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封管液对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黄素金 罗燕君 杨小玲 《现代临床护理》 2008年第4期47-48,共2页
目的比较两种封管液对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应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用0.9%生理盐水作封管液,对照组用肝素钠盐水(含肝素钠10U/ml)作封管液。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静脉... 目的比较两种封管液对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应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用0.9%生理盐水作封管液,对照组用肝素钠盐水(含肝素钠10U/ml)作封管液。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静脉炎发生率、留置管的阻塞率、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生理盐水能维持细胞外液容量及渗透压,符合生理要求,可代替肝素盐水封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留置针 封管液
下载PDF
两种封管液对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陈雪萍 《河北医学》 CAS 2010年第7期861-863,共3页
目的:比较两种封管液对老年病人静脉留置针留置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应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用0.9%生理盐水作封管液,对照组用肝素钠盐水(含肝素钠10U/mL)作封管液。结果:观察组与对照... 目的:比较两种封管液对老年病人静脉留置针留置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应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用0.9%生理盐水作封管液,对照组用肝素钠盐水(含肝素钠10U/mL)作封管液。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静脉炎发生率、留置管的阻塞率、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生理盐水能维持细胞外液容量及渗透压,符合生理要求,可代替肝素盐水封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病人 留置针 封管液
下载PDF
经套管针行外周静脉营养与静脉炎的关系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8
3
作者 吴慧楠 李文海 +3 位作者 李秦 王线妮 朱以芳 齐海妮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年第4期10-11,共2页
目的 明确经套管针行外周静脉营养与发生静脉炎的关系 ,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观察并分析外周静脉营养患者 15 4例 (随机分为实验对照组和干预组 )及空白对照组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对照组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空白对... 目的 明确经套管针行外周静脉营养与发生静脉炎的关系 ,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观察并分析外周静脉营养患者 15 4例 (随机分为实验对照组和干预组 )及空白对照组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对照组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及干预组。结论 经留置套管针进行外周静脉营养可以增加静脉炎的发生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套管针 外周静脉营养 静脉炎 关系 护理
下载PDF
CT引导下套管针种植法制作兔双灶肝癌模型的评价 被引量:6
4
作者 邵海波 徐克 +5 位作者 苏洪英 戴旭 杨庆 周玮 李卫校 韩向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92-295,共4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套管针种植法制作兔双灶肝癌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将30只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2组,种植VX2瘤细胞株。经皮穿刺种植组采用CT引导下经套管针穿刺种植法,开腹组采用传统的开腹种植法,于兔肝左、右叶各种植1处肿瘤...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套管针种植法制作兔双灶肝癌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将30只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2组,种植VX2瘤细胞株。经皮穿刺种植组采用CT引导下经套管针穿刺种植法,开腹组采用传统的开腹种植法,于兔肝左、右叶各种植1处肿瘤,制成双灶肝癌模型。2周后进行MRI扫描,对比两组单、双灶成瘤率、成瘤满意度、肿瘤体积、种植肿瘤的操作时间、动物死亡率及腹腔种植转移率。结果单灶成瘤率穿刺组为80.0%,开腹组83.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灶成瘤率和成瘤满意度为穿刺组73.3%,开腹组75.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种植满意度穿刺组80.0%,开腹组33.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体积在经皮穿刺组为(1 695±970)mm3,开腹组为(1 790±1 080)mm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操作时间为穿刺组为(14.6±7.3)min,开腹组(37.3±21.7)min(P<0.05);实际动物死亡率在经皮穿刺组为0,开腹组为20.0%(P>0.05);腹腔种植转移率在穿刺组为20.0%,开腹组为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引导下经皮套管针种植法制作兔双灶肝癌模型成瘤率高,模型的满意度高,操作简便、省时,尽管腹腔种植转移发生率稍高,仍是一种较好的、可以替代开腹种植肿瘤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灶肝癌模型 VX2 CT引导 套管针
