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枪鱼皮胶原蛋白制备工艺和功能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秦福敏 冷云 +1 位作者 陈海华 王雨生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2期120-124,130,共6页
本文以金枪鱼皮为研究对象,通过醋酸法和酶法的单因素试验制备金枪鱼皮酸溶性胶原蛋白(TASC)与金枪鱼皮酶溶性胶原蛋白(TPSC)的得率分别为28.4%、49.8%。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动态流变仪等研究了2种方法制备的金枪鱼皮胶原蛋白功能特性,... 本文以金枪鱼皮为研究对象,通过醋酸法和酶法的单因素试验制备金枪鱼皮酸溶性胶原蛋白(TASC)与金枪鱼皮酶溶性胶原蛋白(TPSC)的得率分别为28.4%、49.8%。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动态流变仪等研究了2种方法制备的金枪鱼皮胶原蛋白功能特性,结果表明:2种胶原蛋白热稳定性均较好,酸性条件下溶解度高,NaCl、中性及碱性条件溶解度低,有较好的吸水性、吸油性、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与TASC相比,TPSC热变性温度(32.43℃)、热收缩温度(55.83℃)、热焓(21.56J/g)较高,且吸水性(2.84mL/g)、吸油性(3.99mL/g)、乳化性(31.6%)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枪鱼 鱼皮 酸溶性胶原蛋白 酶溶性胶原蛋白 功能特性
下载PDF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Dark Muscle from Yellowfin Tuna Thunnus albacares to Its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the Food Industry 被引量:1
2
作者 Elena Sánchez-Zapata Mahassine Amensour +6 位作者 Rosa Oliver Evangélica Fuentes-Zaragoza Casilda Navarro Juana Fernández-López Esther Sendra Estrella Sayas José Angel Pérez-Alvarez 《Food and Nutrition Sciences》 2011年第1期22-30,共9页
Dark muscle from yellowfin tuna is an important edible fish by-product. However, it has a low commercial value, and it is underutilized. The present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stablish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is by-produ... Dark muscle from yellowfin tuna is an important edible fish by-product. However, it has a low commercial value, and it is underutilized. The present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stablish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is by-product. Myoglobin concen- tration in tuna dark muscle is high (9650.12 mg/kg). Total iron in tuna muscle was 32.11 mg/kg, higher than other animal foods like veal or pork, and heme iron concentration was 23.56 mg/kg (73.38% of the total iron), indicating a high bioavailability of heme iron in dark muscle from yellowfin tuna, which is a nutritional advantage. As for the techno- logical properties, yellowfin tuna dark muscle had a water holding capacity of 8.37 g water/g and oil holding capacity of 8.11 g oil/g. This indicates that tuna dark muscle has possible applications to elaborate products, such as emulsion- ated foods or cooked products, so its industrialization is possi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RK MUSCLE tuna fish Haemopigments MYOGLOBIN HEME Iron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下载PDF
复凝聚法制备金枪鱼鱼油微胶囊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8
3
作者 宋敏 何健东 +1 位作者 龚智强 罗红宇 《食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2-137,共6页
以鱼油微胶囊的外型和包封率为指标,考察了海藻酸钠质量分数、CaCO3质量分数、壳聚糖质量分数、乳化剂Span-80质量分数、芯壁比、壁材比、乳化速率对微胶囊制备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设计得到了优化的工艺参数为:海藻酸钠质量分数1.5%、Ca... 以鱼油微胶囊的外型和包封率为指标,考察了海藻酸钠质量分数、CaCO3质量分数、壳聚糖质量分数、乳化剂Span-80质量分数、芯壁比、壁材比、乳化速率对微胶囊制备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设计得到了优化的工艺参数为:海藻酸钠质量分数1.5%、CaCO3质量分数8%、壳聚糖质量分数2.5%、乳化速率1000 r/min、乳化剂Span-80质量分数1%、芯壁比1∶4、壁材比1∶1,微胶囊包封率达到了90.73%±2.16%,微胶囊粒径为100μm左右,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枪鱼鱼油 微胶囊 复凝聚法 正交优化
原文传递
响应面法的脂肪酶富集金枪鱼油中二十二碳六烯酸甘油酯工艺优化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陈莹 Cheong Ling-Zhi +7 位作者 赵家和 陈洁妙 乙丛敏 丛艳霞 李晔 芦晨阳 周君 苏秀榕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2-79,共8页
以金枪鱼副产物为原料提取精炼鱼油,研究了皱褶假丝酵母脂肪酶(Candida Rugosa)富集金枪鱼油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甘油酯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水油质量比、脂肪酶添加量、反应温度和时间4个因素为... 以金枪鱼副产物为原料提取精炼鱼油,研究了皱褶假丝酵母脂肪酶(Candida Rugosa)富集金枪鱼油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甘油酯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水油质量比、脂肪酶添加量、反应温度和时间4个因素为自变量,以甘油酯中DHA、ω-3含量和甘油酯得率为响应值,采用中心组合(box–behnken)进行响应面实验设计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条件为水油比1:1.7,脂肪酶添加量1%,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3 h。在此条件下,甘油酯中DHA质量分数为35.55%,ω-3质量分数为42.25%,甘油酯得率为73.85%。本课题成功建立了甘油酯中DHA、ω-3含量(R2=0.8832)和甘油酯得率(R^2=0.9425)的拟合模型。卡方检验分析表明这两种模型的预测值和实测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枪鱼油 皱褶假丝酵母脂肪酶 水解 二十二碳六烯酸 甘油酯
