾粉对大菱鲆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及氟残留的影响 被引量:25
10
作者 孔凡华 梁萌青 +4 位作者 吴立新 郑珂珂 王新星 常青 龚蓉珠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4-60,共7页
以鱼粉、南极磷虾粉和豆粕为蛋白源,以南极磷虾粉蛋白分别替代饲料中的0(对照组)、20%、40%、60%的鱼粉蛋白制成4种等氮等能的饲料,并以此饲料饲喂大菱鲆(37.36±2.12g)56d。试验结果显示,饲料中南极磷虾粉水平对大菱鲆的成活率及... 以鱼粉、南极磷虾粉和豆粕为蛋白源,以南极磷虾粉蛋白分别替代饲料中的0(对照组)、20%、40%、60%的鱼粉蛋白制成4种等氮等能的饲料,并以此饲料饲喂大菱鲆(37.36±2.12g)56d。试验结果显示,饲料中南极磷虾粉水平对大菱鲆的成活率及特定生长率(SGR)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对各组的饲料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均有显著性影响(P<0.05),替代40%组与替代60%组蛋白质表观消化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大菱鲆血清中的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溶菌酶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无显著性影响(P>0.05)。大菱鲆各组间肌肉中氟残留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肌肉中氟含量均在可食用范围内,大菱鲆各组间骨骼中氟残留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南极磷虾粉 生长 非特异性免疫 氟残留
下载PDF
不同糖源及糖水平对大菱鲆糖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4
11
作者 聂琴 苗惠君 +4 位作者 苗淑彦 陈尘悦 李静 张文兵 麦康森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25-433,共9页
采用3×4双因素实验设计,以初始质量为(8.06±0.08)g的大菱鲆幼鱼(Scophthalmus maximus L.)为对象,研究在饲料中添加3种糖源(葡萄糖、蔗糖和糊精)及4个水平(0、5%、15%、28%)对大菱鲆肝脏糖酵解关键酶己糖激酶(HK)、葡萄糖激酶... 采用3×4双因素实验设计,以初始质量为(8.06±0.08)g的大菱鲆幼鱼(Scophthalmus maximus L.)为对象,研究在饲料中添加3种糖源(葡萄糖、蔗糖和糊精)及4个水平(0、5%、15%、28%)对大菱鲆肝脏糖酵解关键酶己糖激酶(HK)、葡萄糖激酶(GK)、磷酸果糖激酶(PFK)、丙酮酸激酶(PK)和糖异生关键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1,6-二磷酸果糖酶(FBPase)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糖添加量从0升高到15%时,大菱鲆的糖酵解酶GK和PK活性随饲料葡萄糖或糊精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饲料中葡萄糖或糊精含量为28%时,GK和PK活性有下降的趋势。3种糖源的4个添加水平对HK和PFK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不同水平的葡萄糖对大菱鲆糖异生途径的PEPCK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但在饲料中葡萄糖添加量为5%时显著促进了FBPase活性(P<0.05),当葡萄糖添加量升高为15%或28%时,FBPase活性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糊精作为饲料糖源时抑制了大菱鲆肝脏FBPase和PEPCK的活性,而添加不同水平的蔗糖对FBPase和PEPCK活性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总的来说,从大菱鲆幼鱼肝脏糖代谢角度而言,在饲料中添加15%的葡萄糖或糊精时,可以有效促进大菱鲆肝脏糖酵解能力;较添加葡萄糖,糊精在促进大菱鲆肝脏糖酵解的同时对糖异生存在一定程度的抑制。蔗糖作为饲料糖源时,仅在添加量为28%时显著促进糖酵解酶GK活性,糖酵解其他酶活性以及糖异生酶活性均不受蔗糖水平的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糖源 糖代谢 糖酵解酶 糖异生酶
下载PDF
饲料中的维生素E对大菱鲆幼鱼生长、脂肪过氧化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4
12
作者 魏玉婷 王小洁 +1 位作者 麦康森 艾庆辉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5-50,共6页