下载PDF
浅静脉留置逆向穿刺法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林晓玲 周玉华 +4 位作者 陈慕芳 翁妙航 张洁珊 张映雪 林志绵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6年第17期1583-1584,共2页
目的探讨临床长期输液且血管条件较差患者采用逆向穿刺浅静脉留置针的可行性。方法将120例年龄从18岁到76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对照法,选择血管为左右手背浅静脉。观察组采用浅静脉离心穿刺留置针,对照组采用向心穿刺留置针,比... 目的探讨临床长期输液且血管条件较差患者采用逆向穿刺浅静脉留置针的可行性。方法将120例年龄从18岁到76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对照法,选择血管为左右手背浅静脉。观察组采用浅静脉离心穿刺留置针,对照组采用向心穿刺留置针,比较2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液体渗出发生率、对手活动度、平均输液流速、2组置管时间及静脉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液体渗出发生率、手活动度、平均输液流速、置管时间及静脉炎发生率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长期输液且血管条件较差患者采用逆向穿刺浅静脉留置针是一种可行的、有效的穿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输液 留置针 逆向穿刺
原文传递
浅静脉离心穿刺留置套管针应用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爱军 林晓玲 +2 位作者 罗扬 周玉华 陈慕芳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5年第7期896-897,共2页
目的探索浅静脉离心穿刺留置套管针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选择100例18~76岁患者左右手背浅静脉血管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右手)采用向心穿刺留置套管针;观察组(左手)采用浅静脉离心穿刺留置套管针.比较两组平均最大输液流速... 目的探索浅静脉离心穿刺留置套管针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选择100例18~76岁患者左右手背浅静脉血管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右手)采用向心穿刺留置套管针;观察组(左手)采用浅静脉离心穿刺留置套管针.比较两组平均最大输液流速、最长置管时间、静脉炎发生次数等.结果观察组平均最大输液流速明显快于对照组,最长置管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均<0.05);静脉炎发生次数少于对照组,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浅静脉离心穿刺留置套管针是一种可行、有效的穿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静脉离心穿刺留置套管针 临床应用 静脉炎 静脉穿刺
原文传递
C型套管针辅助胸腔置管与胸腔穿刺术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临床对比研究
7
作者 郭新宁 金普乐 +3 位作者 刘一婷 李进军 曹永军 贺欣 《临床荟萃》 CAS 2009年第18期1598-1600,共3页
目的采用C型套管针辅助胸腔内置入细胃管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并与胸腔穿刺术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方法对比,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8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34)采用C型套管针辅助胸腔内置入细胃管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 目的采用C型套管针辅助胸腔内置入细胃管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并与胸腔穿刺术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方法对比,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8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34)采用C型套管针辅助胸腔内置入细胃管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对照组(n=34)采用常规胸穿术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97.0%vs 73.5%(P<0.01);试验组各种并发症均少于对照组(P<0.05或<0.01);试验组胸水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胸水消失时间(7.6±4.9)天vs(19.2±7.2)天,住院时间(13.2±6.4)天vs(23.6±4.8)天(P<0.05,<0.01)。结论与常规胸穿术比较,C型套管针辅助胸腔内置入细胃管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方法更加简单、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积液 结核 套管针 引流术 穿刺术
下载PDF
应用穿颊器口内入路微创治疗下颌骨角和升支骨折 被引量:20
8
作者 王彦亮 刘彦普 +5 位作者 何黎升 王大章 薄斌 陆斌 郑安 周树夏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89-592,共4页
