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属套管式微通道气液传质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周月 潘美园 +1 位作者 陈桂子 王洁欣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16,共5页
以纯水吸收CO2的物理吸收过程,研究了金属套管式微通道的气液传质特性。考察了气液两相的接触方式、气体和液体表观线速度、微通道结构尺寸(如微孔孔径、套管环隙尺寸)等对液侧体积传质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气相走内管、液相走外管... 以纯水吸收CO2的物理吸收过程,研究了金属套管式微通道的气液传质特性。考察了气液两相的接触方式、气体和液体表观线速度、微通道结构尺寸(如微孔孔径、套管环隙尺寸)等对液侧体积传质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气相走内管、液相走外管,更有利于实现良好的气液传质效果;液侧体积传质系数随气液表观线速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液相表观线速度的影响更显著;微孔孔径和套管环隙尺寸的减小能显著提高液侧体积传质系数,但套管环隙尺寸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管式微通道 二氧化碳 气液传质 液侧体积传质系数
下载PDF
微通道反应-水热晶化法制备羟基磷灰石纳米粉体 被引量:4
2
作者 杨庆 王洁欣 +2 位作者 郭奋 邵磊 陈建峰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35-242,共8页
采用微通道反应与水热晶化相结合的工艺路线,制备HAP纳米粉体。结果表明,增大反应物流量比或减小微通道高度会导致HAP粉体的颗粒粒径变小,增加水热温度或时间会提高HAP的结晶性和热稳定性,反应物流量比和水热温度是影响HAP纳米粉体制备... 采用微通道反应与水热晶化相结合的工艺路线,制备HAP纳米粉体。结果表明,增大反应物流量比或减小微通道高度会导致HAP粉体的颗粒粒径变小,增加水热温度或时间会提高HAP的结晶性和热稳定性,反应物流量比和水热温度是影响HAP纳米粉体制备的主要因素。当反应物流量比为5∶1,微通道高度为250μm,220℃下水热4 h时,实验可以制得平均粒径约为80 nm、粒度分布均匀、结晶度高的短棒状HAP纳米粉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反应 水热晶化 羟基磷灰石 纳米粉体 套管式微通道反应器
下载PDF
金属套管式微通道内W/O乳液的高通量制备
3
作者 李婷 单从云 +2 位作者 周月 王琦安 王洁欣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3-67,共5页
将金属套管式微通道用于油包水(W/O)乳液的制备,系统考察了连续相中大豆油和正己烷的体积比、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套管环隙尺寸和微孔孔径等对乳滴粒径的影响。得到的较优制备工艺条件为:大豆油和正己烷体积比8∶10、表面活性剂Span 8... 将金属套管式微通道用于油包水(W/O)乳液的制备,系统考察了连续相中大豆油和正己烷的体积比、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套管环隙尺寸和微孔孔径等对乳滴粒径的影响。得到的较优制备工艺条件为:大豆油和正己烷体积比8∶10、表面活性剂Span 80的质量分数1%、微孔孔径5μm、套管环隙尺寸250μm,可制备出平均粒径约为13μm且分散性良好的W/O乳液。与高速均质机和Y型微通道的比较发现,其所得乳液分散性和稳定性优于后两者,可望满足实际工业应用需求的高通量(至少可达1 L/min)。此外,实验考察了微通道结构参数对乳化压降的影响,结果表明乳化压降随微孔孔径、套管环隙尺寸的减小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乳液 单分散 套管式微通道 乳化压降
下载PDF
采用套管式微反应器臭氧氧化降解苯酚水溶液的研究
4
作者 李鹏飞 李文军 +3 位作者 王洁欣 付纪文 陈建峰 邵磊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16,共5页
将新型套管式微反应器应用于苯酚溶液的臭氧氧化处理体系,考察了套管式微反应器微孔孔径、内外管环隙、苯酚溶液初始质量浓度、温度、pH值和气液比等因素对苯酚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苯酚去除率随着套管微孔孔径、内外管环隙和苯酚溶... 将新型套管式微反应器应用于苯酚溶液的臭氧氧化处理体系,考察了套管式微反应器微孔孔径、内外管环隙、苯酚溶液初始质量浓度、温度、pH值和气液比等因素对苯酚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苯酚去除率随着套管微孔孔径、内外管环隙和苯酚溶液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气液比和温度的增大而增大;而随着溶液pH值的增大,苯酚去除率则先增大后减小。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的苯酚溶液在pH为11,气液比为13,套管内管孔径为10μm,内外管环隙为250μm,温度为25℃的条件下,苯酚去除率可达9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管式微反应器 苯酚 臭氧氧化 降解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