采用6种维生素E(VE)含量为26、52、66、132、191、339 mg/kg饲料干质量的等氮等能实验饲料,研究饲料中维生素E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幼鱼生长,肝脏和肌肉中的硫代巴必妥酸反应底物(TBARS)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总抗... 采用6种维生素E(VE)含量为26、52、66、132、191、339 mg/kg饲料干质量的等氮等能实验饲料,研究饲料中维生素E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幼鱼生长,肝脏和肌肉中的硫代巴必妥酸反应底物(TBARS)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总抗氧化力(T-AOC)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菱鲆的生长和体成分受饲料中VE含量的影响产生的差异不显著,然而肝脏和血清中的VE含量以及肝脏和肌肉中的硫代巴必妥酸底物(TBARS)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肝脏总抗氧化力(T-AOC)则受其影响显著(P<0.05)。结果显示大菱鲆幼鱼摄取不适宜量的VE时在表现出各种缺乏症之前会先发生脂肪过氧化现象,同时饲料中的VE能够有效提高大菱鲆幼鱼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幼鱼 维生素E 脂肪过氧化 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在大菱鲆肌肉中的消除规律 被引量:24
13
作者 曲志娜 李存金 +5 位作者 赵思俊 路平 王玉东 谭维泉 孙晓亮 郑增忍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8年第6期491-496,共6页
研究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隐色孔雀石绿在大菱鲆肌肉组织内的残留消除规律。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用浓度为800ng/ml的孔雀石绿溶液药浴1h的大菱鲆进行连续采样监测。结果表明,孔雀石绿在大菱鲆的肌肉中代谢较快,其含量降至检... 研究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隐色孔雀石绿在大菱鲆肌肉组织内的残留消除规律。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用浓度为800ng/ml的孔雀石绿溶液药浴1h的大菱鲆进行连续采样监测。结果表明,孔雀石绿在大菱鲆的肌肉中代谢较快,其含量降至检测限以下需要20.3d,而其代谢物隐色孔雀石绿存留时间长,消除过程缓慢,需长达281.9~356.7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雀石绿 隐色孔雀石绿 大菱鲆 消除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下载PDF
胆汁酸对大菱鲆幼鱼生长、脂肪代谢酶及血清生化的影响 被引量:21
14
作者 黄炳山 李宝山 +4 位作者 张利民 李华东 孙永智 王世信 王际英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37-744,共8页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03%、0.06%、0.09%及0.12%的胆汁酸,配制5组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D1、D2、D3、D4、D5),投喂体质量为26.5 g的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幼鱼56 d,研究胆汁酸对其生长、体组成、脂肪代谢酶活力及血清生化的...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03%、0.06%、0.09%及0.12%的胆汁酸,配制5组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D1、D2、D3、D4、D5),投喂体质量为26.5 g的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幼鱼56 d,研究胆汁酸对其生长、体组成、脂肪代谢酶活力及血清生化的影响。结果显示:(1)实验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及脂肪效率呈先升后平稳的趋势,均在D3组达到最高值。(2)胆汁酸显著降低了全鱼粗脂肪及粗灰分含量,提高了粗蛋白含量(P<0.05);降低了肌肉粗脂肪含量,提高了粗蛋白及粗灰分含量(P<0.05)。(3)脂肪酶及脂蛋白脂酶活力呈先升后平稳的趋势;肝脂酶活力显著升高(P<0.05)。(4)胆汁酸降低了血清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活力,提高了碱性磷酸酶活力(P<0.05);总蛋白及白蛋白的含量随胆汁酸含量的增加而升高(P<0.05);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随胆汁酸含量的升高而下降(P<0.05)。(5)鳗弧菌感染48 h后,D3、D4及D5组的累积死亡率显著低于D1组。以增重率为评价指标,经折线回归分析,体质量26.5 g的大菱鲆幼鱼饲料中胆汁酸的适宜添加量为0.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胆汁酸 生长 脂肪代谢 鳗弧菌
原文传递
不同养殖规模下大菱鲆工厂化养殖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20
15
作者 黄书培 杨正勇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113-116,共4页
