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燃气轮机透平叶片气热耦合计算 被引量:11
1
作者 胡捷 刘建军 江友钿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49-354,共6页
针对具有热态实验结果的MarkⅡ冷却叶片进行气热耦合计算研究,利用CFX求解器对非耦合与耦合算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对比.结果表明,相比耦合计算及实验结果,由于非耦合边界条件的影响,采用施加平均壁面温度的非耦合计算存在较大的计算偏... 针对具有热态实验结果的MarkⅡ冷却叶片进行气热耦合计算研究,利用CFX求解器对非耦合与耦合算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对比.结果表明,相比耦合计算及实验结果,由于非耦合边界条件的影响,采用施加平均壁面温度的非耦合计算存在较大的计算偏差.研究工作揭示了气热耦合计算的必要性及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K Ⅱ叶片 气热耦合 透平叶片冷却 边界条件 实验验证
原文传递
涡轮叶片冷却通道高性能微小肋湍流传热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李彦霖 饶宇 王德强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271-2279,共9页
为了提高涡轮叶片内冷通道的换热性能,针对分别带有直肋、斜肋、V肋和W肋这四种微小结构肋的冷却通道进行了数值计算并。通道宽高比为6,肋间距与肋高比为10,肋高与水力直径比为0.029。采用低雷诺数AKN k-ε模型研究了雷诺数范围从36700... 为了提高涡轮叶片内冷通道的换热性能,针对分别带有直肋、斜肋、V肋和W肋这四种微小结构肋的冷却通道进行了数值计算并。通道宽高比为6,肋间距与肋高比为10,肋高与水力直径比为0.029。采用低雷诺数AKN k-ε模型研究了雷诺数范围从36700到60000时四种带肋通道的换热与流动特性并与实验结果相比较,发现通道换热性能和压力损失与稳态实验结果较一致。研究表明,W肋换热性能最优,其平均努塞尔数是流动充分发展的光滑通道的2.2到2.4倍,摩擦因子是光滑通道的3.7~4.0倍。其次是V肋、直肋,斜肋最低。分析流场发现直肋下游回流区最大,壁面努塞尔数在横向上较均匀,而斜肋、V肋和W肋因为二次流的存在回流区较小,壁面努塞尔数沿着肋展方向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叶片冷却 微小结构肋 传热 摩擦因子
原文传递
倾斜椭球凹陷阵列湍流强化传热实验与数值分析
3
作者 许超 张鹏 饶宇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4-152,共9页
为了提高涡轮叶片内部通道对流传热性能,本文基于瞬态液晶热像技术分别针对矩形通道表面排布的球形凹陷和斜椭球凹陷阵列的传热和压力损失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在雷诺数为1×10^(4)~6×10^(4)内,与基准球形凹陷相比,平行排布和... 为了提高涡轮叶片内部通道对流传热性能,本文基于瞬态液晶热像技术分别针对矩形通道表面排布的球形凹陷和斜椭球凹陷阵列的传热和压力损失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在雷诺数为1×10^(4)~6×10^(4)内,与基准球形凹陷相比,平行排布和V形排布的斜椭球凹陷总体传热分别增强了23.8%~33.8%和104%~121%,V形排布的斜椭球凹陷综合传热性能显著提高了25%~68.3%。通过数值模拟发现,平行排布的斜椭球凹陷虽然可以诱发更强烈的二次流,但是平行的排布方式使下游凹陷受到来自上游凹陷升温后的流体冲刷,因此限制了传热的进一步增强。V形排布的斜椭球凹陷通过诱发大尺度的纵向涡对将来自主流的冷流体输运至壁面,冷流体直接冲击壁面并与近壁流体剪切,极大地增强了对流传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叶片冷却 斜椭球凹陷 传热 瞬态液晶热像实验 流动结构
下载PDF
狭缝宽度对分离式柱肋冷却通道内传热与流动影响的数值计算 被引量:5
4
作者 李麟 饶宇 万超一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56-760,共5页