目的:观察口内和穿颊的手术入路处理下颌骨角部和升支骨折,并用小钛板坚强内固定的疗效.方法:对2004-01~2005-07间18 例连续的下颌骨角部和升支骨折患者,用穿颊器经过颊部小切口联合口内切口复位内固定.随机选取同时期的另外20 例同... 目的:观察口内和穿颊的手术入路处理下颌骨角部和升支骨折,并用小钛板坚强内固定的疗效.方法:对2004-01~2005-07间18 例连续的下颌骨角部和升支骨折患者,用穿颊器经过颊部小切口联合口内切口复位内固定.随机选取同时期的另外20 例同类型骨折患者,仍按照传统口外入路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2 组间进行对比.结果:用口内和穿颊入路患者中有1 例内固定术后骨折处仍有小幅动度,还需辅以颌间固定;口外入路行内固定手术的患者中有2 例需行术后颌间固定.没有术后感染发生,没有出现需要行切开引流或需取出固定物的病例.结论:通过口内和穿颊入路行坚强内固定适用于不伴有严重错位或粉碎性骨折的下颌骨角部和升支部骨折的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颊器 下颌骨骨折 口内入路
下载PDF
两种封管液对白血病患者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留置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吴道仙 邓春晓 《中国实用医刊》 2010年第1期8-9,共2页
目的 比较两种封管液对白血病患者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留置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应用PICC置管化疗的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用0.9%生理盐水作封管液,对照组用肝素钠盐水(含肝素钠50 U/L)作封管液.结果... 目的 比较两种封管液对白血病患者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留置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应用PICC置管化疗的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用0.9%生理盐水作封管液,对照组用肝素钠盐水(含肝素钠50 U/L)作封管液.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PICC穿刺点出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与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PICC管的堵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生理盐水能维持细胞外液容量及渗透压,符合生理要求,可代替肝素盐水封管,以减少PICC穿刺点出血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中心静脉置管 封管液
原文传递
内窥镜辅助在颌骨骨折经穿颊器微创坚固内固定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秀珍 朱忠稳 +1 位作者 彭雅 王慧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11期1947-1949,共3页
目的:尝试将内窥镜辅助应用于颌骨骨折经穿颊器微创坚固内固定术中。方法:通过11例下颌角、下颌骨乙状切迹至升支后缘骨折患者,4例颧弓骨折患者,尝试应用口内切开内窥镜辅助显露骨折线和自制穿颊器口外穿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升支及颧骨骨... 目的:尝试将内窥镜辅助应用于颌骨骨折经穿颊器微创坚固内固定术中。方法:通过11例下颌角、下颌骨乙状切迹至升支后缘骨折患者,4例颧弓骨折患者,尝试应用口内切开内窥镜辅助显露骨折线和自制穿颊器口外穿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升支及颧骨骨折,手术前后常规照面像和咬合像、X线片。术后2周拍左侧面像、咬合像,拍X线片观察。结论:面部无肿胀、无面瘫及涎漏发生,术后2周复诊面部无瘢痕。咬合关系完全恢复,X线片上断端对位、对线良好。结果:借助内窥镜可以在以往传统口内入路时不易达到的下颌骨角部下缘、下颌升支后缘处以及乙状切迹、髁突颈部骨折及颧骨颧弓新鲜骨折进行内固定,术后固定效果可靠,手术创伤明显减少,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 穿颊器 下颌骨升支及颧骨骨折 口内入路
下载PDF
微创技术在复杂性面中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钟凡 关崧华 +4 位作者 邓书海 郭毅 赵继刚 陈玉婷 雷欣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3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技术在复杂性面中部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在三维CT检查后,对23例复杂性面中部骨折的患者采用原伤口、多个面部小切口、口内前庭沟切口、辅助内镜或穿颊器等微创技术相结合的术式及坚固内固定技术,进行骨折的整复和功能... 目的探讨微创技术在复杂性面中部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在三维CT检查后,对23例复杂性面中部骨折的患者采用原伤口、多个面部小切口、口内前庭沟切口、辅助内镜或穿颊器等微创技术相结合的术式及坚固内固定技术,进行骨折的整复和功能重建。结果术后1、3、6个月复查,全部患者的开口度正常,咬合关系良好,功能及面形恢复较好,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应用微创技术治疗复杂性面骨骨折,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中部骨折 复杂性骨折 穿颊器 内镜 微创治疗
原文传递
神经外科住院患者使用留置针反复输注甘露醇后发生静脉炎的观察与治疗 被引量:6
12
作者 侯俊玲 刘阁丹 +1 位作者 孙杰 李晶微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4期825-826,共2页
目的:对使用静脉留置针反复输注甘露醇后发生静脉炎的患者进行观察与治疗。方法:选择神经外科住院患者190例,分为A(使用留置针输注甘露醇)、B(使用留置针不输注甘露醇,输注等渗液体)两组,观察两组静脉炎发生情况、留置针使用天数,并对... 目的:对使用静脉留置针反复输注甘露醇后发生静脉炎的患者进行观察与治疗。方法:选择神经外科住院患者190例,分为A(使用留置针输注甘露醇)、B(使用留置针不输注甘露醇,输注等渗液体)两组,观察两组静脉炎发生情况、留置针使用天数,并对静脉炎进行治疗。结果:静脉留置针反复输注甘露醇后发生静脉炎几率达72%以上,对发生静脉炎的患者给予新型康惠尔溃疡贴治疗。结论:留置针在使用过程中应合理选择、使用和保护血管,如发生静脉炎立即拔出留置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 静脉炎 康惠尔溃疡贴 护理