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方法获取产业微观层面数据,依此进行经济效益核算;采用方差分析法探究养殖规模对其经济效益是否存在显著性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大菱鲆工厂化养殖在小中大养殖规模下成本依次为50.35、41.85、36.37元/kg;可变成本与固定... 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方法获取产业微观层面数据,依此进行经济效益核算;采用方差分析法探究养殖规模对其经济效益是否存在显著性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大菱鲆工厂化养殖在小中大养殖规模下成本依次为50.35、41.85、36.37元/kg;可变成本与固定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为72%和28%。同时,随着养殖规模的增大,小中大养殖厂的成本利润率依次为2.28%、32.58%和60.17%;而各项净利润敏感系数随着养殖规模的增大而降低。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养殖规模组之间在各项经济效益指标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工厂化养殖 经济效益
下载PDF
养殖大菱鲆病原菌——杀鲑气单胞菌无色亚种的分离鉴定和组织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吕俊超 张晓华 +3 位作者 王燕 兰建新 韩茵 刘云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1-95,共5页
自然发病的养殖大菱鲆幼苗出现口部周围皮下出血,肝脏灰白色并萎缩坏死的症状。从肝脏中分离纯化得到优势菌株,定名为db14。该菌株在LB培养基上生长较缓慢,早期菌落稍隆起,白色,质地较硬;人工感染试验证实对大菱鲆有较强的致病性,其半... 自然发病的养殖大菱鲆幼苗出现口部周围皮下出血,肝脏灰白色并萎缩坏死的症状。从肝脏中分离纯化得到优势菌株,定名为db14。该菌株在LB培养基上生长较缓慢,早期菌落稍隆起,白色,质地较硬;人工感染试验证实对大菱鲆有较强的致病性,其半数致死剂量LD50为2.75×103cfu/g;生理生化特征测定显示其与杀鲑气单胞菌无色亚种(Aeromonas salmonicidasubsp.achromogenes)相似度最高;细菌16S rDNA序列测定后在GenBank中进行序列比对分析,结果与杀鲑气单胞菌无色亚种的序列同源性最高,为100%。综合上述结果,确定该菌株为杀鲑气单胞菌无色亚种。该菌株对复达欣、菌必治、丁胺卡那霉素和氯霉素等较为敏感。通过对人工感染菌株db14的大菱鲆组织切片观察,发现病鱼的肝脏、肾脏、脾脏、肠道等器官的组织均有明显的病理变化,而心脏和脑未发现明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病原菌 杀鲑气单胞菌无色亚种 组织病理
下载PDF
牙鲆与大菱鲆病原迟钝爱德华氏菌生物学特性及系统发育学分析 被引量:17
17
作者 陈翠珍 房海 +1 位作者 张晓君 战文斌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82-88,共7页
对从7起牙鲆(Bastard halibut,Paralichthys olivaceus L.)、3起大菱鲆(Turbot,Scophthalmus maximus L.)病害的病(死)鱼中分离到的相应病原菌较系统地进行了形态特征、理化特性等表观分类学指征的鉴定及代表菌株DNA中G+Cmol%的测定.同... 对从7起牙鲆(Bastard halibut,Paralichthys olivaceus L.)、3起大菱鲆(Turbot,Scophthalmus maximus L.)病害的病(死)鱼中分离到的相应病原菌较系统地进行了形态特征、理化特性等表观分类学指征的鉴定及代表菌株DNA中G+Cmol%的测定.同时,择代表菌株进行了16S rRNA基因的分子鉴定,测定了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了相关细菌相应序列的同源性,构建了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分离鉴定的148株菌均为爱德华氏菌属(Edwardsiella Ewing and McWhorter 1965)的迟钝爱德华氏菌(E.tarda),其中128株为迟钝爱德华氏菌野生型(E.tarda wild type)菌株,20株暂定为迟钝爱德华氏菌吲哚阴性变异株.代表菌株(HC010907-1及HC010830-1)的16S rRNA基因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的迟钝爱德华氏菌的同源性均在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鲆 大菱鲆 迟钝爱德华氏菌 生物学特性 系统发育学 系统发育学分析 16SrRNA基因序列 病原菌 Paralichthys GENBANK数据库
下载PDF
基于群体感应抑制的丹皮提取物和茶多酚对冷藏大菱鲆的协同保鲜作用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李学鹏 陈桂芳 +6 位作者 王金厢 仪淑敏 徐永霞 王彦波 朱军莉 李婷婷 励建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223-229,共7页