在雷诺数为8 200-52 500内分别针对宽度为1.0,1.5,2.0,2.5mm的分离式柱肋冷却通道和同类型的柱肋冷却通道进行了传热特性和流动性能的三维稳态数值计算研究.数值计算采用结合加强壁面处理的realizable k-ε模型.将计算结果进行网格独立... 在雷诺数为8 200-52 500内分别针对宽度为1.0,1.5,2.0,2.5mm的分离式柱肋冷却通道和同类型的柱肋冷却通道进行了传热特性和流动性能的三维稳态数值计算研究.数值计算采用结合加强壁面处理的realizable k-ε模型.将计算结果进行网格独立性验证和实验验证以保证数值计算的准确性.在所研究的Re数范围内着重分析了分离式柱肋中间狭缝宽度对冷却通道内流场和局部换热特性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分离式柱肋狭缝宽度对冷却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在研究的Re数范围内,分离式柱肋存在一个最优宽度,使得冷却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式柱肋 涡轮叶片冷却 狭缝宽度 传热流动
下载PDF
基于CFD-DEM微细带肋内冷通道中颗粒沉积特性比较研究
5
作者 孔德海 李心慧 +1 位作者 牛夕莹 刘存良 《热能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84-94,共11页
航空发动机全天候全域长航时运行时,颗粒随着二次流空气系统进入到涡轮叶片内部,沉积堵塞在涡轮叶片内冷通道中,严重影响了涡轮叶片的冷却性能。本文采用计算流体力学和离散单元法(CFD-DEM)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涡轮叶片带肋细小矩形内冷... 航空发动机全天候全域长航时运行时,颗粒随着二次流空气系统进入到涡轮叶片内部,沉积堵塞在涡轮叶片内冷通道中,严重影响了涡轮叶片的冷却性能。本文采用计算流体力学和离散单元法(CFD-DEM)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涡轮叶片带肋细小矩形内冷通道中微尘颗粒的流动和沉积特性。所研究的内冷通道肋片周期性布置在通道的一侧,肋片阻塞比和肋间距比分别为0.024和10,考虑了平行直肋、45°斜肋和45°V肋3种肋结构,详细分析了雷诺数、颗粒斯托克斯数、入口颗粒体积分数和肋片的类型对颗粒流动和沉积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颗粒沉积主要发生在第1根肋片的前缘处;颗粒的沉积质量均随着雷诺数、斯托克斯数和颗粒体积分数增加而减小;在所有的肋片类型中,直肋布置时颗粒沉积现象最明显,其次是V肋,斜肋拥有最小的颗粒沉积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叶片冷却 微细通道 肋片 颗粒沉积 离散单元法
原文传递
基于神经网络的扰流柱通道表面传热系数预测
6
作者 姚广宇 邱璐 朱剑琴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668-1674,共7页
针对扰流柱通道结构的流动传热过程进行了仿真研究,构建了该结构内部表面传热系数的快速预测模型。该预测模型首先构建了若干流阻元件用于冷气质量流量预测,之后根据质量流量预测结果计算通道内的流动雷诺数。将雷诺数与几何结构参数组... 针对扰流柱通道结构的流动传热过程进行了仿真研究,构建了该结构内部表面传热系数的快速预测模型。该预测模型首先构建了若干流阻元件用于冷气质量流量预测,之后根据质量流量预测结果计算通道内的流动雷诺数。将雷诺数与几何结构参数组合并输入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分别预测通道内不同结构的平均表面传热系数。最后建立基于肋化传热模型的扰流柱导热等效表面传热系数换算方法,以便将预测模型应用于实际双层壁涡轮叶片的冷效预测。经数值仿真验证,该模型对通道内冷气质量流量和表面传热系数进行组合预测,相对误差控制在5%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扰流柱通道 表面传热系数 肋化传热 涡轮叶片冷却
原文传递
涡轮叶片前缘冲击-气膜冷却流动传热实验 被引量:3
7
作者 阎鸿捷 陈冠江 饶宇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970-2976,共7页
本文采用瞬态液晶热像技术对涡轮叶片的前缘冲击-气膜复合冷却结构内部传热性能进行了详细实验研究。通过优化改进瞬态液晶热像测试技术实现了对前缘曲率表面传热的可靠准确测量,获得了雷诺数20000~50000范围内内前缘冲击-气膜冷却内部... 本文采用瞬态液晶热像技术对涡轮叶片的前缘冲击-气膜复合冷却结构内部传热性能进行了详细实验研究。通过优化改进瞬态液晶热像测试技术实现了对前缘曲率表面传热的可靠准确测量,获得了雷诺数20000~50000范围内内前缘冲击-气膜冷却内部详细传热分布和该复合冷却流阻特性。结果表明:冲击-气膜冷却的努塞尔数和压力损失均随雷诺数的增大而增大;冲击孔偏置使得内部表面平均努塞尔数最多提高9.4%,阻力系数下降约6.0%,且换热的均匀性得到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叶片冷却 前缘冲击-气膜冷却 热色液晶(TLC) 旋流
原文传递
涡轮叶片前缘旋流-气膜复合冷却内部流动传热特征实验和数值模拟 被引量:2
8
作者 阎鸿捷 陈冠江 饶宇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287-2294,共8页