下载PDF
基于电子鼻分析鱼油储藏过程中酸败程度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陈娜 陈小娥 +3 位作者 方旭波 王明月 赵小惠 袁高峰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25-130,共6页
鱼油的酸败往往伴随着气味的变化,利用电子鼻对储藏过程中金枪鱼油的挥发性气味进行研究,每5 d测定1次,运用主成分分析(PCA)、线性判别分析(LDA)区分不同储藏时间的鱼油样品,并通过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酸价、过氧化值的预测模型。结... 鱼油的酸败往往伴随着气味的变化,利用电子鼻对储藏过程中金枪鱼油的挥发性气味进行研究,每5 d测定1次,运用主成分分析(PCA)、线性判别分析(LDA)区分不同储藏时间的鱼油样品,并通过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酸价、过氧化值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金枪鱼油整体气味呈增加趋势,这种气味变化趋势与酸价、过氧化值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不同储藏时间的金枪鱼油样品可以区分开来,LDA分析方法明显优于PCA分析方法;利用PLS偏最小二乘法(PLS)预测金枪鱼油酸价和过氧化值,得到线性模拟方程,验证试验表明,酸价、过氧化值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10.60%、12.04%,准确性较好,可作为酸价、过氧化值预测的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鼻 金枪鱼油 储藏时间 酸价过氧化值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金枪鱼鱼骨肽提取工艺研究
6
作者 刘萌 朱来景 +3 位作者 王彦丽 于海涛 柯本红 赵祥忠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8-143,共6页
以超低温金枪鱼鱼骨为原料,利用酶法提取制备金枪鱼鱼骨肽,筛选复合蛋白酶为最佳提取用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加酶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为自变量,以金枪鱼鱼骨肽提取率为响应值,基于Box-Behnken中心组合原理,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提... 以超低温金枪鱼鱼骨为原料,利用酶法提取制备金枪鱼鱼骨肽,筛选复合蛋白酶为最佳提取用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加酶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为自变量,以金枪鱼鱼骨肽提取率为响应值,基于Box-Behnken中心组合原理,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确定了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复合蛋白酶添加量625 U/g、酶解时间5.5 h、酶解温度50℃,在该条件下测得金枪鱼鱼骨肽的提取率为34.58%,制备的金枪鱼鱼骨肽中低聚肽含量为91.7%,分子量≤1 kDa的低聚肽占比98.7%,金枪鱼鱼骨肽中游离氨基酸含量为10.66 g/100 g,呈味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相对较高,分别为26.4%和48.1%,是一种极具开发价值的海洋生物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枪鱼鱼骨肽 提取工艺 响应面优化试验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鲣鱼(Katsuwonus pelamis)鱼油和鱼白调控肠道菌群结构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李菁菁 张旨轩 +6 位作者 王子言 刘岩 霍春恒 石秋月 陈菊 韩姣姣 苏秀榕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38-745,共8页
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小鼠喂食鲣鱼(Katsuwonus pelamis)鱼油和鱼白酶解液后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群落组成以及结构的变化,探讨高蛋白、高脂肪饮食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喂食鱼油组小鼠的肠道微生物丰富且多样。在门... 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小鼠喂食鲣鱼(Katsuwonus pelamis)鱼油和鱼白酶解液后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群落组成以及结构的变化,探讨高蛋白、高脂肪饮食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喂食鱼油组小鼠的肠道微生物丰富且多样。在门水平上,对照组和鱼油组的优势菌门为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鱼白组的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在科水平上,对照组和鱼油组中的优势菌科为Muribaculaceae;鱼白组中的优势菌科为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在属水平上,对照组和鱼油组中的优势菌属为Muribaculum;鱼白组中的优势菌为Lachnoclostridium;对照组、鱼油组和鱼白组小鼠的肠道微生物群落中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和拟杆菌属(Bacteroides)等丰度较高。在种水平上,对照组和鱼油组中的优势菌为Muribaculum intestinale;鱼白组中的优势菌为解糖梭菌(Clostridium saccharolyticum)。研究结果证明鲣鱼鱼油和鱼白可以调节菌群结构和组成,增加肠道有益菌,减少病原菌的丰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鲣鱼(Katsuwonus pelamis)鱼油 鱼白酶解液 高通量测序 肠道菌群 益生菌
下载PDF
金枪鱼胶原蛋白肽对青年面部肤质的改善的临床分析
8
作者 张维明 白彦萍 《明胶科学与技术》 CAS 2022年第2期80-87,97,共9页
通过临床观察金枪鱼胶原蛋白肽对青年面部肤质改善情况,探究其疗效功能,30名健康受试者,包括15名女生和15名男生,口服金枪鱼胶原蛋白肽为3g/d,共30天。通过对两组志愿者在受试前后进行问卷调查评分;以及用VISIA数字皮肤分析仪检测面部... 通过临床观察金枪鱼胶原蛋白肽对青年面部肤质改善情况,探究其疗效功能,30名健康受试者,包括15名女生和15名男生,口服金枪鱼胶原蛋白肽为3g/d,共30天。通过对两组志愿者在受试前后进行问卷调查评分;以及用VISIA数字皮肤分析仪检测面部皮肤的.皱纹、纹理、毛孔.棕色斑.紫外线色斑、红血丝和紫质等指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受试组健康评分较口服前有明显改善(P<0.05)。受试组面部皮肤的皱纹有所改善,与受试前差异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无统计学意义男女没有明显差异。口服金枪鱼胶原蛋白肽可一定程度地改善青年面部肤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枪鱼胶原蛋白肽 面部肤质 青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