本研究将具有群体感应抑制活性的丹皮提取物和茶多酚保鲜剂进行复合,应用于冷藏大菱鲆鱼块的保鲜,研究其协同保鲜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经丹皮提取物和茶多酚复合保鲜处理的大菱鲆鱼块感官品质劣变缓慢,细菌菌落总数、pH值、挥发性盐基氮... 本研究将具有群体感应抑制活性的丹皮提取物和茶多酚保鲜剂进行复合,应用于冷藏大菱鲆鱼块的保鲜,研究其协同保鲜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经丹皮提取物和茶多酚复合保鲜处理的大菱鲆鱼块感官品质劣变缓慢,细菌菌落总数、pH值、挥发性盐基氮含量、硫代巴比妥酸含量、K值均显著低于丹皮提取物处理组、茶多酚处理组和对照组(P<0.05)。复合处理组鱼肉的货架期比对照组延长约9 d,比丹皮提取物处理组延长6~7 d,比茶多酚处理组延长2~3 d,且对鱼肉颜色无显著影响(P>0.05)。丹皮提取物与茶多酚复合具有协同保鲜效果,能够有效地减缓冷藏大菱鲆鱼块的腐败变质速率,保持鱼肉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皮提取物 茶多酚 大菱鲆 群体感应抑制 协同保鲜
下载PDF
饲料中赖氨酸和精氨酸含量对大菱鲆幼鱼生长、体成分和肌肉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19
作者 代伟伟 麦康森 +2 位作者 徐玮 张彦娇 艾庆辉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76-887,共12页
为研究饲料中精氨酸(Arg)、赖氨酸(Lys)水平及其相互作用对大菱鲆生长、体成分和肌肉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本实验以初始体质量为(18.48±0.16)g的大菱鲆作为研究对象,采用3×3双因素设计,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Arg(0%、0.9%和2.0%)... 为研究饲料中精氨酸(Arg)、赖氨酸(Lys)水平及其相互作用对大菱鲆生长、体成分和肌肉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本实验以初始体质量为(18.48±0.16)g的大菱鲆作为研究对象,采用3×3双因素设计,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Arg(0%、0.9%和2.0%)和Lys(0%、1.19%和2.39%),配制成9种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重复30尾鱼,养殖周期为8周。实验结果表明,当饲料中Lys添加量为1.19%时,大菱鲆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较其他两种添加量组显著升高(P<0.05),但精氨酸的添加对其影响不显著且与赖氨酸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蛋白质保留率和鱼体蛋白质含量受饲料中Lys和Arg添加量的交互影响(P<0.05),在Arg和Lys添加量分别为0.9%和1.19%时,数值最高,显著高于赖氨酸未添加组和高添加组(P<0.05)。全鱼粗脂肪、水分、灰分和形体指标不受Arg和Lys的交互作用影响(P>0.05)。粗脂肪和水分随Lys的添加量升高而显著降低(P<0.05);肝体比和脏体比均随饲料中Arg和Lys添加量的升高而显著降低(P<0.05)。肌肉中大多数氨基酸含量受饲料Arg和Lys添加量的交互作用,显著性最低值均出现在Arg和Lys添加量分别为0.9%和2.39%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Arg和Lys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了大菱鲆幼鱼的饲料效率、鱼体蛋白质沉积和肌肉氨基酸含量;Arg和Lys添加量分别为0.9%和1.19%时,大菱鲆有最大生长和饲料利用效率;与Arg相比,Lys为主要影响因素,适量添加Lys可以促进生长,而添加量过高Lys会与Arg产生拮抗作用,抑制生长、饲料利用和肌肉氨基酸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赖氨酸 精氨酸 生长 交互作用 拮抗
下载PDF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大菱鲆和鳜鱼体中地西泮及其代谢物残留的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于慧娟 钱蓓蕾 +3 位作者 黄冬梅 苏惠 顾润润 冯兵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11年第1期54-59,共6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测定鱼类样品中地西泮及其代谢物去甲地西泮、替马西泮和奥沙西泮的分析方法。样品用1%氨化乙酸乙酯提取,HLB固相萃取柱净化,乙酸乙酯洗脱。在正离子模式下以电喷雾串联质谱仪进行测定,以氘代...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测定鱼类样品中地西泮及其代谢物去甲地西泮、替马西泮和奥沙西泮的分析方法。样品用1%氨化乙酸乙酯提取,HLB固相萃取柱净化,乙酸乙酯洗脱。在正离子模式下以电喷雾串联质谱仪进行测定,以氘代地西泮、氘代去甲地西泮、氘代替马西泮和氘代奥沙西泮为内标物,内标法定量。以大菱鲆和鳜鱼为研究对象,在1.0、10.0和50.0μg/kg添加水平下,方法平均回收率为85.7%~105.6%(批内),相对标准偏差为2.1%~7.6%(批内),方法定量限为1.0μg/kg(S/N>10)。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度高、重复性好,适合于鱼类样品中地西泮及其代谢物残留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西泮 代谢物 残留 液质联用 大菱鲆 鳜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