为了提高涡轮叶片前缘的冷却效率,提出了一种偏置冲击孔的旋流-气膜冷却结构。在雷诺数2×104~5×104时,对冲击孔居中和偏置分别开展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得到了两种结构的内部传热、流阻和流场特性。实验通过瞬态液晶热像技术... 为了提高涡轮叶片前缘的冷却效率,提出了一种偏置冲击孔的旋流-气膜冷却结构。在雷诺数2×104~5×104时,对冲击孔居中和偏置分别开展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得到了两种结构的内部传热、流阻和流场特性。实验通过瞬态液晶热像技术获得前缘内表面的详细努塞尔数分布,并结合数值模拟的结果分析了流场特征,对强化换热的机理做出解释。实验结果表明:叶片前缘内部旋流使总体平均努塞尔数提高4.0%~9.4%,同时压力损失降低5.6%~6.4%。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偏置冲击孔利用叶片前缘曲率较大的结构特性产生了强烈的旋流,使高换热区的面积显著增加,改善了内部换热的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叶片冷却 叶片前缘 旋流-气膜冷却 数值模拟 热色液晶(TLC)
下载PDF
三棱锥体群几何参数对通道流动换热特性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鲍锋 侯昶 李亚忠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3-181,共9页
为研究带三棱锥体群冷却通道的流动及换热特性,通过数值模拟的方式,给出了不同雷诺数下三棱锥体群横向列数,底面三角形腰长及底面三角形顶角大小对静止通道流动换热特性的影响规律。通道阻塞比为0.047,宽高比为1。结果表明:带三棱锥体... 为研究带三棱锥体群冷却通道的流动及换热特性,通过数值模拟的方式,给出了不同雷诺数下三棱锥体群横向列数,底面三角形腰长及底面三角形顶角大小对静止通道流动换热特性的影响规律。通道阻塞比为0.047,宽高比为1。结果表明:带三棱锥体群的通道在经过一定的优化设计后能够兼顾换热效果的改善和压力损失的减小;通道综合换热效率随横向列数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随腰长的增大而增大,随顶角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较优横向列数取值在3到6之间,腰长应尽可能大,较优顶角的取值在60°到7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叶片冷却 三棱锥体群 数值模拟 几何参数
原文传递
基于热驱动理论的新型冷却技术换热效果实验和比较
10
作者 杨敏 常海萍 吴培光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89-994,共6页
新型超级冷却技术(NSCT)是一种基于热驱动理论的新型冷却技术,针对该技术的平均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浮力数Bu、旋转雷诺数Reω、进口冷气雷诺数Rez的不断增大,旋转条件下新型超级冷却技术的平均换热效果逐渐增强。将... 新型超级冷却技术(NSCT)是一种基于热驱动理论的新型冷却技术,针对该技术的平均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浮力数Bu、旋转雷诺数Reω、进口冷气雷诺数Rez的不断增大,旋转条件下新型超级冷却技术的平均换热效果逐渐增强。将新型冷却技术与常规两种涡轮叶片冷却方式-肋强化冷却和冲击冷却的平均换热效果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在实验范围内,新型超级冷却技术比另外两种冷却方式具有更优的换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航天推进系统 热驱动理论 换热 涡轮叶片冷却 旋转
下载PDF
高旋转数下大宽高比矩形通道换热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洋 刘涛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83-591,共9页
针对大宽高比矩形通道,采用铜块加热法,在Re=1×104~2×104和Ro=0~1.23内实验研究了旋转通道内展向及流向的换热特性。结果表明,静止下的大宽高比通道表现出非常强的展向换热不均,而旋转的引入削弱了展向换热差异,对低半径区的... 针对大宽高比矩形通道,采用铜块加热法,在Re=1×104~2×104和Ro=0~1.23内实验研究了旋转通道内展向及流向的换热特性。结果表明,静止下的大宽高比通道表现出非常强的展向换热不均,而旋转的引入削弱了展向换热差异,对低半径区的外侧换热可提高50%~90%;同时,在通道中段的前缘面换热随着旋转数的增大先减弱后增强,存在一个对应最低局部换热的临界旋转数(Roc=0.2~0.5);高旋转数下(Ro≥0.6),除内侧区域前缘面外,通道其他位置处的前缘面和后缘面换热均受到强化和改善,最高可达静止的2倍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冷却 高旋转数 大宽高比 实验研究
