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套管状机织物抽拔过程的动态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
作者 徐永红 于伟东 +1 位作者 郑永红 何勇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14年第2期21-27,共7页
运用有限元分析法对管状机织物外套于管子时的抽拔过程进行了应力应变分布动态模拟和计算。结果表明基于所建立的管状机织物三维模型,在考虑了经纬纱本身结构非线性关系及管子与织物接触的非线性条件下,所得管状机织物的应力、应变分布... 运用有限元分析法对管状机织物外套于管子时的抽拔过程进行了应力应变分布动态模拟和计算。结果表明基于所建立的管状机织物三维模型,在考虑了经纬纱本身结构非线性关系及管子与织物接触的非线性条件下,所得管状机织物的应力、应变分布及其最大值与常理性应力、应变分布基本一致,应力和应变的最大值发生点完全一致。同时管织物的接触长度对最大应力和应变值及其发生位置有明显影响,且接触长度增加会导致自锁。这为管织物抽拔自锁和破坏预估计提供了有效的预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状机织物 外套抽拔 应力应变 模拟计算 有限元分析法
下载PDF
管状机织物与管子之间的摩擦系数测量系统 被引量:2
2
作者 钱秀洋 王洪鑫 +2 位作者 殷参 孟炜杰 文桂林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880-2886,共7页
为了实现管状机织物与管子之间摩擦系数的测量,设计了一套管状机织物在管子上抽拔过程的摩擦系数测量系统。首先通过施加弹性元件的方法,在实际使用工况下测试出附加摩擦力,再测试计算出弹性元件在圆管上产生的正压力,根据计算公式μ(... 为了实现管状机织物与管子之间摩擦系数的测量,设计了一套管状机织物在管子上抽拔过程的摩擦系数测量系统。首先通过施加弹性元件的方法,在实际使用工况下测试出附加摩擦力,再测试计算出弹性元件在圆管上产生的正压力,根据计算公式μ(摩擦系数)=F(摩擦力)/N(正压力)直接计算出摩擦系数;同理,通过弹性气压法测出管织物与管内壁的摩擦系数。然后使用所测量的摩擦系数在LS-DYNA分析软件中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计算,并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最后,针对该摩擦系数测量系统在探月三期工程中月壤钻进取芯组件上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实验检测与仿真计算对比。结果表明该系统测得的管状机织物在管子上抽拔过程的摩擦系数准确可靠,为有限元分析模型中摩擦系数的确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测量方法,满足月壤取芯组件的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状机织物 摩擦系数 压差法 月壤取芯 LS—DYNA
下载PDF
2.5D结构筒状立体机织物细观分析及建模 被引量:2
3
作者 邵明正 《山东纺织科技》 2016年第6期41-45,共5页
文章为了探究2.5D结构筒状立体机织物的细观几何关系,通过显微观察和结构分析,提出纬纱截面为双凸透镜截面、经纱截面为扇形截面的假设,并建立了2.5D结构筒状立体机织物实体模型和2.5D结构细观几何结构模型,推导了细观几何表达式和细观... 文章为了探究2.5D结构筒状立体机织物的细观几何关系,通过显微观察和结构分析,提出纬纱截面为双凸透镜截面、经纱截面为扇形截面的假设,并建立了2.5D结构筒状立体机织物实体模型和2.5D结构细观几何结构模型,推导了细观几何表达式和细观微元中纤维体积分数计算公式。结果表明2.5D结构被用于筒状织物时,细观几何结构会发生一些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筒状立体机织物 2.5D结构 细观几何模型.
下载PDF
包覆乳胶条的三维立体机织物的设计
4
作者 张朝阳 乔志勇 +2 位作者 丁长明 闫培培 吕雅 《纺织报告》 2015年第1期76-79,共4页
本文设计的是一种包覆乳胶条的立体机织物,立体机织物由经纱、纬纱和乳胶条组成。采用的是一种柔软、回弹性好的圆柱形乳胶条和具有良好透气性能和透湿性能的棉纤维作为经纬纱。立体机织物由若干个重复的管状机织物单元组成,管状机织物... 本文设计的是一种包覆乳胶条的立体机织物,立体机织物由经纱、纬纱和乳胶条组成。采用的是一种柔软、回弹性好的圆柱形乳胶条和具有良好透气性能和透湿性能的棉纤维作为经纬纱。立体机织物由若干个重复的管状机织物单元组成,管状机织物为双层机织物,每相邻两个管状机织物单元共用一段机织物,用机织物将上下表面连成一个整体,得到一种整体性好、结构稳定、增厚容易、抗压更大,且具有良好透气性能和透湿性能的包覆乳胶条的立体机织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立体机织物 乳胶 管状机织物 工艺设计
下载PDF
异形截面3D管状机织物的设计与试织 被引量:6
5
作者 王晶晶 吕丽华 王观桔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10,共4页
通过设计合理的上机工艺及织造方法,制备出2种异形截面的3D管状机织物。采用“压扁—织造—还原”方法进行织造,先画出2种异形截面3D管状机织物的经向截面图,再根据经向截面图设计出相应的组织图;根据组织图进行上机织造,最后在SGA598... 通过设计合理的上机工艺及织造方法,制备出2种异形截面的3D管状机织物。采用“压扁—织造—还原”方法进行织造,先画出2种异形截面3D管状机织物的经向截面图,再根据经向截面图设计出相应的组织图;根据组织图进行上机织造,最后在SGA598型小样织机上成功试织2种异形截面的3D管状机织物。结果显示:通过合理设计可以在SGA598型小样织机上织造出规定形状的异形截面3D管状机织物,为异形截面3D管状机织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提供了织造方法,促进了其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形截面管状织物 三维机织物 普通织机 组织图