下载PDF
超声引导BD套管针在胸腔积液抽吸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慧琴 彭勤中 陈继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7年第5期317-318,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BD套管针在胸腔积液抽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超声引导下应用16G BD套管针,运用经皮穿刺技术,对238例不同性质的胸腔积液患者行抽吸液体、冲洗、注射药物、置管引流等操作共297次。结果297次穿刺均一次成功,与超声...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BD套管针在胸腔积液抽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超声引导下应用16G BD套管针,运用经皮穿刺技术,对238例不同性质的胸腔积液患者行抽吸液体、冲洗、注射药物、置管引流等操作共297次。结果297次穿刺均一次成功,与超声引导普通金属套管针穿刺情况相比较,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无气胸、血胸、复张性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应用BD套管针经皮穿刺抽吸治疗胸腔积液较超声引导普通金属套管针更简便、安全、高效,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积液 抽吸 超声引导 BD套管针
下载PDF
经乳管镜置20G套管针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朱奎阳 王亚丽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4年第2期4-6,共3页
目的评价经乳管镜置20G套管针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经乳管镜检查诊断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在乳管镜下放置20G套管针,由套管针定位引导手术。结果 22例患者术后经病理证实均为导管内乳头状瘤,其中1... 目的评价经乳管镜置20G套管针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经乳管镜检查诊断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在乳管镜下放置20G套管针,由套管针定位引导手术。结果 22例患者术后经病理证实均为导管内乳头状瘤,其中1例位于套管针1.5 cm以外导管内。结论术前经乳管镜放置20G套管针有助于提高手术切除率及病理检出率,并减少术中对病灶周围组织的损伤,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管镜 导管内乳头状瘤 20G套管针
下载PDF
应用Transbuccal Trochar微创治疗单纯下颌骨角部骨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5
作者 江强麟 陶江丰 +1 位作者 陆蔚 承峥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41-143,共3页
目的:观察应用transbuccal trochar器材经口内入路坚固内固定,治疗下颌角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2012年间,下颌骨角部骨折患者25例,应用transbuccal trochar器材经口内入路复位内固定13例,另外12例按照传统口外入路行手术切开复... 目的:观察应用transbuccal trochar器材经口内入路坚固内固定,治疗下颌角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2012年间,下颌骨角部骨折患者25例,应用transbuccal trochar器材经口内入路复位内固定13例,另外12例按照传统口外入路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加以对比。结果:口内组及口外组均达到良好的疗效,包括良好的骨折断端对位、正常的张口度及原有咬合关系的恢复等。口内组有1例出现了创口感染,口外组有3例术后出现暂时性面瘫;与口外组相比,口内组避免了面部瘢痕并减少了手术创伤。结论:与口外入路相比,经口内入路应用transbuccal trochar治疗下颌角部骨折,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兼顾了患者对美观和功能的双重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骨折 穿颊器 口内入路 口外入路
下载PDF
改良带针负压引流管联合口内入路在下颌骨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明华伟 何芸 +3 位作者 张兴安 韩新生 王华东 谭小尧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14期2052-2055,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带针负压引流管联合口内入路在下颌角及升支区域线性闭合性骨折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南充市中心医院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就诊的下颌角和(或)下颌升支线性闭合性骨折患者42例,采用带针负压引流管经面部皮肤穿... 目的探讨改良带针负压引流管联合口内入路在下颌角及升支区域线性闭合性骨折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南充市中心医院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就诊的下颌角和(或)下颌升支线性闭合性骨折患者42例,采用带针负压引流管经面部皮肤穿刺、联合口内入路坚固内固定22例(观察组);采用传统方法经口外颌下或颌后入路治疗20例(对照组)。术后观察随访3~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咬合关系恢复及骨折复位固定均获得良好效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09.4±35.2)min,明显小于对照组的(129.5±20.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1例皮肤瘢痕,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无涎瘘、面瘫、耳廓麻木等并发症出现,对照组发生3例涎瘘、7例面瘫、8例耳廓麻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传统方法经口外颌下或颌后入路,采用带针负压引流管经面部皮肤直接穿刺、联合口内入路坚固内固定下颌角及升支骨折,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等优点,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颊器 口内入路 下颌骨骨折 面瘫 涎瘘 耳廓麻木 瘢痕