下载PDF
旋转叶片尾缘通道的换热特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斌 邓宏武 +1 位作者 邱璐 丁水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634-1638,共5页
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了旋转和静止状态下带交错肋和柱肋的涡轮叶片尾缘通道的换热特性.通道截面为楔形,交错肋段上下表面肋错开布置,节距比约为7,柱肋段包含大小两排扰流柱.在实验雷诺数为6100~33000,旋转数0~0.6的工况下对比分析了尾缘... 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了旋转和静止状态下带交错肋和柱肋的涡轮叶片尾缘通道的换热特性.通道截面为楔形,交错肋段上下表面肋错开布置,节距比约为7,柱肋段包含大小两排扰流柱.在实验雷诺数为6100~33000,旋转数0~0.6的工况下对比分析了尾缘通道交错肋段和柱肋段的旋转静止换热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静态下,交错肋段前后缘面存在换热差异,且该差异沿程减小;在交错肋充分发展段,旋转增强了后缘面的换热,削弱了前缘面的换热;交错肋段前后缘面叶间处换热旋转下均得到增强;旋转下柱肋段的过渡段尺度减小,换热最强点向低半径处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冷却 尾缘通道 柱肋 交错肋 旋转
下载PDF
西门子H级燃气轮机的主要系统及其控制与保护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凯 李建伟 毛志伟 《燃气轮机技术》 2020年第2期49-53,共5页
西门子SGT5-8000H燃气轮机是目前国际上应用较广泛的燃气轮机之一,具有单机出力大,效率高,运行灵活度高,部分负荷特性好等特点。本文将详细介绍SGT5-8000H燃气轮机的三个主要系统:进口可转导叶IGV(VGV)系统、燃烧系统、防喘放气及透平... 西门子SGT5-8000H燃气轮机是目前国际上应用较广泛的燃气轮机之一,具有单机出力大,效率高,运行灵活度高,部分负荷特性好等特点。本文将详细介绍SGT5-8000H燃气轮机的三个主要系统:进口可转导叶IGV(VGV)系统、燃烧系统、防喘放气及透平静叶冷却系统的特点及相关控制与保护。希望通过本文让国内更多的电力工作者更快更详细地了解到SGT5-8000H燃气轮机主要系统的结构特点及其工作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GT5-8000H燃气轮机 IGV(VGV)系统 燃烧系统 透平静叶冷却系统 控制与保护
下载PDF
气膜叶片前缘内冲击冷却的共轭传热计算 被引量:2
14
作者 陶智 丁水汀 +1 位作者 徐国强 韩树军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9-62,共4页
导出一协变速度动量方程的数学表达式,为避免曲率源项或各附加力项的存在,该协变速度周围邻域内皆取与之平行的速度分量。采用SIMPLER算法对带有气膜出流的内冲击复合冷却叶片进行了共轭传热计算,揭示了其流动的特征,给出了... 导出一协变速度动量方程的数学表达式,为避免曲率源项或各附加力项的存在,该协变速度周围邻域内皆取与之平行的速度分量。采用SIMPLER算法对带有气膜出流的内冲击复合冷却叶片进行了共轭传热计算,揭示了其流动的特征,给出了叶片内外表面的温度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冷却 共扼 涡轮 叶片 传热 冲击冷却
下载PDF
旋转状态边界层速度场及温度场特性实验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刚夫 李海旺 +1 位作者 由儒全 夏双枝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573-2582,共10页
针对涡轮转子叶片内冷技术,使用TR-PIV(time resolved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技术与热线技术同步原位测量了壁面加热条件下旋转通道内边界层速度场和温度场特性。结果显示:旋转数大于0.48时前缘面附近出现了回流现象,并从受力分... 针对涡轮转子叶片内冷技术,使用TR-PIV(time resolved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技术与热线技术同步原位测量了壁面加热条件下旋转通道内边界层速度场和温度场特性。结果显示:旋转数大于0.48时前缘面附近出现了回流现象,并从受力分析的角度给出了解释;回流区一般出现于流场下游、较大密度比、较高旋转数下,可以利用回流区的影响达到增强前缘面换热的目的;得到了旋转条件下无量纲温度型、温度脉动量和努塞尔数的变化规律,可以看出湍流边界层内部的温度场分布在旋转效应的影响下产生了强烈的不对称性,与静止条件下的标准规律相比会产生一定的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叶片冷却技术 旋转通道 湍流边界层 热线风速仪 TR-PIV(time resolved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技术