下载PDF
异形三维圆管状机织复合材料的压缩性能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吕丽华 吕婷婷 王晶晶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共4页
探讨异形三维圆管状机织复合材料的压缩性能。采用383 tex低捻玄武岩长丝束为经、纬纱,在SGA598型小样织机上织造了异形三维圆管状机织物。以环氧乙烯基改性树脂V⁃118为基体,采用手糊成形工艺制成了异形三维圆管状机织复合材料。在RGY⁃... 探讨异形三维圆管状机织复合材料的压缩性能。采用383 tex低捻玄武岩长丝束为经、纬纱,在SGA598型小样织机上织造了异形三维圆管状机织物。以环氧乙烯基改性树脂V⁃118为基体,采用手糊成形工艺制成了异形三维圆管状机织复合材料。在RGY⁃5型万能材料试验机上测试了复合材料的轴向压缩及径向压缩性能。结果表明:压缩载荷⁃位移曲线均表现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轴向最大压缩载荷为15002.90 N,径向最大压缩载荷为185.54 N。认为:异形三维圆管状机织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整体性,无分层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三维圆管状机织物 复合材料 树脂 压缩性能 载荷 破坏模式
下载PDF
管状三维复合材料增强体结构设计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闵尔君 宋路平 +2 位作者 芮章俊 朱求是 王旭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22年第2期8-11,共4页
近年来,三维机织复合材料增强体结构设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本文以平织机织造为基础,结合管状组织和三维组织提出一种管状三维复合材料增强体结构的设计方法。分别以贯穿角联锁组织和贯穿正交组织为表组织,运用底片翻转法获取里组织,并... 近年来,三维机织复合材料增强体结构设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本文以平织机织造为基础,结合管状组织和三维组织提出一种管状三维复合材料增强体结构的设计方法。分别以贯穿角联锁组织和贯穿正交组织为表组织,运用底片翻转法获取里组织,并将表里组织按照1:1嵌入,得到管状三维组织上机图。通过小样试织,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管状三维组织设计方法可行,为开发管状三维复合材料增强体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状三维机织物 结构设计 角联锁组织 贯穿正交组织
下载PDF
基于平织机的管状三维机织物设计及其矩阵模型
8
作者 王旭 闵尔君 +2 位作者 李少聪 张文强 彭旭光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3-109,共7页
为优化管状三维机织物的设计,以三维机织物为管壁,并运用管状组织的构造方法,提出基于平织机的该类织物组织的设计方法和矩阵模型。首先以三维机织物为管壁得到表组织图,通过“底片翻转”法得到里组织图,按照分层织制的方法确定管状三... 为优化管状三维机织物的设计,以三维机织物为管壁,并运用管状组织的构造方法,提出基于平织机的该类织物组织的设计方法和矩阵模型。首先以三维机织物为管壁得到表组织图,通过“底片翻转”法得到里组织图,按照分层织制的方法确定管状三维机织物组织图。通过MatLab函数对表组织矩阵元素置换及矩阵调序以获取里组织矩阵,并运用Kronecker积运算实现表、里组织矩阵按比例相互嵌入及表经提升点元素的赋值,从而得到管状三维组织矩阵。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组织图设计方法及其矩阵模型可提高该类组织的设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状三维机织物 织物组织图 交织规律 组织矩阵 KRONECKER积
下载PDF
覆膜管状涤锦梭织物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9
作者 陈凡 《天津纺织科技》 2023年第6期49-53,共5页
埋地燃气管道在使用多年后会出现腐蚀穿孔、缝隙裂纹等损坏问题,结合目前应用广泛的原位固化法,制备覆膜管状涤锦复合梭织物作为复合材料的增强体来翻衬修复这些受损的管道,并解决内衬材料在长期修复中出现的强度下降、材料脱落等问题... 埋地燃气管道在使用多年后会出现腐蚀穿孔、缝隙裂纹等损坏问题,结合目前应用广泛的原位固化法,制备覆膜管状涤锦复合梭织物作为复合材料的增强体来翻衬修复这些受损的管道,并解决内衬材料在长期修复中出现的强度下降、材料脱落等问题。基于薄壁圆筒理论、工程力学等,通过对纱线线密度、纱线强度的理论设计,制备出燃气管道修复用覆膜管状涤锦梭织物,并对其拉伸性能、树脂携带量、剥离强度等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覆膜管状涤锦梭织物经向断裂强度为67.150MPa,纬向断裂强度为35.300MPa,在拉伸性能上符合燃气管道的修复要求;其树脂携带量为4893g/m^(2),剥离强度为31.4N/cm,能避免修复材料从管壁上脱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管道 覆膜管状涤锦梭织物 制备与设计 拉伸性能 剥离强度
下载PDF
新型圆轨道法引纬方式的设计
10
作者 周蕊 马颜雪 +3 位作者 李毓陵 胡吉永 张瑞云 杜卫平 《产业用纺织品》 2017年第7期37-41,共5页
圆轨道法是三维筒状织物的新型成型方法。分析织物手工织造过程中引纬方式的设计,详细讨论各种方式的特点,并选取适当的引纬方式,以一种联合接结组织为例,进行三维筒状织物的织制,为实现圆轨道法的机械化生产提供借鉴。
关键词 圆轨道法 三维筒状织物 联合接结组织 引纬方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