下载PDF
自制穿颊器在微创治疗下颌骨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懿 彭贵存 +3 位作者 刘海波 刘刚 李平 刘雅克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08年第1期56-57,共2页
目的:观察口内切开和经颊小切口穿刺手术入路处理下颌骨角部和升支部骨折,并用小钛板坚固内固定的疗效。方法:对21例下颌骨角部和升支骨折患者,经口内切口联合颊部小切口穿刺复位内固定。结果:用口内切开辅助经颊小切口入路行下颌骨内... 目的:观察口内切开和经颊小切口穿刺手术入路处理下颌骨角部和升支部骨折,并用小钛板坚固内固定的疗效。方法:对21例下颌骨角部和升支骨折患者,经口内切口联合颊部小切口穿刺复位内固定。结果:用口内切开辅助经颊小切口入路行下颌骨内固定术,有效地减少了术后面瘫和面部瘢痕的出现,没有术后感染需切开引流或取出固定物的病例。结论:通过口内切开辅助颊部小切口入路行坚固内固定,适用于单纯下颌骨角部和升支部骨折的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颊器 下颌骨骨折 口内入路
下载PDF
STK 18G套管针在上肺小结节穿刺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汪鸿 杨荔 于福全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1年第1期54-55,共2页
目的:探讨18G-90mm穿刺针套管与18G-130mm穿刺针在后上肺小结节穿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科室在2007-09—2010-05期间26例后上肺小结节穿刺的使用效果。结果:26例均为1次穿刺成功,除1例因气胸后患者不能继续配合,导致取材不足... 目的:探讨18G-90mm穿刺针套管与18G-130mm穿刺针在后上肺小结节穿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科室在2007-09—2010-05期间26例后上肺小结节穿刺的使用效果。结果:26例均为1次穿刺成功,除1例因气胸后患者不能继续配合,导致取材不足未能做出正确病理诊断外,对其余病例均做出了准确的病理诊断,准确率达96%。结论:18G-90mm穿刺针套管与18G-130mm穿刺针在后上肺小结节穿刺中的应用效果好,值得推荐,但选择合适病例并精确控制穿刺针是穿刺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K18G-130mm穿刺针 18G-90mm套管 后上肺小结节 穿刺活检
下载PDF
简易穿颊器在下颌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丁卫华 杨建新 +2 位作者 王建国 王斌 茅彩华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11年第4期183-185,共3页
目的探讨简易穿颊器在下颌骨骨折内固定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6例下颌骨角部、升支骨折患者,采用口内切口,利用骨科打孔导向器改制成的简易穿颊器和骨科用手枪电钻,经颊部皮肤穿刺打孔,小型钛板内固定。结果所有病例面部皮肤均无明显手... 目的探讨简易穿颊器在下颌骨骨折内固定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6例下颌骨角部、升支骨折患者,采用口内切口,利用骨科打孔导向器改制成的简易穿颊器和骨科用手枪电钻,经颊部皮肤穿刺打孔,小型钛板内固定。结果所有病例面部皮肤均无明显手术疤痕,无面瘫症状。术后3个月~3年复查曲、面断层片或螺旋CT三维重建,骨折线对位良好。31例咬合关系完全恢复,3例下颌骨两处骨折患者术后前牙轻微开(牙合),经颌间弹性牵引一周后好转。2例术后伤口积液血肿,经口内再次皮片引流后愈合。结论利用简易穿颊器辅助,经口内切口内固定下颌骨角部和升支部骨折,可避免颌面部皮肤明显的手术疤痕和面神经损伤的风险,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颊器 下颌骨骨折 内固定
下载PDF
口内入路联合穿颊器与口外入路治疗下颌角及升支骨折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何欣 洪珍珍 蒋程程 《浙江创伤外科》 2016年第2期209-211,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口内小切口联合穿颊器和传统口外入路内固定手术治疗下颌角及升支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69例下颌角及升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35)采用口内小切口联合穿颊器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n=34)... 目的对比分析口内小切口联合穿颊器和传统口外入路内固定手术治疗下颌角及升支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69例下颌角及升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35)采用口内小切口联合穿颊器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n=34)采用传统口外入路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骨折愈合情况,并完成为期≥1年的随访,对比手术美观、面部神经及功能损伤情况。结果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后随访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美观度评分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内小切口联合穿颊器治疗下颌角及升支骨折术源性损伤小、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内小切口 穿颊器 口外入路 下颌角骨折 升支骨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