原文传递
基于C/S架构的涡轮叶片冷却模型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小山 吴铁鹰 《信息技术》 2010年第6期134-137,共4页
以涡轮冷却冷模型数据管理与应用为背景,采用两层C/S信息系统构建方法,关系型数据库与文件系统结合的数据存储模式,完成了模型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并对系统的扩展性以及动态调用辅助计算进行了研究,从而给出了一种通用的设计模型数据... 以涡轮冷却冷模型数据管理与应用为背景,采用两层C/S信息系统构建方法,关系型数据库与文件系统结合的数据存储模式,完成了模型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并对系统的扩展性以及动态调用辅助计算进行了研究,从而给出了一种通用的设计模型数据管理与运用解决方案。该系统具有扩展性强、操作简便、界面友好等特点,为设计研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辅助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 涡轮叶片冷却结构 可扩展性 信息系统
下载PDF
非定常尾迹宽度对气膜冷却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周莉 张鑫 蔡元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9期97-102,共6页
对非定常环境下动叶气膜冷却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非定常尾迹宽度对气膜冷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动叶的气膜冷却来说,由非定常尾迹形成的低速区对冷却射流的压制作用减小,使冷却射流更多地进入主流并与其掺混,使得气膜孔下游... 对非定常环境下动叶气膜冷却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非定常尾迹宽度对气膜冷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动叶的气膜冷却来说,由非定常尾迹形成的低速区对冷却射流的压制作用减小,使冷却射流更多地进入主流并与其掺混,使得气膜孔下游叶片表面的冷却效果降低。当尾迹宽度增大时,叶片表面气膜冷却效果降低的程度增加。非定常尾迹对压力面上冷却效果的影响大于吸力面。压力面上在第1个冷却孔后面冷却效率降低了15%,而吸力面上的冷却效果变化不是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叶气膜冷却 非定常 尾迹宽度 气膜冷却效果 叶片表面
下载PDF
非定常环境下动叶气膜冷却流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8
作者 周莉 张鑫 蔡元虎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695-1701,共7页
对非定常环境下动叶气膜冷却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动静部件之间非定常效应对气膜冷却效率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静叶的尾流迁移在冷气喷射位置处时,冷气在喷射位置下游壁面附近的覆盖宽度增大,距喷射位置下游约30%弧长范围内具有... 对非定常环境下动叶气膜冷却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动静部件之间非定常效应对气膜冷却效率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静叶的尾流迁移在冷气喷射位置处时,冷气在喷射位置下游壁面附近的覆盖宽度增大,距喷射位置下游约30%弧长范围内具有较高的气膜冷却效率,但在喷射位置附近的冷却效果略差一些.气膜冷却效率的振荡幅度随着吹风比的增大而增大.由于端壁附近旋涡的影响,冷气很难到达端壁附近,而是被卷吸到喷射位置的下游去,在喷射位置下游靠近端壁附近的冷却效果更好一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叶气膜冷却 非定常效应 气膜冷却效率 尾流 端壁
原文传递
透平叶片双工质冷却流量和流向的优化配置 被引量:4
19
作者 徐亮 税琳棋 +3 位作者 高建民 史晓军 王维 李小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12,90,共7页
采用SST转捩模型求解了三维定常雷诺时均Navier-Stokes方程,对具有多个光滑内冷通道的试验叶片进行了气热耦合的数值计算,同时研究了蒸汽、空气冷却工质的流量大小和流向分配对叶片表面温度分布和冷却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SST转捩湍流... 采用SST转捩模型求解了三维定常雷诺时均Navier-Stokes方程,对具有多个光滑内冷通道的试验叶片进行了气热耦合的数值计算,同时研究了蒸汽、空气冷却工质的流量大小和流向分配对叶片表面温度分布和冷却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SST转捩湍流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叶栅内的传热特性;增加冷却工质的流量,叶片温度明显降低且表面温度分布更加均匀,当冷却工质流量比从0.018 74提高到0.093 71时最大温差下降了约30K,叶片表面的平均冷却效率最大可提升17%,叶片达到最大冷却效果的冷却流量比的最佳值为0.074 97;改变叶片的第2、第4通道的冷却工质流向,可以改善叶片中弦区域沿展向的温度梯度,第5通道采用双向进气的配置方案可以很好地降低叶片尾缘区域的温度梯度,从而改善叶片整体温度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平叶片 蒸汽冷却 气热耦合 数值分析
下载PDF
Analysis of Film Cooling Effectiveness on Shaped Hole and Antivortex Hole
20
作者 MAY Kyu Kyu Soe 《Computer Aided Drafting,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2010年第2期30-35,共6页
Film cooling is introduction of a secondary fluid (coolant or injected fluid) at one or more discrete locations along a surface exposed to a high temperature environment to protect that surface not only in the immed... Film cooling is introduction of a secondary fluid (coolant or injected fluid) at one or more discrete locations along a surface exposed to a high temperature environment to protect that surface not only in the immediate region of injection but also downstream region. This paper numerically investigated the film cooling effectiveness on two types of hole geometries which are cut-shaped hole and antivortex hole. The 3D computational geometries are modeled with a single 30 deg angled hole on a flat surface. The different blowing ratios of 0.5, 1, 1.5, 2, 2.5, 3, 3.5, 4, 4.5,5 and k-Epsilon turbulence model are used in this study. A two dimensional distribution of film cooling effectiveness in the downstream region of the cooling hole is performed. A comparison of spanwise averaged effectiveness is also performed in the field starts from center point of hole to X/D=-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rbine blade film cooling shaped hole antivortex hole film cooling effectiveness blowing ratio k-Epsilon turbulence model.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